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音乐的民族化角度探讨茶文化音乐的新出路

2016-03-31宋玲玲张晓敏宣化科技职业学院河北张家口075100

福建茶叶 2016年7期
关键词:民族化茶文化音乐

宋玲玲,张晓敏(宣化科技职业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100)



从音乐的民族化角度探讨茶文化音乐的新出路

宋玲玲,张晓敏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100)

茶文化音乐作为我国传统音乐艺术的一种典型表现样式,在当前这样一个多元共同体互相交往的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环境中,从“民族化”角度继承、创新和发展并走向世界是一个具有文化规定性的“路径依赖”。这种路径依赖是我国茶文化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的一个必然发展过程。音乐的民族化理论之基本内涵包括音乐表现元素的民族化、音乐表达曲调的民族化、音乐演奏乐器的民族化。音乐的民族化理论对于茶文化音乐创新的借鉴价值体现在它可以为茶文化音乐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民族文化基因的发展方向、为茶文化音乐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强大的艺术素材、为茶文化音乐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教学策略支持。基于音乐民族化逻辑的茶文化音乐创新思路可以从推进茶文化音乐与当前流行音乐的深度融合、推进茶文化配乐中适当引入西方古典音乐、在不同的茶文化语境中应用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几个方面展开。

音乐民族化;茶文化音乐;新出路

在艺术的美学思想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观点“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种艺术美学思想实际上是指出了在当前这样一个全球共同体建构的过程中,坚守住具有民族特点的艺术风格、艺术品质、艺术价值就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反过来可以促进世界文化艺术的多元性发展。费孝通先生认为,在繁荣艺术文化的交往实践中,我们的基本逻辑思路应当是“各有其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茶文化音乐作为我国传统音乐艺术的一种典型表现样式,在当前这样一个多元共同体互相交往的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环境中,从“民族化”角度继承、创新和发展并走向世界是一个具有文化规定性的路径依赖,这种路径依赖是我国茶文化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的一个必然发展过程。

1 音乐的民族化理论之基本内涵

音乐是一种能够系统地调动人的感官、实现通感体验和美学遐想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的民族化指的是这样一种艺术思想,即音乐艺术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本民族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表现本民族特有的思想感情”的一种创作思路,同时也是能够使“文艺作品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的一种创造实践。归结起来,音乐的民族化理论之基本内涵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1.1音乐表现元素的民族化

音乐民族化理论最为外显的部分就是其表现元素的民族化,这个外显部分主要包括这样几个部分:一是音乐选取题材的民族化,即音乐歌颂的对象主要是基于对具有中华民族元素、少数民族元素、传统中国乡土社会元素、中华传统文化典故元素等的一些内容;二是音乐表达形象的民族化,即在音乐背景中加入具有中国民族形象的一些直接观感性元素,比如长城、冰糖葫芦、江南水乡等,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民族冲击力;三是音乐情感寄托的民族化,即在歌颂民族元素的时候主要是表达诸如爱国之情、思乡之情、古典审美之情等;四是音乐表达语言的民族化,也就是注重利用中国古典诗歌、辞赋中的一些文言文典故、名人名言等寄托某种特殊的情感或追求某种特殊的古典情感。

1.2音乐表达曲调的民族化

音乐表达曲调的民族化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是在曲调的运用上注重采用具有我国传统民乐色彩的一些特殊曲调进行表达,比如宫调式;其二是在唱腔上注重使用民族化的唱腔,例如屠洪刚的《霸王别姬》便是采用了一些京剧元素作为唱腔支持;王力宏的《花田错》则结合了京剧和西方R&B的一些唱法;韩红的《青藏高原》则融合了藏族唱腔和汉族唱腔的双重特质。

1.3音乐演奏乐器的民族化

无论是从音乐的正面演奏还是作为一种背景音乐来讲,音乐的民族化必不可缺的一个组成内容就是演奏乐器的民族化。具有我国传统化的、民族化的特点的演奏乐器主要有二胡、古筝、葫芦丝、笛子、扬琴、铜鼓、三弦、月琴、板胡等,我们看到在很多具有中国风的音乐中都可以见到这些民族乐器的踪影,例如邓丽君的《小城故事》、《我只在乎你》、《甜蜜蜜》等都广泛地使用了这些乐器。在我国一些传统的民乐中,其慢节奏的演奏特征十分适合这些古典乐器来进行演奏,例如《高山流水》、《十面埋伏》这些古典音乐基本上都是基于传统民族乐器来表达的。

2 音乐的民族化理论对于茶文化音乐创新的借鉴价值

在我国传统文化的系统论框架下,“茶文化音乐”属于“民族化音乐”的一个子集和子系统,茶文化音乐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这种民族文化基因的规定性,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讲,“艺术上‘全盘西化’被接受的可能性很少,还是以中国艺术为基础。……艺术离不了人民的习惯、感情以至语言,离不了民族的历史发展”。广义上的茶文化音乐泛指可以融入到茶艺、茶道、茶德等过程中的一切音乐类型。当我们在审视茶文化音乐的创新发展问题时,至少可以从“音乐的民族化”理论中吸收这样几个价值:

2.1为茶文化音乐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民族文化基因的发展方向

茶文化音乐的创新不是一种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成长逻辑,它的发展创新实质上是对我国当前人们的社会心理、审美趣味、生活需要等属性的满足之过程。茶文化音乐创新在何种程度上是成功的、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期待,取决于它是否坚持了我国民族文化、传统茶文化精神的核心价值。也就是说,茶文化音乐的创新可以积极吸收西方文化的一些新鲜的表现理念、艺术价值、艺术表达方式甚至是表达主题,但是在精神风格方面一定不能偏离我国传统艺术的民族化道路。

2.2为茶文化音乐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强大的艺术素材

艺术源于生活,可以是源于现实生活,也可以是源于传统生活。在艺术美学的范畴中存在着“一切艺术的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著名论断,其主要的逻辑就是提倡我们的艺术创作要深刻地根植于历史和现实的土壤中。中国音乐民族化的素材库深刻地根植于五千年泱泱中华文明的背景中,在这其中存在着诸如爱国主义、大中华主义、孝文化、君子文化、茶德文化等,这些已经通往历史中的艺术价值即便是在今天也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借鉴价值,茶文化音乐的创新可以充分地从这些素材库中取材创作。

2.3为茶文化音乐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教学策略支持

茶文化音乐的教学当前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生活化教学”思路,其基本的教学理念就是倡导我们的音乐教师和学生在认识音乐知识、音乐作品、音乐表达元素、音乐美学的时候不是从抽象的教科书和理论体系出发,而是从生动的艺术生活、艺术现实、艺术作品尤其是具有民族特点、现实生活特点的作品出发来培养艺术灵感和艺术细胞。我国传统音乐呈现出来的歌词的民族化、文本的民族化、唱曲的民族化、唱腔的民族化、乐器的民族化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情感体验机遇。

3 基于音乐民族化逻辑的茶文化音乐创新思路

茶文化音乐的创新是围绕着我国传统茶道精神价值在艺术表达层面的一种突破和发展。茶文化音乐的创新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人对于精神审美想象之需要。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维度探析基本的创新策略:

3.1推进茶文化音乐与当前流行音乐的深度融合

传统的茶文化音乐,无论是直接表现茶文化的采茶歌、采茶曲、采茶戏还是广义上作为茶道的配乐的各种背景音乐,都属于传统化、民族化、古典化、民间化的范畴,在整体上给人一种古典审美想象遐思的同时也难免带来“缺少时代气息”、“茶乐与茶道匹配性不恰当”、“古典名曲数量有限”、“寻常人难以对古典经典音乐进行审美”等问题。对此,我们建议茶文化音乐在根植于我国民族特色的同时可以与当前的流行音乐表现元素深度融合,例如女子十二乐坊的表演就很好的将我国古代的乐器、唱腔、曲调与当前的流行音乐进行了很好的融合,整体上给消费者一种全新的情感体验。

3.2推进茶文化配乐中适当引入西方古典音乐

无论是我国的传统茶文化音乐,还是西方的古典音乐,基本上都是诞生于前工业社会时代的艺术作品,在艺术审美的追求上都带有农业文明社会的那种音乐节奏缓慢、音乐语言精炼、风格朴素、讲究自然的特点。我们在一般的茶馆消费、参观茶博览会、欣赏特定的茶道时所享受的配乐一般是我国古典音乐中的少数名曲,在较高频度的欣赏背景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审美疲劳,也就是说这些古典的茶文化音乐未必能够满足现代人疲劳的审美状态。对此,我们可以在茶文化的配乐中适当引入一些西方古典音乐作品,例如带有西方萨克斯演奏特点的《回家》、《田园交响曲》等可以给人一种全新的审美想象。

3.3在不同的茶文化语境中应用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

在当前这样一个国别文化交流的全新时代,我们不应该忘记我们艺术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但是在具体应用这些茶文化音乐时又不能盲目地“引用”和“欣赏”。传统时代茶文化音乐的应用中存在的一个典型问题就是“音乐风格的滥用”。例如,在茶博览会这种典型的跨文化商业贸易性质的语境中,适合应用节奏相对较快的文化配乐,比如《茉莉花》之类的民乐;而在休闲度假性质较浓的茶馆会所中则适合播放节奏舒缓的民乐;在茶艺表演中则适合播放古典乐器演奏的古典乐曲。对此,我们的茶文化音乐创新和发展也要巧妙地实施这种差异化的运用策略,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在不同语境中的精神需求。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党维波.民族化: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现状[J].戏剧之家,2011(8):57.

[3]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N].人民日报,1979年9月9日.

[4]杨耀华.论中国音乐创作的民族化特色 [J].戏剧文学,2005(4):100.

[5]宋晓胤,杨晓,陈玉琼等.茶艺配乐选择创新尝试——引入新世纪音乐[J].中国茶叶,2014(5):38-39.

张晓敏(1988-),女,河北张家口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舞蹈教学。

宋玲玲(1979-),女,河北张家口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钢琴音乐教学。

猜你喜欢

民族化茶文化音乐
动画片《葫芦兄弟》的造型民族化特征分析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徘徊于民族化与现代性之间——以《云中记》为例
音乐
八十年代电影创作的民族化趋向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