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译本下《红楼梦》“茶语”翻译效果对比分析

2016-03-31覃芳芳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福建茶叶 2016年6期
关键词:翻译红楼梦研究

刘 娟,覃芳芳(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不同译本下《红楼梦》“茶语”翻译效果对比分析

刘娟,覃芳芳*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摘要:为了弘扬中国古典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对《红楼梦》译本的推广尤为重要,而翻译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作品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目前两个最有名的的英译本分别是杨宪益和霍克斯两位译者翻译的。本文通过对茶名称、茶具和烹茶之水三个方面,主要对杨宪益和霍克斯《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关于茶文化词语的翻译效果进行研究。

关键词:《红楼梦》;茶文化词语;翻译;研究

在中国,茶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并且由此滋生出了茶文化,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在曹雪芹所著作的《红楼梦》中充分展现,在总共一百二十回的书中,有一百一十二回提到茶。甚至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专门辟出一个章回来专门讲茶,在“拢翠庵茶品梅花雪”这一章回中,曹雪芹对烹茶之水、茶具、品茶艺术等等各方面对中国茶道进行了绝妙的展现。茶在《红楼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功能:茶礼、隐喻和刻画人物形象,曹雪芹用茶文化通过《红楼梦》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同时也塑造了多个人物形象。

1 《红楼梦》中茶名称的翻译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文化。译者翻译《红楼梦》是为了将中国文化介绍给各国人民,所以在翻译时要尽可能的将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表现出来,但由于译者的文化背景不同,翻译出的译本也不尽相同。《红楼梦》中出现的清代名茶有很多,杨宪益和霍克斯两位译者在对茶名称进行翻译时,根据他们本身的需求采取了不一样的处理方式。

在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宝玉随贾母去宁府花园欣赏梅花,因困倦被秦可卿安置在房中睡觉,在梦中入了太虚幻境,警幻仙子请他品名为“千红一窟”的仙茶。当然这种仙茶是作者杜撰虚构的,旨在隐喻,为《红楼梦》中女子的命运做了埋笔。“千红”代表书中所有的女子,“窟”与“哭”同音,所有的女子都在哭泣,寓意着书中女子以后悲惨的命运。杨宪益在翻译“千红一窟”时,将其译为“Thousand Red Flowers in One Cavern”,是“在一座山洞里有一千朵红花”的意思,他采用的直译手法虽准确表达出了字面上的含义,但失去了作者所要隐喻的内涵。这一点上霍克斯却不同,他翻译时采用了隐喻式的手法,将其翻译为“Maiden's Tears”,“少女眼泪”的翻译与作者的暗喻相同,对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展有铺垫的作用。

在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中,有一段对暹罗茶的描写。暹罗是我国对古泰国的称呼,宝玉、宝钗、凤姐都不喜欢饮暹罗茶,唯有黛玉爱吃,这是由于暹罗茶具有调理脾胃的功效,黛玉脾胃虚弱,所以吃着正好。对这段贡茶的描写,说明曹雪芹对茶十分了解,甚至知道它们的功效,体现了他深厚的茶学造诣。杨宪益在处理暹罗茶名翻译时,与原文相差很大,他将其译为“It's tribute tea from the Laos Kingdom”,“老挝王国进贡的茶叶”而不是古泰国贡的茶叶,与原文不符。霍克斯在处理暹罗茶名翻译时,更加符合原文所表达的含义,他将其直译为“that was tribute tea from Siam”,意思是从泰国贡的茶叶。

在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中提到了两种名茶:六安茶和老君眉。贾母带着刘姥姥一众人等游大观园,路过拢翠庵,向妙玉讨茶喝,并且交代自己不喝六安茶,精谙茶道的妙玉为贾母沏了一杯老君眉。六安茶产于安徽六安,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的一种。贾母刚吃过酒肉,如果饮用绿茶容易积食,所以特意交代不喝六安茶。翻译六安茶时,杨译为“Liuan tea”,霍克斯将其译为“Lu-an tea”,两者都采用音译法直观的表达了原文意思。妙玉为贾母沏的老君眉,取长寿之意,寓意着贾母德高望重,是贾家的大家长。杨宪益将老君眉译为“This is Patriarch's Eyebrows”,Patriarch是一家之长的意思,与曹雪芹所想表达的含义相同。霍克斯采用直译的手法,译为“This is Old Man's Eyebrows”,Old Man只有老的意思,却没有突出贾母在贾家的地位,所以翻译效果欠佳。

在第八十二回《老学究讲义警顽心病潇湘痴魂惊恶梦》中,宝玉下学回家,向祖母和父母请安之后,到潇湘馆探望黛玉,黛玉让紫鹃沏一碗龙井茶来招待宝玉。龙井茶是产于杭州西湖龙井村的一种绿茶,因其产地而命名,在中国非常受到百姓的欢迎。《红楼梦》中黛玉在说龙井茶时用“我的龙井茶”来形容,表示了黛玉对龙井茶的喜爱,这一细节也是作者特意安排的,曹雪芹用江南龙井茶衬托黛玉高洁雅质的气质。在翻译龙井茶时,杨宪益将其译为“longjing”,音译的手法更能使读者对中国茶文化有更深的了解。霍克斯则才用的是直译法将其译为“Dragon Well tea”。但是在中国龙是神物,象征高贵,而在西方文化中,龙却象征邪恶。文化的差异可能导致读者在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偏差,所以这一点上相对比而言,杨宪益的译本更加符合原文作品。

2 《红楼梦》中茶具的翻译

中国茶道艺术还讲究茶杯、茶盘、茶壶配套使用,茶具是茶道文化的积淀。茶具体现了喝茶者的社会地位,所以富贵人家都会在房中摆放一套精致的茶具来表示自己的身份。在《红楼梦》中曹雪芹用了很多笔墨来描写茶具,比如说贾母的花厅里摆放着旧窑十锦小茶杯;王夫人的房间里也摆着成套的茶具;元妃赏给贾府众人的礼物中也有茶具。

在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写了黛玉母亲病逝,进贾府投靠外祖母,在拜见舅母王夫人时,看到王夫人的房间内摆有茗碗痰盒、茗碗瓶茶和小茶盘三种茶具。杨宪益将茗碗译为“tea-bowls”,霍克斯在翻译时却直接将其省略。在翻译茗碗瓶茶时,杨宪益采用直译手法将其译为“teacups and vases of flowers”,霍克斯将其翻译为“tea things and vases of flowers”,对比而言,“tea things”更加笼统。对小茶盘的翻译二者较为相似,杨宪益霍克斯均采用直译的手法将其分别译为“small trays”和“little tray”,简单明了,达到了忠实于原文的翻译目的。

《红楼梦》中描写茶具最多的是第四十一回,贾母带着刘姥姥、黛玉、宝玉众人到妙玉处饮茶,这一回中妙玉招待客人就用了十余种不同茶具。妙玉给贾母献茶时用的是“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了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而给其他人的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这也体现了中国茶道文化,根据饮茶者身份地位的不同,用不同的茶具来配套茶水。“云龙献寿”取长寿的好寓意,表达了妙玉对贾母的尊重。杨宪益和霍克斯都用了“longevity”这一词来翻译“云龙献寿”,取长寿之意。杨宪益将“成窑五彩小盖钟”译为“a covered gilded polyehrome bowl made in the Cheng Hua period”,霍克斯也是采用直译的手法将其译为“a little covered teacup of Cheng Hua enamelled porcelain”,霍克斯的翻译更突出了成窑五彩杯尺寸小的特点,描述得更加准确,这一点上霍克斯更胜一筹。“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是宋代的名窑瓷器,凸印团花且用粉料堆填增加光泽。杨宪益将“官窑”译为“Imperial kiln porcelain”,意思是御用瓷窑。霍克斯在翻译时却直接将官窑省略。杨宪益在翻译“脱胎填白”时将其译为“melon-green”,但这个翻译对不了解中国瓷器的外国人来说特别不容易理解。霍克斯直接将“脱胎填白”直译为“‘sweet-white'eggshell china”,突出了瓷器脆薄的特点,更加有利于读者对瓷器的理解。

3 《红楼梦》中烹茶之水的翻译

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有这样一句名句:“名茶还须好水泡”。中国茶道除对茶叶、茶具有讲究之外,对烹茶之水也有一定的要求,水质的好坏影响着茶叶味道的发挥。在《红楼梦》也有多处对烹茶之水的描写。

在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这一章节中,提到了雨水和雪水两种烹茶之水。其实关于雪水煮茶,在中国已经有很久远的历史了,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中就有关于雪水烹茶的记载,乾隆皇帝也将雪水誉为天下第一水。给贾母等众人烹茶时,妙玉是用雨水,给宝玉、黛玉、宝钗用的却是自己舍不得吃的五年前从梅花上收集的雪水,烹茶之水的不同也表示了妙玉将黛玉、宝钗等人引为知己,将她们视为好友。黛玉问妙玉这茶是不是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很生气,认为黛玉小看了她的情谊,黛玉了解妙玉的性格,所以妙玉的不满,并没有让黛玉生气,这一段的描写从侧面突出了妙玉傲然脱俗的性情。梅花高雅雪水白洁,将其作为烹茶之水更突出了喝茶者纯净高洁的品格,这也怪不得妙玉自己也舍不得吃将其埋在地下了。对“梅花上的雪水”的翻译,杨宪益译为“snow I gathered from plum-blossom”,霍克斯翻译的更加细致,译为“melted snow that I collected from the branches of winter-flowering plum-trees”。在翻译“隔年蠲的雨水”时,霍克斯将其译为储藏的雨水“stored rain-water”,杨宪益将其译为去年的雨水“last year's rain-water”。储藏的雨水没有标明储藏的时间,而杨宪益直接点名时间,与原文所表达的意思更加相符。

4 结 语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具有极大的古典艺术魅力,译本将中国古典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世界人民感受到璀璨的中国文化。本文通过对各个版本《红楼梦》茶文化词语的翻译效果对比论述,让读者在欣赏《红楼梦》古典艺术的同时,还可以领略到中国茶文化的雅趣。

参考文献

[1]吴文渔.《红楼梦》中的茶[J].茶叶科学技术,2007(3):59-60.[2]王春华.红楼梦中茶文化探究[J].茶叶通讯,2005(2):40-42.

作者简介:

刘娟(1977-),女,湖北宜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通讯作者:覃芳芳(1981-),女,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翻译红楼梦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别样解读《红楼梦》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