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我国传统采茶戏的舞美设计新出路
2016-03-31魏松云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江苏南京211172
魏松云(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2)
探寻我国传统采茶戏的舞美设计新出路
魏松云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2)
摘要:采茶戏是采茶人自编自演关于茶事活动的戏曲。特点是地方口音重,茶味浓郁,其间所有的特点都和茶有关。大多采茶戏的舞蹈创作和表演,是广大茶农在采茶的劳动过程中完成的。其舞蹈历史传承悠久,文化艺术风格独具一格,舞蹈审美设计独具特色。采茶戏既传承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精华,又吸收了其他各类艺术的表现手法。这样具有独特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的采茶戏,其舞美设计的发展,决定着采茶戏是否能够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采茶戏;舞蹈;传承创新
采茶戏是我国著名的地方特色舞蹈戏,也是我国传统采茶戏舞美设计发展的艺术结晶,采茶戏舞蹈表演与劳动人民的生活习惯、性格特征、精神追求、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最早起源于古代采茶女的采茶活动,同时还结合了各地的舞蹈形式,并在以后的表演当中,逐步形成了采茶灯、采茶戏、采茶歌。这些采茶舞蹈又主要由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组成。
1 采茶戏概述
1.1采茶戏的起源与发展
采茶戏地方特色鲜明,戏曲种类繁多,多流行于长江以南的广大茶业种植区域,采茶戏随着省份区域、人民风俗习惯、生活风格等的不同,采茶戏的流行艺术风格也不同,分为多种类的采茶戏曲。我国的采茶戏多与盛产茶叶的地方有关,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以南的湘、赣、云、桂等省区。随着采茶歌的不断流行,劳动人民还结合了传统演唱、生活习俗、民间艺术风格、爱情故事,形成了载歌载舞,富有乡土气息的艺术风格,既反映了广大茶农沉醉于美好生活的感情,又反映了采茶戏舞蹈的民族风味,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戏曲爱好者的青睐和欢迎。采茶戏来源于茶业的起源与发展,采茶戏舞蹈的兴起与流行则来源于采茶戏,并经几百年传承发展。采茶戏不仅仅受到独具风味情调的采茶歌和采茶舞的影响,同时还受到传统的花灯戏、花鼓戏的影响。采茶戏的产生时间比湖北湖南的花鼓戏要晚,古代采茶戏在某种程度上结合了我国传统采茶戏曲和民间采茶舞蹈,因而采茶戏的形成和发展结合了花鼓、花灯的风格,二者相互融合、互相补充,从而使我国传统的采茶戏舞美设计领域形成一种灿烂的艺术文化。
1.2采茶戏的艺术特色
传统的采茶戏舞蹈经过挖掘、传承、发展、保护和完善,在中国历史乃至海内外独树一帜。采茶戏的舞美设计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采茶戏舞蹈将采花对与歌舞戏合二为一,互相促进,是区别于其它舞蹈剧种风格的重要因素,采茶戏舞蹈通常表现为扇子花、单袖子、矮子步等三种,富有浓厚的茶事活动气息、通俗易懂,是特别受欢迎的一种文化娱乐形式。在演出时,通常不到十人,而且道具少、节目简约,因而不受场地约束。采茶戏包括浪漫爱情类的演唱舞蹈,同时还有各种曲牌、小调、山歌、传情的采茶戏,演唱的同时伴有不同的音乐乐器,舞台表演效果完美,演出气氛互动热烈,颇受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采茶戏爱好者的追捧和热爱。采茶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茶农的精神素养,丰富了社会文化生活,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采茶戏舞美风格,促进我国传统采茶戏舞蹈艺术,在地方戏曲以及四大洲采茶戏舞蹈艺术方面的全面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传承采茶戏舞蹈艺术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2 采茶戏舞蹈的主要分类及艺术特点
2.1矮子步
矮子步也叫登山步。在很久以来,我国茶农在上山采茶时,面对途路遥远、山高坡陡、交通困难的客观情况,所有的采茶茶农都是想办法辛苦劳动。在长期的跪姿蹲姿挑担上山中,矮子步就这样逐步的萌芽形成了。有很多民间艺术家也这样认为,矮子步与茶农在茶园采茶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在很多茶业产区,直到现在还有“上山人倾、挑担身蹲、采茶手低”的说法。这是因为,茶树一般都生长的比较低矮,茶农在上山摘茶的时候都会选择半蹲半跪的姿势,尤其是个子高的人,在采茶交接过程中,个子高的人们要将背篓里的茶叶传给其他人,免不了要半跪半蹲。同一个姿势长期使用,在实践中逐步变化成了登山步的舞蹈步法。
采茶戏中矮子步表演的技巧和步法主要是模拟并保持采茶时标志性的基本神态和基本步。通过人们长期的发展和创作,逐步形成了世界各地不同风格的流派,在表演上各具特色。矮子步是最富有特色的采茶戏舞蹈,主要表现在昂首挺胸有精神、腰腹有力是重心、腿脚轻盈出仪态。表演过程中体态语言丰富滑稽,极大的增强了其中的文化艺术氛围,丰富了表演魅力,体现出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传达出采茶戏所特有的历史厚重感。
2.2扇子花
扇子花,源于茶农在采茶时使用扇子的手法。指的是茶农在山上采茶的时候,为了避免采下的茶在茶篓里因阳光照射、茶篓不通风而造成茶叶热熟,在采茶的同时还用扇子给茶篓扇风,这样来确保所采茶叶的新鲜。故而,有的采茶戏舞蹈专家将此形容为:扇子对于茶农,就好比是筷子对于中国人的作用一样,一日也不可离开。自从唐宋以来,茶事活动发展迅速,茶叶的制作加工过程都是在铁锅中进行作业,同样是为了确保茶叶的新鲜纯正,茶农依旧拿着大蒲扇扇风。因此,源自于茶农生活的大扇子,也就逐步成为采茶戏舞蹈者必备的一项道具,增添了采茶戏舞蹈活泼和谐的元素。
扇子花的表演动作有模拟花朵、蜜蜂等的扇法,千姿百态、各有韵味、动静皆宜。单扇花男女老少皆宜,而双扇花则只限于女性。在采茶戏的舞蹈中,扇子花的表演手法也是丰富多彩,据统计,各个茶产区的手法多达40多种。在不同的地区,采茶戏舞蹈艺人根据剧情的不同、舞蹈风格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扇子花,自由变化,具有一定的即兴性。
2.3单袖筒
单袖筒,有的地方也叫单水袖。这里的水袖与戏曲中的水袖还不一样,一方面,在采茶戏中,主要是男性使用,特别是山上采茶的青年男性。另一方面,采茶人的水袖,固定在左手,而不是双手都着水袖。在采茶戏中,这是一个独特的美丽,似乎也是一种缺陷美。然而,实际上,左手的一只水袖却与右手的扇子花相互呼应,从而显得情趣独特。
单袖筒在舞起来的时候,动作极其丰富,每个动作都有不同的风格,具有鲜明的意义。由于采茶舞蹈者的用力轻重程度不一样,形成的水袖动作也是不一样的,特别是把多达三十来种的动作组合起来运用,更是千变万化,具有鲜明的魅力。即兴演出,千姿百态,表演技艺如幻如影。需要指出的是,采茶戏舞蹈还具有异常丰富的象形动作、同时还兼具情绪和造型之美。依靠纷繁的动作和造型,舞者可以形象生动地塑造各种人物形象。
综上所述,矮子、扇子、袖子,这三种采茶戏中基本的三个舞蹈表演要素,至关重要。只有掌握好这三点,才能对采茶戏的舞美设计有了全面的认识,也才能为采茶戏舞美设计的创新出路找到落脚点。
3 传统采茶戏舞美设计的展望
采茶戏的舞美设计与传统的采茶戏艺术、生产生活方式、民族风俗习惯、地域特色有着极大的关系。早在唐朝的时候,采茶戏舞蹈者就吸收了传统的民间艺术灯彩舞蹈,同时也融合了道教元素的采茶戏舞蹈,形成了自己的品牌风格。
首先是对扇子的颜色、图案、形状进行创新设计。在当前的舞美设计中,颜色是具有丰富表现力的语言。比如说绿色代表生机,红色表示吉祥。形状表现方面,要善于利用夸张手法来创新,比如在扇子端可以添加绸边,意味深长。在图案创新方面,可以增加相应内容的元素设计,比如用“金元宝”来刻画爱财的特点,用“印”来表现权力的斗争等。其次,还可以在步法方面进行创新突破。比如在表演矮子步时,就可以把西方芭蕾舞中“脚尖立地”的表现形式借鉴过来,代替传统的前脚掌落地的行走模式,这样可以突出人物的个性色彩。再次,也可以在袖子的制作方法上进行创新。比如可以将水袖的概念引进来,定制袖子的加长版,秀美飘溢,在灯光的衬托下可以实现翻滚、沸腾、舞动等的视觉效果。最后,还可以对采茶戏舞蹈人员的身段、脸谱等进行创新。在进行所有元素的联合创新中,一定要注意对舞蹈节奏的变化;脸谱的创新上,也要注意适应舞蹈动作的张驰,可以利用变脸、京剧等脸谱的表现手法,这样达到令观众好奇进而喜欢的目的。
在创新采茶戏舞美设计的方向上,要重视经典文化的渗透与传承。事实上,采茶戏舞蹈本身就是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获得一次又一次的新生,离开传统文化的熏陶,采茶戏舞蹈也必将是一种失去源头活水的散流。所以,在创新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从传统文化中吸引能量,从地域文化中获得灵感,从劳动人民的智慧中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在传承中发展的效果。大胆创新既是采茶戏舞蹈艺术的生命之源,也是采茶戏文化发展的动力源头。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扇子、长袖、舞姿进行了大胆的想象与创新,通过采茶戏的舞美设计表演展现出来,渲染了主题,丰富了人们的思想。总之,历史在不断地进步,时代在不断地发展,要想让我国传统采茶戏的舞美设计有一条新的出路,必须要有专业的采茶戏研究机构和舞蹈单位,社会广泛人群的参与,才能使我国传统采茶戏的舞美设计道路走得更远。
4 结语
通过本文对采茶戏舞蹈因素的分析,指明了采茶戏舞美设计的创新出路,激发了人们对传统采茶戏舞蹈的热爱和关注,随着我国传统采茶戏的舞美设计的创新,通过注入时代发展的正能量,加强内容与形式的融合,采茶戏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必将焕发出更加巨大的生命力,最终实现采茶戏舞蹈传统与时代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郭红梅.赣南采茶戏舞蹈表演特色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
[2]张江平.民间舞蹈的意趣和美的升华 [J].民间艺术研究.2010(3):17-18.
[3]廖华.文化生态对我国传统采茶戏舞蹈发展的影响[J].江南采茶,2011(6):20-23.
[4]郭俊萍.微山湖民间舞本土化创编的审美创新[J].北京歌舞学院学报,2013(S3):55-56.
作者简介:魏松云(1983-),女,南京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戏剧影视美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