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江:华南的“尼罗河”

2016-04-01黎红玲何其辉

珠江水运 2016年4期
关键词:龙母西江流域尼罗河

黎红玲+何其辉

尼罗河流域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这一地区的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尼罗河的文化遗产记载并发扬着人类数千年文明发展的历程。

华南地区最长的河流西江发源于云南省曲靖,流经滇、黔、桂、粤4个省份,至广东佛山三水的思贤滘与北江交汇,全长2214千米。西江年均径流量为2670亿立方米,是中国径流量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河流,是黄河总流量的7倍之多。如果说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那么可以说西江孕育了岭南文化,广州、佛山、肇庆、梧州、贵港、南宁等西江流域15个城市是西江领域文明的见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西江是华南的“尼罗河”。

2016年2月5日,农历腊月廿七,室外温度不到10摄氏度,西江边凛冽寒风扑面而来。我们来到西江高明段河岸,年过半百的王华强正在西江边撒网捕鱼,这是他几乎每天雷打不动的工作(除禁渔期),不仅如此,这工作他已经坚持了几十年。王华强可以说是“西江母亲的孩子”,皆因他出生在一个水上人家,他的父亲靠捕鱼养活了一个家庭,到他这一代,子承父业,继续捕鱼为生。

2016年元旦期间,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播出了一档关于西江的节目——《美丽西江》,为观众展示了西江不为人知的美丽。经过数百万年自然力量的作用,西江之水塑造了岩溶、天坑等世界级喀斯特奇观。温暖湿热的亚热带气候,独特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也造就了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这里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西江流经的土地,无不物产丰饶,人文气息浓厚,居住在西江边的人们,都像王华强一样,用智慧、勇气和汗水,追寻梦想,创造美好的生活,守护着这个美丽的西江家园。在这里,你能看到青山绿水、江山如画的景色;你能看到聚村落脚、保留传统的民风;你还能看到极为罕见,绝处求生的勃勃生机。

水力西江:航运量仅次于长江

西江水力资源之丰富,在全国各大河流之中仅次于长江。据1979年水力资源普查,西江理论蕴藏量2943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2160万千瓦,特别是干流天生桥至大藤峡之间的南盘江红水河及黔江河段,可能兴建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约1500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600亿千瓦小时,而且开发条件优越,因此是滇、黔、桂、粤四省发展经济极其可贵的能源。

水电站的巨大水库还可以调蓄洪、枯流量,减轻下游洪水灾害,增加枯水流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西江丰富的水利、水力资源,为沿岸地区的发电、农业灌溉等做出了巨大贡献。

西江的航运量同样仅次于长江,居中国第二位,因此西江又是沟通两广的重要水道。西江干流航道长约287公里,平均河宽约1000米,常年可通500吨级船舶。沿岸有大、中、小内河港口数十个,其中江门、肇庆、六都、容奇港都是年货物吞吐量百万吨以上的大型内河港口。毫不夸张地说,西江是两广水上运输的大动脉,对两广地区的物资交流和对外经济联系起着巨大的作用。

典故西江:龙母崇拜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大江大河通常由专门的神仙来掌管,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西游记》中的东海龙王,还有黄河的河伯;而西江,同样有神仙掌管,那就是龙母。

龙母——传说中西江流域的河神,深受百姓的敬爱与崇拜,千百年来,龙母一直被西江流域的百姓信奉为“河神”而建庙敬拜,王华强也不例外。他介绍,每年的五月初八“龙母诞”,他都会亲自去到龙母庙烧香参拜。据统计,在西江流域敬奉龙母的庙宇有多达300多座。

据说,龙母姓温名媪,生于公元前290年(楚怀王辛未年)的农历五月初八,温媪善良勤劳,耕织渔牧,样样皆能。传说她在西江河边拾到一个巨蛋回家,随后孵出了五条小龙,她精心养育五龙成才,因而百姓称之为龙母。恰逢西江水患严重,龙母就带领龙子和乡亲们辟山引水,治理洪灾,执仗护航,普济苍生,深受百姓的敬爱,被拥戴为仓吾族首领。

传说龙母80岁那年,乘船经梧州到桂林进京,归途染病身亡,时为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农历八月十五,正值中秋佳节。于是,人们把她尊为河神。在西江沿岸,上至大明山区武鸣县的两江镇,中至藤县、岑溪、苍梧、梧州,下至广东德庆、肇庆等地,都流传着龙母的故事,并且到处都有祭祀龙母的庙宇。

事实上,龙母崇拜就是以龙母庙宇为依托,以对龙母的图腾崇拜为动因,在西江流域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和基础上发生的社会精神生活以及由此产生的祭祀、礼仪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实质体现了西江人对安定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文西江:孕育岭南文化

西江源远流长,从历史流进现实,从远古流到当下,孕育了一座座沿岸城市。西江就像一位母亲一样,流动的江水仿佛是母亲哺育孩子的乳汁,南宁、梧州、肇庆、佛山、江门……一座座城市在母亲的关爱下快速成长。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伟宗认为,从文化方面看,珠江三角洲和西江流域是广东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广府文化带,就像西江是珠江的主干流一样,西江代表的广府文化是珠江文化的主干流,也是广东文化最主要的代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西江文化的重要性。

2008年,黄伟宗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的海洋文明是从西江开始的。西方现代文明即海洋文化,最早是从澳门、珠海进入中国大陆的。澳门从明代时已被葡萄牙占领了,因此澳门和珠海成了近代海洋文化涌进中国的第一站。黄伟宗曾把珠海定位为中国海洋文化第一港。珠江入海的八个门,珠海占了五个门。明代时以传教士利玛窦为代表的“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热潮,翻开中西文化交流史新的一页。利玛窦就是从澳门进来,到达当时是“两广总督”首府——肇庆开始传播西洋文化活动的。肇庆在西江的中部,在当时的西江文化带上起着中轴作用,利玛窦进来,不仅将宗教带进来,还将西洋的文明带进来,第一个自鸣钟出现在这里,第一张世界地图也出在这里。

黄伟宗说,西江流域重要城市肇庆德庆有龙母庙,代表的是一种江河文化,是江河之神。郑和下西洋都奉祀着飘洋过海,是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标志,是海洋文化的体现;在西江文化带发现妈祖文化遗存,标志着海洋文化深入内陆;六祖惠能代表的禅宗文化,遍布西江各地;道教文化也相当普遍;代表儒家文化的包公庙和岭南学宫,以及利玛窦首传天主教的圣地,都在西江。可见西江的宗教文化是很多元。

黄伟宗认为,从地名上讲,江门就是西江之门,西江有一个入海口在新会,这个门出去后就是海了。江门是江的口,海洋文化与江河文化在江门交汇;而且,从云浮、肇庆,到江门、珠海,正是从小西江开头到出海口,正可谓从江之头到海之口,江海一线、江海一体,从地理上到文化上,都结成了江海相连、江海相通的格局,从而显示出西江文化带的最大特点:江海一体。

西江进入珠三角平原后孕育的广府文化可以说是岭南文化的核心。广府文化是中华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领域中常被作为粤文化的代称,如粤语、粤剧、粤曲。广府文化以广州、佛山为中心,以珠江三角洲为通行范围,广东、广西、海南为流行区域的粤语文化带,由于粤语区有着庞大的海外移民,故广府文化也在北美洲、英国、北欧、澳大利亚、新西兰、东南亚等区域广泛流行。

广府文化从属于岭南文化,在岭南文化中个性最鲜明、影响最大。由于广府文化在广东民系文化中的突出地位,因此,广府文化在各个领域中常被作为粤文化的代称。

西江就是这样一条历史与现实相交汇的河流,它拥有丰厚的文化积淀,优越的自然风光,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就像尼罗河一样,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西江永远是华南的生命线。

猜你喜欢

龙母西江流域尼罗河
尼罗河泛滥节,埃及人兴高采烈
气球上的五星期(七) 追寻尼罗河
“三月三”、掘尾龙与龙母
体验经济视角下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尼罗河上的伊辛巴
青蛙谢龙母
“龙母”开启征战之路 艾米莉亚·克拉克
一个三角洲城镇的上游区域:16-19世纪西江流域的九江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