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创新驱动背景下娄底工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2016-04-01周志和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娄底417000

电子制作 2016年6期
关键词:娄底升级工业

周志和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娄底 417000



科技创新驱动背景下娄底工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周志和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娄底 417000

【文章摘要】

在当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娄底工业经济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本文对娄底工业经济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进行系统分析,指出转型升级的战略意义和科技瓶颈,提出科技创新驱动工业提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娄底;工业;转型;科技创新

0 引言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娄底虽位于湖南中部地区,但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却比较滞后。娄底市是全国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娄底的传统产业突飞猛进,形成了千万吨煤、千万吨钢、千万吨水泥和千亿度电的生产能力,成为娄底提供财税和就业的支柱产业。目前娄底的传统工业在转型发展、优化升级的进程中普遍受制于传统发展模式、宏观政策调整和环境容量压力,在经济新常态下,娄底传统工业举步维艰,更是娄底新一轮可持续发展难以逾越的“坎”。

1 娄底工业转型升级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1.1工业经济发展卓有成效

2013年,娄底市实现工业增加值545.54亿元,较2010年增长 63.98%年均增长率达 17.92%,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8.79%,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3%,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日益强化;规模工业企业 682 户,规模工业增加值由 2010年的301.4亿元增长为422.46亿元,年均增长率达 11.91%%全市工业规模保持了持续平稳的增长。

1.2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突出问题

娄底工业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三个特征:第一是粗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最大的前4个行业中有3个是高耗能行业。第二是低端。装备制造业规模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低,缺乏投资回报率高、成长性好的优质产业和项目。第三是低效。湖南14市州GDP排名,娄底经济总量排第十一。

2 娄底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意义和科技瓶颈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加快娄底的工业转型升级很重要、很紧迫、很关键。当前,世界经济在“后危机时代”正酝酿催生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以新技术突破为基础的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科技创新成为引领未来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牵引力。全球产业发展出现新的增长点,为世界各国工业升级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空间。我国的工业结构也正跨入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的高加工度化阶段和从劳动密集型工业、资本密集型工业向技术密集型工业转化的新阶段。

面对产业提升的宏观背景,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刚性约束,以科技创新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成为娄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坚持创新驱动、集约高效发展,着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使娄底工业由低水平扩张向高端化升级转变,切实推动娄底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以科技创新引领工业结构优化是破解产业发展中的“增长极限”与“结构矛盾”两大难题的基本手段,是选择“创新驱动、内涵增长”模式的必由之路。

然而面对全市工业转型升级的重任,娄底的科技支撑能力却明显不足,成为了主要瓶颈。娄底区域科技创新的基础一直比较薄弱,前瞻性科技资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不够。以企业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还不完善,高水平的专家领军人才数量不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新技术比较少。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体制尚未形成,创新活动所需资金难以及时从金融机构获得。多数工程技术中心和实验室封闭运行,导致科研成果数量虽然不少,但真正能实现产业化的不多。工业企业重科技创新的“市场价值”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强调科技创新的“技术价值”的分割式评价体系,造成产学研各方合作困难。从科技活动投入、科技人力资源、技术成果市场化水平、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效益等方面来看,娄底科技创新水平均处在省内中下游,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弱,明显成为娄底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障碍。因此,科技创新作为娄底“转方式、调结构”的根本驱动力,必须要首当其冲,率先突破,补齐短板,由制约转型升级的壁垒转化为推动工业提升的强大动力。

3 科技创新驱动娄底工业经济提升的主体方案

为加快推进娄底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结构优化、效益改善、节能环保的提升目标,必须将科技创新摆在空前重要的位置,以科技的突破引领全市工业提升的实质性进展,沿着服务于传统支柱产业重组再生和强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条主线开展工作。

3.1重组再生传统支柱产业

虽然娄底传统产业存在着技术水平低、能耗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但仍然是娄底经济的重要支柱,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对娄底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迫切需要通过科技创新的支撑实现重组再生。为此在这一重点范围,须全面提升娄底传统工业部门的科技含量和综合素质,通过科技要素的注入实现脱胎换骨的变革。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竞争优势,推动传统工业增长转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推动钢铁、建材等传统支柱产业技术水平向高端攀升。

要根据娄底实情,集成科技资源对现有传统支柱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难题进行联合攻关,推进优势产业实现核心部件、关键材料、重大装备的自主设计制造,支持节能、环保、安全等关键技术开发。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谋划带动性强的科技工程。围绕工艺技术装备、产品质量档次、节能减排标准等,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要把握全球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着力引进能弥补地方产业链缺失环节的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科技创新的安排要与产业发展基础能力相一致,立足于现有资源禀赋,挖掘现有工业项目的潜力,以确保创新成果能顺利植根于产业已有基础并迅速得以应用,依靠科技手段使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特别是娄底第一大产业的钢铁工业,面对增长放缓的钢铁市场需求,面对各种钢材替代品的广泛应用,依靠科技创新来降低物耗和提高质量已成为钢铁厂商求生存的主打方向。实际上,科技创新一直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每当钢铁工业遭遇生存困难和严峻挑战时,科技创新都发挥了关键作用。有鉴于此,身为龙头老大的娄底钢铁工业必须重点研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型产品,由制造环节向利润率更高的设计、营销、品牌等环节渗透,带动钢铁产品的高端化和相关服务的精细化,普及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技术,提高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率。经过全面改造提升,将传统的钢铁工业重组再生为科技驱动型产业。

3.2强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目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经济发展新制高点的主要途径。对娄底这样一个以传统型、高耗能产业为主的市来说,必须强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前沿产业,涌现一批可以改变娄底产业基因的前沿项目。要追踪顺应世界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出台具体行动计划,选准突破口,争取培育出有较强影响力和带动性的增长点,特别是对当前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能够产生直接作用、已有一定基础、可以尽快形成市场竞争力的重点任务,要优先安排,加快进度。

立足娄底经济社会发展的远景需求,在重点扶持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精选实施一批市场开发前景广阔的自主创新重大项目,着力解决一批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加强各关键技术之间的系统集成,推出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含量产品。发挥后发优势,超前科学部署,加大对全局性、前瞻性高技术产业的科技创新投入。

4 科技创新驱动娄底工业经济提升的保障措施

4.1人力资源保障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层次和能力决定着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水平,进而制约着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效。从科技理论研究、应用开发,到设点示范、技术交流和普遍推广,都需要大量科技人才。从总体来看,我国科技人力资源规模不小,但地区及部门分布极不均衡。像娄底这样的人口大市,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总数及比例均较低。娄底现有的人力资源结构无法满足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缺乏高水平专业技能的大量一般性人力资源无法在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供给需求不相匹配。

所以,为顺利实现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娄底工业转型升级,首先就需要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要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依托重点创新项目和创新平台,加大相关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设一支稳定、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尤其是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培养中青年领军人才。

4.2资金投入保障

研发投入是事关未来的战略性投资。在娄底,科技开发投入总体规模相对偏小,而且研发扶持资金主要投入到大型企业,一些急需经费扶持的成长型企业获得研发资金的机会较少。所以在推动娄底工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为科技创新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是十分必要的。要扩大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研究省级引导基金与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计划的对接。

积极推动科技与金融相结合,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新兴产业、科技型企业和高科技园区建设的支持。探索科技担保和科技保险等方式,建立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提高科技经费的投入产出效益。营造企业上市的良好氛围,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上市引导和培训,帮助中小企业登陆创业板,使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优质中小企业可以与资本市场对接。加快创新创业风险投资的规范发展,对主要投资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公司,给予税收优惠待遇。

【参考文献】

李南,王旭辉.科技创新驱动的河北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对策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4,3(25).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娄底市科技局科研资助项目:“科技创新驱动背景下娄底工业转型升级的研究”的研究成果;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编号:2015BZZ051)。

【作者简介】

周志和(1972-),男,湖南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教管理与会计教学。

猜你喜欢

娄底升级工业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娄底体育旅游产业的SWOT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娄底的味道
工业人
回暖与升级
高中计算机学习中的数列求解办法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自主阅读,快乐升级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