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茶叶企业金融服务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6-03-31潘卫红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河南郑州451464
潘卫红(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河南郑州 451464)
小微茶叶企业金融服务现状及对策分析
潘卫红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河南郑州 451464)
笔者透过对我国重要茶生产基地的调查与研究,归纳出茶公司在资金来源、信贷比率、信贷影响元素、对金融机构的需要等层面的疑问,并查找原由,给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对小微茶叶企业金融服务现状以及相应的策略实施阐述与探讨。
小微企业;茶叶企业;金融服务;状况;策略
通过对小微茶公司金融服务现状的调查,认识到:小微茶公司能够加速新农村构建速度并与茶农的利益息息相关。其是打开茶叶销路,提升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企业;此外,能够让茶叶行业尽快完成发展模式的转化,达成茶行业转型升级的目标。长时间来,我国茶的使用率偏低、附加值偏低,其对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贡献度有限,并且没有兼顾到生态问题。粗放的茶叶生产与销售模式已经不合时宜;而面对全球经济贸易形势,化解小微茶叶企业金融方面的困境,必须从金融服务质量的提升方面入手。
1 小微茶叶企业金融服务现状调查研究
1.1调查与研究综述
为考评小微茶叶公司金融服务现状的指标结构,笔者权衡了几位专家对小微茶叶企业金融服务现状的基础构想,并且融合我国各大茶叶省的具体状况,最后敲定从公司基础概况、公司资金概况、茶叶公司劳动力资源概况、小微公司外部制约元素等层面调查、研究并评论小微茶叶企业金融服务现状。
从2013年5月到2014年的同时期,笔者组织了专家组,透过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对某省的重要茶叶基地的大约300个小微茶叶公司的金融服务概况实施了深度解析,讨论某省小微茶叶公司遭遇的困境,给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为国家机构订立对应解决方略、金融服务部门加强服务质量、小微茶叶公司自省自查供应了参考数据。
1.2某省小微茶公司金融服务状况
1.2.1公司生存形势
目前,某省小微茶叶公司的注册成本、获利情况分成两个极端,而大多数公司研发技能匮乏。
首先,某省小微茶叶公司的注册成本由于公司种类以及市场进步度而显现出地区分化。比如:某个茶叶公司注册成本并未超过10万;而另外茶叶生产大省中的茶叶公司资本雄厚,而且地区茶叶市场的进步很快,所以其注册成本通常超过了百万。
其次,某省小微茶叶公司的种类和茶叶市场的进步度关系密切,但是研发类公司屈指可数。研发型公司散布于市场进步度高、资金雄厚的地区。
再次,某省茶叶公司的获利状况应参考地区品牌项目特色,而正因为此原因而造成了显著的分化情况。例如某公司推出的白茶是新品种,也是茶叶地区的个性品牌,其发展较快,售价持续飙升,该地区的茶叶企业都能够获得可观的利润;而另一茶叶公司出产的铁观音,其品牌知名度高,市场也达到了饱和态势,公司获利能力减弱。
而且,因为白茶以及大红袍等茶叶生力军的“异军突起”,上述生产铁观音的公司生存举步维艰,而且大部分公司的获利能力降低。
1.2.2资金需要
小微公司的运转流程中需以强大的资金储备来满足库存需求,然而当前大多数的小微茶叶公司资金却相对紧张。
调研数据表明:某省小微茶公司在融资层面通常会遭遇瓶颈。从实际情况来说,大型茶叶公司的信誉度较好,信贷能力强于小型公司,贷款比率也偏高。
比如:在某省茶叶盛产地区的资本雄厚、运营状况良好的茶叶公司,通常能够较容易地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而另一区域的公司采用的是个体运营模式,进入市场后,信誉度不理想,信贷遇到重重阻隔,并且大部分都是用自有资金作为成本。
而对银行的需要层面,大多数茶叶公司都期待金融机构可以简化对公司的担保资质认证手续,并且降低信用评级的准入门槛。此外,大部分公司要求金融机构设立信贷流程应合理合情,提升服务质量。
1.2.3劳动力资源储蓄与利用
某省小微茶公司的领导人学历偏低,大部分都是本科毕业。小微茶叶公司的职员多来自于主动争取人群,或者是由亲朋好友推介。而某省茶叶盛产区域职业介绍系统健全,职业介绍通常是通过正规的人力资源渠道完成。
小微茶叶公司极为渴求的大部分均为营销人才,而对财会管控层面的人才刻意忽略——特别是茶叶市场还不健全的区域的公司,通常将财会控制权交予自己熟识的朋友或亲戚,甚而取缔单独的财会机构。这种情况显示:小微茶公司的资金管控较为松散。而在研发人员使用层面,唯有少部分的小微公司才能完成。
在人才开发层面,公司遭遇的困境是人才聘请无法迎合公司实际需要,人才流失的情况频发。由于茶领域的准入门槛不高,领域内的薪酬水准偏低,对高技术人才的感召力不够,人才结构不理想。这种情况也导致小微茶公司在人力资源储备与投资层面并不积极。
1.2.4环境元素的左右
调研数据表明:策略环境、领域环境、市场环境是左右公司进步的关键性外部元素,而技术环境对小微茶公司基本不构成影响。
从整体层面来说,小微茶公司对税务层面的策略十分重视,然而因为申请以及批复流程的琐碎导致大部分小微公司无法分享优惠策略。此外,因为财政部制定的分享优惠策略的小微公司范畴与工信部指定的小微公司范畴有着冲突,税收策略在履行阶段无法真实地为小微茶公司带来优惠。
通常,行业协会对小微茶公司的进步有着带动功效,其能够帮助公司探寻营销渠道并且完成对小微茶公司的推介。而且,一些茶业协会,还能够在融资与培训层面帮助小微茶公司。然而,因为市场的进步而形成公司规模的两极化,茶业协会往往忽略小微茶公司的利益,扶持大型茶公司;这也导致小微茶公司对行业协会并不感冒。
2 针对目前金融服务现状的策略
上文业已提到,某省小微茶公司在发展阶段因为本身以及外部环境的制约,出现了无法享受常规的金融服务的情况。这是由于:第一,企业本身的制度未健全,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估计不足;第二,小微茶公司实力有限,需要国家机关、行业协会以及金融部门的协助,与其共度难关,推动其产业链的形成。
2.1强化扶持宣讲力度,服务和监督并驾齐驱
当前,我国国家机关业已颁布一部分策略,然而太庞杂,目的性不明显。所以,国家机关应强化对小微茶公司的扶持程度,设置专门资金,由点带面,对小微茶公司发展遇到的问题进行妥善解决。
而且,应加强策略宣讲力度,变更繁琐的办事流程,提升金融服务质量。而在提升金融服务质量阶段,应健全考评监督系统,构建专业的考评监督系统,清楚定义小微公司,健全市场体制,构建茶叶、农药可追溯体制,把控茶叶从种植到生产运营的整个流程,对条件以及运营情况理想的公司实施扶持;对审查未达标的小微茶公司则勒令其整改或直接取缔资金扶持、优惠策略等等。
2.2健全社会服务系统,强化服务部门的职能
金融部门应变更传统的信用评估系统以及考评系统,有条件地降低信贷门槛,把对小微茶公司的服务质量与客户经理的薪酬绑定,允许客户经理在职权内尽量给与小微茶公司以金融层面的优惠,并定期与小微茶公司交流,研发目的性强、创造性好的金融商品与金融服务。
服务部门间也应时常交流,构建效果佳、功效强、全面的服务部门以及服务媒介,注重小微茶公司的共性需要以及个性需要,区域共性需要应与特色需要相融合,提升服务效率,体现服务部署的有效性。此外,担保部门应强化和金融机构的协作力度,让金融服务不只是“嘴上说说”。行业协会应提升其公信度,融合具体状况供应目的性明确的服务,要兼顾公司与国家间的利益。
2.3重视商品创新与品牌构建,形成当代销售思维
当前,中国大多数公司的销售思维滞后,对品牌构建与商品创新并不上心,所以公司应聘专业人才抑或向专门的部门进行问询,谨慎研讨茶叶的市场价值,加快茶叶派生品或本身特色商品的研发,订立有益自身的销售计划,透过互联网增开网店;有实力的小微茶公司可以满足不同阶层的加盟需求。而且,要重视利用品牌效应,透过互联网、电视等途径强化宣讲力度,扩大名气。
2.4生产、学习、研究相融合,培育茶叶方面的专才
假如小微茶公司对研发更为上心,将抢占到一定的市场份额。所以,小微茶公司应联手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等,让上述机构向小微茶公司提供研发机器设施以及专业技术服务资源,通过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对公司职员实施二次培训,能够培养出一批专业知识过硬、服务态度良好的专才。
而且,笔者认为:要重视对财会人员的培育,以健全财会管控体制。此外,应推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发出的成果的产业化,加速产业技术升级。并且虚心请教大型茶公司,借鉴其成功的管控体制,让自身在信用等级的评定中处于主动位置;要构建合理的人才聘任制度,让本公司的感召力变得更强,这样方可留住高技术、能力强的人才。
而从公司的角度来说,要透彻解读金融进步与经济增长间的微观功用。笔者认为:外部融资制约与金融市场的不健全是制约小微茶公司生产质量的两大原因。假如金融系统可以降低公司对外部融资的急迫需要、降低信贷配给与歧视、减少公司融资资金,那么小微茶公司的技术开发热情就会被充分调动,并推动企业提升生产效率,最后实现小微茶公司的利润增长。而且,假如金融机构在放贷后对信贷资金实施监督,小微茶公司就会利用金融机构发放的信贷完成技术开发,这也是提升对小微茶公司服务效率的重要渠道。
3 结束语
综上,小微茶公司的市场潜力是无穷的。透过公司、国家机关、银行的三管齐下,化解当前小微茶公司遭遇的金融困境,提升对其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让小微茶公司能够生存并壮大。这也是以后一段时间内,我国三大领域应解决的关键课题。
[1]张跃,董烈刚,陈红兵等.中间商与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制度——以近代华茶对外贸易为例[J].财经研究,2014,40(7):132-144.
[2]邹定斌.贵州民族地区山地茶产业融资模式改革必要性研究[J].家教世界,2014(2):260-260,261.
[3]刘光远,袁熙贵,杜春迎等.金融支持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的思考——以贵州省湄潭县为例[J].时代金融(下旬),2014(9):54-55.
潘卫红(1966-),女,河南省辉县市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是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