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虚构创佳篇
2016-04-01付敢泽管林章
付敢泽 管林章
谈 歌
胡 勇
大胆虚构创佳篇
付敢泽管林章
[技法阐释]
讲到文学典型时,别林斯基有言:“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熟悉的陌生人。”鲁迅笔下的阿Q正是这样的人。他质朴而又狡黠,自尊而又自贱,保守而又趋时,蛮横而又卑怯,敏感而又麻木,而“精神胜利法”更是他性格中最为突出和显著的因子,这种独特的个性正充分地概括了辛亥革命时期的“国民性”。所以,当《阿Q正传》一段段陆续发表的时候,有许多人都“栗栗危惧”,总以为是在骂自己。待到打听得作者名姓的时候,他们才知道与作者素昧平生,于是恍然大悟,又逢人声明说不是骂自己。阿Q形象又何以产生这种“陌生而又熟悉”的效应?很显然,虚构在此是决定的因素。因为虚构,鲁迅才于个别里见一般,于偶然里见必然,于现象里见本质,塑造出这尊卓越典型而照耀文坛、彪炳千载的人物。有评论家说:“小说家是最大的‘谎话家’。”诚然,没有虚构,他们就难以编撰出一个个“弥天大谎”,将读者“骗”得如痴如醉、神魂颠倒。
何谓虚构?它是通过想象、联想、推理等心理机制,把现实中本来无有、按情理却可能存在的艺术形象、情节、环境等构想出来的创作方法。其实,它并非小说的专利,寓言、神话、故事、乃至散文、纪实文学作品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只要遵循生活逻辑,达到艺术真实,所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们中学生也完全可以“拿来”使用。事实上,虚构在我们作文天地里本来就大有作为。近年来,不少考生凭着虚构,打造出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征服读者,脱颖而出。
怎样虚构呢?关键在于驰骋想象,将它贯穿于加工、提炼素材,改造、缀合情节等一系列过程中。从运思的走向看,其途径主要有四。
一、横向开拓,添枝加叶
生活素材无论是直接所获,还是间接所得,都往往过于简单粗糙、平淡无奇,我们对它们的了解仅仅是大致轮廓、粗略梗概。有些虽然已经具备文章的基本框架,但是如果不加具体化、形象化地锦上添花,只是抽象化、概括化地照猫画虎,那么文章定然空有骨架,索然无味。因此,只有调动生活体验,充分发挥想象,横向开拓,从面上铺展,给它们添枝加叶,放大细节,文章才会血肉丰满,多彩多姿。当然,添枝加叶也不无原则:一定要符合生活的真实,必须服从于主题的需要。袁珂的《女娲造人》为我们提供了样板。这篇神话故事取材于我国的古典文献《风俗通》中的两个片段: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揉团)黄土做人。剧务(工作繁忙),力不暇供(没有多余的力量来供应需要),乃引(牵、拉)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女娲祷神祠祈(祈求)而为女媒,因置(安排)婚姻。”
原材料只是呈现出女娲从揉团黄土做人到从泥浆中拉绳造人,再到安排男女婚姻繁殖人这条粗线,至于为何造人、怎样造人则一概从略。于是作者借助想象,从造人的具体过程、人造出后的欣喜场面以及她的神情、动作、心理等方面添枝加叶。例如下面这段节选文字,对她如何“抟黄土做人”的经过就刻画得非常细腻:
“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合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妈妈!’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女娲神通广大而又人性浓郁,“掘起”“掺合”“揉团”“满心欢喜,眉开眼笑”,这些行动和神情方面的细节很具魅力,使她的美好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由此可见,文学形象的真实性要求本质真实,但细节的真实也不可或缺。
二、纵向发掘,移花接木
一般来讲,我们从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素材都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纯客观的生活现象,杂乱、琐碎、分散,偶然性特别大,意义也颇浅近,很难直接用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规律。这就需要驰骋想象,纵向发掘,从点上深入,对它们进行合理的加工、改造、生发、拼凑,或是以一个生活原型为基础,适当吸取其他同类材料加以融合,或是广泛地集中、概括多种素材进行熔铸,从而使人物和事件具有典型性,能够通过鲜明的个性表现出充分的共性,通过外在的现象反映出内在的本质。此即“移花接木”,或者说是文学理论家们经常讲到的“典型化”。鲁迅小说中的典型人物,一向是采用这种方法塑造的。他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也没有专用过一个地域里的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我是怎么做起小说来》)这确实是一个文学巨匠的经验之谈。《祝福》中的祥林嫂及其悲剧,正是他根据生活中所遇到过的许多真人真事“嫁接”出来的。鲁迅的经历中有个“单妈妈”,她虽是寡妇却又有同居的男人,根深蒂固的封建迷信使她确信,将来她到阴间后是会被锯开,“解作两爿”的;又有个乌石头山上看坟的女人,她因为小儿子“在门口剥豆给马熊拖去吃了”悲伤得“眼睛哭瞎”;还有个“宝姊姊”,她自小许给山里人,男家来抢亲,“她从后窗爬出,想逃到东邻的楼去,失足落水,河里恰泊着男家的船,被捞起来载了去,她终于不肯屈服”,等等。作者便从这些生活原型中各取一端,改造生发,移花接木,“拼凑”成了祥林嫂,“被迫改嫁”“狼吃阿毛”“捐门槛”等多重不幸,在她的身上重重烙印下了诸多原型的斑斑血痕,集中而深刻地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农村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采集百花酿成蜜,作者“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方式正与此酷似。
三、逆向颠覆,改弦易辙
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纷纭杂沓,良莠不齐。生活中,正面素材俯拾即是,反面素材也多如牛毛。即便今天高度文明的太平盛世,有很多清廉正直者、见义勇为者、克己奉公者、善良仁慈者,但也不乏贪赃枉法者、杀人越货者、损人利己者、坑蒙拐骗者。歌颂光明者不失于伟大,暴露黑暗者也未必渺小。但是,有时候出于突出主题的需要,或者因为取材角度的决定,可以对手头占有的具有某种思想倾向或情感色彩的生活素材彻底颠覆,然后改弦易辙,展开想象,逆向推演,从反面延伸,构思与它完全对立的可能发生的情节,并通过仔细琢磨、精心锤炼,使之符合生活本身的内在规律,从而弹奏一曲别具一格的乐章。现代作家赵树理创作的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堪称此类典范。作者当时在中共北方局从事抗日宣传工作,奉命深入解放区辽县(今山西左权县)农村搞调研,听到了一对青年男女岳冬至和智英祥在追求自由恋爱的过程中,因为受到双方父母等的阻挠,以致岳冬至被人打死的悲剧故事。因此,自小就生长在山西这片沃土上,有着深厚生活积淀的他便萌生了以此为原型,创作一部鞭挞封建思想、歌颂婚姻自主的小说的想法。但是从怎样的角度演绎呢?作者意识到,原型的委曲已经为人们耳熟能详,其负面影响对于有些人来说甚至安之若素;只有另辟蹊径,从对立方向翻新出具有正面影响的故事,才能在群众中产生巨大的感召力。于是,他完全摒弃原材料中所有消极因素,从正面衍生出矛盾交织、起伏跌宕的喜剧情节:民主根据地刘家峧村的青年、杀敌英雄小二黑,与本村俊美聪慧的姑娘小芹相爱;但因违背了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的父母亲的意志,遭到了各自家长二诸葛和三仙姑的强烈反对;其时,担任村干部的流氓恶棍金旺,亦凭借手中职权,兴风作浪,罗列罪名,趁火打劫,对小二黑和小芹进行残酷迫害,几乎使二人的爱情夭折;后由抗日民主区政府区长出面支持,经过一番斗争,惩办了流氓恶棍金旺,教育了封建愚昧的群众;至此,二诸葛和三仙姑也表示同意儿女的婚事,使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小说紧扣时代脉搏的律动,不仅在当年流传甚广,而且至今还被改编为戏剧而传唱不衰。这种逆向的改弦易辙,常常迸射出创新思维的灿烂火花,尤其眩人眼目。
四、超常出击,无中生有
现实生活浩如烟海,各种素材多如牛毛。但是由于受生活范围的羁绊和观察视野的制约,我们收集和积累到的素材总是有限,以致于常常面对一道文题搜索枯肠,绞尽脑汁,调动所有储备,却无一能够适用,陷入茫然而不知所措的境地。此种困局,如何破解?席勒在回忆起他从前的创作时曾经说:“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这启示我们,笔端不仅可以表现现实生活本来的面目,还能够勾画理想生活诡谲的图景。因此,构思谋篇时,如果在现实中寻求不到攀升上楼的阶梯,那么就须到理想中探索突围出境的道路。我们可以不拘一格,放飞想象,跨越时空,超常出击,按照生活应该有或可能有的样式,以大胆的夸张,澎湃的激情,编织离奇的情节,描摹理想的形象。如此“无中生有”,其实也就是文学理论中所谓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东晋时期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田园诗人陶渊明,曾经在他的《桃花源记》里,独出机杼地渲染出一幅安乐社会图,是何等的引人入胜!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里没有战乱,没有压迫,社会平等,和平安宁。这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自然不是当时现实中已经存在的,而是作者根据自己的愿望幻想出来的。他为什么要这样“无中生有”?其中缘由,就在于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战乱频仍,压迫沉重,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故而想通过这种美妙的“绝境”,与之形成鲜明对照,表达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寄寓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文学史上,这样以理想化原则塑造的人物形象更是举不胜举。《离骚》中的灵均为追求美好理想,上下求索,九死不悔;《窦娥冤》中的窦娥受尽冤屈,坚贞不屈,使得血溅素练,六月飞雪;《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上天下海,为所欲为,天帝龙王也奈何他不得……在他们的身上,也都充分体现了作者们的崇高理想。“无中生有”,会给文章涂抹一层奇幻无比的瑰丽色彩,能激起读者的不尽遐想从而出奇制胜。
当然,虚构并非等于子虚乌有地胡编乱造,而是真实生活的高度提炼。让我们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吧!立于生活的基石,挥洒虚构的笔墨,我们的作文之苑才会花团锦簇,红紫烂漫。
[名家示范]
山脊
谈歌
褐色的大山裸露着粗壮的骨骼,暴虐的山风狂笑着在绵延几十里的山脊上疯跑。
年轻的副部长,沿着崎岖的山路,攀上山来。十几个随从紧紧跟在他的身后。两年以后,这里若再找不到新的矿点,百里之外,那座赫赫有名喧腾了半个世纪的矿山,就要弹尽粮绝,永远归于沉寂了。
年轻的副部长,仰头望去,目光焦灼。
山脊上,3座几十米高的钻塔,逼入云端。
两个月前,这3台钻机被47条汉子推上山脊,在数千米的海拔上,钻机引吭高歌。
过了一个月,钻机的歌声低哑了。这一个月见不到蔬菜,喝山涧里的泥汤汤过日子,山脊上的汉子们无法忍耐了。
请假走了一个,又走了一个,又走了……
还有人要走。年轻的分队长急哭了。
这天,年近60岁的前任分队长,从医院跑出来,上山了。走了的7个人,也被这凶神似的老汉像逃兵一样带回来。满脸惭愧。
大队派人追到山上,央求老汉回去。
“软骨头的都走,我不走!”老汉吼。
47条汉子齐声吼:“老汉不走我们不走!”
老汉笑了,钻机的歌声又重新雄壮起来……
年轻的副部长终于攀上山脊,挥一把汗,检阅着他的士兵。最后,目光盯住了满身泥浆的老汉,皱一下眉,叹口气:“您的身体?”
老汉笑了:“不碍。”
“您还是下山得好。”副部长商量的口气。
老汉收住笑,摇摇头:“找不到矿我不走!”
副部长从秘书手里接过挎包,取出两瓶“五粮液”,塞到老汉手里,说:“少喝点。”
老汉笑弯了眉:“找到矿再喝。”
副部长告辞下山,走下去十几步,又停住脚,回头望,老汉正含笑望他下山。
一年零9个月过去了,山脊上钻出了大矿。
最后3个月,老汉瘦成一根柴,他一手按着腹部,一手扶着机台,豹子一样的眼睛,盯着旋转的钻杆。47条汉子流着泪,在老汉越来越弱的吼声里干活。终于,在新大矿发现的第二天,老汉说了句“大家喝五粮液”,便含笑倒下了。
喜报和丧讯同时发出。
大队领导来了,年轻的副部长也来了。
还未起灵,47条汉子让老汉安睡在山脊上,那两瓶酒,被47条汉子轮换拿着,洒在老汉周围,一下子温顺了的山风,默默地从老汉身上掠过,带走了浓郁的酒香。
年轻的副部长,缓缓走到老汉身边,猛地跪下,伏在老汉身上,悲痛欲绝地哭喊着:“爹——!”
凄绝的喊声,在山脊上传得老远老远……
(选自《微型小说佳作二人谈》)
[解读]这篇小小说蕴意深刻,格调悲壮,主人公老汉的“山脊”形象令人肃然起敬。
身为副部长的父亲和前任分队长的老汉,在生活环境极端恶劣、钻井队不断减员的情况下,毅然从医院跑出,顽强坚持在工地上,带回了“逃兵”,稳定了人心;然后,又率领大家钻出大矿,自己却含笑倒下了。这种以身作则、带头冲锋、不怕艰苦、乐于献身的崇高品格实在可歌可泣!然而,老汉的英雄事迹,却来自于一个生活原型。作者说,他在北方一座新矿区采访到一位身为地质局副局长的父亲、又是钻机机长的工程师老张,快要退休,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却每天坚持“跑山”,好几次晕倒在机台上,但谁也劝阻不住他。就在作者离开矿区的那天,他住进了矿山医院。于是,受这件事的刺激,作者创作出了《山脊》。如果将原型与老汉对照,我们就会发现作者不仅采取了“添枝加叶”的手段,而且运用了“移花接木”的技法,才树立起这座时代精神的丰碑。
母语·钥匙
胡勇
“55!”刺眼,惊心。语文又亮了红灯。当他从儿子手中接过成绩报告单,目光定定地落在上面时,脸上瞬间笼上了厚厚的阴云。他没有发作“暴风骤雨”,只是紧咬着嘴唇,不吭一声。父子俩呆呆地对峙。沉默。往事,如同一只只哀鸣的小鸟,飞蹿在他的记忆的天空里——
儿子呀呀学语,他引领着他踏进英语的园地,雏鹿般啃起一棵棵单词的小草;儿子上了小学,他指挥着他出征英语的大漠,骆驼般越过一道道鸿篇的高丘;儿子进了中学,他观赏着他角逐英语的赛场,猛士般击败一个个强劲的对手。他踌躇满志,热切企盼着儿子凭着“洋枪洋炮”,威风八面地轰开未来的成功大门。可是,心的天平失去了母语砝码的儿子,不仅语文成绩每况愈下,坠向谷底,而且口语迟钝,言辞苍白,平庸得简直不堪入耳。一个人陌生了自己的语言是怎样的一种悲哀,身为毛毯工艺厂厂长的他,近年来,特别明白个中的滋味。多少次,老外们操着娴熟的汉语,口若悬河地与他洽谈业务;每一次,他都应答得那么蹩足,那么困窘,相形之下,而不免自惭形秽。从对方充满轻蔑的笑声里,他深切感受到自己失落了什么。于是,他三番五次提醒儿子不要栽倒在他过去的误导里,可儿子似乎充耳不闻。
“前途岌岌可危!”他但觉眼前参天耸立起一个大大的“!”。怎么办?他心急如焚,更一筹莫展。寂静,久久地统治着整个书房。“咳咳……”外面传来老爷子的轻轻咳嗽声——这是一个历尽风雨沧桑、出身中文科班的退休老教师,虽然年愈古稀,但精神矍铄,步履稳健,思维比许多年轻人还要青春。“或许?”他的脑畔划过一道闪电。“请他。”他断然决定。
他迎进老爷子,仿佛搬来了救兵。老爷子俨然一位“名医”,对儿子一阵“望闻问切”后,便成竹在胸地开出一剂“药方”:“把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读给我听听。”儿子满腹疑惑,找出课本,翻开那面,读得断断续续。老爷子正襟危坐,一脸严肃。他侍立一旁,侧耳细听。“韩麦尔先生的那个警句的含意你们懂吗?”儿子的声音刚落,老爷子春雷乍响般地突发奇问,令父子俩惊诧莫名,瞠目以对。“‘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多么地发人深省啊!只有从浩劫中走过的人才能诠释出它的深刻内涵。你们当然不解。汉语,我们的母语,正是我们的一把弥足珍贵的钥匙!”老爷子慷慨激昂,泪光闪烁,语气沉重地诉说起一段烽火岁月的历史,“那年,日寇的铁蹄踏破了武汉关的钟声,中华民族沉入了无边的血海。寒光逼人的刺刀尖下,一个个学校的教学相继让日语取代了汉语,亡国灭种的惨祸即将降临。我和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像失去了森林的小鸟,随同那些韩麦尔先生一样的有识之士逃离沦陷区,出生入死,辗转千里,奔赴大后方,继续着汉语的学习。在敌机的狂轰滥炸声里,有多少老师和同学倒在血泊中,但他们的手仍然紧紧地握着心爱的课本……我们无论生者还是逝者,心中都藏着一个铁的信念——捍卫母语!因为,没有母语而鹦鹉学舌的民族,那是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母语而轻言放弃的国家,那是愚昧的奴隶之邦。”老爷子的话戛然而止,犹如一记重锤砸向父子俩的心扉。他们的灵魂深处,倏然升起了一面鲜红的大旗,猎猎地飘扬。
此后,多少个更深人静的夜晚,在这间书房里,日光灯的清辉总映照着两个执着不倦的身影。
[解读]这是一篇立意高远,构思新颖的考场佳作,其立意为:通过一寻常之家的父与子对母语的由疏远而亲近的情感态度的转变,来演奏一支爱国主义的主题曲。整个情节十分简单,由于父亲的误导,儿子心的天平失去了母语的砝码,不仅语文成绩每况愈下,坠向谷底,而且口语迟钝,言辞苍白。面对语文挂了红灯的成绩报告单,父亲心急如焚,但一筹莫展。此刻,老爷子的一席言谈让父子俩的心中倏然升起了一面爱国主义的大旗。其中“没有母语而鹦鹉学舌的民族,那是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母语而轻言放弃的国家,那是愚昧的奴隶之邦”一句,当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其实,这个故事纯属虚构,乃“杂取种种”,拼凑而成。笔者问过这个学生,他说在他的经历中,有个市委书记,作起报告总是废话连篇,而且句读不清;又有一个移民英国的同乡,其子回国读书,语文成绩一直红灯高挂;还有一个已经作古的老教师,曾向他讲述当年在日寇的铁蹄下学生们如何偷学汉语。于是他移花接木,成此佳作。
【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材料,自定立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择文体写一篇文章。
要竖起大拇指点赞,只靠大拇指是法完成的,只有其他四指弯曲并拢,大拇指才能竖起。
【写作提示】
这道材料作文题寓意丰富,涵盖宽广,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人有五指,各司其职。大拇指粗壮有力,显然处在主导地位;其他四指很多时候唯它是瞻,自然居于从属地位。但是其他四指也有其相对独立性,没有它们大拇指就无法点赞。由此引申,就不难明确五指的象征意义:大拇指可以代表元帅、领导、老板、精英、成功者等,其他四指则可代表士兵、群众、职员、草根、普通人等。从大拇指的角度立意,可以写人要有自知之明、人应戒骄戒躁、独木不成林、自负的代价、莫逞匹夫之勇、批判个人主义者和英雄主义者等话题;从其他四指的角度构思,可以写集体的力量、成功的背后、默默奉献、走群众路线、关注底层、草根的价值等话题;从总体上观照,则可以写主角与配角、独立与合作、仰视与俯视、谦逊与自负等话题。如果选择小说体裁,可以驰骋想象,虚构成篇,如编述某一个人主义者自命不凡,脱离群众,导致事业失败的悲剧故事,表达只有依靠群众力量,才能拥有辉煌人生的主旨等。
[作者单位:湖北省仙桃市胡场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