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素质修养教育的契合

2016-03-31郝颖重庆工商大学重庆400067

福建茶叶 2016年6期
关键词:德育功能思想道德

郝颖(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67)



论中国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素质修养教育的契合

郝颖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67)

摘要:我国传统茶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其优秀的文化理论与朴实的茶学思想对于高校学生素质修养的提升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本文从其对大学生素质修养教育的建设性作用入手,着重论述了其在大学生素质修养教育中将要面临的问题,最后简要分析了促进我国传统茶文化对大学生素质修养教育的再建设措施。

关键词:传统茶文化;修养教育;思想道德;德育功能

我国茶文化内容博大精深,在千年的演变与传承中其人文精神理念不断升华。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涵养德行的人文情怀,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观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能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而且也有利于大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与健康心理的培养。

1 传统茶文化对于大学生素质修养教育的建设性的意义

1.1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

我国传统茶文化中的茶道精神,对于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茶道以“真善美”作为核心思想,常言道,“以茶载道,以道寓茗”。可见茶文化具有修生养性的作用。我国的茶文化是吸收了儒家的“仁”,道家的“洒”以及佛家的“空”而成的,集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于一体,而这些仁德、洒脱以及空灵的思想精髓,对于大学生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塑造具有导向作用,就像黑夜里的路灯,为混沌期的大学生照亮了前行的路。古人倡导“以茶论人,以茶为范”人品如茶品,茶对人具有无形的指向性作用,崇尚茶文化的人也会渐染茶文化气息,品德修行,为人处事都会给人一种如沐春风之感。

1.2塑造良好品格培养健康心理

传统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以及为人处世哲学,其“清、和、敬、美”的核心理念被誉为做人的准则。所谓清是指清廉育德,即要求人像茶一样清新自廉,以一颗仁德之心对待万事万物。“和”指和诚相处,要求人们和睦坦诚地相处,不欺不骗,与人为善。“敬”是指敬爱为人,要求人们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体恤,不自私自利。多为他人着想。而“美”则是指美真康乐,告诉人们要善于发现人世间的真善美,健康平安快乐的生活,不要贪图名利。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将为人之道处事之法阐述得淋漓尽致。若是参透了茶文化中的“清、和、敬、美”,践行茶德精神,将会一扫高校浮躁喧嚣之气,对于大学生良好品格的塑造大有裨益,也有利于扫除其心中的戾气,使其以平和之心坦然地面对生活,从而促进其健康心理的形成。

1.3增长茶学知识促进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我国传统茶文化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其不仅包括茶诗、茶歌、茶学等理论知识,还包括茶具、茶台、茶器等物质元素。从意识到物质囊括了广博的文化知识,构建了完整的茶文化知识体系。倘若将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的素质修养教育相结合,丰富多彩的茶文化知识将会开拓大学生的茶文化视野,文艺化的茶诗、特色化的茶歌、诗意化的茶画以及趣味化的茶故事不仅能促进大学生茶学知识的增长,而且也能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对茶学的热爱,对茶文化的兴趣,诱发其积极地去研究探讨茶文化,主动肩负起传承茶文化的使命,从而在无形中促进茶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2 传统中国茶文化在大学生素质修养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

2.1大学生茶学知识薄弱缺乏对茶文化的认同感

众所周知,我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源地。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瑰宝的茶文化,发展历史悠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一度被视为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但是在这个灯红酒绿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里,历经千年而未衰的茶文化却遭遇了“尴尬”危机,得不到当下年轻人的认同,甚至遭受各种“冷遇”。而大学生对于茶文化认知也停留在极为浅薄的阶段,不仅缺乏基础的茶学知识,而且连茶文化的基本内涵也鲜少有人知晓。此外,当代大学生普遍受快餐文化的影响,对于精妙深奥的茶学知识缺乏耐心,急功近利的心理也阻碍了其对于茶文化的深层认知。

2.2大学生对茶文化的德育功能与美育功能认识不清

我国传统茶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耀眼明星”,其蕴含着的顶天立地、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撑起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半边天,被外国人视为“东方明珠”。但是,我国大学生对于茶文化的“德艺双馨”并没有形成正确认识,不仅不了解基础的茶学知识,而且也不理解茶文化的思想精髓,更别提其能体会隐藏的德育美育功能。当代的大学生对于茶文化这一传统文化元素比较陌生,也没有饮茶习惯,对于茶文化是知之甚少。此外,高校课堂也很少开设茶文化课程,因此,大学生的茶文化知识获取途径就更加有限,也进一步导致了大学生对于茶文化中的德育与美育功能认知的缺失。

2.3茶文化课程设置较少,缺乏一定的专业性

虽然目前,部分高校已经通过宣传传统茶文化,来加强大学生的素质修养建设,而且也有很多学校也专门开设了相关的茶文化专业课程,但是其性质为公开选修课,而不是专业必修课,其专业性有待考证。据调查了解,我国大部分高校所开设的茶文化课程,授课内容过于浅显,大多以“茶文化历史”、“品茶艺术”以及“茶叶工艺”等为主题进行课程的设置,内容杂而乱没有过渡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此外,大部分茶文化课程的授课老师自身的茶文化知识功底也不扎实,那么其授课的专业性也是可以预见的了。同时,老师的授课模式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填鸭式的被动方式进行老师单方面的输出,既不能彰显茶文化的魅力,又熄灭了大学生对于茶文化的热爱之情。

2.4茶文化课外实践活动不丰富

近年来,随着饮茶之风的再次兴起,秀外慧中的茶文化也因其独特的文化理念,而被纳入大学教育体系,第一次以课程设置的形式走进高校。由于茶文化是一门新设置的课程,高校内与此相关的茶文化实践活动并不多。一方面,茶文化授课老师,忙于茶文化课程授课模式的探索工作,疏于了相关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茶文化内容庞杂繁多,单靠大学生群体,很难建立起完善的茶文化社团组织,举办大规模的茶文化庆典活动。同时,由于大学生的接触面有限,大学生鲜少有参加社会的大型茶文化活动的机会,例如,茶博会,茶展览以及茶文化交流会等活动,大学生都很难拿到邀请函,更别提去参加体验。

3 促进我国传统茶文化对大学生素质修养教育的再建设措施

3.1强化巩固大学生的茶文化基础知识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最为精深的组成部分,其精粹需要长时间的潜心研究与解读。我国大学生虽然不能完全领略茶文化的核心要义,但是可以先以茶学知识为基础,步步为营树立起完整的茶文化知识体系,并不断加深其对茶学知识的了解。同时,大学生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以老师为引路人,在老师的带领下逐步踏入茶文化的殿堂。一方面,作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学生,要合理地利用课外时间汲取茶文化知识,以茶文化书籍视频为导向,多翻阅多查看相关的茶文化资料,从而全方位地促进其茶文化知识的增长。另一方面,大学生可以多与老师探讨茶文化知识,交流茶学心得体会,观摩茶画,欣赏茶歌,揣摩茶诗,以更多的视角去触及深处的茶文化。

3.2开设专业性强的茶文化课程

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素质修养教育相结合,则需要从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为主,不仅在高校内普遍的开设茶文化课程,而且也要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要求,对茶文化课程进行具体的细化设置。针对特殊专业可以开设茶文化课程的专业必修课,例如人文社科学类的专业,可以将茶文化课程作为必修课。同时,也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开设茶文化课程的公开选修课,以满足其他专业学生对于茶文化的好知心理。但更重要的是,高校应该引进茶文化渊博的人作为授课教师,从而提升茶文化课程的专业性意义。

3.3开展丰富多彩的茶文化课外实践活动

由于高校茶文化老师的繁忙以及大学生茶文化知识的浅薄,使得茶文化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异常艰难。高校不仅没于建立起专业的高素质茶文化团体,也极少举办茶文化活动。大部分高校最常组织的茶文化活动,就是茶文化讲座。而这样单调的茶文化讲座,并不能激发起学生对茶文化的兴趣,甚至会磨灭其对茶文化最原始的好感。所以,高校应该积极筹备建立高素质的专业的茶文化团体,以学生为主力军,在各茶文化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茶文化活动。例如,在校内开展茶文化知识竞猜、茶文化演讲比赛、茶文化公益活动等高质量的活动以促进茶文化的传播。另外,高校老师也应该积极与社会相衔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的茶文化活动,带领学生参观茶文化基地、茶博馆以及茶事庆典等活动,以提升其对茶文化的好感,促进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4 结语

传统茶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着渐进式的教化作用,其兼容并包异彩纷呈的文化内容不仅能拓宽大学生的茶文化知识面,而且也能陶冶其情操,促进其文化修养与道德素质的提高。茶文化与大学生素质修养结合,其实质是传统文化教化作用的结果。但由于茶文化是以一种全新的面孔步入高校课堂,其在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这一方面将会面临诸多挑战,而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充分发挥茶文化对大学生素质修养的提升作用,将成为新课改的一大重要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沈佐民,陈念,李年蛟.茶文化在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08(3):49-50.

[2]张学连.浅谈茶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开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5):58-59.

[3]张凌云,梁慧玲,陈文品.茶文化教学内容对大学生人文素质与思想道德的影响初探[J].广东茶业.2009(6):29-30.

[4]赵艳红,贾红文,白雪.茶文化与大学生素质修养[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2):167.

[5]黄晓琴,张丽霞,向勤锃.试论《茶文化学》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茶叶加工.2010(1):40-42.

作者简介:郝颖(1982-),女,河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德育功能思想道德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初中思品实践活动课落实德育功能策略探索
小学篮球运动德育功能初探
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的五个转变
浅析充分发挥中学党建的德育功能
借助孝道文化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军队老干部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评选“三好标兵” 创新思想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