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名称英译与文化语境关系研究
2016-03-31张素娜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张素娜(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茶叶名称英译与文化语境关系研究
张素娜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摘要:作为中国人最钟爱的饮品,茶叶在世界范围内也享有盛誉。茶文化在17世纪传入西方国家,进而受到了西方人民的广泛青睐,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近些年来我国在茶文化翻译方面也更加关注,尤其是在茶翻译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研究,不仅能够促进茶业经济贸易的发展,也推动了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茶文化以及茶叶贸易翻译中包括很多茶叶名称的翻译,翻译人员必须要结合语境,尽量保障译文能够通俗易懂、流畅清晰,本文针对茶叶名称英译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几方面研究。
关键词:茶叶名称;英译;文化语境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文化语境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近些年来,随着茶文化的复兴以及茶叶贸易的发展,茶叶名称英文翻译也更加受到关注,在英语体系中,很多茶叶名词并不是固有的,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翻译人员酌情处理,根据文化语境选择最优的翻译方式,进而最大限度贴近茶叶原本意思。
1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概念
翻译必须要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翻译才能够更加准确,更加容易被读者理解,如果从系统功能语言的角度来看,语境属于抽象理论的范畴,它不再被作为笼统概念理解。语境概念最早在德国诞生,由Wegener提出,后来Malinowski在其基础之上有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情景语境”的说法,并在不同语言的翻译中开始普及。一直到1935年,文化语境被M.A.K.Halliday提升了新的高度,他将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进行了有机融合,认为文化语境是情景语境的抽象系统,情景语境则是文化语境的实例反映,它们是同一种文化现象,只是人们的观察角度不同,进而产生了远近不同的距离,近距离看到的是具体情景语境,远距离所看到的则是宏观的文化语境。
2 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启示
在文化语境下英文翻译会更加契合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语言习惯,因此在茶叶贸易兴盛的今天,人们更加关注英文翻译的语境研究。在翻译过程中,是否能够准确的掌握到认知语言语境,与人们的文化语境认知能力有密切联系,并且行为习惯的认知、情感以及行为等方面的适应性也会影响翻译,具体来说影响翻译的文化语境包括思想模式、宗教信仰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很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不仅是思维与交际的工具,也是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对于人们的思维有明显的制约作用。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语言,翻译只不过是将其组成的要素进行分解和编码,在这个过程中翻译是受到文化语境制约的。如果从西方人的思维特点来看,中国思维比较倾向于语言的整体性与暗示性,而西方则比较关注逻辑性与结构性,这就导致了两种语言文化体系在书写上的差异,英语的书写是分段的,一句开头的字母要大写,这些都是翻译过程中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英国人在语言方面也与中国人存在巨大的差异,茶叶词汇在翻译过程中也必须要考虑这些因素,翻译人员要事前做好调查和研究,掌握充分的资料,这样才能够进入到英国人的文化语境中,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在中国,传统宗教为佛教,中国茶文化深深受到佛学的影响,中国茶圣陆羽出身于寺院,虽然不是僧人,但是他却一直生活在寺院,因此他的茶学思维中包含了丰富的佛家思想,佛家讲究清明、超脱,提倡饮茶,并主张亲自从事耕作的农禅思想,在这样的思想下,很多著名的寺院都会种植茶树,自行制茶。比如唐代的湖州山桑,佛师二寺以及曲水两寺等都出产茶叶。到了宋代之后,南方很多有条件的寺院也开始种植茶叶,并开辟了茶园,寺院有着地理优势,身居峡谷山腰之中,非常适于茶树生长,我国很多名品茶叶都是佛教寺院培育出来的。比如寿星眉”、“莲子心”和“凤尾龙须”等等,还有“屯绿茶”、“惠明茶”,所以说在翻译茶叶名称的时候,给予宗教文化的茶艺,翻译者应该充分考虑到中国与英国人在宗教思维与认知上的不同,进而更加准确的翻译出茶叶名称。
另外,在地理文化以及人文历史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地理差异是指因为地理环境不同而产生的文化环境的不同,这对于文化的影响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翻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必须要充分考虑英国的地理文化以及人文历史背景,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将汉语体系中的茶叶名词翻译过来,便于英国民众理解。
3 文化语境与茶叶名称翻译
我国茶叶贸易不断发展,世界各国进口茶叶的数量都在不断增多,其中英国是最大的茶叶进口国,茶文化在英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英国人非常热衷饮茶,即便是在忙碌,他们都会抽出时间,为自己准备一杯味道浓郁的红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茶叶名称翻译显得更加重要,准确、有效的翻译出各种茶叶名称,不仅能帮助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顺利进行,也能够促进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发展。在分析了文化语境与茶叶名称翻译之间的关系后,翻译人员应该更加关注这个方面的问题,在翻译中合理考量文化对读者思维的影响,进而获得最佳的翻译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3.1茶叶具有商品属性,同时也是一种交际行为
在交易的过程中,茶叶属于卖方诱导买方接受其本身的行为,如果交易双方是处于同一种语境范围内,交际双方在一些小细节上往往不用言明,翻译可以忽视这些东西,但是如果双方处于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很多细节就必须要阐述明确,否则就会出现分歧,进而导致双方理解出现误区,影响买卖正常进行。所以,翻译人员必须要充分分析双方的共同背景知识,在双方都能够明白、都可以懂得的前提下进行,然后译者与译语接受者达成共识的文化语境,在这个基础上将信息传递给译语接受者,获得交际效果,促成买卖的成功。
3.2全面掌握目前茶叶贸易中的茶叶种类,为交际过程中的翻译提供便利,目前常见的茶叶名称翻译可以概括为两大类,分别为直译和意译,具体分如下:
3.2.1直译
所谓直译,就是在双方文化语境没有区别的情况下,直接对茶叶名称进行翻译,从人们的认知角度、消费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的角度进行分析,明确了双方一致性之后,采用直译的方式,在相同的文化语境下将信息传递给翻译的接受者,目前很多茶叶名称翻译都是采用这种方式:
比如,从茶叶发酵方式角度来看,茶叶可以分为小发酵茶、后发酵茶、部分发酵茶以及全发酵茶。直接翻译过来分别是Non-fermented、Post-fermented、Partially fermented。
乌龙茶也能够进行细分,比如白茶乌龙、条形乌龙以及球形乌龙等等,白茶乌龙可以直译为White Oolong,条形乌龙可以直译为Twieted Oolong,球星乌龙可以直译为PeIleted Oolong等。这些都是采用直译的方式翻译的,在相同的文化语境下,翻译者能够将信息传递给翻译接受者,并且能够达到翻译的目的。
再来看一些例子,比如黄山毛峰:ellow Mountain Fuzz Tip;玫瑰绣球Roee Boll;寿眉:Long Life等,这些都是采用直译方式翻译的,由于双方处于相同的文化语境下,在理解上不存在明显的差别,因此直接翻译就能够使人明白,译文不仅保留了茶叶原本的意思,在结构以及翻译方式都属于比较成功的典型。
在直译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有的翻译者为了能够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要从整体出发,舍弃源语文化语境,直接进行翻译,译语接受者能够一目了然,在这个方面的典型有“洞顶茶”以及“龙井茶”,洞顶茶直译为Dongding Tea,“龙井茶”被翻译成“The DragonWell Tea”,能够看到这种翻译方式不仅简单便捷,并且翻译效果非常好,人们记忆起来也很容易。同样的,白毫乌龙也被叫做着延茶,直译过来为Bitten Tea,由于白毫乌龙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发酵、嫩采、轻揉捻等步骤,除此之外,最好还可以使“茶小绿叶蝉”叮过的茶青,因此而得名,这里的“着延”有虫害的意思,英文翻译的时候采用“Bitten Tea”,人们记忆起来比较容易,但是没有体现出源语境。
3.2.2意译
在文化背景下,每个民族居民都存在心理差异,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语境也存在区别,有的区别大,有的区别小。这个时候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之间就会产生了分歧,此时进行茶叶名称翻译,就要科学选择翻译手段,合理改写或者是增减内容。
比如:我们最常见的这方面的例子就是“红茶”,被翻译为“Black Tea”,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消费者由于文化语境不同,在词汇重点方面也不同,中国消费者比较关注茶汤的颜色,因此称为“红茶”,而西方国家消费者则是从茶叶本身的颜色出发,因此称其为“Black Tea”,红茶又可以细分,比如:“工夫红茶”、“碎型红茶”,意译分别为Unshredded Black Tea、Shredded Black Tea。可以看出这里的翻译,翻译者并没有直接翻译,而是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变化,科学地反映出来源语的文化语境。
普洱茶又可以分为“陈放普洱”以及“握堆普洱”,意译过来为Age-fermented Puer、Pile-Fermented Puer。普洱茶的翻译文化语境信息可以解释为:陈放普洱是被放置于空气中,待其自然氧化之后,陈放数年,就成了陈放普洱;而握堆普洱则是要经过揉捻、堆积、存放,在热度与微生物的作用下,青茶会逐渐发生一种发酵作用,进而出现一种茶质降解的现象,颜色逐渐呈现出深红色,这就是握堆普洱。
在意译的时候,为了能够便于人们理解和记忆,翻译人员通常会采用舍弃源语言的文化语境,进行一定的删减,达到最佳翻译效果。这个方面的典型有“碧螺春”、“大红袍”等,翻译过来分别为Green Spiral、Robe Tea。
总而言之,在茶叶名称翻译的方面,翻译人员必须要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下,研究和使用翻译的方式,以能够使人明白为前提,合理的使用直译或者意译的方法,促进中外茶叶贸易以及茶文化的发展。
4 结束语
通过对文化语境以及翻译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分析,本文列举了一些茶叶名称翻译的典型例子,从中可以看到,文化语境下的茶叶名称翻译,首先要遵从语境的异同,相同文化语境与不同文化语境之间的翻译方法是不同的,翻译者要合理的使用这些方法,为自己的翻译实践提供指导,以达到积极的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仲方方.浅论语境对翻译的制约作用[J].科技信息.2011(36):12-14
[2]杜晓燕.浅谈语境[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12(01):34-36
[3]王仁才.论在翻译活动中语境、文化及认识的作用[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4(2):56-58
[4]王建华.语境层级与语义阐释[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15(2):34-37
作者简介:张素娜(1980-),女,河南平顶山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