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茶歌对于当下音乐教学的意义

2016-03-31靳甜甜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3

福建茶叶 2016年6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意义

靳甜甜(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3)



采茶歌对于当下音乐教学的意义

靳甜甜
(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3)

摘要:采茶歌是我国传统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行为”层面的一种茶事文化、茶艺文化、茶道文化。在性质上讲,采茶歌与伐木歌、川江号子、搬运歌等艺术形式一样,属于我国民歌中的典型的“劳动歌”,采茶歌基本特征包括内容上的多以歌颂茶文化、茶生活为主;风格上的多讲究以粗犷的山间小调为主要表达样式;唱词结构上的多采用对称式句式结构。采茶歌对于当前音乐教学的借鉴价值有:为音乐教育提供现实的生活素材、为音乐教育提供具有“原生态”性质的审美意境、为音乐教育塑造民族性、民俗性的审美情趣等。在音乐教学中实施“采茶歌”思路的基本策略有:要把握好“采茶歌”唱腔与音乐教学的关联、要把握好“采茶歌”的表演互动,使学生开展艺术互评、要把握好“采茶歌”的民族性教育特色。

关键词:采茶歌;音乐教学;意义

关于我国茶文化与音乐的艺术关联是一种受到饮茶人士格外推崇的一种通感式的生活体验,正所谓“高灯喜雨坐僧楼,共话茶杯意更幽”道出的就是一种艺术感受,这种艺术感受将“茶文化”与“音乐”、自然环境等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实现了一种对茶文化的深度审美体验。采茶歌是我国传统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行为”层面的一种茶事文化、茶艺文化、茶道文化。在当前音乐教学中,将采茶歌的一些重要元素和基因应用其中,可以很好地提升我们的音乐教学效果。

1 采茶歌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作为一种民间茶文化艺术形式,我国茶文化视野中的“采茶歌”主要是源于南方产茶区的湖北地区和江西南部山区、湖南、安徽、广东、福建等产茶地方的一种劳动民歌,最初是采茶劳动者在采茶劳作中形成的一种民间曲调、小调,后来逐步由一人干唱发展到了以竹子击节作为韵律形式、一人领唱、众人合唱的一种茶事活动。在性质上讲,采茶歌与伐木歌、川江号子、搬运歌等艺术形式一样,属于我国民歌中的典型的“劳动歌”,承担着采茶过程中的“协调动作、指挥劳动、鼓舞情绪”、释放劳动压力、弘扬茶文化的社会功能。对于茶文化视野中的采茶歌来讲,正所谓有“无茶不成戏”、“无茶不成曲”的民间谚语。采茶歌作为践行茶文化的一种社会实践方式,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1.1采茶歌的内容特点:多以歌颂茶文化、茶生活为主

考察采茶歌的产生,主要是采茶人在采茶过程中口头地、自发地、即兴地根据劳动的节奏和强度,自由挥发出来的一种口头艺术形式。以江西赣南地区的采茶歌为例,绝大部分的采茶歌例如《试妻》、《补皮鞋》等在内容上都将采茶过程中的劳动细节、肢体语言、话语对白,以“喜剧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茶文化的深层次来看,茶歌的内容主要还是一种乡土社会中的“农耕价值”追求路径,反映的是劳动人民在采茶、制茶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生活细节、审美导向、日常经营、爱情乡俗等内涵。

1.2采茶歌的风格特点:多讲究以粗犷的山间小调为主要表达形式

在几千年茶文化的变迁过程中,我国不同地域、不同茶区的采茶歌数量繁多、引人入胜。在赣南采茶歌的地域性传播、地域性演化、音乐“借取”的变化中,赣南地区原来具有的独特的“民间小调”传到了其他地区,使我国整体上的采茶歌呈现为一种风格上的“小调”追求。这些小调的联合体聚集起来就形成了采茶歌。仍以江西赣南地区的“采茶歌”为例,其小调被划分为清晰的“三腔一调”,即“茶腔”“灯腔”“路腔”和“杂调”,其中的“杂调”与方言中的“哪嗬嗨”、“哎嗨哟”相伴随穿插在不同的“声腔”中,构成了采茶歌的主要艺术风格。这种采茶歌中的“小调”又可以细分为“戏曲正调”、“民间小调”和“戏曲杂调”等样式,在不同地区的茶歌中有不同的搭配组合。

1.3采茶歌的唱词结构特点:多采用对称式句式结构

采茶歌属于民歌的范畴,在句式结构上大多呈现为一种对称式的表达方式,对称的常见结构是二句式和四句式。我们以广西一首著名的采茶歌为例:“三月鹧鸪满山游,四月江水到处流,采茶姑娘茶山走,茶歌飞上白云头。草中野兔窜过坡,树头画眉离了窝,江心鲤鱼跳出水,要听姐妹采茶歌。采茶姐妹上茶山,一层白云一层天,满山茶树亲手种,辛苦换得茶满园。春天采茶抽茶芽,快趁时光掐细茶。风吹茶树香千里,盖过园中茉莉花,采茶姑娘时时忙,早起采茶晚插秧,早起采茶顶露水,晚插秧苗伴月亮”。这首采茶歌在句式结构上采取的是严谨的二句式对称结构,呈献给受众一种结构严谨、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简明畅快、生活气息浓厚的艺术享受。

2 采茶歌对于当前音乐教学的借鉴价值

采茶歌是我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行为载体”和“口头文化符号”,对于当前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实现茶文化的继往开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活化艺术理论认为,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最终的来源是“现实生活”,因此培养学生艺术素养、音乐素养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和趋势就是“生活化教学”,即从一种具体可感的、现实的生活语境出发来开展教学。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一种生活化艺术形式的“采茶歌”对于音乐教学具有极强的借鉴价值。

2.1为音乐教育提供现实的生活素材

艺术教育生活化的首要含义就是从现实生活中挖掘足够的艺术素材,实现一种“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境界。音乐教育成功的一个前提就是对学生审美注意力、艺术感觉、艺术兴趣的培养和调动。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式大多基于课堂理论和书本知识,这些知识的本质是一种抽象化的理念体系,尽管这些理念体系也是来源于生活,但是对于学生的艺术心理来讲是一种“咀嚼后的营养”,不是一种原生态的艺术体验。采茶歌是诞生于制茶过程中的一种现实艺术,具有很强的艺术活力和群众基础,从这些具体可感、艺术个性突出的素材入手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们的艺术兴趣。

2.2为音乐教育提供具有“原生态”性质的审美意境

音乐教育并不是一种仅仅局限于教室课堂的教育实践形式,这种艺术的实践或者说审美的实践需要一个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审美想象和艺术细胞的意境。采茶歌在流变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变体,最为突出的一个流变产物就是“采茶戏曲”,这种艺术形式融唱、舞蹈、表演、对白等于一体,可以很好地为学生的音乐审美提供一个近乎于“原生态”的意境。

2.3为音乐教育塑造民族性、民俗性的审美情趣

音乐家是有国界的,但是艺术、音乐没有国界,是一种通感的艺术形式。如上文指出的,我国采茶歌在“借取”式发展方面形成了一种“采茶家族”式的繁衍模式,地域性、民族性、方言性、区域性成为茶文化丰富性的生动体现。因此说,采茶歌曲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歌曲”的特点——人们在共同生活、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借助于这种民族性的艺术形式,音乐教学可以使学生们树立起具有我国传统茶文化特点的“和谐”、“天人合一”等审美价值,同时加深学生们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文化自信”。

3 在音乐教学中实施“采茶歌”思路的基本策略

音乐教育教学的生活化路径提倡的是对“教条化”、“抽象化”、“理论化”教学方式的批判和超越,去追求一种教育活动“实然向度与应然向度的辩证统一”的过程。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实施采茶歌在根本意义上就是涉及到如何实现音乐教育的生活化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策略进行把握:

3.1把握好“采茶歌”唱腔与音乐教学的关联

在艺术风格上,采茶歌区别于其他类型音乐的最为直观、最为明显的风格表现特征就是其“唱腔形式”。在音乐教学中,根据不同的音乐流派和高中低音的组合等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不同风格的唱腔作为一种艺术熏陶,供学生们习练。例如,广西桂南地区的采茶歌的唱腔大多具有古雅淳朴、生活气息浓厚、借入型唱腔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这种唱腔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民间音乐的艺术细胞,使学生可以在节奏感、音乐美的意境中实现对艺术的兴趣培养和方法把握。

3.2把握好“采茶歌”的表演互动,使学生开展艺术互评

采茶歌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其立足于坚实的现实生活——茶文化生活,这种生活化的艺术形式可以很好地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实现表演者与受众的有效互动。传统音乐教育存在的一个典型问题就是师生关系的单向灌输传播和沟通不足。对此,我们可以在音乐课堂上让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自由选择不同的采茶歌、采茶戏,在课堂上分组扮演和演唱,让学生们在课堂参与中、自由表达、互相评价中实现对艺术自由的感知,从而提高音乐素养。

3.3把握好“采茶歌”的民族性教育特色

如上文述及,我国采茶歌呈现出“同源异流”的地域性、民族性特点。例如,北方茶区的采茶歌呈现出高亢、悠长、豪放的特点;南方茶区则呈现出婉转、优美、妩媚的形象。当前我们的民族音乐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处理不好民族性和现代性的特点。近几年出现的所谓“乡土艺术进校园”等文化实践活动还处于一种空白或起步阶段,课堂上的学生对于这些艺术形式还没有建构起一个基本的兴趣和信任框架。因此,我们的音乐教学管理创新机制中应当加入对民俗音乐、民族音乐教学的标准化、考核化指标体系,引导教师队伍在课堂上穿插传授以采茶歌为表现之一的民族音乐。

参考文献

[1]刘伶俐.谈中国民歌的分类及特点[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 (6x):46.

[2]黄允箴.论“采茶家族”——一首“采茶歌”的流变[J].中国音乐学(季刊),1994(1):52-64.

[3]杨吉慧,林建平.赣南采茶歌舞的风格与特点[J].艺术教育,2006 (3):53.

[4]桑素萍.注重音乐教学的民族性促进学生成长成才[J].成才之路,2013(20):12-13

[5]张国启.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发展向度 [J].思想理论教育,2009(7):28-31.

作者简介:靳甜甜(1981-),女,陕西西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钢琴教学。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k”的几何意义及其应用
有意义和无意义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