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分析

2016-04-01邢坤

珠江水运 2016年4期
关键词:市政道路

邢坤

摘 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背景下,城市化的进程也加快了步伐,作为城市建设中关键一环的道路工程也就成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道路建设是一项具有复杂、规模庞大且难度性高的施工过程,尤其是沿海平原和内陆河川周围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文章通过对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特点和危害以及常见的软基加固施工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探讨了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市政道路 软基加固技术 实际应用分析

我国是一个土地辽阔的大国,地质、地形、地势丰富多样,使得在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软土地基就严重阻碍市政道路的施工,为了保障其施工进度和质量,当务之急就是对软土地基采取相应的改造加固技术,以此来保障市政道路建设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1.软土地基的主要特点

软土地基一般由湖泊、滨海、河滩等地堆积的具有孔隙比大、天然含水量和抗剪强度低以及压缩性高的淤泥、细粒土或其他高压缩性软弱土层而形成的地基。

1. 1含水量高孔隙大

软土地基中尤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有较大的孔隙,经过仔细研究发现,粉尘土和粘土是软体地基的主要构成部分,表面都有较多的负性电荷,能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子,进而使软体地基孔隙中的水分大量增加,使得土壤里的颗粒不能很好地互相粘合,土粒间粘性减弱,久而久之含水量越多,孔隙就会愈来愈大,进而影响道路地基的稳定性。

1.2流变比和触变比突出

由于软土地基的含水量高,使其排水量方面的性能相对下降,当受到外力和重力的作用时,如果没有对软土地基的土质进行彻底全方面的清理和改造或没有定期进行检查和加强加固技术,就会使其土质发生变化,流动性不断增强,很可能造成施工过程中二次变形,严重影响了道路施工的进度和质量,给道路建设的稳定性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

1.3抗剪强度低以及压缩性高

结合软土地基的结构特点,再加上含水量增加使孔隙不断增大的恶性循环,使其强度变得非常低,道路的承受能力也因此下降,给道路工程的使用年限和质量造成严重的威胁,甚至还会引发坍塌等安全问题。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政府的经济利益带来巨大危害和损失。

2.软土地基的危害

软土地基的特殊性导致了对其处理时不仅难度大而且复杂,对软土地基实施加固技术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着市政道路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对安全要求的日益增强,软土地基的加固技术受到了人们广泛的重视与关注,在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分层填筑、堆放材料或碾压不合理和填土速度过快都会造成路基失稳、沉陷较大、路面裂开和无规则起伏等现象,进而引发严重的质量安全事故[3]。比如:

(1)汕头磊口大桥引道: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已经知道了施工地点属于软土地基,但是由于管理与施工人员没有事先做好相关方面软土地基的防范与处理措施,使高填土引起线外地表隆起,锥坡不均匀下沉现象,严重破坏了周围房屋及道路,最终导致重建。

(2)珠海南屏桥引道:由于事先没有进行仔细地勘察设计,导致地质资料不准确,而且施工也不合理。虽然事先对软土地基进行了加固措施,结合了分级加裁预压处理。但由于软土加固技术的填土速度太快,砂垫层的排水通道被再次增加的反压护栏堵塞,最后采取挖深边沟排水、袋装砂以及补土工布进行补救,这对桥梁的使用年限和道路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市政道路施工中常用的软基加固技术

3. 1现浇混泥土管桩施工技术

目前,在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加固技术中,最常见并得到广泛应用的就是现浇混泥土管桩技术,比如南京大厂区高填土市政道路软基加固就是采用此种技术。为了更好地保障道路路基结构的稳定性与强度,采用了将很多种混泥土管桩施工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新型软基加固技术,其优点更适合当前道路建设的施工需求,为确保软土地基结构的稳定性,防止质量出现问题。施工人员要根据施工的实际具体情况,采取此种技术对软土基进行加固处理,有效控制了混泥土管桩加固技术以及直径的测量,且操作技术和施工工艺都比较简便,不仅节约了道路施工成本,还有提高并保障了道路施工的质量。

3.2粉煤灰碎石桩施工技术

粉煤灰碎石桩施工技术是一项比较成熟的加固技术,操作简单且效果好,我国大部分的道路施工都是采取此种施工技术,比如福建福清龙江南路的道路工程。其采用碎石、粉煤灰以及石屑等材料与水泥相互混合,通过加入适合浓度的水搅拌均匀后形成有高粘度的桩体结构,与软基掺混形成一定的复合地基,提高了整个道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采用此种加固技术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泵管的堵塞故障,施工过程中如果选择的压力不合理就会引发堵塞或爆管,进而对道路施工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威胁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因地制宜选用合理的施工技术,防止因为堵管而影响工程的进度。

3.3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

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相较于其它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应用得更为普遍,这是近几年才研发出的一种先进新型的加固技术。在软基处理的过程中,通过把土质和和水泥浆液利用水泥固化剂放在专门的仪器设备中,均匀充分地搅拌使之融合,使软基凝固。此种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软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但是有利必有弊,也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保证所有搅拌机的位置与施工设计图纸的位置毫无出入,就需要施工技术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对搅拌桩的位置进行严格调整,控制好水泥搅拌桩的导向架,使水泥搅拌机顺利的运转,在调试其搅拌桩基的垂直度时,必须要制定完整的施工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将水泥和水泥浆液充分搅拌均匀后再送进集料中,保证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3.4强夯法加固技术

强夯法加固技术其实还有另一个名称,就是动力法加固技术。可以说是我国市政道路施工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最为频繁的一种加固技术,比如重庆某县沿江道路的改造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因为此种加固技术在施工过程成本低、施工工艺简单便捷、施工效果好、操作周期短,而且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能大范围的推广使用,对大面积、施工工期短以及比较薄弱的地基软土层特别适用,所以成为了目前我国道路对软土地基加固的首选技术。

其主要技术原理是对原本的土地结构利用强烈的冲击力进行破坏,使附近的土质受到挤压的作用而形成夯坑,土体结构在受到破坏后内部就会出现裂痕,软土地基里的水就会通过裂痕流出来固结软土地,提高土的承载能力。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夯击力力度的控制,其力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土体结构的沉降情况,如果力度超出了土体结构的承受能力,就会出现坍塌等现象,如果力度不够,没有达到预期对土体结构的破坏程度,既费时费力,还会耽误施工工期。所以要严格依据调查数据仔细研究分析,合理调控夯击力度,更好地发挥出强夯法加固技术的最大作用。

3.5堆载预压法

堆载预压法是在市政道路施工之前,首先根据事先对软土地基的负重情况进行详细地检测和了解,然后再使用同等或大于软土地基的重量来做预压,达到提前让地基沉降固结,分担一部分后所出现沉降的程度。当各方面的数据都与设计的要求标准相符,才能有效提高地基的强度并保证道路施工的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道路建设施工中对软土地基的加固技术是多种多样。虽然每种技术都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但是只要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具体情况,来科学合理地采用软土地基加固技术方案,并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就能提高道路施工的质量以及安全性,进一步为促进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连一心.探讨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施工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4, (32):47-47.

[2]侯红燕.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应用实践[J].四川水泥,2015, (07):307-307.

[3]梅正君.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分析[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5, (06):102-103.

[4]刘雯雯.浅谈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5, (09):182-182.

猜你喜欢

市政道路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SMA-13沥青混合料在市政道路养护中的应用
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
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
某市政道路照明设计
初探市政道路的维修和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