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红茶的对外文化传播分析

2016-03-30张晓晶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

福建茶叶 2016年5期
关键词:英译茶文化

张晓晶(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



中国红茶的对外文化传播分析

张晓晶
(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

摘要:红茶是中国著名茶叶种类,是闻名中外的世界名茶。本文通过对中国红茶的英译分析,使我们对红茶的英译有更清晰的认知与了解,对理解中西文化差异有较大帮助,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中西茶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关键词:中国红茶;英译;茶文化

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茶叶种类繁多,红茶是其中一种。红茶以其独特的茶性特点位居茶叶前列,是闻名中外的名优茶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红茶发展历史悠久,从国内逐渐走向国际市场,成为最受欢迎的茶类之一。

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往往对中西方文化了解甚少,因此常常将红茶译为“red tea”,这种译法常被认为是错误的,而在目前国内的茶叶英译中,红茶普遍被译为“black tea”,这也是当前公认的红茶译法。有研究认为这种译法主要源于西方人注重茶叶颜色,因此有此译名。但是在英国学者李约瑟所撰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却选用了“red tea”的译法。《中国科学技术史》对中西文化交流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在如此有影响的著作中却采用了红茶的直译方法,这对我们了解和研究红茶的中英文译名提出了更多的疑问,通过对中西方的历史记载和文化研究,或许对红茶的英译会有所释疑。

1 红茶英译的起源与发展

据历史考证,红茶一词最早出自1866年的《崇阳县志》,随后,各地的县志也开始对茶叶有所记载,茶叶一词出现次数也在不断提高,说明在十九世纪时,我国的红茶已经初具规模,有较广泛的影响力。在英文中,“black tea”早在十七世纪时就出现在茶叶贸易中,这一时期的茶叶贸易十分繁荣,世界各国与中国形成了较好的合作关系,从中国进口了大量茶叶,中国的茶叶出口量也急剧攀升,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而李约瑟则认为,这一时期出现的“black tea”并不是指红茶,而是指武夷茶,茶叶颜色发暗,产自福建西北部。武夷茶是武夷地区所产的茶叶,在《食经》中,对武夷茶有详细的描写,由此可知,武夷茶如今仍产于武夷地区,而且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相比之下可以得出,在十八世纪时,“black tea”已经出现,但是当时的中国人仍然习惯用茶叶产地来命名茶叶。这一时期,绿茶的译名使用也较为广泛,即“green tea”。

葡萄牙人柯鲁兹曾在书中描述了1556年他在中国的经历,其中谈到了他在中国朋友家里目睹了以茶待客的情景,主人用精美的茶器沏茶,敬客人使用的茶呈红色,而且味微苦,是用一种药草煎成的汁液。有国内茶专家认为,此书中所提到的红色茶汤与红茶颜色相同,因此认定就是红茶,由此也推断出在1560年以前就有红茶出现。对于中国专家的这种观点,李约瑟却不认同,他认为红茶在国际贸易繁荣发展时期出现,这一时间段应当在1850年到1860年之间,因此,红茶的生产加工应在1850年之前。我国最初出口到欧洲的“black tea”,应当是武夷茶,是一种半发酵茶。随后,各种工夫茶、小种茶逐渐替代了武夷茶,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主要出口茶类。虽然至今没有发现与茶类制作相关的文字记载,但红茶仍然有一定存在的可能性。

2 “红茶”的中英文译名并不对等

我国在很早以前就有茶叶出口到其它国家,在十七世纪时,我国与欧洲各国之间的茶叶贸易日渐频繁,茶叶出口也逐渐形成规模,其中最早出口的茶叶种类是绿茶。中国人更喜欢绿茶,因绿茶有清新自然特性,更符合中国人追求自然的理念,绿茶也成为国人的最爱。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红茶也是我国茶叶中的代表茶种,尤其在茶叶出口到西方国家后,受到当地人的喜爱,人们喜欢红茶的醇香浓郁,同时在饮茶时在茶中加入牛奶和糖等食品,增加了红茶的口感,红茶具有暖身的功效,因此受到西方人喜爱。因此,西方国家进口红茶的数量远高于绿茶。随着茶叶出口量的不断增多,在茶叶贸易中出现了“black tea”一词。中国茶专家认为,在各种古籍中都有记载,我国是最早种植茶树的国家,也是茶叶的原产地,早在汉代,中国已经有茶叶出口到其它国家,但是直到1607年,才正式向欧洲各国出口。随着茶叶出口量的不断增加,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出口国,中国茶叶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欧洲各国对茶叶需求的不断增加,使中国茶叶得到广泛的推广,但是由于茶叶在最初进入欧洲国家时价格较昂贵,因此只在上流社会中流行,皇室贵族以茶作为身份的象征,饮茶一时成为时尚。

在1637年,东印度公司从中国广东运出了50公斤茶叶,其中的茶叶种类并没有详细记载。1622年,葡萄牙公主在嫁入英国王室后,也将茶叶一同带入了英国皇室,在婚宴中,他杯中的红色茶汤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好奇,人们纷纷效仿,此后,英国皇室掀起了一阵饮茶风潮,人们以茶作为身份的象征,以饮茶作为时尚活动的代表。从此事可以证明,首先,在十七世纪六十年代,欧洲对绿茶并不陌生,而且饮用也十分普遍,但是对于茶叶出现红色茶汤却十分少见。其次,葡萄牙公主将茶叶带入英国后,当时的茶叶译名可能是“black tea”,但并不能确定。在1773年发生的美国倾茶事件中,其中的茶叶仍然被认定为武夷茶。再次,“black tea”是在茶叶贸易中出现的,为了与绿茶相区别,茶商们将在武夷地区发现的茶叶笼统地用这一译名称呼,而关于茶叶的具体分类却并不清楚。第四,在十九世纪,乌龙茶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并没有成为中国人的常用词汇,也并不是茶类名称,因此,乌龙茶成为一种茶名应该是出现在二十世纪。最后,乌龙茶作为一种独立的茶类后,“black tea”所指的工夫茶、小种茶也成为红茶的专属译名。中国人在将“black tea”翻译成中文时,也对英文原意做了适当修改,译为红茶。对于了解茶叶技艺的人来说,这一英文译名并不单纯地指同一类茶,而是根据中国的文化特点,对红色十分喜爱,因此也包含了这一方面的含义,对于西方人仅以茶叶颜色进行茶叶分类的方式并不认同。

3 国标《茶叶分类》中应以“red tea”为宜

英国是世界范围内的茶叶进口和消费大国,英国人有规范的饮茶习惯,其中以下午茶为代表,英国人每天都会饮茶,而且根据不同的时间段进行。有的英国人一天有五次饮茶时间,可见英国人对茶的喜爱程度。作为西方国家的代表,英国的饮茶文化在不断发展中也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例如英国人喜欢在茶中加入配料等,体现了英国茶文化的独特文化内涵。相比中国来说,英国的饮茶文化更倾向于习惯性,茶已经成为英国人生活的必需品,他们会在工作之余饮杯茶,缓解工作压力,或者邀三五好友到茶楼小座,品茶闲聊,休闲惬意。但是对于英国人来说,茶叶是舶来品,对于茶叶的认知和使用仅仅停留在表层上,对于茶叶如何分类并不感兴趣,这也是由于英国茶文化根基并不牢固,相比中国传统茶文化有着极大的差距,也由此体现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尤其在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期间,由于茶叶进口价格昂贵,英国人没有足够的条件去了解茶叶的种类,他们只能在饮茶时体会茶的香醇。因此,我国的茶叶学者认为外国人对于茶名分不清,茶类自然更不可能分清。相比之下,中国人对茶有更深刻全面的了解,中国的茶叶种类繁多,对于茶的名称和分类自然更加清楚明白。

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茶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体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茶叶名称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例如唐宋时期的散茶、饼茶、芽茶、叶茶,明清时代的红茶、绿茶、黑茶、白茶等,可见中华民族传统茶文化名称种类繁多,文化底蕴深厚。

1979年,我国的茶专家提出了新的茶叶分类方法,即以制茶方法为基础,以黄烷醇类氧化程度为标准,将茶叶分为红茶、绿茶、白茶、黑茶、黄茶、青茶共六类,这种方法也为茶分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是不足之处在于,虽然茶叶有了更清晰规范的分类方法,但是并没有列出相应茶类的英文译名,只是以汉语拼音的方式进行注释。在2014年,国家标准《茶叶分类》出台,其中关于红茶的英译名是“black tea”,而不是“red tea”。这一国家标准对茶叶分类有了明确规定,对我国茶文化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标《茶叶分类》的红茶译名应以“red tea”为宜,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国际《茶叶分类》明确提出本标准是严格按照GB/T1.1-2009的规则起草,虽然红茶的英译名符合国家标准《茶叶分类》,但是却不符合GB/T1.1-2009提出的要求。如果说“black tea”被认定为红茶英译名,只能认为这一英译名是俗用语,而并不是对应语。其次,“red tea”作为红茶的对应词,曾在权威的英文著作中有过使用。李约瑟曾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英文版中专门介绍了红茶和茶叶贸易,而在引用红茶一词时,使用的就是“red tea”,可见,这一用法已经早有先例。最后,红茶两个字是汉语中的常用字,采用直译的方式翻译成英文,“red tea”更具优势性和对应性。

参考文献

[1]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六卷第五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46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3]杨瑞荣.武夷茶走向世界的传奇佳话[J].炎黄纵横,2012(4):36-38.

[4]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5]柳菁.目的论指导下的茶名外宣翻译问题与对策研究[J].语文学刊,2014(4):51-54.

[6]严筠.英语中关于茶的词汇[J].外语与外语教学,1988,(9).

猜你喜欢

英译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茶文化的“办案经”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