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国内典籍翻译研究的新进展及其走向
2016-04-02董明伟燕山大学河北秦皇岛
董明伟(燕山大学,河北秦皇岛)
近年国内典籍翻译研究的新进展及其走向
董明伟
(燕山大学,河北秦皇岛)
摘 要:近年中国典籍翻译及研究呈现出创新翻译选材、多学科交叉互鉴、研究方法多元、多民族多文化融合和重视追踪中国典籍在海外的译介与传播效果的新态势。论文以第九届全国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为切入点,拟对其中影响力较强的专家发表的高见和部分学者极具代表的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以期展现近年来国内典籍翻译研究的整体风貌、新进展及其未来走向。
关键词:中国典籍;典籍翻译;研究;新进展和走向
古往今来,文化一直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拥有的地位和影响力离不开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从先秦时代的百家争鸣,到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无不体现着文化思潮对社会变革和民族国家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习近平,2015a: 002版)。典籍翻译事业在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做出了重要贡献。21世纪的今天,党中央充分认识到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并高度重视文化工作,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2011: 001版);2014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习近平,2015a: 002版);2015年5月习主席又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做出重要批示:“希望《人民日报》海外版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习近平,2015b: 001版)。这一文化传播思想既是“中华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在新时代的延伸和新表达,又是对典籍翻译事业及典籍翻译研究提出的新要求和新导向。
2015年11月13至15日,第九届全国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在江南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出版机构的250多位专家、学者及出版人参加了此次盛会,参会人数和提交论文数量均创历年新高。会议紧紧围绕“中国文化战略与中华典籍外译传播”这一中心主题,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典籍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民族典籍与民俗文化翻译研究和典籍的译介传播与接受影响等四个方面展开了深入而全面的探讨。本文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对其中影响力较强的专家发表的高见和部分学者极具代表的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以期展现近年来国内典籍翻译研究的整体风貌、新进展及其走向。
1. 中国文化“走出去”与典籍翻译创新
典籍翻译事业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国运昌盛,国际影响力提升,翻译事业才能欣欣向荣。南开大学王宏印教授(2015a)在会议开幕式致辞时提出,我们要用中华民族主义情怀和国际主义胸怀,献身于典籍翻译这一光荣的事业,特别是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思考典籍翻译的发展问题:第一,重组、整理与编排文化典籍,形成一个新的系统和架构。每一个时代在继承文化时都是有所选择和整合的,不会千篇一律。选择时要立足服务于当下的时代和现实改革的需要,特别是应该结合国家对外文化宣传和传播的需求以及国外市场的实际阅读需要等因素,确定需要翻译的中国典籍作品,避免盲目的重复选材。比如对《老子》、《庄子》即可作新的编排和理解,不仅限于版本学意义上的翻译活动。第二,重新阅读和阐释文化典籍,形成建设性的意见,以达到有所体悟、推陈出新的境界。有侧重和研究分析的阅读可以产生新的学科思想和学术假设,在文艺研究领域,如通过分析古典诗词与现代诗词的联系,既可以以史为鉴,也能以当下反观历史。第三,重译中国文化典籍,产生新的学术火花和思想。基础性的、经典的译本同样需要重译,但更需要有新意的重译本。重译本的特点会因自然环境、社会语境不同而有所差异,如美国的新儒家对《论语》的解读与国内传统的儒学家解读就会不同;《红楼梦》有杨宪益译本,后来又有了霍克思译本,还有法、德语译本,彼此之间存在非线性超越的存在价值,这种多语种的研究和比较可以为我们典籍英译事业提供新的研究思路。第四,重评中国典籍和翻译活动。重新评价和认识中国的典籍,就要与西方典籍进行比较,如中国的戏剧可以同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戏剧进行比较,在比较中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化,从而建立中国的古典学和古典翻译学。
华东师范大学潘文国教授从中国传统的文章学资源中取经,活用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提出了文章学翻译学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学理论和“译文三合义体气”翻译原则,并以三段诗文及其十余种译本为例,论证了文章学翻译学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潘文国,2015: 59)。这个观点既有理论阐释,又有个案分析,是理论研究与翻译实践紧密结合的典范。
苏州大学汪榕培教授则紧扣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和2016年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这一重大事件,做了《中国梦时代的中国典籍英译——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的大会发言(汪榕培,2015: 64)。他认为,一个国家最好的形象宣传方式就是宣传自己的文化巨匠。中英文化交流之间最好的契合点就是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他们是同时代的世界级文学巨匠,尤以剧作闻名于世。但是在对两位大师及其作品的学术研究方面以及剧本的译介、传播和接受方面,汤显祖的作品在国外的影响力远不如莎士比亚在国内的情况,呈现出西学东渐势头强、东学西渐势头弱的文化传播特点。2015年10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发表了题为《共倡开放包容 共促和平发展》的演讲。他指出,中国明代剧作家汤显祖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中英两国可以共同纪念这两位文学巨匠,以此推动两国人民交流、加深互相理解”。(习近平,2015c: 002版) 这既是一种文化交流,也是国与国之间的思想对话,是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有效而亲民的方式。
除此之外,部分学者也着力于用不同的视角来审视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的研究,既有个案(个体翻译行为及其思想)研究,又有宏观路径设想;既有文本细读、历史梳理,又有集编、译、教学为一体的翻译实践尝试。例如,浙江大学傅政博士以林语堂“道家思想”译介为考察中心,分析了他在相关译著、自传、散文、小说等作品中多元化、多维度的译介方法和策略(傅政,2015: 33);湖南大学李伟荣博士从文化传播与译介规律入手,提出了涉及译介选材、翻译模式与人才培养、中国故事的传播形态、版权代理制度和国家形象建构等五个方面的外部路径,这是对中国典籍英译及其“走出去”制约因素研究的深入探索和补充(李伟荣,2015: 29)。太原理工大学冯雷博士(2015: 32)介绍了自己在南非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用英文译写并出版中国文化普及性读物的成功经验,并对翻译策略进行了分析。此研究所指向的读者群体虽不是典籍英译对外推广的重点,但在典籍英译的读者研究领域可谓是独树一帜,推陈出新。
2. 典籍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多学科、多元化视角
目前来讲,关于典籍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已经涉及到典籍翻译研究体系构建的哲学思考、典籍文本翻译(翻译批评话语)的动机、比较、选择与构成因素诠释、典籍翻译文本与教学及学科建设等诸多方向和领域,形成了多维度、多元化的研究格局。比如,浙江大学冯全功博士的《<红楼>译学的研究领域与研究模式》、扬州大学陆振慧博士的《深度翻译与经典重构》、四川外国语大学李金树老师的《从文学审美到政治审美——十七年的翻译批评话语研究》等三篇文章(冯全功,2015: 33;陆振慧,2015: 57;李金树,2015: 44)尤为值得关注。
就体裁而言,典籍英译研究以文化典籍、古典诗歌、小说、戏剧、散文为主,古典科技作品研究相对较少。从学科研究视角来看,领域相当广泛,文学文化、历史(典籍英译史)、语言哲学(以郭尚兴和包通法教授为代表)、传播学、法律、中医、宗教、航海等学科领域的内容均有所涉及。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科技典籍与非文学(宗教、法律等)典籍翻译及其研究,自2011年汪榕培教授和王宏印教授倡导后,日益得到学界的关注、认可与重视,相关研究还得到了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项目的资助,相关论文和著作也不断涌现。比如,上海师范大学李照国教授(2015: 47)在古代中医典籍文化翻译及其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华东师范大学傅惠生教授近年来关注佛经汉译的译论体系问题,如其《论<四十二章 经>译文的历史经典性》对于重新理解我国佛教史、佛教思想史、佛经翻译史,以及翻译理论体系演变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傅惠生,2014: 73);大连海事大学刘迎春教授(2015: 55)在中国航海典籍中很有造诣;南京工程学院刘性峰老师在《中国古典科技翻译研究框架构建》(刘性峰 王宏,2015: 54)的报告中,结合“中国文化走出去、平等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世界对中国客观、全面认识”的大背景,针对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翻译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和应用研究三大研究框架的设想,这对中国古典科技翻译及其研究的成熟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就研究方法而言,语料库语言学、文献计量学、功能与认知学、比较文学变异学、哲学诠释学等方法都在相关学者的典籍英译研究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如澳门大学李德凤教授(2015: 43)做了题为Researching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A Corpus-Approach(《中国经典的翻译研究——基于语料库的方法》)的报告,他提倡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来进行对中国经典(特别是《红楼梦》)的研究;河南大学郭尚兴教授(2015: 37)在《中国传统哲学学术语英译方法研究》一文中指出,中国传统哲学术语英译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以文化学、哲学、语言学等理论相结合进行建构;天津师范大学荣立宇博士在文章《中国民族典籍英译研究三十五年(1979—2014)——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中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系统考察了国内民族典籍英译的研究成果,也值得关注与借鉴(荣立宇,2015: 28)。
难能可贵的是,苏州大学王宏教授在《当代语境下的典籍英译研究》(王宏 刘性峰,2015: 69)一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典籍英译理论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研究人员和研究成果逐年增多。新时代典籍英译研究的重点不再是“怎么译”、“能否译”等问题,而是“何为译”、“为何译”、“译何为”、“怎么评”、“为何这样评”以及“怎么有效传播”等课题。他认为当代语境下典籍英译研究主要体现在本体研究、主体研究(作者、译者、注者、读者)、客体研究(原作和译作)、研究范式(语文学范式、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文化学范式、解构主义范式)、制约因素(内部和外部)和方法论研究(翻译方法和研究方法)等诸多方面。其中有一些薄弱领域也尤为值得关注和突破,包括典籍英译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典籍英译的语内研究、古代科技典籍作品(如中医、航海领域)英译研究、典籍英译史研究(王宏,2013)、典籍英译合作翻译模式研究以及典籍英译有效传播途径研究等等。王宏教授的这一理论的研究具有哲学高度和理论、实践层面的指导意义,构筑了完整的典籍英译理论体系,这对典籍翻译从业者及其研究者都具有宏观而全面的指导意义。
3. 民族典籍翻译与研究:多民族多文化蓬勃发展、宏观建构方兴未艾
中国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典籍翻译事业既要以汉族的文化典籍研究为主体,又要兼顾民族地区文化典籍的个案和专题研究,缺一不可。到目前为止,民族典籍翻译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较有影响的研究已经涉及新疆维吾尔族古典长诗、蒙古族、藏族长篇史诗及格言诗研究、壮族嘹歌英译、东北少数民族史诗研究等诸多领域,并形成了带有地域性特征的民族典籍翻译研究团队或基地。如南开大学王宏印教授指导的博士团队、河北师范大学李正栓教授的藏族诗歌翻译团队、向红笳教授牵头的西藏民族大学涉藏翻译团队、大连民族学院王维波教授的东北少数民族史诗翻译团队、广西百色学院韩家权教授负责的民族文化翻译研究中心等等(孙燕 李正栓,2014: 97)。其中,百色学院韩家权教授等译著的《布罗陀史诗》(壮汉英对照) 于2013年12月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河北师范大学李正栓教授等译著的《藏族格言诗英译》于2014年7月荣获“第十四届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王宏印 李正栓,2015: 370-374),民族典籍翻译的春天已经到来。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民族典籍翻译研究的统一规划和宏观建构工作还无人问津,针对此问题,王宏印教授做了相关思考并在第九届全国典籍翻译研讨会上做了题为《中华民族典籍翻译研究概要——试论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典籍翻译的关系》(王宏印,2015b: 65)的报告。他重点论述了汉族(汉语)文化典籍与少数民族文化典籍发生和发展的四大落差,即时间与时代的落差;文化与文明的落差;文学与文本的落差、翻译与传播的落差。在此基础上,他重新讨论了当下少数民族文化典籍的界定与分类问题。最后,提出了两点认识:第一,从单一型汉语到民语的翻译,再到更加具有综合性的民民翻译、民汉翻译,有助于形成一条累积性的、日益成熟的翻译格局;第二,从单纯的翻译活动,到把翻译和创作结合起来,或是在翻译中注入创造性元素,都能体现出民族之间文化和文学深层的沟通、资源的互相利用态势。王宏印教授高屋建瓴的分析和阐释对典籍翻译事业,特别是民族典籍翻译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仓央嘉措的诗歌是藏族文学史中璀璨的明珠,其优秀诗作历经三百多年仍广为流传。他的诗歌英译本数量很少,且多为海外译者所译。李正栓教授(2015: 48)以他的英译本《仓央嘉措诗歌英译》(即将于2016年年内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为例,围绕仓央嘉措情歌及其英译,结合“忠实对等”翻译原则,在理解、风格、用韵以及文化迁移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这不仅有助于国内读者更好地理解少数民族文学、文化的艺术魅力,也在客观上以人们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推动了藏族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4. 典籍的译介传播与接受影响:从主体研究到效果判断
中国典籍的英译传播、读者接受和影响效果情况主要体现在主体研究、文本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等五个层面。主体研究涉及到传教士、典籍原作者作品和国内外汉学家的翻译传播活动;文本内容研究主要涉及以《论语》为代表的思想哲学类典籍和以《牡丹亭》为代表的文学典籍。其中,关于《论语》海外传播的研究,曾在《燕山大学学报》(哲社版) 2015年第2期作为栏目专题展开过深入探讨。《<论语>在西方的前世今生》(李伟荣等,2015: 1)、《理雅各<论语>英译的变异研究》(万燚,2015: 10)、《卫礼贤的汉学成就及其<论语>德译本》(解藜,2015: 15)、《<论语>在法国的译介与研究述略》(成蕾 赵治平,2015:22)和《古代以来<论语>在日本的接受、传播与研究史述》(瞿莎蔚等,2015:27)等五篇文章为我们展现了西方几个代表性国家(不同语种)对《论语》的译介、传播与接受情况,这对中国其他典籍的译介、推广研究具有启发意义;媒介研究主要体现在对相关报纸、图书网站的调查分析实践中,如对《中国丛报》的考察(赖文斌,2015: 42);受众研究主要体现在对中国典籍海外传播、出版中读者定位和读者市场的调研中,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刘金龙老师的文章《谈典籍英译对外出版的读者定位——以<三国演义>的英译为例》(张晓红 刘金龙,2015: 29)就极具代表性;效果研究主要体现在对中国典籍海外传播的历史进程、基本特征和受众接受情况的分析,如天津外国语大学王洪涛教授(2015: 64)在题为《中国古典文论在西方英译与传播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特征》的文章中对典籍传播效果的历时梳理和考察即是效果研究的有益尝试。
西藏民族大学赵长江教授(2015: 80)以《典籍翻译焦点问题辨析》为题作了主题发言。关于典籍的译介传播与接受影响问题,他指出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大背景下,中国典籍翻译要澄清以下三方面问题:第一,译者定位问题。目前主力军是国内译者,也有国内外学者合作翻译的典型范例,中国译者与外国译者,谁译都可以,只要有利于典籍的传播就有其合理性。第二,读者定位问题。典籍翻译作品的主要读者是中国懂外语的读者,再就是国外学者和知识分子,国外普通读者不是推介重点。第三,译作价值判断问题。我们不能单纯用传播学的观点,通过考察国外读者的数量、图书馆藏书量和名人善意的谎言来判断译作的价值;而是要关注传播的实际效果,即结合社会形势、国内国际形势、主流意识形态、心理差异、文化教育程度等影响因素,看译作是否在国外的政治、经济、文化、世界和平领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和影响。文化传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效果和价值的显现往往具有滞后性,理雅各英译的《中国经典》即是明证。赵长江教授的分析不仅引导典籍翻译及其研究者走出认识误区,辨明了研究方向,也坚定了他们从事典籍翻译事业的信心和价值认同感,对于翻译学科的发展、中国典籍翻译的译介传播都大有裨益。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林元彪(2015: 50)从阅读学和传播学的视角出发,在《“碎片化阅读”时代中国典籍的翻译策略思考——以赖发洛<论语>英译本的“近译”策略为例》一文中指出,“碎片化阅读”是以先秦典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厚重文本”在海内外普通读者中传播的实情,当前以“深度翻译”为代表的主流典籍翻译实践过于依赖注释和解说文本,在相当程度上未能满足国外普通读者的阅读需求。他认为赖发洛《论语》英译本的“近译”策略及其取得的读者接受效果对当前典籍英译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5. 结语
截至目前,全国典籍翻译研讨会已经成功举办九届,历时13年之久。不可否认,以全国典籍翻译研讨会为交流平台的典籍翻译事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典籍翻译及其研究欣欣向荣,新的翻译作品及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特别是近两年中国典籍翻译及研究呈现出创新翻译选材、多学科交叉互鉴、研究方法多元、多民族多文化融合和重视追踪中国典籍在海外的译介与传播效果的新态势。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典籍翻译批评与理论研究的不足,重视翻译史的研究与出版,加强典籍翻译史的梳理与编写,从典籍译本的流变与传播、不同身份译者的译介活动中总结出翻译规律,服务于当下的文化外宣工作;积极构建典籍英译理论体系,包括文史哲典籍、民族典籍及科技典籍等诸多学科领域,这一方面有助于引导和完善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又可与典籍翻译批评研究互相呼应。典籍翻译事业的繁荣与长久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翻译者与研究者的耕耘与钻研,所以还要重视对典籍翻译硕士(MTI)和博士的培养、指导与扶持,这是政府部门、学界和出版界需要共同支持与担当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成蕾 赵治平.2015.《论语》在法国的译介与研究述略[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22-26.
[2] 冯雷.2015.编译与简译:中国文化对外译介方式的尝试:以Magic Bursh和Heroes为例[R].第九届全国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无锡.
[3] 冯全功.2015.《红楼》译学的研究领域与研究模式[R].第九届全国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无锡.
[4] 傅惠生.2014.论《四十二章经》译文的历史经典性[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73-84.
[5] 傅政.2015.多元化、多维度的中国典籍译介——以林语堂“道家思想”译介为中心的考察[R].第九届全国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无锡.
[6] 郭尚兴.2015.中国传统哲学学术语英译方法研究[R].第九届全国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无锡.
[7] 李伟荣 梁慧娜 吴素馨.2015.《论语》在西方的前世今生[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1-9.
[8] 李伟荣.2015.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外部路径研究——兼论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J].中国文化研究,(3):29-46.
[9] 李金树.2015.从文学审美到政治审美——十七年的翻译批评话语研究[R].第九届全国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无锡.
[10] 李照国.2015.国学·人学·译学——从“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谈起[R].第九届全国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无锡.
[11] 李正栓.2015.忠实对等原则与仓央嘉措诗歌英译新探——以《仓央嘉措诗歌英译》为例[R].第九届全国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无锡.
[12] 李德凤.2015.中国经黄的翻译研究——基于语料库的方法[R].第九届全国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无锡.
[13] 陆振慧.2015.深度翻译与经典重构[R].第九届全国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无锡.
[14] 刘迎春.2015.中国航海典籍中专有名词的分类与翻译研究[R].第九届全国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无锡.
[15] 刘性峰 王宏.2015.中国古典科技翻译研究框架构建[R].第九届全国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无锡.
[16] 赖文斌.2015.从《中国丛报》看晚清传教士对中国典籍的译介[R].第九届全国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无锡.
[17] 林元彪.2015.“碎片化阅读”时代中国典籍的翻译策略思考——以赖发洛《论语》英译本的“近译”策略为例[R].第九届全国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无锡.
[18] 潘文国.2015.译文三合下的译例分析——文章学翻译学的可操作性研究[R].第九届全国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无锡.
[19] 瞿莎蔚 邓亚婷 王冰菁.2015.古代以来《论语》在日本的接受、传播与研究史述[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27-33.
[20] 荣立宇.2015.中国民族典籍英译研究三十五年(1979—2014)——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J].民族翻译,(3):28-37.
[21] 孙燕 李正栓.2014.中国典籍翻译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以第八届全国典籍翻译学术研讨会为例[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95-98.
[22] 汪榕培.2015.中国梦时代的中国典籍英译[R].第九届全国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无锡.
[23] 王宏印 李正栓.2015.典籍翻译研究:第七辑[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4] 王宏印.2015a.王宏印教授在开幕式的致辞[R].第九届全国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无锡.
[25] 王宏印.2015b.中华民族典籍翻译研究概要——试论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典籍翻译的关系[R].第九届全国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无锡.
[26] 王宏.2013.试论《中国典籍英译史》撰写原则[R].中国翻译学科建设高层论坛.重庆.
[27] 王宏 刘性峰.2015.当代语境下的中国典籍英译研究[J].中国文化研究,(2):69-79.
[28] 万燚.2015.理雅各《论语》英译的变异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10-14.
[29] 王洪涛.2015.中国古典文论在西方英译与传播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特征[R].第九届全国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无锡.
[30] 习近平.2015a.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5-10-15.
[31] 习近平.2015b.用海外乐于接受方式易于理解语言努力做增信释疑凝心聚力桥梁纽带——习近平就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N].人民日报,2015-05-22.
[32] 习近平.2015c.共倡开放包容 共促和平发展——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二○一五年十月二十一日,伦敦)[N].人民日报,2015-10-23.
[33] 解藜.2015.卫礼贤的汉学成就及其《论语》德译本[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15-21.
[34]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201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
[35] 张晓红 刘金龙.2015.典籍英译对外出版的读者定位——以《三国演义》的英译为例[J].中国出版,(14):29-32.
[36] 赵长江.2015.典籍翻译焦点问题辨析[R].第九届全国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无锡.
New Development and Trend of the Domestic Translation of Classics in Recent Years
Abstract:In the recent years,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on Chinese classics demonstrate a new situ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material renovation, multidisciplinary and diversific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the integrency of multi-ethnics and cultures and the focus on the Chinese classics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ffect abroad. Based on the 9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this essay aims to present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new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domestic translation studies of Chinese classics by sorting and giving an account to the ideas and research papers by the influencial experts.
Key Word:Chinese classics; translation of classics; studies; new development and trend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891(2016)02-0065-05
作者简介:董明伟,硕士,编辑,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期刊编辑出版、文学、典籍翻译
通讯地址:066004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西段438号 燕山大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