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图书馆茶文化阅览室的建设
2016-03-31张茹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48
张茹(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浅谈我国图书馆茶文化阅览室的建设
张茹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摘要:茶文化阅览室作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图书馆茶文化阅览室建设中存在明显的不足。本文以茶文化阅览室的建设意义入手,探究如何以茶文化资源建设及服务意识促进我国图书馆茶文化阅览室的建设。
关键词:图书馆;茶文化;阅览室;策略
随着我国图书馆服务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化,特色文化主题的阅览室也逐渐受到各个文化传播主体的重视。其中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茶文化以悠久的历史影响力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影响到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自然也会对图书馆特色文化阅览室的开发起到一定的影响。在图书馆建设及茶文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在图书馆中开设特色的茶文化阅览室已经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
1 图书馆茶文化阅览室建设的意义
茶文化阅览室是图书馆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建设形成的具有一定馆藏规模的茶文化特色的现代阅览室。茶文化阅览室所收纳的相关文献资料对满足读者文化阅读兴趣和茶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茶文化阅览室满足我国茶文化传播需要。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及文化思想。但是茶文化长期以来没有形成固定的传播模式,茶文化书籍文献资源阅读缺乏适当的引导。而茶文化阅览室的发展,为茶文化及相关文献提供了重要的传播及研究途径,让读者能方便快捷获取我国茶文化相关资源,提升茶文化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及影响。其次,茶阅览室的建立丰富了茶叶及茶文化资源文献。茶叶文化阅览室的建立,能对我国茶文化相关资料的完整程度予以提高,同时在实体茶文化资源外,也能让茶文化与现代数字资源密切结合,让传统文化显现出现代化的时代气息,也有利于茶文化资源的保存和管理。再者,茶阅览室推进了现代图书馆服务的发展。当前社会对信息资源的要求不仅是方便快捷,还需要彰显文化魅力,突出特色。茶阅览室的开发和建立能帮助现代图书馆树立文化品牌,以个性化的服务内容和内涵满足特定市场,从而提高图书市场竞争力,促进自身实力发展,也能带动其它特色阅览室的建设。最后,茶文化阅览室能够满足茶文化读者的个性需求。茶文化爱好者在我国非常普遍,但其对文化的了解大都是自发的无方向模式。而茶文化阅览室的发展根据茶爱好者的心理需求、学习方式、学习方法,既提供更多人性化服务,也满足了该人群的个性化的文化需求。
2 我国图书馆茶文化阅览室建设现状
茶文化阅览室虽然能为茶文化的科研、茶文化传播及其它文化需求读者提供个性化需求,对我国文化传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图书馆阅览室建设及茶文化传播尚未完全结合,其发展仍无法满足社会文化及茶文化产业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茶文化专题文献欠缺。众所周知,茶文化阅览室在其文献资源内容上要突出“茶文化”特色,但是如今我国多数图书馆在文献收集、采购及管理上没有将茶文化作为主要资源,相关专题文学资源匮乏。以广州汕头图书馆为例,其茶文化资源书籍仅为380余种,620余册;茶俗文化不到500册。相对于其它阅览室动辄上万馆藏来说,茶文化主题资源非常有限。其次,茶文化休闲阅览室尚未建立。茶文化阅览室不仅是为读者提供茶相关资料检索、阅读、借阅等常见图书馆服务,还应该具有文化休闲的文化功能。但是我国目前图书馆没有考虑现代读者的社会压力,只是单纯地提供茶叶文化相关书籍,没有重视茶文化的休闲功能。换句话说,我国图书馆茶文化阅览室尚未建立“读者至上、以人为本”的现代服务意识,也很难让茶文化爱好者在图书馆中自由交流的文化氛围,难以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最后,我国图书馆茶文化阅览室数字化程度不高。茶叶文化的数字化资源建设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是当前我国图书馆由于受到数据库建设及网络资源匮乏的影响,还没有将我国茶文化,尤其是古典茶文化文献资源转变为虚拟馆藏,茶文化爱好者或者读者难以远程检索或下载相关文献资源。同时某些茶文化网络资源尚未建立科学的导航,读者享受网络服务有限。
3 我国图书馆茶文化阅览室发展策略分析
我国图书馆茶文化阅览室必须根据我国茶文化发展形式,探索与图书馆新的结合途径,挖掘图书馆文化传播功能,才能充分地发挥特色茶文化阅览室的文化的价值及作用,而要想真正地促进我国图书馆茶文化阅览室的发展,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树立特色茶文化意识,积极吸引社会企业参与
要想真正让茶文化与图书馆阅览室结合在一起,就必须正确我国的茶文化及在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作用,树立特色茶文化意识,才能吸引特色读者与相关文化研究者参与到茶文化阅览室的建设中。
首先,正确认识我国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在我国繁多的文化类型中,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以及特殊的社会影响力,可以说是传播最为广泛的文化内容。茶文化无论在民间还是文化领域都有着丰富的社会基础,其研究和交流在国内外也日益引起非常大的关注,图书馆发展不能忽视茶文化在社会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应该做好茶叶文化的内涵的引进和挖掘,将其作为图书馆服务内涵提升和发展的品牌。只有树立茶文化在图书馆阅览室中的地位,才能真正的围绕茶文化建设现代化文化服务品牌,促进茶文化在各个层次读者间的传播和交流,推动图书馆文化、阅读文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图书馆应该组织多种形式的茶文化阅读活动,吸引社会力量的参与,尤其是茶叶产业的参与,为图书馆茶文化阅览室发展积蓄力量。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如福建、浙江、云南等地,茶叶产业已成为基础雄厚的产业,体系也较为完备,社会参与者具有非常丰富的茶文化及茶文化资源。所以图书馆要想开发和建立茶文化阅览室,就必须与本地的茶叶文化产业相联系,邀请茶文化从业人员及企业为阅览室的发展出谋划策。同时为更好地提高茶叶文化服务的需要,图书馆应该与茶文化企业密切合作,获取企业资金及技术支持,搜集茶文化相关文献资源,甚至邀请相关企业参与到茶文化讲座、茶文化阅读主题活动、茶艺展示等活动中,增加茶文化阅览室的社会知名度。
3.2推进茶文化的文献资源建设,探索数字阅览模式
茶文化文献资源建设是展开特色阅览服务的物质保障和基础,图书馆必须在树立茶文化意识的基础上,丰富自身茶文化文献资源,才能保证茶文化研究、阅读需求,同时也能满足地方茶文化及茶叶经济发展的需求。要想将图书馆茶文化阅览室开发的既有独特性,又具有规划性和连续性,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地方政府或图书馆保证阅览室建设资金。茶文化阅览室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就要求图书馆或政府从政策上予以倾斜,尤其是对优秀文化传播必须予以资金保障。同时图书馆要根据茶文化专题建设的目标,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对优秀茶文化资源要组织专门的部门进行发现和征集。其次,完善茶文化数字阅览资源。由于茶文化资源多源于古典文学作品,导致数字化程度较低,难以吸引现代读者的兴趣。所以要想真正的确定茶文化阅览室在图书馆建设中的地位。通过电子扫描、电子书籍下载、购买等手段将现有实体茶文献资源转化为虚拟数字资源。在开发茶文化数字阅览资源的同时,图书馆应该加大茶文化特色共享的力度,建设信息共享的空间。茶文化阅览室的共享空间必须为读者提供如茶文化检索、查询、反馈、展览、讨论等网络服务,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将茶文化阅览室划分为文献资源区、讨论区、咨询服务区、休闲娱乐区等特殊功能区域,并为读者及相关参与人物提供如打印机、扫描仪、复印件等数字硬件配置,才能将茶文化这一传统资源与时代接轨,为不同的读者提供特色阅读服务。
3.3加强茶文化阅览服务,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茶文化阅览室作为个性化的主题性阅览室,要想抓住特色人群的阅读兴趣,就必须加强茶文艺阅览的个性化服务,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一方面图书馆茶文化阅览室必须充分尊重茶文化研究或阅读者的具体行为习惯、阅读特点及偏好,为不同的茶文化参与者提供不同的服务。要想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首先应该抓住读者对茶文化的兴趣,为读者提供我国四大茶叶产区特色茶叶资源文献,介绍不同茶文化内容,将茶文化阅览室阅读内容予以分类管理。其次,对茶文化参与者的年龄进行分段,对老年、中年、青年读者对于茶文化的文化选择进行思考,将品茶文化、茶艺鉴赏、世界茶文化等不同内容提供给不同读者。最后,对茶文化参与者的阅读手段进行分类,提供实体阅读、网络化阅读以及体验式阅读等多种阅读途径,让阅读呈现出层次化、个性化及多元化分类趋向。
另一方面,图书馆茶文化阅览室应该加大对馆员茶文化素质的培训和提高。要想提高自身的服务,必须具备专业的从业人员。图书馆应该组织相关从业者参加茶叶文化的培训,让读者了解我国茶叶历史及茶文化内涵,这关系到茶文化阅览室功能的实现和发挥,甚至可以提高茶文化阅览室在文化体系中的核心竞争能力。除此之外,茶文化阅览室还必须对阅览室相关人员加强茶文化数字资源服务素养,让从业者能为现代读者提供更加现代化、快捷便利的阅读环境,为茶文化参与者创建更加现代化的服务平台。
4 结 语
总而言之,图书馆要想真正的实现茶文化阅览室的开发和建设,必然需要经过长期的茶文化积累、茶文献资源积累及服务意识的培养。目前我国图书馆必须立足于我国茶文化历史及资源,认识自身建设的不足,在实际的工作中树立茶文化主题意识,丰富茶文化文献资源,提升服务水平,才能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实现传统茶文化与阅读文化的结合,并在文化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赵华荣.创建图书馆主题阅览室的初步构想 [J].大众科技,2012 (2):207-208.
[2]朱红缨.茶、茶艺、茶文化:从文化研究视角看[J].文化研究,2015 (1):265-276.
[3]郑良光.争取社会合作,发挥图书馆文化体闲功能-以汕头市图书馆茶文化阅览室建设为例[J],2011(4):149-151.
作者简介:张茹(1972-),女,陕西西安人,本科,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