APP下载

粮食执法战线上的“排头兵”

2016-04-02

中国粮食经济 2016年1期
关键词:奉新县排头兵经纪人

法治人物

粮食执法战线上的“排头兵”

法治人物激荡心灵,法治故事感人肺腑。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和法治政府建设,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在中央国家机关开展了法治人物、法治故事征集宣传展示活动。从本期开始,本刊推出“法治人物”系列报道,介绍入围的奋战在粮食法治战线上的优秀工作者,以飨读者。

徐祖银,于1994年12月参军入伍,2005年任江西省奉新县粮食行政执法大队队长,2013年12月任粮食局党委委员。他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廉洁自律、忘我工作,在平凡的岗位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创造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2010年,奉新县粮食局被国家粮食局评为“全国粮食系统先进集体”,2009-2014年,奉新县粮食局连续5年荣获“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单位”,徐祖银也多次被省、市、县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依法管粮的“探路者”

奉新县是粮食主产区,粮食经纪人数量多,分布范围广,流动性大,加上经纪人对粮食部门的监督检查不理解、不配合,极易造成监管缺失。粮食执法工作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粮食流通市场混乱,坑农、害农、无证经营等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何规范粮食经纪人队伍,是徐祖银经常思考的问题。他深知,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县形成依法管粮、合法经营的氛围。他通过深入乡村、企业宣讲及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和粮食政策。为摸清底数,他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足迹踏遍了全县300多个自然村,在和村干部、种粮大户、粮食经纪人、个体加工业主等深入交谈中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在他的推动下,出台了《50吨以下粮食经纪人管理办法》,建立了经纪人档案和粮食贩运(入市)准入制度,向经纪人颁发《经营登记证》,每年3月初进行一次业务培训和换证年审。同时,在全县成立经纪人协会,建立经纪人年度考核目标,将参训、台账、报表、依法经营等纳入年度考核课目,并结合经纪人收购入库数量,评选出年度“十佳经纪人”,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由于管理到位,措施得力,全县粮食经纪人基本上能依法经营,自觉建立经营台账和报表,有效地维护了粮食秩序和粮食安全。

为适应粮食执法工作新常态,实现新跨越,他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在全县开展了“四个创新”活动,坚持前置管理和跟进服务两手抓,规范粮食流通秩序,倡导诚信经营,助推行业自律, 健全考核评价,不断完善粮食市场诚信机制建设。

为打造一支纪律严、素质强、效率高的粮食行政执法队伍,徐祖银大力推进制度建设,建立和健全了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18项工作制度,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工作格局,使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走向了正规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轨道。他总是告诫执法队员,在监督检查过程中一定要文明执法,多亮“黄牌”,少出“红牌”,教育为重、纠错为主、处罚为辅,全面提高经营主体依法经营粮食的自觉性。

农户权益的“守护神”

2011年8月29日下午,江西省奉新县粮食局院内鞭炮齐鸣,宋埠镇牌头村几名农户来到县粮食行政执法大队,紧紧握住大队长徐祖银的手,将写有“为民服务,尽心尽责”大字的锦旗及感谢信送到他手上。他们深情地说:“徐队,谢谢你为我挽回了5000多元损失,你真是我们粮农的守护神!”原来几天前,徐祖银在家正准备吃晚饭,突然手机铃响,接到一农户举报,邻县一粮贩子在的宋埠镇牌头村收购粮食的过程中,涉嫌“耍秤”,有短斤少两行为。徐祖银连忙放下饭碗,带领执法人员立即奔赴现场,调查了解情况。通过检查发现该粮贩未依法取得《粮食经营许可证》,擅自从事粮食收购活动。随后在镇、村干部和部分村民的见证下,执法人员对粮贩子所收购的早稻重新进行复称,结果显示重量多出了2000多公斤。事实面前,粮贩子不得不承认自己在称量过程中做手脚、牟取非法利益的事实。徐祖银当即责令粮贩子现场补足售粮款,并对其违法行为立案进行查处。为防止农户再次上当受骗,他将不法粮贩在收购粮食时惯用的一些伎俩、案例进行揭露,并以《致售粮农的一封信》的形式,在全县各个乡村组张贴二千余份,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高度称赞。这种揭露不法收购者坑农害农行为、保护种粮农民合法利益事件的做法,得到了有关领导的肯定和批示,并将这个典型案例以下发文件的形式,要求全国各地组织学习。

软硬不吃的“一根筋”

担任执法大队长11年以来,徐祖银经办查处案件367余例,其中行政处罚案件231起,罚款金额30万元,每一个案件都做到了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他对损害农民利益的不法粮贩深恶痛绝,敢于碰硬,秉公执法,绝不姑息。在处理案件过程中,总会碰到很多让他“腐败”的机会,但是,军人出身的他,原则性特别强,很多次个体加工厂老板想请他吃饭,送东西给他,拉拉关系,都被他断然拒绝。有一次一个体加工企业主因违反粮食流通统计制度,依法处罚5000元罚款,该企业主为减轻或免去处罚,晚上去他家放下1000元要他多多包涵,他立即厉声道:“粮食统计制度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如果全县加工企业都像你这么做,岂不乱了套,对国家宏观调控和正确决策产生多大的影响,而且其他加工企业都在看,如果不公正处理,今后我们怎么监管?钱你拿走,希望你以此为戒,吸取教训,依法做好粮食加工工作。”那企业主知道他为人后,再也不敢用金钱财物去贿赂他。和他打交道这么多年,大家都了解他这人就是个牛脾气,再也没有人敢去碰这个“钉子”。面对各种恐吓电话和送来的小恩小惠,他许下了“秉公办事,清白做人”的誓言。在家里他“约法三章”,不允许任何送礼者踏进家门,并公开承诺:全体队员一律不准利用职权吃拿卡要,不准收礼受贿,如发生此类事件,坚决追查当事人责任,并严肃处理。为此,他不知得罪了多少亲朋好友,队里廉政记录本上,记载了他先后拒吃请65人次,拒收礼品礼盒48次。

抛家不顾的“工作狂”

“真是不可思议,他简直是个工作狂人,把单位当家、把工作当命、把农户当亲人……”,这是单位同事对徐祖银的评价。翻开他的工作日志,可以发现,他在担任大队长的三千多个工作日里,几乎每天都在加班加点,从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假期,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永动机,总是不分昼夜、超负荷地运转着。父亲身体一直不好,生活不能自理,卧病在床,有一次说好了带父亲到医院看病,他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有一个粮贩子在非法收购粮食,需要他马上过去,他二话不说,奔赴事发地处理事件。当他匆匆赶往医院,望着病床上白发苍苍的老父亲,他内疚地对父亲说:“儿子实在是太忙了,真的很对不起!”

徐祖银用自己无声的行动,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他身先士卒、勇于担当,不断提升自身破解难题的能力和水平,把大队凝聚成了一个团结、和谐、廉洁、高效的战斗集体。现在大队的各项硬件设施,以及制度建设、文化氛围、行政执法、廉政建设、工作作风和服务理念,均走在了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粮食系统的前列。2009年和2011年,他连续两年作为先进典型代表在全国粮食监督检查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全国各地执法同行都慕名而来,学习他粮食执法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猜你喜欢

奉新县排头兵经纪人
积极拥抱新能源 争当低碳排头兵
薛贵生:产业振兴经纪人
纪检监察干部要争做勇于担当的排头兵
南方丘陵耕地产能研究
奉新县出台新规
帮助种粮农民和粮食经纪人防范风险
奉新县官方兽医监督巡查的现状分析
江西省奉新县猕猴桃产业“走出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在德州,电力经纪人帮你选电!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