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鲑鳟鱼养殖产业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

2016-03-31王建波

中国水产 2016年2期
关键词:鳟鱼养殖

文/王建波



我国鲑鳟鱼养殖产业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

文/王建波

据渔业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我国鲑鳟鱼产量3.91万吨,进口量达到6万吨左右,国内产能占比只为39%左右,国内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还需进口弥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用鱼类的选择不仅追求口味,还要追求营养和安全,鲑鳟鱼不仅符合人们的追求,而且肉质味美细嫩,特别在东方国度内是作为刺身的主要原料,国内的消费需求日益旺盛,预计每年将以20%的速度增长。

鲑鳟鱼是鲑鱼和鳟鱼的统称,严格意义上讲鲑鳟鱼都是鲑科鱼类。我国鲑鳟鱼养殖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近5年累计创产值估计50亿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继虹鳟和金鳟之后,我国又先后引进了硬头鳟、银鲑、白点鲑、大西洋鲑、北极红点鲑等品种,另外还积极开发了本土的哲罗鲑、细鳞鲑等品种。这些鲑鳟鱼类对水温和盐度的适应性各有特色,将成为以虹鳟主导的鲑鳟鱼产业的重要补充或替代。但是在产业的快速发展中逐渐暴露出一些如产品形式单一、产品品质不高、冷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我国鲑鳟鱼的可持续发展等。基于此,本文依据相关统计数据、前人研究成果及本人的实际工作经验,从全面梳理我国鲑鳟鱼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出发,运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鲑鳟鱼养殖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剖析,从而提出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鲑鳟鱼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我国鲑鳟鱼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

1. 鲑鳟鱼的经济品种

鲑鳟鱼按分类学上定义就是鲑科鱼类,隶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鲑形目。约有36种,分属鲑亚科、白鲑亚科和茴鱼亚科。其中鲑亚科有大麻哈鱼属、鲑属、细鳞鱼属、哲罗鱼属和红点鲑属5属22种,白鲑亚科白鲑属13种,另有茴鱼亚科茴鱼属1种。

我国鲑鳟鱼的养殖经济品种从上世纪60年代的虹鳟1种发展到现在的10多种,主要有:虹鳟、金鳟、硬头鳟、山女鳟、银大麻哈、大鳞大麻哈、褐鳟、大西洋鲑、北极红点鲑(北极鲑)、花羔红点鲑(多丽鲑)、白点鲑、美洲红点鲑(七彩鲑)、高白鲑、哲罗鲑、细鳞鲑等。

2.苗种生产

目前我国鲑鳟鱼发眼卵需求和消费量在1亿粒左右,主要生产地区包括黑龙江、甘肃、河北、北京、山东、青海、新疆、山西等省市,国产发眼卵年产量约8000万粒左右,基本为虹鳟发眼卵。大西洋鲑、硬头鳟、三倍体虹鳟等品种发眼卵主要依靠从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地进口,大概全年需求量在2000万粒左右。

3.商品鱼生产

根据农业部渔业局的统计数据资料显示,2011年前商品鱼产量不足2万吨,2011年产量2.16万吨,2012年达到2.85万吨,2013年达到3.23万吨,2014年达到3.91万吨。本文选择了2004年后的统计数据,并分析了其变化趋势如图1.1。

从图1.1看出,这个世纪以来我国鲑鳟鱼养殖产量相对稳定增长,近几年提高明显,但总量不大,到2014年才超过3万吨以上。其中鲑鱼产量变动幅度不大,2014年才有显著提高,鳟鱼产量稳中有升,2104年产量下降。

4.养殖技术和模式

我国鲑鳟鱼养殖产业经过50多年的长足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生殖调控、繁殖和养殖技术,特别是虹鳟,全国各地区只要生理条件合适随时随地都可进行种鱼的发育、繁殖和鱼卵的孵化。近年来,我国鲑鳟鱼人工养殖规模在不断的扩大,使得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选育种技术也已有所发展,有实力的公司已能进行全雌或三倍体鱼种的制备。我国鲑鳟鱼最主要的养殖方式为利用冷溪流、冷泉水、水库底排冷水的流水或微流水水泥池养殖,如北京怀柔的虹鳟一条沟养殖;二是利用冷水湖泊或海洋的网箱养殖,如青海的龙羊峡水库、甘肃的刘家峡水库及山东沿海的海水深水网箱;三是利用大水面的冷水湖泊放牧式养殖,如新疆的赛里木湖封闭性冷水湖,投放高白鲑鱼苗,现年产量能达到400多吨。

图1.1 2004-2014年我国鲑鳟鱼养殖产量变化趋势

5.养殖区域

全国养殖区域分布在北京、河北、山西、青海、辽宁、山东、云南、四川、广东、甘肃、陕西、湖南、新疆、重庆等26个省市区内,上海、海南、湖北几乎没有养殖分布。主要分布在北方的三北省份、北京、山东、山西、青海、河北、甘肃、陕西和南方的四川、云南、广东、浙江、贵州。

6.饲料和病害

随着鲑鳟鱼养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目前鲑鳟鱼苗种和成鱼养殖阶段都使用人工配合饲料。但因为没有生产鲑鳟鱼专用饲料的大型企业,故各地区使用不同生产厂家的饲料,有些养殖户也使用其他鱼的人工配合饲料。其中有些地区因为鱼粉容易获得,也有些养殖场自制颗粒饲料投喂。基本养殖户都购买商品人工配合饲料,目前饲料价格在10000元/吨左右,饵料系数高,介于1.3~1.6之间。

我国鲑鳟鱼主要还是虹鳟品种。目前病害防治方面还是以药物防治为主,而虹鳟鱼已经有50多年的养殖历史,种质退化严重,近年病害严重,特别是受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等爆发式疾病影响严重,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新引进品种近年发展势头迅猛,目前病害较少。

7.产业组织模式

经过鲑鳟鱼养殖产业的多年发展,其产业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从最初的科研院所试养、专家+公司的模式到合作组织+农户,后有繁育养小而全的公司或农户,再到现在的繁育养推加工一体化的公司;从产业链角度有良种繁育、苗种生产、成鱼养殖、饲料生产、加工与销售的企业或农户。虽然以产学研相结合的龙头企业不断涌现,促进了产业的结构调整,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的提升,养殖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但现代的鲑鳟鱼龙头企业的建立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科技和经济水平的制约,企业的规模和效益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很大差别。

8.市场与贸易

目前我国鲑鳟鱼的消费形式有很多种,国内产品主要是以小型的鲜活产品为主,规格在1公斤左右/尾,销往大小酒店、饭店、档口,采用清蒸、红烧、烤等烹饪方式,全年消费在3万吨左右;还有就是大型产品,规格在2公斤/尾以上鲜活或冰鲜形式销外大酒店,采用加工成生鱼片的烹饪形式,很大部分是进口产品,全年消费量在5万吨左右,来自国内产能很少;还有小部分是粗加工产品消费如烟熏、冷熏等。由于饮食习惯的原因,鲑鳟鱼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还不是主流消费水产品,就目前看,小型鱼产品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已相对平衡;而大型鱼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量成逐年上升趋势,国内生产总量很小,但近年已在稳步提高。

虽然目前我国鲑鳟鱼商品鱼价格与90年代比较低,还算比较稳定(见表1.1),但还有利润空间。根据测算,按一般的养殖管理水平算,1公斤商品鲑鳟鱼的成本价格在24元左右,只要出池价格大于24元/公斤就有利可图,一般市场批发价格比出池价格高2-5元/公斤。与传统的水产养殖品种比较,仍然占有很大的优势,利润率还是相对较高的,对养殖户还是有很大吸引力。加上近年来引进很多的新品种,因其本身价格高于虹鳟鱼,并且养殖成活率高,其利润空间更大。从长远来看,随着企业精深加工能力的提高,延长了产业链,那么鲑鳟鱼养殖产业将是大有可为的。

二、我国鲑鳟鱼养殖产业的SWOT分析

SWOT 分析法是安德鲁斯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战略分析方法,是一种较全面客观而准确的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战略规划分析工具。用到产业上,亦可分析某一产业的内部优势(strength) 、劣势(weakness)和外部的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

本章运用SWOT理论对我国鲑鳟鱼养殖产业进行系统分析,有利于正确认识我国鲑鳟鱼养殖产业的内在优势、劣势和外部存在的机会及威胁,以便更好的认识我国鲑鳟鱼养殖产业的实际情况。

1.优势因素分析

(1)用于养殖的冷水资源丰富

我国大部分冷水水域的水质都符合鲑鳟鱼的栖息和养殖。我国冷水资源主要有涌泉水、山区河水、水库底排水、井水、雪山融水、地下海淡水及高原湖水等类型水体。我国冷水水域分布广,资源丰富,内陆总水域面积达到约90万平方公里,冷水水域面积约30万~45万平方公里,占比为1/3~1/2,从云南怒江贡山到黑龙江省漠河,从新疆的塔里木河口喀什至黑龙江省抚远之间蕴藏着丰富冷水,覆盖着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还有全国各地区大型水库的地排水资源如浙江、福建、江西等省市。另外,还有具有丰富地下海水的辽宁、山东沿海等地。

表1.1 2008-2013年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虹鳟鱼批发价格变化情况表(单位:元/公斤)

鲑鳟鱼的增养殖已在我国一些水域开始进行了。江河方面:龙羊峡、李家峡、鸭绿江支流、四川省雅砻江、黑龙江、鸭绿江支流密江。湖泊方面:新疆的赛里木湖、康巴湖、青海湖、浙江千岛湖、黑龙江的镜泊湖、五大连池。水库方面:辽宁关门山水库、山口水库、浙江的牛头山水库等。雪山融水、地下水利用方面:所有省份均有开发利用。地下海水方面:山东海阳利用地下海水养殖大西洋鲑。各类冷水水域都有被开发利用,但实际上仅开发利用了全国冷水资源总量的2%左右,算上海水部分,冷水资源开发率更低。绝大部分还没有被利用,特别是养殖鮃鲽鱼类的温室大棚地下海水资源基本没有开发利用,就被利用的冷水资源来说利用效率也不高。所以在目前这种资源条件下推算,未来生产能力预计可达50~60万吨,甚至更大,有效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

(2)繁育养等科学技术条件优越

虽然鲑鳟鱼养殖起步较晚,但我国保存了丰富的鲑鳟鱼种质资源。虹鳟鱼品种的亲缘来源于美国、挪威、芬兰、日本、朝鲜等五个品系;以及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依据以上品系通过家系选育技术培育出的两个优良品系渤海1号、2号;甘肃省水产研究所选育出的甘肃金鳟;土著种有哲罗鲑、细鳞鱼、红点鲑、银大麻哈、大鳞大麻哈等;还有从国外引进的种质资源:硬头鳟、山女鳟、、褐鳟、大西洋鲑、北极红点鲑(北极鲑)、花羔红点鲑(多丽鲑)、白点鲑、美洲红点鲑(七彩鲑)或溪红点鲑、高白鲑、王鲑等。这些品种和品系为遗传育种和未来大规模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鲑鳟鱼养殖经过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虹鳟和金鳟品种,现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人繁技术,南北方地区只要条件合适随时随地都可进行种鱼的育肥和繁殖。利用虹鳟鱼成熟的繁养技术在本土品种细鳞鲑和哲罗鲑上已经成功实现了繁育养推。以及围绕着从品种选育、饲料营养、养殖、资源增殖、病害防治等方面开展的技术研究工作的一流鲑鳟鱼研究队伍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北京市水产研究所;甘肃省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吉林省水产研究院;辽宁淡水水产研究所;四川省水产研究所;西南大学水产研究院;东北农业大学等。

(3)养殖户养殖热情高涨

近几年,小规格鲑鳟鱼的价格维持在30~50元/公斤之间,虽然总体产量没法跟大宗产品相比,但养殖效益是大宗水产品3~10倍左右,优势明显。大规格鲑鳟鱼价格60~80元/公斤,而且价格比较稳定。与大宗水产品草鱼比较,比较优势更加明显,如下表1.1。

正因为鲑鳟鱼产品环保、绿色,养殖效益高,吸引了各路资金的青睐,近几年盾安集团在龙羊峡、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管理局、甘肃文祥生态渔业有限公司、加拿大企业在本溪注资养殖鲑鳟鱼,上述大型企业和财团投资数亿开展鲑鱼养殖,引进国外先进养殖设施和理念,促进和提升了我国鲑鳟鱼养殖业的迅猛发展。

2.劣势因素分析

(1)产业发展不均衡

目前我国鲑鳟鱼养殖地区已遍布全国26个省市区内,但主产区都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和偏远地区。从全国层面上看养殖地区较分散,在主产区内分布也比较分散,导致产业关键技术、贸易等信息交流和物流不畅,专业化程度低,没有形成强势的产业规模。

(2)养殖产品品质不高

目前,我国鲑鳟鱼类适合本国养殖条件的优良品种不多,能得到大多数养殖户认可的良种没有,所以很多人自繁自养,近亲繁殖,导致种质退化,疾病泛滥;因养殖地区分散,投入不足,信息交流缓慢,使得养殖技术粗放,模式固化,工艺水平整体不高;饲料营养研发方面严重滞后,鲑鳟鱼养殖饲料一部分来源于进口,大部分仍为国产饲料,饲料配方不合理平衡,饵料系数高;以上种种导致生产的产品参差不齐,品质不高,故难以形成品牌,与国际品牌抗争,更难进入国际市场。

(3)产品加工能力不足

我国鲑鳟鱼的上市方式主要以鲜活产品销售,产品规格较小在0.75kg/尾左右,占到产量的80%以上,如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发生如北京虹鳟鱼一条沟、云南丽江旅游区地区等的游钓形式也基本是鲜活产品;冷熏、热熏、腌制等加工形式上市因不受欢迎,产量很低。深加工的加工企业基本没有。

3.机遇分析

(1)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大

在“十二五”的水产养殖品种规划中把鲑鳟鱼列入了规划,并把鲑鳟鱼纳入了全国水产原良种体系建设的范围内,在全国主产区建设了一批鲑鳟鱼原良种场;2010年农业部给予鲑鳟鱼养殖产业极大的支持,批复了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为项目牵头的农业行业专项—“冷水性鱼类养殖产业化研究与示范”,并成立了冷水性鱼类产业技术体系;2011年得到国家科技部支持,在西宁成立了冷水性鱼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国有57家产学研优势单位加入联盟,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又组建国家冷水性鱼类工程研究技术中心;2012年北京市组建了鲑鳟鱼创新团队。这些规划、项目、联盟和团队都显示了国家对鲑鳟鱼养殖产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

(2)国内外消费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品质,质量安全的水产品有更大的需求,国内养殖产量2010年为1.78万吨(农业部渔业局,2010),到2013年就达到了3.23万吨,是2010年的1.8倍左右,而且几乎全部内销。另外每年我国还从挪威、智利、美国等国家进口鲜、冻三文鱼供我国人民消费,保守估计,2012年的进口量接近6万吨。而且鲑鳟鱼的消费,特别是高品质的鲑鳟鱼(三文鱼)已经不是奢侈品,在各大小农贸批发市场,大小超市,甚至婚丧嫁娶的宴席中都可见踪影。所以未来的消费市场需求将会愈来愈旺盛。

(3)人们对水产品品质的要求逐年提高

如今,食品安全是摆在每个人生活当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人们不仅仅满足于要吃饱,而是要吃的好,吃的放心,吃的健康。所以高质量、高品质的食品将会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欢迎,水产品也不例外。据很多研究表明,水产品比较于畜牧产品更加接近人类的营养需求,好吃又利于身体的吸收,人们将自觉的吃食水产品。而鲑鳟鱼类本身生长在清洁、无污染的流动水域中,产出的产品自然绿色、健康,其中富含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又是鱼类中最高的品种之一。

4.威胁分析

(1)国外鲑鳟鱼产品的冲击强烈

国外特别是挪威、智利等国家每年鲑鳟鱼的产量都达到上百万吨,而且在国内已经形成了市场和品牌,并有固定的消费群体。说到三文鱼首推挪威三文鱼。而且这些国家无论在养殖条件、技术和营销上面都已经相对完善和成熟,产品的价格也很公开,而且低廉,对国内养殖产品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表2.1 2011-2013年两种鱼的批发市场价格比较表(单位:元/公斤)

(2)养殖用水节能减排标准要求高

我国鲑鳟鱼养殖方式总体上属于粗放状态,在冷水的利用上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流水养殖不仅浪费水资源,也使得排出的水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目前以致将来,我国水资源将会严重的缺乏,加上国家对节能减排的标准逐年提高,对鲑鳟鱼的养殖产业造成威胁。

(3)消费习惯的不利影响

我国人民日常的饮食习惯是吃熟食,而鲑鳟鱼消费形式很大部分是生鱼片,但吃食刺身只是一种猎奇或饮食补充;对鲑鳟鱼的另一种做法烟熏、烧烤在日常生活中吃法更加少。中华民族的固有饮食习惯对鲑鳟鱼的食用方法造成抵触。

三、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通过以上综合分析,认为我国鲑鳟鱼养殖产业有着丰富的养殖用冷水资源、成熟的繁育养等科学技术条件和高涨的养殖热情;面临着政策资金的强力支持、国内外强劲的消费需求和预期等机遇;存在着产业发展不均衡、产品品质不高和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和威胁,故我国鲑鳟鱼养殖产业应充分发挥优势,努力克服威胁,紧紧抓住机遇,积极迎接挑战,将我国鲑鳟鱼养殖产业做强做大。

2.对策建议

未来,我国鲑鳟鱼养殖产业将成为渔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部门。为了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提升产业化进程

由于鲑鳟鱼产品有机、绿色和品质相对较高的特点,在人们高度关注生活品质和食品安全的今天,正逐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追捧。鲑鳟鱼养殖现在乃至将来都是渔业发展中的朝阳产业。国家应该从战略高度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政府应该做好各方面的总体规划和行业发展的引导工作。首先,政府可以对鲑鳟鱼的养殖进行总体规划,如国家育种计划、繁育体系、疾病防控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等。利用国家层面的重视和政策扶持,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的鲑鳟鱼养殖业,倡导建设规模化、操作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的产业体系。

(2)提高养殖工艺水平和产品品质,加快品牌建设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水产品的热爱和国内外市场消费需求的日益强烈,利用国家政策、资金支持和充足民间资本投入的机遇,政府做好鲑鳟鱼养殖产业的规划,平衡好产业区域发展,在有条件的地方扩大养殖规模,形成产业集群;加强养殖设施化水平建设,改进养殖技术和模式,提倡放牧式、节水、低排、工业化的养殖方式,建立整套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提高养殖产品的质量;提升鲑鳟鱼加工业水平,大力发展鲑鳟鱼的深加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加大产品品牌建设力度等工作。

(3)保护种质资源,加快良种化进程

优良品种是鲑鳟鱼养殖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鲑鳟鱼品种繁多,有国外引进的也有国内野生资源存在的,但适合我国养殖条件的、获得大多数养殖户认可的品种不多,这有利又有弊。有利的是,我们存在着丰富的育种用的种质资源,不利的是良种化水平低。所以国家应大力保护鲑鳟鱼种质资源,并加大育种和疫苗研发资金的投入,构建起育种、制种、苗种培育的国家体系,加快培育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优良品种,并规范苗种生产制度,从而提高良种的覆盖率和贡献率。

(4)建立产业协调合作组织,提高市场竞争力

我国鲑鳟鱼的养殖技术已相对成熟,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养殖产品品质良莠不齐,导致市场恶性竞争,劣币驱逐良币。故应积极促进建立政府主导下的产业协调合作组织,以此平台,一方面加强产业技术和贸易信息交流,提高对国内外市场的产品营销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从而规范产品市场、规范行业秩序,加强自律,大力提高产品质量,把我国的养殖技术优势变为经济和贸易优势,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

作者单位: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猜你喜欢

鳟鱼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年年有“鱼”
闽南山区养殖鳟鱼的技术要点
猪市虐我千百遍 我视养殖如初恋
聪明的鹰
新西兰鳟鱼生存之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