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感现象在茶文化典籍中的体现及其翻译研究

2016-03-31覃锴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226

福建茶叶 2016年3期
关键词:典籍翻译茶文化

覃锴(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226)



通感现象在茶文化典籍中的体现及其翻译研究

覃锴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226)

摘要:本文介绍了茶文化典籍中“通感现象”的内涵,分析了通感现象在茶文化典籍中的体现,并举例说明了通感现象的体现及其翻译。

关键词:通感现象;茶文化;典籍;翻译

“通感现象”又常被称为“通感效应”,指在创作艺术作品或者鉴赏艺术作品过程中,人的各种感觉相互之间融合、转移、渗透、挪用等情况,属于人类在艺术生活中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人的感觉包括五官产生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肢体产生的触觉,而各类艺术类型如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戏曲等都会在不同情景下让欣赏者或者参与者产生通感效应或通感现象。

1 茶文化典籍中“通感现象”的内涵

茶文化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传统文化类型之一,不仅产生了大量精典的优秀文化典籍作品,而且广泛辐射到了包括诗歌在内的其他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因此涉及到茶文化的不同艺术典籍中出现“通感现象”的情况也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在提到茶文化中出现“通感现象”的典籍时,除了最典型的《茶经》、《续茶经》等直接反映茶知识、茶文化的传统典籍外,还有包括茶诗、茶歌在内的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

人类的感觉类型中,一般情况下将视觉作为最高等级的感觉类型,而触觉则被作为最低等级的感觉类型。因此,说到文化艺术中的“通感现象”时,最经常出现的往往是最高等级向其他等级感官的“通感”。比如视觉向其他各类感官如听觉、味觉、嗅觉等的“通感”;或者是最低等级向较高等级的“通感”,比如触觉向其他感官如味觉、嗅觉、听觉、视觉的“通感”。

2 通感现象在茶文化典籍中的体现

作为最典型的茶文化典籍,“茶圣”陆羽所著之《茶经》堪称茶文化典籍之首,这部著作中介绍了涵盖茶的类型、产地、品质、色、香、味、形、烹煮之法、所用器皿等所有范畴的知识、文化,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及。而《茶经》中的“通感现象”则经常被用为描绘作者试图传达给读者的思想与意图。比如“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一句中就使用了由触觉向味觉的“通感现象”,且这里的“味至寒”不仅仅局限于茶汤带给饮者直观的寒凉口感,也通过“寒”的味觉通感表现了茶这一种既属饮品又属药品的物质的“属性”——茶之本性既寒且凉。

此外,《茶经》中还以通感表达了茶的药性之用,如“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这里的“醍醐、甘露”就是一种由视觉向味觉、嗅觉的“通感现象”。作者意在表达茶与世人视作饮中上品的“醍醐、甘露”的作用相当。“醍醐”一般指从牛奶等奶制品中提炼成的物质,或者是酥酪点心上凝固的油脂,这些都是少数民族常用食品中的精华成份;而“甘露”指甘甜的露水。“醍醐、甘露”常见于佛教,比如“醍醐灌顶、甘露洒心”都是一种佛教用语,表示修行之人的悟道过程。这处的通感现象不仅是作者形象表示饮茶对人体健康具有的药用价值,更隐含了精神层面上的人的饮茶过程与修行、悟道过程的相联相通之处,同时展现了陆羽所处时代佛教影响范围的广大及陆羽本人的佛教造诣。

而在提到煮茶而饮的次序影响茶汤品质优劣时,《茶经》中提到“第一者水沸,而弃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云毋,饮之则其味不正。其第一者为隽永,或留熟以贮之,以备育华救沸之用……”这里出现了两处通感现象,首先是从触觉到视觉的“有水膜如黑云毋”的通感,其次是“第一者为隽永”则是从视觉到味觉、嗅觉的通感。利用两个通感形象地展示了烹茶时若干次沸腾后出现的水与茶汤相融合的客观现象,并提醒饮用烹茶之人留意第一碗的“隽永”感觉。

此外,在提到烹茶器具的形制问题时,《茶经》中出现了“方其耳以令正,广其缘以务远,长其脐以守中”的内容,涉及到了烹茶的锅要“耳方、缘广、脐长”的要求,这三条都是从触觉向视觉的通感现象。但更重要的并非只是字面上显示的锅耳、锅缘、锅脐在触摸和看视过程中显示的状态,其内在隐含的则是古人倡导的做人的道德标准“方正、务远、守中”。这是作者以烹茶锅具外在形制的通感隐喻了中国传统儒、释、道三教中均涉及到的精神追求与行为准则。

不仅止于《茶经》类的典籍,大量诗词中涉及茶的词句、段落中也富含“通感”现象,比如陆游《渔家傲》“……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中就体现了触觉向嗅觉、视觉的“通感”,作者手端茶盏,热茶汤中飘散出的缕缕茶烟中既饱含着阵阵茶香可被鼻端轻嗅,又飘散在人眼前,犹如雾气笼罩。利用这种触觉、嗅觉、视觉间的通感现象,反衬出作者前面所作的抒情铺垫“愁无寐”,深深地加重了作者因一缕愁绪而辗转难眠的情怀,也让读者在看似轻无飘渺的“茶烟”中对作者的满怀愁情感同身受。

同样,在黄裳的《永遇乐》中有“……缤纷似剪,峥嵘如画,莫道冬容憔悴。恍象含空,尘无一点,疑在天宫里。酒楼酣宴,茶轩清翫,且待桂花来至。有余光,明年待看,明红暗翠”,先在前半段以“缤纷”、“峥嵘”、“恍象”等凸显出酒楼宴席之酣畅淋漓,之后以一个茶轩的“清”与这一片繁华对比,利用触觉向嗅觉、视觉的通感现象让一众喧闹归于平静。令读者也仿佛立刻从酒酣耳热身燥的宴席中身退而出,在满室清浅的茶香中沉下心境,等待代表着秋日和来年的一抹桂香。

3 通感现象的体现及其翻译

茶文化的源远流长不仅让大量典籍在国内流传、教化育人,也同样引起了国外学者与研究人士的兴趣,因此中国不少的茶文化典籍出现了各类译文、译本。这些翻译成外国文字的作品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大量“通感现象”引发的翻译问题。为了最恰当地再现茶文化典籍相当多的翻译作品采取了直译的方式以避免漏译或错译,而在少数情况下才使用意译的形式尽可能再现中华文明中的经典与精髓。

仍以上面提到的“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一句为例,翻译为英文的内容是“Tea is quite suitable as drink for the nature of coldness,especially for those who seek for the nobility,simplicity of life.”其中的“the nature of coldness”对应的正是“味至寒”一句,“the nature”很好地体现了茶在口感和物质根本上的性味特征,采用的正是直译手法。

但到了“与醍醐、甘露抗衡也”一句时,由于宗教信仰的差异,英语中显然不会出现与“醍醐、甘露”有所关联的一一对应物,故翻译过来的内容变成了“Drinking tea is like eating ginseng with considering the disadvantages.”虽然无法以最直观的翻译结果展示何谓“醍醐、甘露”,但对于西方读者来说,吃“ginseng with considering the disadvantages.”的感受也和中国人对于“醍醐、甘露”有异曲同工之妙了。

至于后面的“……弃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云毋,饮之则其味不正。其第一者为隽永……”的翻译内容时,为了更好地体现通感现象和效果,直译和意译同时出现了同一段中,此时的英译内容是“……If on the surface of the froth there is a lining like a black cloud ,do not drink it,for the flavor will be untrue.The first cup should have a haunting flavor ,strange and lasting……”。此处出现的“a black cloud”很明显对应的正是“有水膜如黑云毋”,典型的直译手法能够恰到好处地再现通感现象带给读者的感受,但到了“其第一者为隽永”时,英语中缺乏与之直接对应的独立词汇,故使用了意译通感法,即“have a haunting flavor ,strange and lasting”。

中西文化的差异让茶文化典籍中出现的通感现象在英文翻译时仍然会出现只能展示表层意义而难以深入刻画的问题,比如“方其耳以令正,广其缘以务远,长其脐以守中”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情况。英文翻译的内容是“The ears are squared for stability and the lips flared to facilitate spreading the leaves.The bowl is thus extended.The center will be easy to toss the leaves.”此处使用的直译翻译手法尽管能够以最准确的字面意义翻译烹茶锅在“耳、缘、脐”三个部位的具体形制,却无论如何也难以体现其中最能展示中华文明精髓的道德与哲学标准“令正、务远、守中”。不得不说,这是英语翻译茶文化典籍中的通感现象必然会出现的局限性,既是不同地域文化内在的本质差异所在,也是外国人难以确切理解中国人哲学思想的原因所在。

4 结束语

通感现象是普遍存在于艺术作品中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茶文化典籍中出现通感现象的作用在于以更为直观或形象的手法使受众理解作者试图表达的内在含义。在翻译作品中,由于中外文化本质上的差异性,翻译通感现象时会出现“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问题,这个问题很难避免,因此更需要译者灵活运用直译意译等多种手法力求最大限度展示原文的魅力与精髓。

参考文献

[1]姜欣.吴琴.茶文化典籍中的通感现象及其翻译探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152-155

[2]单满菊.通感修辞格在中西文学作品中的呈现及其对比研究[J].作家,2009,02.

[3]杨子江.“诗味论”的蕴涵与嬗变[J].北方论丛,2010,02.

作者简介:覃锴(1983-),男,壮族,广西扶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典籍翻译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先秦典籍中的男嬖形象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