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

2016-03-31赵梓汝

考试周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赵梓汝

摘 要: 教育,一直都是时代的主题,并且伴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发展。特别是对数学教育而言,无论在教学的方向及方式都要区别于一般教育,而且数学本身属于应用性极强、具有较强抽象性的科目,因而学生学习往往存在较大难度,特别是数学概念本身属于固定的思想,但是题型是千变万化的。所以对于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是目前数学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其意义非常重要。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学生解题能力 培养策略

1.引言

初中时期,是义务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这段时期学生的学习效率较高,所以,对于数学教师而言,如何在教学工作中体现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解题信心。笔者通过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展开分析和研究。

2.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原则

2.1针对性。

针对性主要是指教师在开展解题能力培养教学时,需要有明确的针对方向。特别是不但需要针对学生的解题理解能力、概念基础能力等不足进行改善和提升;还需要了解学生为什么在解题时无法熟练运用概念或者解题思路,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有哪些,如存在解题产生误区盲点,引发解题效率低下的问题;若信息处理能力缺失、粗心大意,也会导致学生难以完成解题过程[1]。

2.2参与性。

参与性是指教师在开展解题教学时不能太过盲目,即误认为解题教学就是将一个个题型展示给学生,然后再一一进行具体解题。虽然学生可能在教学过程中了解了该题的具体解法,但是转换一下题型的条件或者题型的方式,学生往往就不知道如何下手,这也是学生缺乏举一反三能力的表现,反映出解题教学仅仅停留在表面,学生并未了解深层的知识点和概念。所以解题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思考或者尝试解答,这样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

2.3拓展性。

就初中数学解题教学方面,教师还应当体现出教学中知识点的拓展[1]。因为很多知识点之间都存在相应的共通和关联,教师通过解题教学拓展出其他知识点,可以让学生获得解题灵感,进而避免解题时学生“钻牛角尖”的情况,利于学生思维的灵活应变,甚至可以让他们获得“一题多解”的思考灵感[2]。

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

3.1引导教学,强化学生解题能力。

要强化学生解题能力,教师首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引导教学,如在一些题型教学时,对学生进行逐步教学[3]。就一般解题来说,首先需要体现的是解题技巧,特别是一些学生感到陌生的概念题型,往往会让他们无法入手,如二元一次方程求根类题型:“已知方程属于一元二次方程,且至少需要有一个根,求解a、b、c的关系式或者取值。”这类题型学生首先分析,题目中是一个一元三次方程,而教师则可以首先引导学生“消元”,即让学生首先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即二次项系数不为0。而教师则可以列举相似的例子,如果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0,那么它本身属于什么方程,而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得出方程变成一元一次方程。这时教师可以将题目中的类似问题提出来,同理,这类题型要满足方程属于二元一次方程,需要满足什么条件,而学生通过举一反三则可以很快得出三次项系数a=0的答案,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审题,抓住其中关键字“至少”,让学生首先分析,“至少有一个根”可以分为几种情况,而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很快得出“有一个根”和“有两个根”两种情况,然后可以通过不同情况进行分类讨论,从而完成完整解题[2]。

3.2深化细审,提高学生纠错能力。

不多加思考是很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虽然这种方法会让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提高,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一些“陷阱”题会让他们产生误审和遗漏,这也是解题过程中信息缺失的表现。所以教师需要深化学生对各类题型的细审能力,抓住其中的隐含信息。如一些简单的题型,比如“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周长为18,其中一边长为4,求解该三角形的其他边长”。很多学生看到此题往往会通过定向思维进行思考:假设三角形边长为a与b两种,那么由周长公式得2a+b=18,已知a=4,则可以解得b=10,却忽视了另外一种情况,即a+2b=18,若a=4,则b=7。这也是审题缺乏全面性的表现;还有一些题型,学生往往会受到所学知识点的局限,如“令4x+1增加一个单项式,使其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问满足条件要求的单项式有哪些?”而很多学生会本能根据所学将完全平方和及完全平方差进行拓展,却忽略了4x本身也可以作为中间项,形成完全平方式[3]。

3.3拓展知识,提高学生知识能力。

虽然初中数学题本身运用的知识点是基于课本知识的,但是教师教学不应当体现出教学思想的局限性,需要拓展相关的知识点,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拓展学生解题能力的一种方法,便于学生运用更多的知识思考和解答一些复杂的题型。如学习了平方和与平方差公式,教师可以拓展相应的立方和及立方差公式,即如同时根据变化前面相乘项目的符号,对两种不同公式进行区分。

4.结语

数学解题能力的教学,除了需要教会学生解题的举一反三能力,还需要改变他们的解题习惯,特别是一般解题的思维误区及审题不清的情况,同时还需要强化他们的思维,避免一些“陷阱”题型的干扰,最后通过多元化知识理念的拓展,让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石晓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5,08(08):131.

[2]路国宾.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5,03(03):117

[3]王秀玲.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J].知识文库,2015,01(02):38.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