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赣南采茶舞风格中的茶韵之美

2016-03-31陈倩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福建茶叶 2016年7期
关键词:水袖扇子赣南

陈倩(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



浅析赣南采茶舞风格中的茶韵之美

陈倩
(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

茶是我国的国饮,茶文化是我国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独特文化。赣南采茶风俗是起源于江西南部赣州一带的舞蹈艺术形式,是客家文化的充分表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文化艺术特征,采茶舞蹈中蕴含深刻的茶韵文化和精彩的采茶动作表演技巧,是当地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精品,也是客家人的艺术瑰宝。本文首先阐述了赣南采茶舞中茶韵风格体现的三个特点以及茶韵“三绝”,最后分析了赣南采茶舞对当地茶产业的促进作用。

赣南;采茶舞风格;茶韵之美

赣南采茶舞源自于江西赣南地区,与赣南人民采茶劳动和客家民俗生活息息相关,发展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采茶舞目前是赣南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舞蹈艺术,早年间客家茶农们在茶山间劳动时互相传唱、对歌的一种艺术形式,经过口耳相传后逐渐发展成为客家人们的民间歌曲,搭配采茶劳动工具和采茶动作,举手投足间、言语歌声之际流淌出来的茶韵之美令人赞叹,随后歌曲逐渐发展成为边唱边跳、载歌载舞的采茶戏,随后又延伸为一种纯动作的舞蹈表演形式,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赣南采茶舞。

1 赣南采茶舞的茶韵风格

赣南采茶舞在举手投足之间彰显了茶韵之美,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动作生活化。赣南采茶舞中最初的舞蹈动作是从客家人们在茶山间劳动过程中提炼出来的,这些舞蹈动作的编排都是根据采茶动作随心所欲舞动而创作出来的,起初所有的舞蹈动作都体现随意性和自然性,只是将其作为劳作之余的放松、休闲动作而设置,具有鲜明的娱乐化含义,并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和规律[1]。采茶舞蹈动作一般是茶农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一种那个形式,体现出鲜明的自然性和生活化特色。此外采茶舞蹈中使用的道具非常简朴,都是与采茶劳动中使用的采茶工具相关,比如篮子、遮阳帽、背篓、扇子等,这些工具都是采茶劳动人们随手可取的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采茶舞蹈无论是从动作、道具以及表情,都极尽贴近茶农们劳动过程的生活化情形,举手投足之间表现出客家人们的生活特色,这是一种充满茶韵之美的地域乡土风情舞蹈,鲜明地展现民族风情魅力。

二是配乐乡土化。赣南采茶戏中使用的配乐透露出浓厚的赣南乡土气息,客家人们独特的唱腔独具民族风俗特色,他们的歌曲唱腔同五声调式中的“徽调”为主,以赣州官话作为赣南方言,唱腔体现出诙谐幽默、轻松愉快的情感色彩,节奏欢快、韵律感十足,从而衍生了独具特色的茶腔和路腔特色,包含赣南客家民族地区的乡土气息,成为独具民族色彩的“土乐器”,这种乐器是客家人亲手用粘土烧制的二胡“钩”,此外还经常用到一些唢呐、古筝、锣鼓等乐器,这些乐器都具有客家人们乡土气息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为赣南采茶舞配乐,彰显这种舞蹈的地方特色。

三是形式多样化。赣南采茶舞蹈是客家人在茶山采茶劳作中演变而发展起来的唱跳结合的舞蹈形式,加上独具民族特色的配乐和乐器演奏,最后形成了声乐和舞蹈完美结合的舞蹈艺术。这种舞蹈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变化多端,将江西采茶歌曲、舞蹈以及采茶戏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的优秀之处融合在一起,集各家之所长,从而展现了自身鲜明而独具特色的舞蹈形式[2]。赣南采茶舞蹈中动作技巧自然流畅、随意个性化,模仿采茶动作,经过表演者夸张、生动有趣的动作形式,表现出诙谐幽默、原汁原味的客家风俗习惯,配以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将采茶劳动过程中出现的轻松、愉快、幽默的场景和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并丰富地表现了采茶活动中出现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再现了当地人们的民俗风情,体现了当地客家人们热情好客、辛勤劳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 赣南采茶舞中的茶韵“三绝”

一是独一无二的单水袖。我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衍生而来的传统民族舞蹈也是丰富多彩,水袖是一种常见的、表现力丰富的表演道具,但是水袖一般为双水袖左右对称,也有的长短不一。然而赣南采茶舞蹈中使用的却是单水袖,仅在左臂上有袖筒,而右臂没有袖筒,表演过程中单臂水袖舞动,搭配表现力丰富的舞蹈动作,更加凸显出美感和灵动之态[3]。从舞蹈技巧上分析,单水袖在左臂,单手挥动难度较高,并且有许多特定的舞蹈动作需要表现出来。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需要同时调动手臂、手腕、肩部等多个关节的力量,全身互相配合,上下左右互相协调运动,才能创造出一套流畅而自然的单水袖舞蹈动作。单水袖做出的动作非常丰富,可以表现出缠、绕、遮摇、飘、摆等几十个难度较高的单体动作。演员在舞蹈过程中,或用手抓袖,或者抬手遮挡,或者将袖子绕肩而动,千姿百态的动作复杂多变,极具变幻的美妙,从而凸显出赣南采茶舞蹈的生动之美。从表现力来看,单水袖的舞蹈动作来源于客家人们在茶山采茶过程中的劳动工作和日常生活,有的动作模仿农家动物,有的动作是模仿天气炎热时用左袖擦汗或遮阳。有些舞蹈动作在模仿狗摇尾巴、马站立等动作,惟妙惟肖,非常逼真,可见单水袖的舞蹈形式的表现力非常丰富,极具观赏价值和审美价值。

二是千姿百态的扇子花。扇子作为赣南采茶舞蹈中至关重要的道具,男女老少在表演时都会手握彩扇翩翩起舞,展现出形态各异、灵活变幻的扇子花。扇子富于变幻,通过扇子的变化增强舞蹈的灵动性和丰富性,突出独特的风格,从而营造氛围,表现舞者的内心澎湃激荡的心情。扇子花可以分为单扇和双扇两种,单扇男女都可以使用,而双扇一般用于女演员。使用扇子花来设计采茶舞蹈动作,也源自于客家人们在茶山采茶劳动和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扇子可以作为采茶劳作中的挖铲、锄头、剪刀等工具,也可以作为炊具、缝补用具等,使用扇子花作为舞蹈中的元素,能够给一种飘逸灵动的感觉,让人看后有随之翩翩起舞的冲动。扇子花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变,种类已经发展到二三十种,有旋、转、抛、吊、甩等多种动作,可模仿风车、波浪等形态,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三是技艺超凡的矮子步。矮子步是赣南采茶舞蹈中的精华之所在,也是男女演员的基础动作之一。矮子步源自于赣南采茶郎在采茶过程中的一些常用动作,每逢采茶季节,男男女女背上竹篓上山采茶,但是因为茶树非常低,男子要弯腰蹲双腿,然后让采茶女把茶叶放进背篓中按紧压实,从这个动作看上去,男子就显得比女子矮。赣南采茶舞对这一动作进行提炼,从而演化成为矮子步,这是中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鲜明独创,也是丑中见美的一种舞蹈表演形式。在做这个舞蹈动作时,男演员要半蹲或“屈膝”的状态,在踩步时高低错落、相互交叉,并穿插滑、搓等步法,这需要演员具备扎实的舞蹈基本功才能形象地表现出来。矮子步在表演时既要步法轻盈灵动,同时要配合神采奕奕的眼神交流,这样呈现出来的舞蹈就更有观赏性。

3 赣南采茶舞艺术对茶产业的促进作用

一是促进客家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赣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茶叶产地,也是我国客家人聚居之地,同时也是客家文化的起源地区。追溯到唐宋时期,就有大量的人迁移聚居在赣南一带,并开始了开荒种茶的生活,种茶、采茶的生活方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逐渐衍生出独具民族特色的客家文化,而赣南采茶舞就是客家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自赣南采茶舞诞生以来,它便逐渐流传至全国乃至全世界,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们喜欢上了赣南采茶舞和客家文化。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研究客家文化,挖掘客家民俗中的精华部分,并开始了开发客家文化的工作,这是对赣南采茶舞的极大宣传,也有效促进了客家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二是成为人们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锻炼方式。赣南采茶舞源自于客家人,在广大劳动群众间流传,当地很多人们基本上都会跳这种舞蹈,流传广泛,是客家人们最喜欢的茶余饭后的休闲运动。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赣南采茶舞已经成为当地人们一种全民性、协调性以及综合性的运动方式,当在做甩袖、舞扇、矮子步等舞蹈动作时,客家人们都会随性跟跳起来,这对当地人们是一种极富有锻炼意义的舞蹈种类,能够有效促进客家人们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健身作用,同时也成为当地人们最重要的休闲方式。除了一些单体动作之外,还有一些群体动作也成为强化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桥梁,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邻里和睦关系的建立。而赣南采茶舞也成为人们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锻炼方式。

三是促进人们审美能力的提升。赣南采茶舞作为一种舞蹈,本身就具有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它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从它的舞蹈动作、配乐、风格来看,都透露出茶韵之美,它与当地人们在茶山采茶劳作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都从不同角度诠释者赣南地区的地域美、客家民族风俗美、文化艺术美以及茶韵之美。随着这种舞蹈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它在表现美的能力上越来越强,表现美的内容也在不断拓展。因此,对于观赏者来说,它满足了视觉享受和审美需求的同时,还让人更直观、更深入地体会了客家人们舞蹈的内在美,循序渐进地提升了人们欣赏美的能力,提升了人们的综合素质。

4 结束语

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对于茶而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并利用茶的国家。在中国民间传统习俗中,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更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在赣南采茶舞与茶文化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展现出绚丽多彩的姿态,为中国民族舞蹈文化锦上添花。赣南采茶舞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舞蹈自古以来是劳动者抒发情怀、轻松娱乐的载体。赣南采茶舞由于其鲜明独特的客家民俗风情特殊,与茶文化自身清幽洁净、自然淳朴的品质相契合,从出现以来便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对于世人而言,二者存在不可忽视的内在契合性和无法分割的关联性,这种关系也充分展示了中国赣南采茶舞与茶文化融合后的魅力之所在。

[1]王龙生,刘文晶.论赣南采茶舞蹈所体现的时代特征[J].大众文艺,2011(24):120-121.

[2]曾莉.赣南采茶舞的艺术特色[J].大舞台,2014(9):172-173.

[3]常俊勇.赣南采茶舞“丑中见美”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实质[J].黑河学刊,2015(5):30-32.

陈倩(1980-),女,山东菏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民间舞教学。

猜你喜欢

水袖扇子赣南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Singing the Changes
SINGING THE CHANGES
水袖
这些都是扇子吗
糖?扇子
赣南脐橙整形修剪技术
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
永远的歌谣(赣南采茶歌舞剧)
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