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2016-03-31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401120

福建茶叶 2016年7期
关键词:品茶茶叶传统

李 兰,张 文(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1120)



传统文化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李兰,张文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1120)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诞生伊始,便打上传统文化的烙印。茶叶包装设计是现代设计的一部分,其设计思想和灵感源泉主要取之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道家的自然观影响了茶叶包装设计的主流,道释融合产生的“境”与“逸”的观念成为茶叶包装设计的追求,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在设计中亦有很好体现。

传统文化;茶叶;包装设计

以儒、释、道三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数千年文明绵延演进的产物,彼此相互促进,相互借鉴融合。所谓传统文化,通常是指被传承下来的、凝结于物质之中或者游离于物质之外的物质技艺或群体共识。无论是中国建筑、园林、书法、绘画,或是诗歌,以及器物等,无不浸润着我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精髓。源于中国的茶叶,在栽、煮、沏、饮等多个方面,都熔入了儒、释、道三家的文化烙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茶叶不仅是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而且还寄托着中国人独特的人生感悟。优秀的茶叶包装不仅具有储藏功能,还常常通过传统文化与品牌文化的融合,唤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借助包装实现品牌促销的作用。传统文化在茶叶包装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 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自然观

“道”是中国人对宇宙间万事万物运行规律的一种哲理性的领悟和感受,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终极目标。宗白华先生说,中国哲学就是“生命本身”体悟“道”的节奏。这体现出传统文化重生命、重感悟的特征。

“道法自然”是道家思想的核心,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处的自然指的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状态,人、地、天最终得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在老子看来,人可以通过“致虚极,守静笃”,即通过内心的直观体察和认识“道”[1]。庄子则通过心斋、坐忘、无已、外天下、外生死等手段使自己静下来,把自己投入到无限之中,以便“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可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对待事物,顺应“道”的“自然而然”规律,“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庄认为人们对待自然应有的态度,这样做,人与自然能和谐相处,真正实现“逍遥游”。受此观念影响,人们欣赏事物的自然朴素美,“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愉悦在“物我两忘”之合一中。

茶叶包装设计通过对图形、文字、色彩的设计和组织,让我们进入到这样的世界。

茶叶包装中的图形总是传递着自然气息。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茶叶的直接展示,包括数片茶叶,沏好的茶叶,满山的茶树……;其二是与茶有关的景观,如山水、寺庙、亭台楼阁……;其三是用国画表现的山水、花鸟、品茶煮茶等的画面。这三类图形,都以自然的方式展示茶道。在茶叶的直接展示中,我们不仅见识到茶叶形态的美,也能通感到它们的气、味、热。山水亭台等景观,让我们进入到“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的如画境界,整个身心深切地感受着茫茫天宇间阴阳二气所构成的生命的律动,在静观寂照中进入天人合一、物我两融的境界[1]。在国画表现的画面中,我们一方面欣赏其神韵、虚实、造境、如诗如画,另一方面,我们在茶道、艺道之基础上品味那生命之道。

茶叶包装设计中体现道之精神是书法的应用。西湖龙井、铁观音、大红袍、祁门红茶、普洱、君山银针、碧螺春等茶叶包装不约而同地运用了传统书法,尤以行书为最多。确实,行书最能体现生命的舒展,随其行走之势,我们能感受那蓬勃生长的生命力,不仅是茶叶,也是人类自身。

茶叶包装设计的色调以绿色、红色、乌红色、黄色、白色为主,不知是否有意,正对应于绿茶、红茶等不同茶系。如果如此,当是体现茶叶的存在方式和状态之整体印象。不然,亦通过这些色彩,唤起我们的味道、触觉,让我们享受于茶叶间的和谐。

2 茶叶包装设计对“境”与“逸”的追求

境界说是中国人生哲学的一大特色,境界是一种精神生活的方式,是中国哲学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之极至的一种精神状态、精神天地[2]。境界说到唐代有新的发展,王昌龄提出“物境、情境、意境”说,皎然提出“取境”说,刘禹锡首提“境生于象外”的观点。“境生于象外”有一定的玄思意味,是一种含蓄的美学追求,是超出有限的无限美,茶叶包装设计中表现境成为设计师的不懈动力,我们能从铁观音、碧螺春等的包装上看到境的表现。

逸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中态度的“逸”有安逸、隐逸、超脱自由等意思。安逸者享受生活,他们品茗时追求舒适与满足,这是儒家的和谐。隐逸者归隐江湖,以老、庄、佛、禅的处世哲学为精神武器,随遇而安,超然自得,用精神的通达来消解环境的险恶、物质生活的困乏[2]。他们品茶时寻求与自然的和谐和心灵的安稳,这是道佛的和谐。魏晋名士的逸也以老庄佛禅的处世之道为其生活哲学,其放浪形骸的外表下包含着超脱不羁感,寻求一种绝对的自由,可以想见,这些名士品茶的状态相似于其品酒的状态,这同样是道佛的和谐,但其约束比隐者更少。儒家、道家和禅宗,入则奉儒,奋力进取,忧国忧民,出则道禅,洒脱一身,诗酒度日,形成了“不为外物之得失荣辱所累的超旷精神”[1]。茶叶包装设计时不忘表现儒家、道家和禅宗的品茶逸态。

逸是一种美学追求,美学的逸是对生活状态的逸的映射,主要指超脱自由的状态。逸的获得需要简,需要空白,需要读者的联想。茶叶包装设计时远山、寺庙、云彩、仙人、隐士、童子、空白等的运用,就是逸的美学的应用。

茶叶包装设计对“境”和“逸”的追求,是从有限到无限的超越美,是集道、玄、禅于一体的超然,是形而上之思、是对宇宙本体顿悟后整体观照的灵性表达。

3 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和谐思想

和谐有三个层次,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与自我的和谐,三是人与他人(或社会)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即道法自然。茶叶是自然生长物,人类与茶叶的接触中,观形美,辨色绿,闻香郁,品味醇,自是一番享受。苏东坡有“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之句赞美龙井茶。祁门红茶有“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的美誉。这些诗词对茶的赞美溢于言表,体现了诗人与茶叶之间的和谐。这样的思想反映到茶叶包装设计中,是直接展示茶叶姿态的美,茶泡的清香,对于绿色、茶色的钟爱,以及山、寺、湖、泉、庭院等的表现,这是“天人合一”之乐。

人与自我的和谐是一种“悟”,一种解脱,是心灵的高度自由。在品茶过程中感悟生命的意义以及与宇宙的合一实现了人与自我的和谐,实现了“境”的扩大和“逸”的自由。此种感悟正如台湾历史学家连横赞铁观音:“安溪竞说铁观音,露叶疑传紫竹林。一种清芬忘不得,参禅同证木樨心。”

儒家的“仁”和“仁者爱人”,人从善出发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相处。仁、义、礼、智、信都讲如何做人,以及人和人如何相处,这和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是一致的。儒家以“礼”为规范,形成人际间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茶道也是人道,人们在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斗茶、贡茶、敬茶、赐茶等活动中形成一定的规范,品的是茶,更是人际关系。

[1]杜哲森.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道家意识[J].齐鲁艺苑,1988(2):6-12.

[2]冯之浚.中华精神与和谐社会[J].中国软科学,2007(4):1-14.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4.

[4]张晶.“逸”与“墨戏”:中国绘画美学中的主体价值升位[J].中国文化研究,2002(3):101-110.

张文(1973-),男,重庆市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学、美术学。

李兰(1975-),女,重庆市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院长,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品茶茶叶传统
《茶叶通讯》简介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冬品茶梅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品茶香 知茶趣
香喷喷的茶叶
叙品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