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机制 夯实基础全面提升现代渔业建设的技术支撑和公共服务能力(内陆篇)

2016-03-31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水产工作站

中国水产 2016年2期
关键词:推广站渔业技术推广



创新机制夯实基础全面提升现代渔业建设的技术支撑和公共服务能力(内陆篇)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水产工作站

近年来,临潼渔业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宏观布局和品种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无公害健康养殖技术逐步成熟,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病害防治服务体系全面发展,渔业综合发展后劲增强。2014年,临潼区被评为“全国基层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

加强养殖品种结构调整。积极引进和推广红鳌鳌虾、娃娃鱼、中华鳖及松浦镜鲤等优良品种。红鳌鳌虾的试验养殖和繁育在西北地区属首家,2014年试验养殖10亩,2015年推广到30亩,外售虾苗收入40万元。以临潼区潇阳大鲵养殖公司为龙头的大鲵的“公司+农户”养殖模式稳步推进,已有13户加入。

试用和推广渔业新设施。微孔增氧设备和池塘全自动溶解氧测控器的引进和推广走在全省前列,目前已经使用纳米微孔增氧设备30多台套,池塘全自动溶解氧测控器60台以上。2015年引进了13台涌浪机。下一步计划针对本区池塘严重老化问题引进最新的“底改机”。

培育扶植休闲渔业发展。规范和支持以垂钓、餐饮娱乐为主的休闲渔业,发放《休闲渔业示范证》17家。新丰、任留、代王、韩峪等地生态休闲渔业的持续发展,带动了渔业产业二、三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壮大,成为渔业文化消费的新选择。

探索推广适地养殖模式。临潼区先后推行了种草养鱼、80:20模式等,近几年针对本地池塘淤泥过厚的特点,摸索出了鱼藕混养、鱼藕轮作模式,以及草鱼种两步法养殖模式,向重庆学习引进了生物浮床种植空心菜技术,试验了生物絮团技术等。

高度重视鱼病诊治服务。在渔业生产季节,渔技人员坚持在水产一线为渔民进行技术指导和鱼病诊治,为渔民提供渔业信息,协助填写养殖日志。临潼区水产站渔技人员年下乡次数平均在400人次以上。在2015年6月,临潼区新丰等鱼池再次发生鲤鱼暴发性死亡,渔技人员通过“水生动物疫病远程会诊系统”及时请教国家鱼病专家,确诊为疱疹病毒病,并在较短时间内使疫情得以控制,极大地减少了渔民损失。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水产工作站

汉台区水产工作站紧紧围绕农业倍增工程,按照大宗产品稳产量提品质、名优养殖扩规模增效益、特色养殖树品牌拓市场的总体发展战略,创新方法,积极努力,不断推进现代渔业发展。

调整养殖品种结构。以大宗淡水鱼类技术服务体系为支撑,产前、产中、产后全套一站式服务,不断更新换代,调减吃食鱼比例,继续增加斑点叉尾鮰、黄颡鱼、稚鲶、乌克兰鳞鲤等名特优新品种。从省水产研究所等地引进松浦镜鲤、中科3号鲫鱼、长丰鲢鱼、青泉鲤等200余万尾养殖,全区养殖品种超过20个。

创新试验示范推广。2015年,组织技术人员到铺镇南池村市级同庆现代渔业园区开展池塘脆鲩养殖试验工作,经6个月的新法喂养,试验获得成功。草鱼脆化养殖试验为汉台区淡水养殖增产、增效和消费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引导休闲渔业发展。利用汉台中心城区优势,积极开发休闲渔业,促进上规模、上档次,提升品位,形成特色,全区发展了近30家较大规模休闲渔业,狮子沟水乡被区政府命名为二星级农家乐。

强化养殖病害测报。全站技术人员根据全区养鱼塘库分布状况巡回指导渔农进行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收集病害发生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近3年累计监测面积2.7万亩,监测到3大类14种病害,通过及时预警和防治为渔户减少病害和非病害损失约158万元。

加强规模养殖监管。审办《水生动物防疫合格证》落实各项监管措施,对养殖过程进行督查,对养殖水质进行监测,对养殖鱼类进行抽检,要求养殖户按照《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进行生产,严格落实“五项制度,两项登记”,与养殖户签订《水产养殖生产质量安全责任书》。

大力推行无公害养殖。制定本区养殖操作规范和生产规程,安排技术人员到塘库指导,给已获得无公害认证和健康养殖示范场命名的企业授牌,促进和带动渔户牢固树立质量安全意识,有3户企业负责人主动要求参加省渔业局举办的无公害内检员培训班并获得证书。

★陕西省黄陵县水产工作站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法》,推进全国基层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建设工作,黄陵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积极行动,对照示范站创建标准,在全县范围内迅速掀起创建“全国基层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建设”工作热潮。按照“五个到位”的要求,全面落实各项创建工作。

加强队伍建设。黄陵县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工资全部纳入了财政拨款,县、乡两级推广机构人员全部到岗到位,结合基层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科技项目实施,探索建立了“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推广服务体系。制定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培训计划,鼓励干部参加水产养殖专业继续教育学习。2013年,推广站6名干部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产养殖专业,均被录取。

强化管理制度。为规范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制定了渔技制度责任到人、工作考评制度和人员培训制度等,并将其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强化水技推广人员挂乡(镇)包片、干部包村包户工作责任制。积极围绕公益性职能范围,开展多方位系统性的服务,逐步建立覆盖全市、突出重点的多元化推广机制,力求服务全面深入到位。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一是大力发展水产健康养殖,主推池塘无公害健康养殖、库坝生态养殖技术。二是做好名优品种养殖示范与推广,大力推广匙吻鲟养殖力度。三是调整养殖结构,尝试在稻田中养殖台湾板鳅,实现水稻水产双丰收。四是积极推广水产健康养殖、循环生态养殖、名特优品种生态养殖、鱼病综合防治等水产养殖新技术。五是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和新建池塘,重点实施县水产良种场老旧池塘改造,辐射刘家川、官庄周边部分可利用空地。

强化检疫检测力度。加大对水产投入品的监管,认真做好鱼病预测、水质检测、建立养殖日志、申办无公害水产品基地等基础性工作。建立健全养殖生产监管制度,对水产经营、销售、使用的鱼饲料、渔药、渔具,进行摸底调查,登记备案,对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予以取谛。

★陕西省蒲城县水产工作站

近年来,蒲城县水产站坚持服务和管理并重的工作思路,以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水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紧抓项目,注重服务,扎实工作。在创建全国示范站工作中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抓学习培训,提高服务效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集渔民意见,了解渔业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和渔民生产生活需要解决的困难,为工作找准方向和突破口。对水产技术工作人员开展渔业科技知识、水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党员干部服务渔农,服务渔业的能力。

抓宣传引导,形成发展共识。组织技术推广人员在县城和重点乡镇开展《渔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宣传活动,共印发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健康养殖宣传单10000余份,印制了500册水产品质量安全手册,印发技术资料300份,利用出租车车载LED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30天,使农业技术推广法精神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抓项目带动,推进池塘改造。2014年实施了省级渔业专项资金-县鱼种场池塘改造项目和三平公司蔡村渔场池塘改造项目,改造建设标准化池塘150亩,完成总投资56万元;实施了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扶持项目,完成改(扩)建池塘50亩。2015年实施了省级渔业专项补助资金项目,新建改造池塘100亩。

抓科技服务,促进成果转化。组织养殖公司和养殖大户赴先进养殖地区考察学习泥鳅、南美白对虾、莲鱼混养等健康养殖技术,开拓视野。开展渔业科技入户,组织技术推广人员坚持每月下乡1-2次。大力推广草鱼生态养殖技术、80:20高产养殖模式。引进台湾大板鳅,调整产业结构。

抓质量安全,推动健康养殖示范。加强水产品产地抽检,禁止使用禁用渔药,严格控制抗生素、添加剂用量,执行停药期制度。加强渔药、鱼饲料等养殖投入品监管,实行备案登记制度,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严格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继续落实水产养殖“两项登记 五项制度”,全面推行养殖生产日志。与养殖单位、养殖户签订水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承诺书,发放渭南市水产品(鲜活)销售备忘清单和登记清单,为建立水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奠定基础。

★黑龙江省宁安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宁安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全市渔业生产的技术指导,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普及,科技培训,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等公益性职责。2015年当选“全国基层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

完善工作机制,强化队伍建设。推广站于2009年1月实行全员聘任制度,三年为一聘期。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原则。建立岗位目标管理制度,设定科学的专业技术岗位,任职资格,实行职称和岗位择优聘用,按职称、岗位定酬。为了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制定了人员聘任制度、推广责任制度、技术推广考评制度、技术人员培训制度、多元推广制度等。建立以聘请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孔令杰为宁安市级推广首席专家,渔业技术指导员、技术员为主的技术队伍。

加强技术指导,提升服务水平。在工作中,进一步完善了以“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和“专家+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全市有12个乡镇,养鱼户720户,养鱼总水面4.4万亩。推广站共选聘技术指导员7名,按技术推广责任制,每人负责1-3个乡镇,重点指导11个科技示范户,全年进村入户不少于100天。全市确定科技示范户30户,每户带动周边10余户养殖户。建立了宁安市东京城镇红星渔场、宁安市钻心湖虹鳟鱼场等2个示范基地。

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一是强化水产技术推广人员的业务培训,组织全市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参加全省年度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二是强化渔民的技术培训和指导。2014年培训指导渔民600余人次,使市从业人员普遍掌握了养鱼实用技术,达到了每户都有一名科学养鱼的明白人。

★四川省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安县是四川省水产基地、无公害水产品产地县。全县已养鱼水面3万亩。2012年以来,安县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紧紧围绕“一个衔接、两个覆盖”这个核心,强化推广体系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加大渔业主推品种、主推技术的推广力度,促进了渔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强化组织措施,做到三个到位。一是领导到位。成立了由县水务局分管副局长任组长、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任副组长的安县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二是人员到位。选聘技术指导员7名,在全县遴选渔业科技示范户20户、渔业科技示范基地1-3个。三是责任到位。县级站与技术指导员签订《安县基层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目标责任书》,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签订《安县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技术服务协议》,明确责任。

强化人员管理,创新考核机制。一是细化量化工作任务。县级站与技术指导员签订的《安县基层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目标责任书》,每个技术推广人员全年进村入户指导服务不得低于150天。二是创新人员管理机制。制定了《安县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良性机制。三是创新考核考评机制。实行县水务局、乡镇政府和渔民代表三方共同参与的绩效考评机制,按县水务局、服务对象和乡镇政府50%、30%、20%的比例,以县水务局为主进行绩效考评,将考核结果作为技术推广人员评先评优、绩效奖励发放、晋职晋级的主要依据。

创新推广模式,提高技术推广效果。一是以科技示范户为样板,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的辐射作用,建立完善“推广机构+示范户+农户”和“推广机构+示范基地+农户”推广模式。三年来,安县累计建立渔业科技示范基地7个、培养科技示范户130户。二是以渔业龙头企业为支撑,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建立完善“推广机构+龙头企业+农户”推广模式。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眉山市东坡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在提高机构建设水平和水产技术服务能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效地增强了水产科技支撑保障能力,促进了全区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渔业可持续发展。2014年度,被农业部评为“第二批全国基层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

推广站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更新水产知识,切实提高推广人员的水产业务素质。一是订阅了多家水产类等专业期刊,不断学习养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快速更新业务知识;二是从网络上查阅水产专题知识、技术、经验,促进业务知识更新;三是向养殖生产实践学习,每年总结本地先进的养殖生产模式、关键技术、生产经验,供全站推广人员学习;四是每年集中培训推广人员学习水产新品种、新技术,组织参观学习本地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

长期以来,推广站十分重视水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引导全区渔业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期间先后引进革胡子鲶、云斑鮰、斑点叉尾鮰、加州鲈鱼等20多个新品种开展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名优水产苗种繁育居全省及西南地区领先地位,年繁育名优水产鱼苗58亿尾,为全区渔业品种结构调整、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推广站先后建立了“眉山水产交流群”、“眉山东坡水产微信公众账号”、“东坡区苗种联盟”信息平台,利用手机实现了水产政策信息的及时推送、水产供求信息的及时沟通、水产疑难问题的及时解答,分享养殖经验和感想,苗种生产单位(个人)信息的权威发布等多种功能,为渔业信息现代化做出了有益示范;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开展池塘溶解氧实时监测、自动启闭增氧机,向智慧渔业和精准渔业迈出了第一步。

★四川泸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泸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自2011年起就启动基层水产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工作,积极开展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创建工作,并于2013年成功创建为全国首批基层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

开展多层面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为了更好的做好水产推广服务,在人员到位后,重点加强了乡镇基层水产人员的业务培训。主要采取集中培训与重点业务指导相结合的办法,对乡镇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基层技术人员全面了解掌握了水产生产的各项技术,真正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指导的业务骨干。

健全机制制度,实行严格管理。在示范站建设中引入竞争流动机制,全面落实人员竞聘上岗制度,水产人员实行全员聘用,2年一聘,竞争上岗。同时,加强了岗位目标责任管理,对水产人员实行年度考评和任期考评制度,并把考评结果、技术人员的工作业绩与工资、奖金挂钩,以绩付酬。以此调动基层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为了充分发挥县乡两级技术人员作用,提高水产技术推广实效,在组织开展常规技术培训的同时,不断创新技术服务形式。一是开通水产热线服务,随时解答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水产技术难题。二是加强了现场技术指导。在鱼苗繁殖和高温季节,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全部深入到田间地块,进行现场指导。三是开通水产直通车。县水产推广站配备了水产直通车,为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开展工作提供了方便。四是做好技术示范。定期组织农民参观科技示范户健康养殖和无公害养殖模式,学习先进水产养殖技术。

树立示范典型,大力抓好示范带动。按照“政府引导,部门指导,业主经营,群众参与,规模发展”的基本工作思路,根据“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发展”的方针,选择一些能带动周边养殖户依靠先进养殖技术发展水产业的养殖场作为养殖示范典型,积极打造健康养殖小区、示范园区及示范带。将先进技术、优良品种在园区展示,给农民学习水产新技术、推广新技术搭建平台,真正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重庆市涪陵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重庆市涪陵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努力提升水产技术推广公共服务水平,强化现代渔业支撑保障,推进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实现机构、人员、保障、制度、服务等“五个到位”,不断健全基层推广机构,强化公益性职能,增强工作保障,提升履职能力,为区现代渔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自2007年以来,区水产站积极配合农业部、重庆市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对全区进行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200多个场(次),检测结果连续9年合格率达100%。

按照“三品一标”要求,积极帮助合作社、渔业公司、养殖户申报有机、绿色、无公害品牌。目前,全区水产养殖企业产品共有16家获得无公害品牌,1家获得绿色品牌,2家获得有机品牌,其中焦石塘泉甲鱼在2014年第十五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推广站指导合作社严格按照章程及有关规定,实行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养殖户组织化程度,积极为会员服务,缓解了基层水产科技推广无机构、无人员等问题;减少了恶性竞争,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区域市场竞争能力。水洞口水产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先后带动成立了8家水产专业合作社,现有会员380人,6家渔业公司。

目前,全区已发展水产专业合作社(企业、协会)22个、水产微企500多家、市级水产良种场2个,已有12家养殖单位通过无公害水产品牌认证。其中涪陵区飞越养鱼专业合作社成立较早、发展较好,成立6年多来,会员由30人增至88人,带动全街道养殖面积由1400亩增至3300亩,年产销成鱼由1000吨增至3000吨,会员年均纯收入2.5万元,全镇农民人均水产养殖收入688元,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

涪陵区养殖户主养大口鲶、加州鲈、鲫鱼、翘壳、青波等名优鱼,年平均单产达1.5t/亩~2.5t/亩,同时套养生态甲鱼,自然繁殖、滚动发展,每年捕捉上市40kg/亩~60kg/亩,连续多年年取得亩纯收入1.5万元以上的显著经济效益。

★重庆市潼南区农业水产综合服务中心

重庆市潼南区农业水产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自2013年起全面开启全国基层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创建工作,经过两年的积累,达到了示范站建设要求,2015年3月,“中心”被全国总站确定为第二批“全国基层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

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农业技术推广法》和《渔业法》。多次利用会议、印发资料和安排自学等方式,组织学习新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和《渔业法》,利用法制宣传周、宣传日、科技赶场、技术培训等机会,向广大渔业从业人员、水产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宣传新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为推动“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一是基层在岗的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工资收入水平已与基层事业单位的收入水平同步。二是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区已覆盖到所有镇街,并投入财政资金,解决了部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经费。三是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的项目已覆盖全部镇街,整合各方资金,逐年完善其办公条件。

利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补助项目平台,派出水产养殖技术专家组2个,水产养殖技术指导员20名,入户指导200户养殖大户,年入户指导30次以上,及时向养殖户传递相关信息,解答各种技术问题。通过创新服务方式,多方位服务现代渔业:一是建立了“潼南水产”QQ群1个,第一时间宣传上级相关政策,更新高新技术知识等。二是开设鱼病专家门诊一个,24小时为养殖户服务。下步将建设鱼病远程诊断平台1个。三是建设短信平台一个,适时向养殖户发送自然灾害预警、鱼病预防等信息,最大程度降低渔业生产过程中的损失。

截止2014年,全区用于水产养殖水域总面积达到20万亩,水产品总产量为2.6万吨,位居全市前五名,已建成标准化生态渔业基地5000余亩,年生产水花鱼苗3.5亿尾。形成了完整的产-供-销产业链,全区涌现出23家渔业产业市、区级龙头企业,建成部级健康养殖示范场6家,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企业3家,辖区内多年未发生渔业安全事故,水产品质量抽查检验合格率保持100%。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及试验示范推广不断扩大,全区范围内渔业科技含金量逐年攀升。

★重庆市开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开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属一类公益事业单位,主要从事水产技术推广及疫病防治工作,配备有水生动物疫病防治实验室,现有职工8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人,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占比75%。2014年3月被确定为“第一批全国基层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

近年来,推广站在全县大力发展高效商品鱼基地建设,努力实施吨鱼万元工程、山坪塘渔业提升工程,积极推广“80∶20高效养殖模式”、“微孔增氧”、“鱼菜共生”、“鱼鳖混养”、“稻田综合种养”等新技术,重点发展以大鲵为主的冷水渔业,全县水产品总量从2009年的7483吨达到2014年的2.5万吨,大鲵养殖量达到26万尾,成为重庆大鲵养殖最大区县,是重庆市五个商品鱼基地县、三个商品鱼优质高产示范县、七个库区生态渔场建设重点县之一,连续三年被重庆市评为渔业工作先进县之一。

推广站先后引进水产专业大学毕业生4人,目前全站水产高级工程师3人,中级3人,从事专业技术推广人员7人,占比87.5%。站里每年安排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知识更新培训,县财政每年预算15万元经费用于科研示范。落实了工作考评制度;建立了以首席专家为首的示范区建设制度,明确工作内容,量化工作指标;完善了推广人员轮训制度。全站在职员工,财政全额拨款,独立办公面积400m2,配备有会议室、培训室、水生动物疫病防治实验室、科技宣传推广专用车。为增加渔业养殖户效益,实施了万亩标准化高效商品鱼基地建设,每亩建池补贴1500元。截至到2014年底,共建成标准化养殖池1.5万亩,平均亩产2000斤以上,既满足了当地水产品市场需要,又在当地起到了示范作用。

★河南省孟津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孟津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成立于1986年,2011年被县编制委员会确定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经过多年发展,已具备水产养殖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水生动物疫病及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防等全方位服务能力。2013年孟津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先后获得“河南省基层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殊荣。

为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孟津县成立了由渔业办主任任组长,主管副主任为副组长,相关科室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夯实责任,按照“五个到位”的要求,全面落实各项创建工作。

一是机构到位。在进一步强化县级站建设的同时,根据孟津的渔业区域分布,在沿黄三个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基础上,设立了3个镇水产水产技术推广站,明确了公益性职责和人员编制,有专人负责水产技术推广工作。

二是队伍到位。争取县财政支持将水产技术推广服务项目资金纳入常年预算保证了工作经费开支,再结合国家“基层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确保了“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推广服务体系稳定。

三制度到位。为规范开展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制定并落实了人员聘用制度、责任渔技制度、工作考评制度和人员培训制度等,并将其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四是保障到位。县政府和渔业办高度重视水产技术推广站人员经费及工作条件投入,2011年起县人员工资全部纳入了财政拨款,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解除了后顾之忧。

五是服务到位。围绕孟津渔业实际,积极开展组织培训观摩,新品种引进示范养殖推广、病害防治,水产品质量取样检测,市场信息提供等全方位服务。努力做好技术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工作,受到了群众好评。

★河南省民权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民权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全县共有养殖水面5.93万亩,是商丘市渔业资源最为丰富的县,先后荣获“全省渔业十强县”、“全省渔业生产重点县”、“中国河蟹之乡”、“中国休闲垂钓之乡”等荣誉称号。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上级渔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民权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干部围绕“渔业增效,渔民增收”这一主线,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把单位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与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开创全县水产业新局面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以“四大家鱼”生产为主,名特优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并举的渔业生产格局,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民权县是河南省水产大县,县委、政府对水产业非常重视。把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转成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下设渔政监督管理站、水产良种场、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水产管理站。共有人员23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6人,拥有县级科技拔尖人才1人。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先后制定了人员聘任制度、技术推广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等较为完备的规章制度,逐步形成了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的管理模式,形成一支干事创业水产推广队伍。

民权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有一批素质高的干部职工队伍,他们在近6万亩水面上发挥聪明才智,奉献青春智慧,不怕苦,不怕累,敬业、爱业,多次承担良种引进推广、产业结构调整、“菜篮子” 等项目管理、建设任务,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有理论、有实践、知要点,接地气,成为养殖户知心人和实用人才。民权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高级水产师宋世民同志主持的“水库河蟹生态养殖技术”获2005年度河南省科技成果奖,2008年马言亮同志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2012年宋世民同志获得全国河蟹产业科技创新奖。为民权县的水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海昌奖专栏

猜你喜欢

推广站渔业技术推广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省农机推广站(省农机鉴定站)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经典诵读集中交流学习活动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基层农技推广站O2O模式的探索
甜玉米空秆的原因与防止措施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休闲垂钓 传统渔业新引擎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
湖南省渔业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