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建设航运中心

2016-04-01王锐丽

珠江水运 2016年4期
关键词:广州港国际航运行动计划

王锐丽

2015年,广州最大的事莫过于许下了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宏图伟略。

从某种方面来说,这其实是对广东自贸区建设的一次有力补充。毫无疑问的是,广州对广东自贸区的贡献不容小觑。

从历史走来

熟悉历史的都知道,广州具有千年商都的港口辉煌历史。

早在战国时代,广州已开始与邻国有贸易往来。秦汉时,广州是南海郡治所在是全国十多个商业都市之一,是热带珍贵特产的集散地,成为我国海外贸易枢纽。唐朝时,广州对外贸易有更大发展,广州成为世界著名的港口,大多重要海外航线从广州出航,称“通海夷道”。而海外各国商船云集广州也很多,那时的广州对外贸易占全国大部分。

公元770年前后,每年来广州的外国船只共有四千多艘。为了进行对外贸易的管理,还在广州专设“市舶司”,总管对外贸易与收税是为海关的起源,这也是我国第一个海关。从五代到宋代,广州继续为我国最大通商口岸,对外贸易继续发展。南末后期,我国对外贸易中心虽然逐渐转移至泉州,但广州仍具备一定的优势。明朝时,广州与泉州、宁波,同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

二千多年来,广州一直保持对外贸易城市的地位。

而从当下来看,广州港的位置仍然分量极重。据悉,广州港是我国的第四大港口,吞吐量居世界第五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使广州港发展成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华南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2015年4月8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支持广州形成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服务体系融合发展格局。包括出台《2015—2017年航运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航运物流集聚区规划建设、建设南沙邮轮母港、南沙港铁路、试点“启运港”退税、推进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建设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试点汽车平行进口等23项工作。

从历史中走来的广州港,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已蓄势待发。

三年千亿投资

2015年下半年,广州市政府对外发布了《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

据透露,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17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0万标准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新增港口通过能力8000万吨;新增国际班轮航线20条,新增喂给港、内陆港20个;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实现年产值300亿元,船舶修造年产值200亿元;与航运产业相关联的企业注册数达到8000家以上,船舶注册拥有量1500万载重吨;航运及关联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初步形成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框架。

三年行动计划还确定了建设思路。即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战略发展机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将建设智慧型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和“互联网+航运+金融”新业态发展作为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两大战略支点,全面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做到统筹规划、远近结合、重点推进、三年打基础,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依托,以泛珠三角地区为腹地,举全市之力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实现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以及金融服务体系相互融合的格局。

按照三年行动计划的安排,广州港确立了九大任务: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集疏运体系;推进航运功能区建设和临港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航运物流;加快发展航运服务业;加快航运金融保险创新发展;大力培育各类企业创新发展;加快智慧航运建设;提高航运法律服务水平;加大交流与合作。

为督促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实施,广州市财政每年安排不超过1亿元资金,重点用于增加集装箱班轮航线、集装箱货源组织、喂给港和内陆港建设、航运业务创新、航运交易平台建设、航运人才引进培养、对外交流及其他相关项目。

伟略还须“落地”

据广州港相关数据统计,2015年1至12月份,广州港集团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38811.7万吨,同比增长5%。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1503.4万标箱,同比增长7.1%。

然而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需要的远不止这些。据介绍,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是广州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重要平台,是广州争当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排头兵的重大举措,是广州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与国际接轨营商规则的重要支撑,也是南沙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抓手。

广州将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战略机遇,围绕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发挥国家级新区、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沙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和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对标世界先进国际航运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将建设智慧型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和“互联网+航运+金融”新业态发展作为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两大战略支点,全面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做到统筹规划、远近结合、重点推进、夯实基础,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依托,以泛珠三角地区为腹地,加强海港、空港联动发展研究,发挥“海港”和“空港”枢纽双引擎叠加优势,举全市之力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实现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以及金融服务体系相互融合的格局。

目前,广州南沙港区至珠江出海口航道水深-17米,可满足目前世界上最大集装箱船进出港要求;广州港已开通集装箱班轮航线123条,江海联运支线200多条,世界前二十位集装箱班轮公司均在广州港开展业务。

猜你喜欢

广州港国际航运行动计划
伊斯兰金融:面向“一带一路”国际航运融资模式探讨
㵲阳河守护行动计划
国际集装箱市场变化及带来的潜在挑战
亚洲区域内集装箱运输贸易展望
如何制定30天行动计划?
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圆满完成
CCS党委书记孙立成在“国际航运上海论坛2010”发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