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的区别
2016-03-31宁翠玲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东语系日语教研室河北秦皇岛066311
宁翠玲(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东语系日语教研室,河北秦皇岛066311)
浅析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的区别
宁翠玲
(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东语系日语教研室,河北秦皇岛066311)
摘要:中国和日本都是饮茶大国,都有自己独特的茶文化,但作为一衣带水的两个国家,其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一直以来都很注重茶文化的传统发展和茶的“中庸和谐”思想,并从中追求创新,比较向着生活化、实用化方向发展,而日本则是秉承着茶文化传统,却自成一派,形成了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鲜明特色的茶文化体系。中国与日本的茶文化都在不断地发展,两者又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本文从中国与日本茶文化的发展渊源,就茶文化在其传承方式、精神内涵和礼仪文化方面的差异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日本茶道;中国茶文化;差异;发展渊源
茶在中国和日本人民的日常生活中都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古老的东方历史文化的遗产,但由于两国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以及地理风俗、生活习惯等,使两国的茶文化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风格各不相同的茶精神与茶礼俗。中国是茶树的发源之地,也是最早发现利用茶叶的国家,但中国的茶文化是从食用、饮用、药用等多样的物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较低的起点,之后经过漫长的岁月,才逐渐从物质领域发展到精神领域,而日本的茶文化是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载体从中国传入的,起点较高。由于中日两国茶文化的不同历史成因、传承方式等因素,中日两国形成了各自独具魅力的茶文化。本文通过对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的文化发展渊源和传承方式差异的对比归纳,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认识中国传统茶文化和日本茶道文化,以更好地学习继承和创新发展我国茶文化,为中日茶文化的交流做出贡献。
1 中日茶文化的发展渊源
在中国,大概公元200年便在《尔雅》中记载了野生大茶树的相关词句,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茶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国饮。从秦后开始,在巴蜀地区人工栽培茶树,逐渐变得商品化,之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茶文化开始兴盛,饮茶之风盛行。在唐朝,茶文化随着当时的政治经济的辉煌发展而迅速兴盛,成为我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特别是陆羽《茶经》的问世,标志着我国的茶文化已经基本发展出框架。同样是在这一时期,中日文化交流随着经济交流的频繁而日渐兴盛,许多佛理和其它先进文化被日本僧人和留学生从中国带入日本,饮茶之风也在其中。宋朝“斗茶”之风盛行,明清时期烹茶技艺进一步变革完善,尤其明朝废团茶,兴叶茶,为我国现代茶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日本则在晚唐至宋这段时间,由于闭关锁国经历了衰滞时期,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记》为茶叶在日本的推广贡献了极大的力量,并且推陈出新,逐渐形成了“抹茶道”,在明时期彻底摆脱中国传统茶文化束缚,从茶礼仪、茶室、茶具等方面基本形成了日本的茶道程序。之后引入禅宗思想,将日本的茶道文化进一步升华,清朝时,我国封建锁国,茶风渐弱,茶馆茶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大量出现。福建功夫茶传播于日本,使日本茶道形成了“抹茶道”与“煎茶道”并存的局面。迄今为止,中日茶文化的交流已经过1000多年,同根同源,又各自独具魅力。
2 中日茶文化的异同点
2.1中日茶道的本质比较
千利休对日本茶道影响重大,他将空寂的内涵融于茶道,充分地发挥了茶道精髓。在这之前,日本茶道一直是以贵族书院式为主,采用中国的茶席模式,在饮茶地点摆放豪华的工艺名品或山水名画,以做品茗时欣赏之用。正是千利休一反常态,将空寂理念融于茶美学思想,强调“贫困”这种与世俗相对的超脱现实的所在,将书院式茶道改革为草庵式空寂茶,同时在茶道建筑上将其素化,以木质结构为主,在墙壁上涂抹稻草、泥土等涂料,使墙壁呈现简素的结构和沉静的色彩,且缩小茶室的铺席面积,使茶室内能够更加容易的充满茶的香气和热气,促进茶人在茶室中更加心无杂念的进行交流。在这种沉静、简素的环境中,无限地激发出茶人心中纷繁的形与色,并在茶道仪式中严格遵照规范动作进行,在静寂的节奏感中体会茶的悠悠韵味。中国的茶文化相对日本茶道要早很多,主要可以分为贵族茶道与雅士茶道、禅宗茶道,贵族茶道尤其讲究茶、水品质和繁琐程序,主要是为了夸耀茶人自己的富贵与地位,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却多处违情背理;雅士茶道是由中国文人雅士发展起来的,是我国茶道中较大的发展流派,从雅致的环境到精致的茶品,讲究超凡脱俗的品茶境界与意趣,重点在文化修养的雅;禅宗茶道是由僧人丛林修持发展起来的,饮茶修心符合僧人清心寡欲的修行特性,符合佛教教义。
2.2中日茶精神的比较
中国茶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既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有简约的自然之风,并且结合儒道释三家思想,形成了既有儒家含蓄文雅、又包含佛家空灵静寂氛围和道家幽玄旷达情怀的综合茶文化精神理念,以独特的“和”字理念为精神发展核心。历来茶人都爱在青山绿水、苍松翠竹的环境中品茗论道,在天地自然中体会自然纯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天人合一,实现人文和谐发展,是中国茶人的这种品茶思想赋予了茶文化一种清净、平和、简朴的特性,使茶人能够在茶事活动中实现心意的自我升华。日本茶文化是由僧人从中国传入的,具有普渡众生的禅学思想,是禅学与茶学的结合体,并且形成了独特的草庵茶风。日本茶道极其注重点茶仪式及其过程中的精神修养,集和、敬、清、寂为一体,作为日本茶人品茶活动的行动指南,并且倡导一期一会的茶事心情,主人要尽心的彰显出自己的深情实意,客人也需要热心的领受主人的招待,并在茶事活动中以诚相交,使主客双方在品茗相交时获得足够的生命充实感,可以说既是审美的宗教,也是人生的宗教。茶道在日本是人们进行礼仪交流和艺术鉴赏的活动,宗教性质的茶道是主客在寂静的环境中进行精神交流和心灵共鸣的重要文化。
2.3中日茶礼俗文化的比较
中国的茶礼俗在待客、婚俗、丧祭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人热情好客,自宋朝开始,以茶待客便成为了我国的传统礼仪,素有“客来无茶,不成人家”之说,并且在以茶待客这件事上丝毫不可马虎,要严谨遵守相关礼节,洗手沏茶,茶水不可太浓或太淡,斟茶七分满,敬茶长幼有序,饮茶要慢品,以表达主客之间的深情厚谊;在中国婚俗中,茶礼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据记载,唐文成公主的嫁妆中就包括许多名茶,江南也有“三茶六礼”的婚俗,新妇要向长辈敬茶,茶成为了婚姻的象征,各民族也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婚俗茶礼;茶用于祭祀在南北朝时期便有了文字记载,茶也可以作为随葬品。总而言之,茶贯穿于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等各种礼仪需求。在日本,茶道同样对待客、婚俗、丧祭等有着重要影响,但其思想内涵和侧重点方面都有所不同。日本的茶道待客是将宗教、伦理、美学等相融合的文化艺术活动,重在“静心”;在婚俗中,中国茶礼象征纯洁、从一等思想,而日本却更多地反映茶与女性之间的关系,在丧葬中,日本有些地区认为茶是用来做法事的东西,有“奠茶”或“天茶”之称,佐贺县还有在亲人的追悼会上进行“茶讲”之说,这主要是茶与佛禅的关系所决定的,而葬礼多举行于寺院,此外,茶在日本还有区分境界之意,有与亲人告别的意味。
2.4中日茶道传承方式比较
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在先进社会都得到了一定的继承与推广,但两者在传承制度和茶道教育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首先,在传承制度上,中国虽然是茶文化的起源国家,也一直在不断的探索茶的饮用方法和养生效用,但却没有形成规范正统的茶道礼仪,一方面,中国的茶叶种类和饮茶流派较为复杂多样,另一方面却是由于传承制度不尽完善,我国高校的茶学专业更加注重茶学理论知识和农业生物科学知识以及茶叶的生产营销方面的知识传授,而相对的忽略了文化传承;在日本,则各流派都以千利休的茶学思想作为茶道发展的指导准则,并实行“家元制度”,将茶道流派和日本的茶道思想不断传承和发扬光大,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代表。其次,在茶道教育上,我国采取应试教育的方式,极少有传统茶道文化课程的开设,只有在日语系课程中或可一见,而且,中国传统社会多以男性为主,虽然现今社会女性经常参加聚会饮茶、茶艺表演、茶艺考试等活动,但这多是职业女性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竞争力所做的努力,而不是基于她们对传统茶文化的兴趣;而日本学校非常注重对学生守规矩、重合作的教导,与茶道的严格礼仪规范相辅相成,所以,日本学校教育通常是将茶道与教育相结合,是家庭课所必不可少的课程,可以有效培养孩子严谨做事的习惯,且在明治维新之后,为培养女子的贤妻良母气质,各地女子学校的茶道课程都相继开设,茶道逐渐成为了未婚女性的必修课,是她们良好品行的表现方式之一,因此直接发扬了日本的茶道文化。
结语
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文化随着历史发展而逐渐各有特色,我们要将中国的传统茶文化优秀的继承与发展,需要在不断发展创新自身优势的情况下,积极的借鉴日本茶道文化发展的积极经验,加强对我国茶文化的教育教学,培养出熟悉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核心人才,并不断地进行茶文化的文化技艺内容丰富创新,加强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茶文化交流,使中国茶文化为更多人所知,从而走向世界,带领我国茶文化向更高的高度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佳.浅析中日茶文化差异[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5(8):217
[2]张亚敏,邢媛媛.中日茶道的本质区别[J].考试周刊,2010(31):45-46
[3]董姻,谭雪婷.中日茶文化渊源及异同比较[J].2010(2):139-141
[4]周晓冰.中日茶礼俗之比较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0,32(1):71-74
[5]刘方冉,腉野诗织,蔡碧凡.中日茶人对茶道精神的印象比较研究[J].农业考古,2013(5):92-97
[6]游翠英.中日茶道的文化传承方式之比较[J].武夷学院学报,2013,32(4):10-13
作者简介:宁翠玲(1981-),女,黑龙江省大兴安岭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日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