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茶文化探析

2016-03-31龚雪燕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福建茶叶 2016年7期
关键词:跨文化茶文化茶叶

龚雪燕(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茶文化探析

龚雪燕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和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其时间长度和地域广度上都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文章首先介绍了中国茶文化的源起、发展及内涵,然后分别从传播内容、传播途径以及传播中存在的误区等三方面对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茶文化进行了探析。

跨文化视野;中国茶文化;传播

我国是世界上最先种植茶叶用于饮茶的国家,茶文化历史悠久、蜚声海内外。随着历史衍进,茶文化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同时随着茶贸易的兴盛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尤其网络科技的迅速兴起更使得中国茶文化实现了无物质媒介的精神层次传播。

1 中国茶文化的源起、发展及内涵

1.1茶文化的源起和发展

廓清中国茶叶的源起是追寻中国茶文化源头的关键。唐代陆羽《茶经》有言:“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而断定神农氏的依据是《神农本草经》和《神农食经》。茶叶的发现及开始应用可看作是整个神农部落时代的历史活动。出于对茶叶的极度喜爱和崇拜,巴蜀地区在公元四世纪以前就已出现以茶对地名和人名进行命名的现象,我国境内的巴蜀地区是人类最先开展种茶和饮茶的发源地。到南北朝时期饮茶习惯席卷了江南地区,茶实体和饮茶活动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饮茶受到了文人雅士的热烈追捧[1]。

中国茶文化基本成型于唐代,具体表现为:(1)茶叶物质的品种得到了极大丰富,而且茶叶的种植、生产以及加工等初具规模,初露产业化的端倪:(2)茶叶科学体系已初步建立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茶事活动也由无意识的实践操作开始上升至有意识的理论研究;(3)饮茶在精神层面上获得了重要地位,茶道、茶礼等茶文化的提出与传统儒家、道家等哲学思想交互融合;(4)文学领域中关于茶文化的诗词大量涌现。该时期出现的《茶经》是一本关于茶叶的经典论著,它从生物学、栽培学、制茶学、分类学、生态学、数理学等多个层面对茶叶进行全方位的论述,同时记载了唐朝以前涉及茶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以及诗赋典籍等,是不可多得的茶文化经典巨著。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朝时茶叶产品由团茶向散茶发展,突破了团茶和饼茶一统天下的固有格局,大规模中茶区域也逐渐向南扩展,新茶上市的时间比以往提早了一个月。中国制茶工艺在明代发展完善至基本成熟,文人墨客越来越推崇以茶会友、以茶论道,唐寅的《烹茶画卷》和《事茗图》等一系列关于茶事的传世精作均诞生于这个时期。清代时茶文化已深入寻常人家的日常生活,清末民初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催生了城市茶馆,逐步成为社会各阶级在日常社交活动中的活动场所,茶馆把茶和曲剧、诗社等各类民间传统文化交互融合演化成独有的的茶馆文化,人们日常交际往来中的基本礼仪也逐渐增添了客来敬茶这一项。

1.2茶文化的内涵

通观中国茶文化源起及发展历程,其丰富内涵可见一斑。总体来讲茶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智慧结晶,其结构体系由茶实体、制度体系以及精神思想三个层面。茶实体主要是涉及茶的历史遗迹、文物古迹、诗词书画、歌舞戏剧、名优茶种、茶馆建筑、茶具以及茶艺技术和表演等;精神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茶道精神、茶德以及以茶修心、养廉等;另外就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态:涉及茶的政、法、礼、规以及习俗,等属制度体系范畴的内容[2]。

2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茶文化

2.1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内容

茶文化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完善、丰满的艺术及实用价值,与文学、美学、宗教以及陶瓷工艺等多种文化形式的交互融合,使其演变为中华文明的一项代表性符号,从跨文化的传播角度来看,在中国文化对外交流领域已成为中国的标志性形象。

2.1.1丰富多样的茶物质

中国茶叶享誉全球,各种各样的优质茶叶以及特色鲜明的茶具是茶文化传播的基本载体。我国茶叶种类多不胜数,黑、白、红、黄、绿、乌龙等六大类茶种各有特点,龙井、毛尖以及铁观音等世界名茶更是声名远播,受到了世界友人的极度青睐。而精致的茶具也逐渐成为文人雅士身份和文化素养的一种体现,越来越受广大爱茶人士的喜爱。

2.1.2代表茶文化的智力成果

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只有被历史保留并不断传承,被人们的群体意识所接受并不断被赋予越来越丰富的积极意义,才是其文化价值所在。茶文化精神层面包含的内容有儒家学说的中庸亲和以及内省凝聚,也有佛家的禅理以及道家的清净无为和自然高远。从具体物质形象更加丰富和生动起来的是茶楼文化和茶客礼仪,人际交往中以茶会友,商业往来中以茶接朋待客,茶始终是最佳媒介。茶文化的另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就是蔚为大观的茶诗作品,硕果累累的中国文学作品殿堂中,有超三千余部的诗词曲赋是咏茶的,不仅在国内文学历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世界文学殿堂中同样熠熠生辉[3]。

2.1.3独具特色的茶艺和茶礼文化

茶艺是运用茶具及具体的表演形式彰显其艺术性及文化内涵,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观赏性,更具有强烈的生活实用性。尤其是将茶与中国另一精粹-中药相结合,不仅满足了茶道修身养性的基本宗旨,也极大的开发了饮茶对于健康医疗的重要价值,使茶文化体系更加饱满厚重。以茶代礼、客来敬茶等礼仪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传统美德,茶历来被尊崇为礼品首选,其中蕴含的清俭、和静的人生态度是中华民族一直倡导的处世哲学。

2.1.4以茶养生的潮流生活方式

环境恶化、工作压力剧增,生活节奏加快,致使人们的精神压力倍增、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科研结果表明,养成良好的饮茶习惯具有明显的养生保健功效,在以各种色素、防腐剂为添加的碳酸饮料横行的今天,绿色健康的茶饮理念也是跨文化视野下中国茶文化传播的内容之一[4]。

2.2中国茶文化的传播途径

2.2.1运用传统媒体

一方面,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纸质媒体依然是传播和推广茶文化的重要渠道,茶品经营企业以及政府有关部门要利用好期刊、报纸等纸质媒体,大力宣传茶文化的精髓及丰富内容,鼓励出版用于全民普及的茶文化解说的书籍。另一方面要拍摄、制作各种题材的茶文化文艺宣传片,借助电子屏幕、卫星无线广播等形式在各种适宜场合(博览会现场、国际机场以及旅游景点等)加大宣传力度,不遗余力地向世界友人、海外受众宣传中国的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如《茶马古道》等优秀的茶文化纪录片就很好地把中国的茶文化全面、生动地展示给了世人。

2.2.2依托网络等新媒体技术

网络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介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数字化的传播模式不仅提高了信息传输的速度和准确度,同时也增大了所携带的信息量,加之声音、图像以及视频、动画的联合使用,对丰富茶文化的传播具有极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于受众而言,视觉、听觉的双重刺激可以更好地激发其对茶文化了解的兴趣。也可以借助微博、论坛或者其他平台为受众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增强受众在茶文化传播中的参与度和情感体验,使茶文化更具亲近感。同时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推广茶文化物质实体(茶叶、茶具、茶诗词等),创立茶知识普及的门户网站,在互联网环境下拓宽茶文化的传播途径、扩大茶文化的影响范围[5]。

2.2.3合理运用涉外公共关系场合

涉外公共关系场合下的交际特点是主客体双边的互动和关系的平衡,要善于把公关原理与茶文化传播巧妙结合:(1)把茶作为各种涉外接待、会务以及聚餐活动中的联谊媒介,尤其是政府部门、大型企业等举办的涉及外宾接待的各项活动中,注重茶礼仪的合理彰显;(2)把茶文化与旅游文化相结合,开发二者之间的契合点,使二者实现有机融合,优势互补,打造“景区+茶”为一体的宣传品牌,在景区内设置优雅的茶艺体验馆,在为游客提供休息场所的同时,为其宣传普及茶文化;(3)修建主题鲜明的茶博物馆,为茶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进等内容的系统全面展示搭建一个权威平台,以满足国内外茶文化爱好者对茶文化了解和学习的需求;(4)积极筹划开展茶艺大赛、大型茶文化节等中外交流促进活动。

2.3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茶文化的误区

随着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深入,伴随市场经济以及媒体炒作力度的增强,中国的茶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着一些误区:(1)把茶文化等同于茶叶实体,把茶文化的传播局限于茶叶、茶具等有形物件的销售,茶文化的文艺和审美价值被茶实体的经济价值所掩盖,甚至有些不良商贩打着传播文化的旗号,以假茶、劣茶蒙骗国内外消费者,使茶文化的传播遭受重创;(2)由于国际市场的打开,茶叶供应量急剧攀升,茶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部分企业的管理不再精细化,大量使用农药喷洒,后期产品制作和处理检验不严格,导致茶叶成品中农药残留超标,茶叶养生保健的功能沦为笑谈;(3)“炒”茶等不良现象使得茶文化的传播变得庸俗化,云南的普洱茶在其营销策略中大肆运用商业炒作等手段,其公关重点在茶叶的经济价值,忽略了其功效和文化内涵,茶文化传播方式的健康性堪忧。

3 结语

中国茶文化是一种集生理享受和精神享受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在跨文化境遇中加强茶文化的宣传和提升,注意规避不良动机和宣传手段,走出中国茶文化传播的误区,为中国的茶文化走向世界、惠及世界奠定优良的基础,为茶文化的发扬光大提供卓有成效的保障。

[1]万书霞,李建平.中国茶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研究[J].农业考古,2014(2):33-35.

[2]孔凯,魏晓晓.浅议网络视野下的中国茶文化传播[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5):76-77.

[3]景庆虹.论中国茶文化海外传播[J].国际新闻界,2012(12):69-75,100.

[4]陈倩.《茶经》的跨文化传播及其影响[J].中国文化研究,2014(1):133-139.

[5]赵淑萍.跨文化视野下的中英茶文化比较[J].农业考古,2013(2):313-315.

龚雪燕(1980-),女,四川成都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教育。

猜你喜欢

跨文化茶文化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茶文化的“办案经”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香喷喷的茶叶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