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路艰辛一路歌——『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黄亮的创业之路

2016-04-01胡锡胜昉田

农村青年 2016年1期
关键词:复员退伍军人养殖

●胡锡胜 刘 昉田 恬 方 婷



一路艰辛一路歌——『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黄亮的创业之路

●胡锡胜刘昉
田恬方婷

在湖北省大悟县这片红色土地上,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自主创业楷模、湖北宏鼎农业发展公司总经理黄亮白手起家,经过10余年的艰苦打拼,使该公司发展成为占地600余亩,有固定资产近6000万元,年产值3000万元,集种植养殖、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农庄。自2004年至今,黄亮先后被大悟县委、县政府授予“创业标兵”、“党员农民经济示范户”、“县劳模”等称号;被孝感市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湖北省委组织部授予全省“双建双带”标兵,被湖北省民政厅授予“全省优秀复员退伍军人”,被民政部授予“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等20多种荣誉称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企业被评为湖北省“双建双带”示范基地、“十佳农庄”;2007年6月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时任湖北省副省长刘友凡等领导在他兴办的万头猪场调研后,称他是新农村建设排头兵、新农民的杰出代表。

壮志未酬遭折翅

自主创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1996年12月,刚刚退役回乡的黄亮完全没有方向,不知道究竟要做什么、怎么做。在迷茫中,面对无资金、无技术的现实困难,为了寻求就业之路,他孤身来到武汉,送过报纸、卖过水果、当过保安,这一干就是三年。三年中虽然小有成就,在干保安期间凭着过硬的素质也得到过老总的赏识,但是黄亮知道,这毕竟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也不是一名复员退伍军人应该追求的方向。

2000年他毅然辞掉了武汉的工作,拿着这几年的积蓄回到家乡开了一家小餐馆。在他的精心经营下,年收入由最初的5万元很快就突破了10万余元,这样的收入在当时当地已经是中等偏上,完全可以过上舒坦的日子。但是作为一名胸有大志的复员退伍军人,看到家乡的旧貌仍未改变,乡亲们的生活依然贫穷,特别是看到许多从学校毕业的初、高中生因为贫穷而放弃学业纷纷外出打工,而本地丰富的土地、水面资源和大有发展潜力的种植养殖业未被充分利用,这使他心急如焚、寝食难安。他立志要脚踏实地干出一番事业,带动乡亲一同致富,为村民致富铺路架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说干就干。2004年年初,他通过外出实地考察后,毅然放弃红火的餐饮生意,用30多万元积蓄加上四处借凑,还有在当地信用社贷款共计100余万元,在龙潭湖承包了200亩水面,买断了300亩荒山,办起年产3000头规模的养猪场,形成山上种茶,山腰养猪,山下养鱼,猪粪作茶场肥料和鱼池饲料的一体化种植养殖企业。但是就在养殖场刚刚建成的第二年,他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当年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基本上每卖一头猪就要亏损200元左右,到年底已经亏损20多万元。是继续坚持还是就此放弃?黄亮如同想要搏击蓝天的雄鹰却突然遭遇折翅一样陷入了重重矛盾之中。

遨游商海展雄姿

面对资金短缺的巨大压力,黄亮四处筹款,熬过了最困难的日子,2006年生猪价格回升,当年生猪出栏2000多头,一切又走向了顺境。

逐步摆脱生活和创业的困难,走向富裕的黄亮并没有止步于此。为了尽快让养殖场产生良好的效益,当年他花了22万元从上海购进110头种猪,其中公猪5头。他所选的种猪系PIC品种,是当时最好的种猪之一,产仔率高、生长速度快、料肉转化率高。当年就出栏2200头,存栏500头,所养的猪俏销武汉、广东及孝感各大屠宰场。

面对规模养猪的高风险,黄亮坚持科学的养殖理念,用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研制的“农大保康”预混料,配以玉米、豆粕、麸皮,在华中农业大学免费提供技术指导的同时,还从孝感聘请了一名技术人员常年作为顾问指导生产。为了杜绝养殖场病原体侵入,他对猪场实行封闭式管理,切断了内外联系,并及时对猪舍进行了消毒。为此,他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他记录整理了20多本、30多万字的养猪、养鱼、种菜心得体会。黄亮由一个种植养殖的门外汉很快变成一个“土专家”。

为了不辜负组织和当地乡亲的期望,已尝到种植养殖甜头的黄亮决心把创业的蛋糕做得更大。他多方融资1000多万元,在该镇的中冲村,租赁山地200亩,其中新建标准化万头养猪场,占地60亩,建立小龙虾基地40亩,以白杨树为主的生态经济林100亩。

面对来之不易的成就,黄亮经常说:“经商和带兵打仗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只要选准‘进攻’方向,不怕吃苦,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07年养殖场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

创业的路上并不总是一帆风顺,2008年元月,一场百年未遇的雪灾导致停电停水,连日低温如同雪上加霜造成死猪100余头,损失近20万元;当年8月28日,又遇一场罕见暴雨,承包的200亩水面溃坝,4万多斤成鱼,一夜之间被洪水冲走,造成经济损失达16万多元。一年连遇两次打击,黄亮并没有气馁,反变得更加沉稳、坚强。

勇往直前攀高峰

黄亮深知,商海潮涌不进则退,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注定了只有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小作坊式的生产到最后必将被淘汰,只有将种植养殖规模化、产业化、创新化才是发展的根本。为此,2007年,他正式注册成立了湖北宏鼎农业发展公司。这是一家集种植养殖、旅游休闲和农产品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公司。

公司共有蔬菜大棚150亩,年产蔬菜100多万斤,所产蔬菜直供当地各大超市;当年生猪出栏10000余头;还依托地形新建鱼池2个,共计30亩。在他的带领下,各乡镇创业人士纷纷效仿,以种植养殖业为主题的农庄、公司不断涌现,在县城内开启了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也为黄亮新的征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2年伊始,黄亮再次投资2000万元,征地100亩,以北京四合院为蓝本,建成8栋四合院式的别墅。别墅如同镶嵌在青山绿水之中,还配以标准化网球场、会议中心,俨然一处世外桃源。从2014年初开业半年以来,接待各类游客两万余人。在接受采访时,黄亮介绍说,目前公司已有固定员工60余人,在采摘季节还需聘用100余人,有效地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提高了乡亲们的额外收入。

为了将有机农产品打出自己的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考虑到传统农产品产值不高、不易储存和没有特色的情况,他又深入研究了适合公司的农产品深加工方法。2014年年初,他正式开发艾草等农产品深加工项目,该项目以企业为载体发展农业,鼓励乡亲种植,公司回收并深加工后包装,带动了农产品产业模式的新发展。“富了乡亲,活了经济。”这是当地群众对黄亮企业发展的一致评价。面对这一成绩,黄亮不骄不躁,他信心十足地表示,在未来三年内力争每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以上。

反哺乡亲显真情

其实,黄亮一直在心中有一个更大的梦想,那就是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为此,他经常不厌其烦地向乡亲们讲解种植、养殖技术,把自己多年来摸索出的“真经”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亲。在他的帮扶下,村民陈伯桥、张磊、魏永佳等20多户各自都办起了集种植、养殖于一体的小农庄,走上了小康之路。现在,该镇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鄂北养猪名镇,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养殖的一体化产业模式。

黄亮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完全体现在拥有多少金钱上,而在于回报社会上,这体现了一种社会价值,这是成功的又一个注解。他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从未忽略过对公益事业的投入和奉献。芳畈镇筹集资金修路,他出资6万元;一条穿越该镇4个村的河流年年闹干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9年他出资300万元修建河堤、河坝,从而改变了4个村的农业用水困难问题;过去该村群众几乎没有人用大功率电器,不是买不起而是电压太低无法使用,为了改善村民的用电情况,他投资50万元更换了5台老式变压器,让乡亲们用上了正常电压的电;面对中冲村村民吃水难、饮水存在不安全、不卫生的状况,他又拿出30万元引进自来水并免费安装,改善了该村1000多人的饮水质量问题。2013年,他出资80万元为所在村修建了村委会办公楼,改变了村委会办公环境差、无法开展各类活动的情况。在黄亮的带领下,周围的村民富裕了,村干部的积极性提高了,同时他们也看到了新的希望。

我们相信,创业眼界和思想境界高远的黄亮在未来的自主创业的征途中,必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责任编辑;刘晓)

E-mail:liuxiao317@126.com

猜你喜欢

复员退伍军人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困境与对策
小弟,你复员啦?
猪市虐我千百遍 我视养殖如初恋
复员战士回乡来
汉初复员军队方略的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