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茶诗的语言价值探寻
2016-03-31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聂 敏,霍 岩(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唐代茶诗的语言价值探寻
聂敏,霍岩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时代的发展伴随着文化的传承,特别是对于我国来说,五千多年光辉的历史进程沉淀了源远流长的古典文化。而在现代的普通民众生活中,很多文化还依靠各种途径不断的传承和发扬。即如茶文化和诗文化,两者的发展几乎是贯穿了我国的大半历史进程,所以其影响力和魅力都不言而喻,也是我们的祖先留给后人的一种无形的精神财富。而探寻茶诗文化及其语言价值,对其发展以及传承都将带来重要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唐代诗茶;语言价值;探索分析
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文化以及经济发展比较鼎盛的时期,唐代的文化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也给后人带来了更多的研究价值。即如在这段时期中,茶与诗两种文化的表现比较鲜明,特别是唐代的诗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而茶文化就是建立在这一文化基础上,因为很多古人在写诗过程中都非常注重意境和情怀,而茶则是一种渲染情怀的媒介,特别是很多唐诗中都涉及到茶文化,也让茶文化逐步成为一种文化审美的方式。而就此,笔者将通过本文,就唐代茶诗的语言价值方面,展开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1 我国古代茶诗的历史简介
中国的饮茶历史十分久远,但是根据先秦文献的记载,“茶”这个字却不曾出现过,取而代之的是“荼”。究其缘由,主要是由于在唐代之前,“茶”的称呼还未能统一,各类名称就多达十余种。即如鼎鼎大名的陆羽所著的《茶经》都写出了“茶”的五种不同的称呼,即“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据考证,唐朝之前运用最广泛是“荼”字,最典型的诗集就是《诗经》,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荼”相关的文学作品,即如《邶风·谷风》中更多“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豳风·七月》中的“采荼新樗,食我农夫”等等,而且“荼”并不仅仅是指茶,同时还具有多层含义,除了代指茶叶,还可以代指苦菜,甚至还代表一类会开白花的植株、陆草等。而学术界目前对于这些诗中的“荼”字代指意思也存在一定的分歧和争论,不过在这其中“荼”字的用法主要是作为比拟的喻体以及名词,所以几乎没有影响到后来的茶事或专意咏茶的诗。而陆羽的《茶经》中收录的唐前汉后的诗作仅有4首,即左思的《娇女诗》中“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驰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贪华风雨中,倏忽数百适……止为荼菽据,吹吁对鼎铄。”诗中“鼎铄”一词,就是专指烧茶采用的两类茶具,即风炉与锅,也是我国第一个明确描绘茶具的诗作,研究价值非凡;张孟阳的《登成都楼》中“借问扬子舍,想见长卿庐……芳冠六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其中“芳荼”一词的运用就是体现出成都茶的芬芳,进而体现出作者将饮茶视为优雅的享受;孙楚的《出歌》中“茱萸出芳树巅,鲤鱼出洛水泉……姜桂荼荈出巴蜀,椒桔木兰出高。蓼苏出沟渠,精稗出中田。”;而王微的《杂诗》中“桑妾独何怀?倾筐未盈把。……寂寂掩高阁,寥寥空广厦。待君竟不归,收领今就槚”,“槚”字就是代指茶,而全文中女子已经将对亡夫深切思念,通过饮茶进行排解和寄托。所以根据以上我国茶文化考证,虽然茶历史主要出现在唐朝以后,但是茶文化已经早就形成了初步的雏形。而且“茶”字的演化,也是在《茶经》完成后,陆羽统一将出现最多的“荼”字减掉一划,成就了“茶”字[1]。
2 唐代茶诗语言价值介绍
唐代是首先将诗茶语言融合的一个时期,即如相关调查曾对《全唐诗》进行统计,与茶文化有关的诗共计600多首,诗人多达150人之多。而茶与诗的文化融合是在玄宗时期以后,中唐兴盛,晚唐为巅峰。唐朝茶诗的素材可以包含多类,即如举凡、宝塔、唱和以及绝句等等,而且对于茶文化的体现也是包罗万象,令人目不暇接,而笔者将就此,对这些茶诗中的语言运用进行分类,详细如下:
2.1名茶名称类
很多名茶名称也曾经出现在了唐代茶诗中,即如李白的作品《答族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就是为名茶名称入诗开拓了先河,而众多茶诗中数量和比重最大的茶要数紫笋茶与蜀茶。如白居易《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张文规《湖州贡焙新茶》描述紫笋茶,施肩吾《蜀茗词》、崔道融《谢朱常侍寄贶蜀茶剡纸》描述蜀茶等等,其他茶类还有蒙顶茶(见于孟郊《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中)、昌明茶(见于白居易《春尽日》中)、碧涧春(见于姚合《乞新茶》中)、灉湖茶(见于齐己《谢灉湖茶》中)等等[2]。
2.2采制描述类
作为茶诗的第二大主题,很多诗作对于名茶的采制描述也是十分详尽的,即如姚合《乞新茶》中“嫩绿微黄碧涧春,采时闻道断荤辛。”前句以“嫩绿微黄”写出了碧涧春的颜色特点,而后句则以“断荤辛”体现出采茶的风俗;而秦韬玉《采茶歌》其中“鼎中飒飒筛风雨。老翠看尘下才熟,搅时绕箸天云绿。”几句明确写出了茶的采制流程,即如“鼎中飒飒”、“老翠”、“搅时绕箸”等等。除此之外,采制词句运用还有皮日休《茶舍》、陆龟蒙《茶焙》、廖融《题伍彬屋壁》、徐铉《和门下殷侍郎新茶二十韵》、皎然《顾渚行寄裴方舟》等等。
2.3名泉称颂类
正所谓“水为茶之母”,所以好茶也需要好水造就,而唐朝很多诗人饮茶都非常注重茶水的水源,而采用名泉煎茶也成为了惯例。即如李华《云母泉诗》中“泽药滋畦茂,气染茶瓯馨。饮液尽眉寿,餐和皆体平”,其中“滋畦茂”、“茶瓯馨”、“尽眉寿”就是称赞的就是云母泉茶水的优秀品质;在例如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中“炎帝虽尝未解煎,桐君有箓那知味。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顷馀。木兰沾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就以“炎帝未解煎”、“木兰沾露”、“瑶草色不如”等;除此之外,成彦雄《煎茶》、白居易《萧员外寄新蜀茶》也都称赞了各类名泉的“好水”。
2.4茶园描写类
除了以上描写,唐代一些诗人还喜欢将茶园加入诗作中,对美丽的景色进行描绘,即如韦处厚《茶岭》中“千丛因此始,含露紫英肥”,“含露”、“紫英”等词都是茶园美妙景色写照;再例如罗隐的《送霅川郑员外》中,“铜虎”、“天子印”、“银鱼”等词都是对茶园壮丽景色的侧面表现,最后引申出诗人的情感,即产生了“歌听茗坞”、“诗咏蘋洲”等一系列闲情雅致。除了以上诗作,类似的诗作还有皮日休《茶坞》、陆龟蒙《茶坞》、《送陆士伦宰义兴》等[3]。
2.5批判贡茶类
茶文化兴起也让茶成为了一种审美以及享受方式,而当时的封建阶级也制定出了贡茶制度,即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采集贡茶。而很多诗人看到四处民怨、劳民伤财,由此产生了批判和愤慨之情,批判贡茶类的诗作也由此出现,即如袁高《茶山诗》中“万姓贫”、“皆同臻”、“牒已频”以及“弥伤神”等字词都明确批判了贡茶的奢靡和百姓的疾苦。除此之外,张文规《湖州贡焙新茶》、李郢《茶山贡焙歌》均有批判贡茶类词句。
2.6茶会描写类
茶会也是唐朝比较流行的一类高雅聚会,一般四方文人墨客都会聚集在一起进行吟诗作对、煮茶品酒,增进感情。所以部分诗人对于茶会也是十分推崇和感怀的,进而产生了一些茶会的描绘诗作,即如鲍君徽《东亭茶宴》中就以简洁的词句描绘出当时茶会的盛况,如“俯聆弦管水声”、“远眺城池山色”,同时对于周边植物的描绘也是比较具有色彩性,即如“新抽翠”、“欲吐红”等词。除了以上诗作,相关诗作还有钱起《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刘真《七老会诗》、颜真卿等《五言月夜啜茶联句》等等。
2.7茶效感叹类
还有一些诗人则以诗作的形式称赞了茶效的好处,即如刘禹锡的诗作《西山兰若试茶歌》其中“烦襟开”一词就是写除了茶能够消除人的烦恼,具有醒神效用;而张振祖的《飞龙涧饮茶》则以“破睡”、“不夜侯”等词汇夸张叙述茶的清神醒脑、祛除瞌睡的效用;还有徐铉的《和门下殷侍郎新茶二十韵》则运用了“解渴”、“消残酒”等明确描绘茶效的词句。而除了以上诗作,陆善经的《寓汨罗芭蕉寺》、司空图的《即事二首》其一等都是称颂茶效类佳作[4]。
3 唐代茶诗的共有价值表现
对于唐代的茶诗文化,形式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而主要的背景是很多文人的怀才不遇、生活情趣、高洁价值观念以及归隐思想所致。而他们追求的也是一种自由自在,放松身心、不问世事的理想生活。所以审美方面类似道家文化中的“清静无为”。而很多诗人也喜欢将一些细微的、狭小的意向加入诗中,以获得灵感,而茶就是其中之一。而且诗与茶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通性,也让两者得以完美融合在一起,体现出独特的语言价值和魅力。即如茶的品质、特征都与唐朝主流诗风相类似,而且诗是大部分诗人生活中的情趣表现,茶也亦然,所以在唐朝时期,诗与茶的相辅相成,相存相生也是唐代文化、思想以及语言发展的必然,而诗茶文化带来的语言价值除了提升很多诗茶语言的韵味、质朴情怀,同时也是启示后人学会享受生活、感受生活并且感恩生活,不但需要了解生活中跌宕起伏,同时也需要了解生活平淡如茶、苦涩如茶的特征。
4 结 语
诗与茶,都是古人的生活情趣以及为人处世态度表现,也是一种高雅情怀的刻画。而作为后人,我们不但需要挖掘前人留下的诗茶语言以及艺术表现,同时还需要了解两种文化的特征以及如何进行融合,进而对它们进行传承和发扬光大,也为世界历史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邹勇,何舒婷.茶诗在茶文化旅游开发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考古,2015(2):210-220.
[2]陈力祥.浅谈唐代茶诗中的儒释道旨趣[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70-73.
[3]何先成.再论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以唐代文化的“南朝化”为切入点[J].农业考古,2014(5):30-32.
[4]倪艳翔,李莉.自汲香泉带落花,漫烧石鼎试新茶——古代咏茶诗中的文化蕴涵初探[J].农业考古,2015(4):22-25.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全球移动化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推广新模式》课题成果,课题项目编号:15SB0333。
作者简介:聂敏(1980-),女,四川绵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