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命题预测
2016-04-01湖北樊艳平
湖北 樊艳平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命题预测
湖北 樊艳平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中学化学基本理论的重要构成内容,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通过对近年高考中该考点试题及最新考试大纲的研究,笔者分析预测其考查方向如下,供考生参考。
1.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
此考点常考知识点包括强弱电解质的判断、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与计算、一元强酸(强碱)与一元弱酸(弱碱)的比较、强弱电解质的稀释、弱电解质的证明方法等。
【例1】(2015新课标Ⅰ)浓度均为0.10mol/L、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 V/V0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
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
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
D.当lg V/V0=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c(M+)/c(R+)增大
【分析】A项,根据图象可知,0.10mol/L MOH溶液的pH=13,说明MOH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而ROH溶液的pH<13,说明ROH为弱电解质,所以,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正确;B项,ROH为弱碱,溶液越稀越易电离,所以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正确;C项,两溶液无限稀释下去,则都相当于纯水,所以它们的c(OH―)相等,正确;D项,当lg V/V0=2时,MOH溶液的pH=11,ROH溶液的pH=10,MOH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而R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升高温度,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则c(R+)浓度增大,而升高温度,对c(M+)无影响,所以c(M+)/c(R+)比值减小,该项错误。
【答案】D
【评注】分析强弱电解质比较问题时,一要熟悉强弱电解质的对比规律;二要依据图象中曲线的走向准确理解其意义;三是将知识规律与图象意义结合,再分析具体问题。
2.考查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此考点涉及的常见内容有水的电离及离子积、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计算水电离出来的c(H+)或c(OH―)、溶液的酸碱性判断、pH大小比较、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溶液pH的测定方法等。
【例2】(2015广东)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有c向b的变化
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
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
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
【分析】A项,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离子积增大,c(H+)、c(OH―)都增大,错误;B项,水的离子积常数Kw=c(H+)·c(OH―),从图可知离子积是1.0×10-14,不是1.0×10-13,错误;C项,加入FeCl3,水解使得溶液酸性增强,c(H+)增大,c(OH―)减小,故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正确;D项,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不变,稀释溶液后所表示的点还在曲线上,不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错误。
【答案】C
【评注】任何稀溶液中的c(H+)和c(OH―)都遵循Kw关系,但Kw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改变其他因素,c(H+)和c(OH―)的大小变化都只会在曲线上移动而体现。
3.考查溶液的pH计算
此考点的常见题型有多种,如单一溶液的、强酸强碱混合后溶液的(分两种强酸混合、两种强碱混合、强酸强碱混合时,恰好完全反应呈中性或一者过量三种类型)、酸或碱稀释后溶液的、其他溶液的(如沉淀溶解平衡、电解后的溶液)等。
【例3】(2013新课标Ⅱ)室温时,M(OH)2(s)M2+(aq)+2OH―(aq) Ksp=a;c(M2+)=b mol·L-1时,溶液的pH等于( )
【答案】C
【评注】处理pH计算问题时,一要注意问题类型,不同类型的问题其计算方法有差异;二要找准计算依据或公式;三是由c(OH―)转化为c(H+)时,应注意温度情况。
4.考查酸碱中和滴定
此考点的常考知识点包括仪器的辨认或选用、滴定原理的分析、滴定曲线的分析、指示剂的选择、滴定终点判断、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有关计算(表格数据处理、有效数字运用)、误差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沉淀滴定等。
【例4】(2015新课标Ⅱ)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回答下列问题:
(3)用如图装置可以测定混合气中ClO2的含量:
Ⅰ.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50mL水溶解后,再加入3mL稀硫酸;
Ⅱ.在玻璃液封装置中加入水,使液面没过玻璃液封管的管口;
Ⅲ.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通入锥形瓶中吸收;
Ⅳ.将玻璃液封装置中的水倒入锥形瓶中;
①锥形瓶内ClO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Ⅴ中加入的指示剂通常为________,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测得混合气中ClO2的质量为________g。
【分析】本题以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为模板,借鉴其实验方法、实验仪器等,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滴定,因此,其解题思路、方法都可以类比迁移。
①ClO2具有强氧化性,在溶液中反应时,其还原产物一般为Cl-;I-具有强还原性,其氧化产物为I2。
【答案】①2ClO2+10I―+8H+2Cl-+5I2+4H2O
③淀粉溶液 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溶液颜色不再改变 ④0.027 00
【评注】分析定量实验问题时,一要准确把握反应原理、实验原理等;二要找准计算依据,如关系式、反应方程式等;三是计算过程中要注意有效数字的运用。
5.考查盐类的水解
此考点常见考点包括盐类水解的类型与规律、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水解平衡常数与Kw及Ka或Kb间的换算关系、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或正误判断、盐类水解的应用等。
【例5】(2014上海)室温下,0.1mol·L-1的硫化钠溶液和0.1mol·L-1的碳酸钠溶液,碱性更强的是________ 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H2S:Ki1=1.3×10-7、Ki2=7.1×10―15;H2CO3:Ki1=4.3×10―7、Ki2=5.6×10―11。
【分析】硫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水解产生的离子分别是HS―、HCO,根据“越弱越水解”,可以比较H2S、H2CO3的二级电离常数的大小来比较这两种离子水解的程度,Ki2(H2S)<Ki2(H2CO3),故Na2S溶液的碱性更强。
【答案】硫化钠溶液 硫化氢的Ki2小于碳酸的Ki2,硫化钠更易水解
【评注】分析盐类水解的应用性问题时,一要分清问题类型,二要找准分析依据(如水解规律、水解常数大小等)和答题的切入点,然后再有序解答。
6.考查粒子浓度大小比较
此考点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题型,常见考查形式包括:多元弱酸的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两溶液混合时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分反应和不反应情况)、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图象分析等。
【例6】(2015四川)常温下,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HCO3与NaCl溶液混合,析出部分NaHCO3晶体,过滤,所得滤液pH<7,下列关于滤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答案】C
【评注】比较粒子浓度大小时,先要根据题意找出溶液中的溶质并判断溶液的性质,然后再列出所要比较的粒子,再后根据两个“微弱”、三个守恒原理比较或判断粒子浓度大小。
7.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此考点的常考内容包括物质溶解度与Ksp的换算或大小比较、离子沉淀先后顺序判断、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图象分析、工艺流程中的除杂、沉淀溶解平衡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或大小比较等。
【例7】(2014新课标Ⅰ)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
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
C.60℃时溴酸银的Ksp约等于6×10-4
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
【分析】A项,该图象只是给出溴酸银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无法判断其溶解过程的热效应,错误;B项,由于物质的溶解过程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溶解速率加快,正确;C项,60℃时溴酸银溶解度约为0.6g,n(AgBrO3)=0.002 5mol,c(Ag+)=c(BrO-3)=0.025mol/L,Ksp≈6.25×10-4,正确;D项,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程度很大,而溴酸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可以用重结晶的方法提纯,正确。
【答案】A
【评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曲线与初中讲的溶解度曲线有相似之处,曲线上的点表示饱和溶液,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曲线下方的点表示不饱和溶液。
(作者单位:湖北省枝江市马店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