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推进供给侧改革

2016-04-01

财经 2016年8期
关键词:常态公平职工

当下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是淘汰冗余和落后产能,而去产能的关键则是企业重组和与此相关的企业职工安置。日前中央决定设立千亿元规模的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用于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的职工安置。舆论普遍认为,这既体现了中央“壮士断腕”去产能的决心,又表明高层充分重视去产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阵痛与震荡。

每一次去产能都是产业格局调整的过程,也是利益格局重组的过程,其间不仅涉及企业的关停并转和资产重组,更涉及到人员的安置。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在丧失一部分税基和就业供给能力的同时,还要投入资源应对因工人下岗和转岗所引发的一系列议题,压力不可谓不大。中央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也是考虑到地方政府和企业所面临的现实困难,并希望在减轻相关利益方压力的同时,通过“奖补”形成正向激励。

人们至今对上世纪末那一轮去产能的情景记忆犹新。大规模雷厉风行的企业重组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去产能效果,使中国经济得以轻装上阵,并在阵痛中迎来新生。与此同时,数以千万计被下岗分流的职工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他们相较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较低标准的安置成本,加之广大低薪农民工青壮年劳动力的进场,使得中国经济凭借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享有了较长时段的竞争红利,从而得以在全球经济中跻身坐二望一的位置。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提升和民众社会福利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转型成本的预期承受能力与以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这也决定了相较于20年前的国企重组,在此轮去产能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支付转型成本。

此外,近年来各界对通过拉动消费来推进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寄望甚殷,这就要求人们尤需重视去产能过程中的职工安置问题。没有一个稳定的就业和收入前景,民众的消费信心指数必然出现下滑,提高消费在中国经济新动力机制中的比重也就会成为无根之萍。

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此次去产能有着相当的紧迫性和应急性质。而对于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体而言,汰弱留强推陈出新本来就是题中应有之义。换言之,阶段性产业企业重组和去产能应该是市场经济常态情形,而应对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要求常态化举措。因此,除了类似千亿元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这样的临时支出安排外,做好常态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更是做好去产能工作的有力保证。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将一个经济体的社会安全保障维系在一个合理的常态化水平,既有利于经济的常态化吐故纳新,也有利于社会生活的平稳运行。那些认为提高福利水平一定会带来效率折损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实践表明,较为公平的社会往往更能取得较高的效率,因为只有人们免于效率所带来的过度伤害的恐惧,才会减轻对产业企业重组和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抗拒,一个经济体效率的提升才能真正建立在健康可持续的基础上。

同理,一个相对公平和安全的社会才能有利于创新。这一方面是因为存量资源的置换更有效率,从而为创新提供更多的资源;另一方面是因为一个相对公平和安全的社会能够更好地消化创新失败的成本,从而让人们免于因创新失败而陷入一贫如洗状态的恐惧,这和消除人们对经济转型成本的恐惧是一个道理。

此外,一个社会的创新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年轻人的生存状态。如果一个社会的年轻人长期处于过度缺乏安全感和公平感的、日夜为房价和生计焦灼奔波的状态,很难相信他们会有太多的创新热情。此时,年轻人更有可能陷入的是一夜暴富的极度功利主义心态,而非创新所需要的长时段精力和资源的投入。

因此,一个充满人情味的社会才可能成为创新型社会,从而能够更好地以增量来动存量。那些陷入转型困境的经济体,更多不是因为福利过高,而是因为福利和创新的双重不足,也即公平和效率的双重匮乏导致的恶性向下循环所致。

简言之,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给中老年人以更为全面的社会安全保障,给年轻人更为宽松的创新空间,才能做到公平与效率兼顾,才能更好地统筹盘活存量和促进增量,也才能更好地推进供给侧改革。

猜你喜欢

常态公平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笨柴兄弟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公平比较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