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文化”里的中国故事
2016-03-31韩俊俊
文/韩俊俊
“年文化”里的中国故事
文/韩俊俊
在几千年农耕文明中,人的生活与自然节律一致。年,是大自然季节更迭周期之始,也是人们生活的新起点,人生道路的共同节点。人们自然要把对未来的希望、憧憬和热望,通过年俗表达出来。数千年来,中华民族集体创造了一整套极其密集和丰富的年文化。年文化的本质是精神的、理想的,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道德、价值观和审美的传承载体,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化形象最迷人的体现;是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的源泉;是中华民族精神遗产和传统的软实力,凸显着家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传递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无论其文化规模与价值,还是精神内涵与意义,春节都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年文化是民族的凝聚力
年文化最重要的价值是它的精神价值,年文化里面所有民俗事项,包括民俗的物品,比如饺子、鞭炮、拜年都有深刻的含义,都是中华民族对风俗、吉瑞、健康、团结、和谐、辟邪、顺利、圆满的集中体现,这一切一切的愿望都体现在生活中所有的民俗细节上。年文化是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是与我们血液里刻骨铭心的记忆连在一起的。春节期间,万千游子回家过年,体现的是一种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
春节承载着感恩、迎新、团圆等民族精神,年文化里面的各种民俗活动都体现着这几点核心的价值观。在春节的祭祀、礼仪和社火等等民俗活动中,都体现着人们对天地万物、对祖先、对长辈、对亲友、对邻里古朴的感恩之情。春节期间的扫尘、送穷、接财神等民俗是人们辞旧迎新,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大团圆更不必说,每年外出的游子都赶回家共聚团圆年、共吃团圆饭,除夕之夜全家人围坐一起共同守岁,这简单的行动中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和合精神。从小家庭的团聚到56个民族的大团圆,从亲情友情上升为爱国情,大家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民族精神从文化、精神方面把大家团结在了一起,形成了共同的信仰,激发着人们的强烈的向心力,构筑了中国人家国统一的群体意识,成为维系这个民族的重要力量,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在海内外华人中有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需要保护的民族符号
正因为这套由中华民族集体创造的密集而丰富的“年文化”对民族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近年来春节文化面临式微与尴尬,所以年文化受到各界的关注,有专家建议将春节申遗。
2010年,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建议将春节放在我国申遗的首位,认为这样可以提高人们对春节文化保护的全民自觉,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民族四海一家的认同感和亲和力。同时,可加强国家与民族的软实力、文化影响力和民族人文形象。他把春节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提高到新的高度,认为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议将春节放在我国申遗的首位。这样的吁请无疑体现保护春节文化的迫切性。
春节放鞭炮
事实上,如今很多人越来越发出“年味越来越淡”的感慨,特别是在西方节日在中国勃兴的包围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在冷落自己的节日传统,对凝聚着先人的智慧与精神的传统文化,缺少应有的温情与敬意。在全球化竞争的丛林中,只有文化可以让我们找到回家的路。那种对传统文化随意怠慢的行为,恰恰就是弱化我们文化竞争力的重要肇因。
如果把春节放在申遗工程首位,对于保护春节传统节日文化,无疑将产生重要的符号提升意义。文化是根植于特定的符号体系中的,任何轻视文化符号的做法,都是极其危险的。如果“春节”的符号意义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认同与辐射,那么,春节传统的内容也就失去了依托。通过春节申遗来以“官方意识”把春节纳入到联合国保护的“世界非物质遗产”,自然有利于遏制年文化的符号消失。
当然,任何一种文化传承与发展,都不应该仅仅将视角放在强化符号意义上,对于春节文化同样如此。现在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冲击,要保护我们的年文化,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继承,能够通过切实有效的手段,来唤醒人们关于春节民俗传统的记忆。更重要的是,今天必须为春节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元素,在继承中不断创新,来捍卫春节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丰富性。仅仅以申遗来保护春节的符号是不够的。保护春节文化,不仅在于保护节日文化的符号,更要创新春节文化的内容。现在,如何真正增加春节在礼仪性、象征性、情感性、伦理性的综合力,对春节的文化活动进行改造,为之注入现代文化的元素,使传统春节成功的实现向现代节日的转型,使之既获得国民喜欢,又得到了国际认同,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文化课题。如果不能实实在在做好这样的课题,年味越来越淡的春节,注定走向文化式微。
事实上,重视“年文化”也已经越发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假期前调、春晚现象、取消除夕禁放烟花爆竹等,春节正摆脱“淡化”的威胁。为更好地发挥春节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的巨大载体作用,中宣部、国新办日前启动2016年春节文化走出去工作,通过推进品牌建设、打造文化精品、发展春节文化贸易等方式,切实增强春节文化的亲和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不难看出,政府希望能够从对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文化弘扬入手,引导中华儿女重情重义,将中华大地变成巨大的情义磁场,潜移默化地增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凝聚力,推动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社会伦理道德建设,为中国稳立世界打好根基。
利用传统节日讲好中国故事
重视以春节为代表的民族传统节日,是对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是利用传统节日讲述中华情,对外讲好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故事的重要途径。
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多次着重谈到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时表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之势前所未有,西方强势文化深刻影响甚至侵蚀着一些欠发达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如何保持和增强自身的文化主体性,成为这些国家和民族最关切的问题之一。对于中华文化来说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主体意识,就有可能被其他文化侵蚀甚至同化,沦为“文化殖民地”。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提倡增强中华文化主体意识,就是要做到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是中国人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家园,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只有坚持并不断增强中华文化主体性,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吸收异质文化的有益养料,滋润、丰富和繁荣、发展中华文化。
如何从传统文化孕育文化自信,习近平曾表示,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积极引导国人过好传统节日,这是增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重要体现,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大的传统节日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输出的重要手段,形成了春晚、贺岁片等属于华人圈的特殊习俗,这些新的习俗也是国外了解中国故事的重要窗口。
春晚,即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起初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每年农历除夕晚上为庆祝农历新年,在其第一套节目直播的综艺晚会。1983年,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和文化领域呈现的活跃氛围以及国人思想解放、振奋激扬的心理态势,中央电视台制造推出了首届春节联欢晚会。春节联欢晚会一经推出,令全国人民耳目一新,受到普遍的欢迎和称赞。从1983年第一届央视春晚举行之后,春晚慢慢成为了中国人的新民俗,每年除夕夜必看的电视大餐。在2014年,马年春晚首次被定位为国家项目,与奥运会开幕式同级。
曾有机构统计,2012年的龙年春晚收视率合计为32.75%,共吸引了7.7亿观众收看,几乎是美国总人口的两倍。2012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在法国戛纳国际电视节期间被认定为“全球收看人数最多的晚会”,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因为华人遍布世界各地的原因使春节成为全球性的节日,因此春晚的潜在收视人群也不仅是华人。为了扩大春晚的国际影响力,央视羊年春晚首次设立海外推广领导小组,除了在央视多个外语频道播出春晚之外,将和海外媒体加强合作,让它们关注、报道、播出或改编春晚节目,让春晚在海外的落地大于之前,用多种方式提高春晚的海外影响力。另外,春晚也开始尝试邀约国际化大牌明星加盟,吸引海外人群。
春晚经过了30多个年头,它的意义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台晚会那样简单,更多承载的是中国人对春节期间一种“家的文化”的理解,也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除了春晚以外,春节期间的贺岁片也备受关注。所谓贺岁片是指在元旦、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寻求欢乐和放松,是观众在逢年过节、尤其是春节期间普遍的心理需求,这也决定了贺岁片的风格:轻松,幽默,具有强烈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因此其题材多与百姓节日期间喜庆、祝福的生活与习俗相关,形式多是娱乐性、消遣性较强的喜剧片和动作片。贺岁片本身来自于中国本民族的文化,在没有电影以前,逢年过节总要唱堂会,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文化现象。最早起源并流行于香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每到岁末香港演艺圈内的一些明星都会自发地凑到一起,不计片酬地拍几部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影片献给观众。这些影片大多以“恭喜发财”、“家有喜事”、“福禄寿喜”等象征吉祥如意的词来命名,内容上也基本是喜剧,有一个相对圆满的大团圆结局,后来在香港不断成长,创造了一个中国人自己的档期,形成了“贺岁”文化品牌。贺岁片不仅影响了几代华人,其中以武侠为主的贺岁片也使中国功夫在国外深入人心,“贺岁”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特殊文化品牌。
但近年来,贺岁电影虽有不断的探索创新,却正在偏离着以往的轨道。贺岁电影的文化味道渐渐淡了,取而代之的则是植入广告无处不在的商业大片,在利益面前艺术已经开始屈从了。社会学家、民俗学家艾君对于“贺岁”文化品牌问题,曾指出,“贺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特殊文化品牌, “贺岁”不是金字招牌,不能“挂羊头卖狗肉”。炒作“贺岁”可以,不过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把春节的作品都堪称“贺岁”,如果盲目在作品创作、制作上有投机心理,不去考虑民俗性、民族性、乡土文化的存在规律,只顾打出“贺岁”的牌子,其实并不具备贺岁的品质,将有损“贺岁”的品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蔑视,这是一种很不健康的文化理念,不利于整个“贺岁”文化市场的发展。
一年一度的春节,关于年文化的逐渐演化和海外春节的流行都应值得我们关注,在输出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文化本身的传承与建设,世界不断在发展,传统节日的形式也在不断的适应和创新,但根植于中华民族核心的民族精神不能动摇,这才是中国故事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