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沪鄂区域企业创业特征差异比较与实证分析

2016-03-31刘宇林裘绪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5期

刘宇 林裘绪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京、沪、鄂三个区域115家企业的实证调查,比较了企业的创业导向战略、环境感知和绩效表现等创业特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创业导向作为企业的战略选择行为,与环境特征、行业类型、企业年龄等外在因素无显著关联。京、沪、鄂三个区域企业所面临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有显著差异,鄂企面临的市场竞争程度不如京沪激烈,但同时政府支持力度也相对不足。相较于服务型企业,制造型企业感知到更多的不良竞争行为。成熟企业的财务绩效、市场绩效和社会绩效均显著优于新创企业。基于以上发现,文章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京沪鄂区域 企业创业 创业特征 差异比较

引言

研究表明,创业活动是保持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的创业活动相对活跃,但创业环境仍有待改善。根据2014年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发布的《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创业环境与政策》,中国的创业环境在参加全球创业观察的6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36位,居于中游,与排在前列的瑞士、芬兰、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此外,中国各区域创业活动的绝对差距在加大,北京、上海、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创业指数远高于湖北、安徽、湖南、甘肃等中西部地区。企业创业不仅受到战略抉择、创新能力等自身因素的影响,也面临着行业特征、制度环境、市场竞争的挑战。尤其是在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够成熟,交易信息、公共政策的不透明使得创业企业的战略决策更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中国活跃的创业活动背后是较低的创新性和较高的创业失败率。因此,分析比较不同地域的创业环境,找出不同行业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年龄企业的创业特征差异,将有助于厘清影响企业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并为缩小区域间企业创业活动的差距提供重要依据。

关于创业特征差异,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企业和地区的视角进行了研究。企业视角多关注于创业者和创业过程的差异,如全球创业观察报告(The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2007)认为创业差异既表现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人口统计学方面,也表现在高成长、创新能力和经营持续性等组织特征方面。王飞绒(2010)通过对浙企的研究发现,企业的创业主体、创业动机、创业领域、创业模式等正在逐步演变,并将其归因于创业环境、创业文化和创业政策的变化。地区视角则倾向于对地区间的环境进行比较,如Suzuki,Kim与Bae(2002)从创业动机、风险和障碍、创业成长因素和创业支持基础对日美企业进行了比较,发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商业环境下,两者的创业特征有显著差异。高建、石书德(2009)发现人力资本、私人财富和失业是造成创业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

综合以上研究发现,目前对创业特征差异的研究,或集中于创业者特质、创业过程等微观层面,或集中于区域环境的宏观层面,较少有学者将企业创业活动与区域环境特征综合起来研究。根据战略管理理论,战略和环境都是影响创业的重要因素。创业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战略与环境特征之间的匹配,而成功与否则籍由企业绩效的优劣进行衡量。因此,本文选择从创业导向战略、环境特征和企业绩效三个方面进行创业特征差异分析,以期找出影响创业成功的關键要素。

文献回顾

关于创业的概念,现有的学者大多采纳Schumpter(1934)和Gartner(1988)的定义。Schumpter(1934)将创业者定义为“创造或实现新组合(如新产品、新流程、新市场、新的组织形式或新的供应源组合)的人”。Garnter(1988)则认为,创业就是创建新企业。鉴于两个定义既有交叉也有联系,现在对创业的界定更为宽泛。创业不仅仅指创业者或创业团队新建企业,现有企业无论规模大小,也都存在与个人创业类似的,通过内部进行新的资源组合或向外拓展竞争领域,提升获利能力的创业现象。因此,企业创业(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逐步成为创业研究的关注点,本文也界定在企业创业的范畴开展研究。

(一)创业导向战略

创业导向的概念最早源于Mintzberg提出的“创业模式”。Minzberg(1973)提出了三种战略决策模式:创业模式、适应模式和计划模式。其中创业模式是在不确定性环境下积极寻求机会而采取的主动决策模式。在市场需求变化迅速,产品和服务周期缩短的环境下,不论是新创企业还是成熟企业,都必须通过业务扩张、技术进步以及价值创造来追寻市场机会。

创业导向是指引发企业实施新进入行为的过程、实践和决策制定活动,是企业在不确定性环境下积极寻求机会而采取的一种主动决策模式。Miller(1983)、Covin与Slevin(1989)认为创业型企业具有创新性、超前行动性和风险承担性等特征。其中,创新性是指企业参与和支持新想法、新创意、新实验和创新过程,开发新产品、新服务和技术流程的倾向;风险承担性是指企业愿意进行大量的风险性资源投入的程度;超前行动性指企业主动进行机会搜寻,先于竞争对手引进新产品或服务,以预测和满足未来需求。创业导向的三维度观点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同,本文也采纳这一观点,从创业导向的创新性、风险承担性和超前行动性三个维度分别剖析企业的战略行为差异。

(二)环境特征

创业环境的研究视角包括环境要素论、环境特性论等。前者是从环境的构成要素出发,认为环境是影响创业活动的一系列条件,后者则从创业主体对环境的感知开展研究。鉴于本文研究目的是对影响创业活动的环境特征差异进行分析,因此将重点放在环境要素的构成上。

关于创业环境研究,全球创业观察报告(GEM)较为系统地构建了创业环境研究体系,将其归纳为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务环境、市场开放程度等10个要素。Gnyawali与Fogel(1994)将创业环境要素归纳为社会经济环境、创业和管理技能、政府政策环境、金融和非金融环境等。Gartner(1995)将环境要素概括为资源的可获得性、周边的大学及科研机构、政府的干预及人们的创业态度等。Sheng,Zhou与Li(2011)将企业环境分为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分别考察企业所面临的政策支持和市场竞争状况。本文采纳Sheng等人(2011)的观点,从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两个维度分别比较不同区域、不同性质企业的差异。其中,制度环境包括政策法规、政府支持等,其主要作用是维护公平合法的竞争机制以及为企业提供政策、信息、技术上的支持和资助。市场环境则主要与技术变化、客户需求的变化有关,市场环境决定了企业间的竞争程度。

(三)企业绩效

关于创业企业的绩效,学者普遍认为不应仅局限于单一的财务绩效。Venkatraman与Ramanujam(1986)将组织绩效的测量分为财务绩效、运营绩效和组织效能。财务绩效反映企业短期的盈利状况,运营绩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组织效能则是基于管理的评价指标。Murphy,Trailer与Hill(1996)认为应从生存指标和成长指标来考察新创企业的绩效,生存指标用于衡量企业持续经营的可能性,成长指标则从财务状况和成长潜能来评估企业现在和未来的绩效状况。Luo,Huang与Wang(2011)将指标分为经济绩效和经营绩效。经济绩效关注企业的财务表现和市场表现,经营绩效反映企业的非财务表现,如社会绩效和竞争绩效。综合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將企业绩效划分为财务绩效、市场绩效和社会绩效,分别从企业的盈利状况、经营状况和管理效能上综合衡量比较企业的绩效表现。

企业创业特征差异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

本文将创业1年以上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来收集数据。研究样本取自京、沪、鄂三个区域,行业类型分别为制造业和服务业,涉及微型、小型和中型三种企业规模。调研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委托管理咨询公司随机抽取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调查,二是采取便利抽样的方式,在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选择企业进行调查。问卷以电话问询、电子邮件、上门面访三种方式进行收集。由于创业导向战略、环境特征以及企业绩效均定位于组织层面,因此选择企业的创业者、创业合伙人或高管团队成员作为被调查对象。调研从2014年4月开始,历时3个月,共发放调查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5份,有效回收率为16.4%。调查样本中,服务业占比61.7%,制造业占比38.3%;地域分布上,北京占比47.0%,上海占比29.6%,湖北占比23.5%;企业规模上,微型企业占比40.9%,小型企业占比45.2%,中型企业占比13.9%;企业年龄上,8年以下(新创)企业占比78.3%,8年以上(成熟)企业占比21.7%。

(二)变量测量与信效度检验

本文的量表均来自国内外的成熟量表,所有项目采用六点李克特量表测量,请被访者根据题项描述事项的符合程度进行勾选,1表示“完全不符合”,6表示“完全符合”。其中,创业导向采用Covin-Slevin (1989)量表,从创新性、先动性和风险承担性三个维度进行测量。环境特征分为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制度环境参考Li与Atuahene-Gima(2001)的量表,分为竞争机制失调和政府支持两个维度。竞争机制失调请被访者从过去三年所感知到的不良竞争行为进行衡量,政府支持则从政府政策和项目、技术支持、财务支持等指标进行测量。市场环境参考Sheng等人(2011)的量表,分为技术动态性和需求不确定性两个维度。技术动态性从技术更新速度、技术发展预测难度、技术开发力度等指标进行测量,需求的不确定性从客户需求变化程度、市场变化难以预测性等指标进行测量。企业绩效从财务绩效、市场绩效和社会绩效进行评估,分别参考Li,Poppo与Zhou(2008)、Luo等人(2012)、Luk, Yau 与Sin(2008)的量表。由于样本规模较小,根据Hulland(1999)的建议,本文采用部分最小平方法(Partial Least Square,PLS)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以上量表的信效度均达到良好(见表1)。

(三)数据分析结果

为分析不同地域、行业、年龄和规模的企业在创业导向、环境特征及企业绩效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分别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子多变量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其中MANOVA的显著性检验采用Wilks∧值判断。若Wilks∧值达到显著,再用Scheffe法进行事后比较。由于Wilks∧值最具强韧性且使用可靠,因此采用Wilks∧值法作为MANOVA的显著性检验方法。若Wilks的∧值达到显著,则进一步用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及事后比较。本研究采用Scheffe法这一较为严谨的方法进行事后比较。

1.创业导向的差异比较。运用SPSS 19.00,本文分别从企业规模、地域分布、行业类型、企业年龄四个组别比较企业在创业导向的创新性、风险承担性和超前行动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企业规模、地域分布为三分类别变量,采用单因子多变量方差分析方法。行业类型、企业年龄为二分类别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企业规模的单因子多变量统计结果表明(见表2),不同企业规模在创新性、超前行动和风险承担上的单变量方差分析检验的F值分别为:3.988(p=0.021<0.05)、1.959(p=0.146>0.05)、1.252(p=0.290>0.05),表明不同企业规模在创新性上有显著差异,但在超前行动和风险承担上无显著差异。运用Scheffe法检验后发现,中型企业的创新性显著高于微型企业,两者的均值差值为0.705(p<0.05)。

地域分布的单因子多变量统计结果表明,Wilks Λ值等于0.911,转换成近似F值为1.756,显著性检验的p值=0.109>0.5,说明京、沪、鄂三个区域的企业在创新性行为、超前行动性和风险承担性上没有显著差异。行业类型和企业年龄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亦表明,制造业和服务业、新创企业和成熟企业在创新性、超前行动性、风险承担性上无显著差异。

2.环境特征差异比较。运用SPSS 19.00,本文分别按地域分布、企业规模、行业类型、企业年龄四个组别对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差异进行比较。地域分析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见表3),京、沪、鄂区域企业在竞争机制失调、政府支持、技术动荡、需求不确定性四个变量上的F值分别为0.606(p=0.547>0.5)、11.237(p=0.000<0.001)、5.395(p=0.006<0.01)、4.204(p=0.017<0.5),说明企业在政府支持、技术动荡、需求不确定性的感知上有显著差异,在竞争机制失调的感知上没有显著差异。

進一步运用Scheffe法进行事后比较分析。政府支持方面,湖北与上海的均值差为-1.332(p<0.05),湖北与北京的均值差为-0.991(p<0.05),说明上海和北京的政府支持程度显著优于湖北。技术动态方面,湖北与上海的均值差为-0.691(p<0.05),湖北与北京的均值差为-0.731(p<0.05),说明上海和北京企业面临的技术动荡程度要显著高于湖北。在需求不确定性方面,湖北与北京的均值差为-0.636(p<0.05),说明北京企业面临的需求不确定性显著高于湖北。

行业类型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制造型和服务型企业在竞争机制失调的感知上存在显著差异。Levene检验法的F统计值为2.618,p=0.108>0.05,接受虚无假设,两组方差同质。查看t 值为-3.248,df=113,均值差值-0.785(p=0.002<0.01),即制造型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机制失调显著高于服务型企业。对企业规模和企业年龄的检验结果发现,两个组别在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的感知上无显著差异。

3.企业绩效的差异比较。运用SPSS 19.0,本文分别按地域分布、企业规模、行业性质、企业年龄四个组别对企业绩效差异进行比较。企业年龄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成熟企业的财务绩效、市场绩效和社会绩效均显著高于新创企业。从eta平方值可知,企业年龄分别解释了财务绩效、市场绩效、社会绩效变量总方差中13.2%、3.5%、6.8%的变异量,因此企业年龄与财务绩效、市场绩效、社会绩效之间分别存在高度、低度和中度关联强度,如表4所示。

企业规模的单因子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企业规模在财务绩效、市场绩效和社会绩效上的单变量方差分析检验的F值分别为:2.148(p=0.122>0.05)、0.586(p=0.558>0.05)、3.158(p=0.046<0.05),说明不同企业规模在财务绩效、市场绩效无显著差异,但在社会绩效上有显著差异,中型企业的社会绩效要显著高于小型企业。此外,对地域分布的方差分析、行业类型的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均表明,区域分布、行业类型对企业绩效均无显著影响。

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创业导向特征的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地域分布、行业类型和企业年龄的创业导向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在企业类别上,除中型企业的创新性略高于微型企业外,在超前行动性和风险承担性上,小、微、中型企业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企业创业导向战略的选择与地域分布、企业年龄、行业类型等外在因素并不存在显著关联。

第二,环境特征的比较结果表明,京、沪、鄂三地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有着显著差异。制度环境方面,京、沪、鄂三区域的企业对竞争机制失调的环境感知无显著差异,也就是说,三个地区可能存在的盗版、侵权或其它不正当竞争行为等情况基本类似,无明显区别。但是在政府支持程度上,湖北的创业环境明显劣于北京和上海。在市场环境方面,湖北企业所面临的技术动荡要显著低于北京和上海,所面临的市场不确定性要显著低于北京。这表明,湖北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竞争不如上海和北京地区激烈,但同时政府给予的政策支持、技术支持和财务支持也相对不足,这可能是湖北创业活动相对滞后的一个原因。从行业类别来看,制造型企业感知到的竞争机制失调程度要显著大于服务型企业。这可能是因为,相较于服务型企业,制造型企业更多涉及到技术创新、产品专利、市场开拓等创新性活动,因此对环境中存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更为敏感,企业经营更容易受到不良竞争环境的影响。

第三,企业绩效的比较结果表明,成熟企业的财务绩效、市场绩效和社会绩效明显优于新创企业,不论是企业的盈利能力、运营状况还是管理效能,均比新创企业更具有优势,这无疑与成熟企业经营周期长、效益相对稳定有关。

(二)启示

以上研究结论对于创业活动的重要启示在于:

首先,对于正处于经济制度转型期的企业而言,制度环境对于企业创业起着关键作用。由于中国经济正经历逐步开放和市场化的过程,创业型经济体系还未完全建立起来。经济系统中还存在寻租行为、垄断行为,企业创业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制度环境的制约。与此同时,企业创业活动也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面临着技术动荡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双重挑战。为此,政府必须积极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改革,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其次,小微、新创企业由于创业经验不足,资源获取困难,初期经营风险性高,因此容易失败。为此,政府部门应结合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特点,在技术研发、创业融资、风险投资、技术人才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优惠条件。同时,进一步增加公共政策的透明度,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加大力度保护知识产权,打击盗版、伪造、侵权、垄断等不正当竞争行为,通过优化创业环境来增强创业者的信心,提升企业创业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高建,程源,李习保,姜彦福.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2007)—创业转型与就业效应[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王飞绒.创业特征演变的调查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0(2)

3.Suzuki,K.-i,Kim,S.-H.,and Bae,Z.-T..Entrepreneurship in Japan and Silicon Valley:a Comparative Study[J].Technovation,2002,22(10)

4.高建,石书德.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创业地区差异的决定因素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7)

5.Lumpkin,G. T.,Dess,G. G..Clarifying the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Construct and Linking it to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6,21(1)

6.Miller,D..The Correlates of Entrepreneurship in Three Types of Firms[J].Management Science,1983,29(7)

7.Covin,J.G.,Slevin,D. P..Strategic Management of Small Firms in Hostile and Benign Environment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9,10(1)

8.Gnyawali,D.R.,and Fogel,D.S..Environments for 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Key Dimensions and Research Implication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4(18)

9.Gartner,W. B.. Aspects of Organizational Emergence. BULL I;THOMAS H.;WILLARD G.Entrepreneurship-perspectives on Theory Building,Pergamon,1995

10.Sheng,S.,Zhou,K. Z.,and Li,J. J..The Effects of Business and Political Ties on Firm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China[J].Journal of Marketing,2011,75(1)

11.Venkatraman,N,Ramanujam,V..Measurement of Business Performance in Strategy Research:A Comparison of Approach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6,11(4)

12.Murphy,G.B.,Trailer,J. W.,and Hill,R. C.Measuring Performance in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96,36(1)

13.Luo,Y.,Huang,Y.,and Wang,S. L.Guanxi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A Meta-Analysis[J].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2012,8(1)

14.Li,H,Atuahene-Gima,K..Product Innovation Strategy and the Performance of New Technology Ventures in China[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1,44(6)

15.Li,J. J.,Poppo,L.,and Zhou,K. Z..Do Managerial Ties in China always Produce Value? Competition,Uncertainty,and Domestic vs. Foreign Firm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8,29(4)

16.Luk,C.-L.,Yau,O. H.,Sin,L. Y.,Tse,A. C.,Chow,R. P.,and Lee,J. S..The Effects of Social Capital 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veness in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Context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8,39(4)

17.Hulland,J..Use of 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research:A review of four recent stud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