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柱法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在神经源性膀胱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2016-03-30潘火英易院珍
潘火英 李 玲 黄 怀 易院珍
水柱法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在神经源性膀胱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潘火英 李 玲 黄 怀 易院珍
目的探讨水柱法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在神经源性膀胱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80例脊髓损伤等存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尿流动力学检查技术评估膀胱功能情况,研究组接受水柱法膀胱压力容量测定技术评估膀胱功能情况,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评估方法指导下的膀胱功能恢复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膀胱功能(单次排尿量和残余尿量)较临床护理前均有明显恢复,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但临床护理后观察组单次排尿量和残余尿量,以及WBC、RBC、BAC、上尿路积水情况等生化和影像学检查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水柱法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与尿流动力学检查技术均可作为患者备选的膀胱管理方法,但是水柱法膀胱压力容量测定技术的成本更低,因而在基层医院推广方面,优势更加明显。
水柱法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神经源性膀胱;临床应用
神经源性膀胱指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周围神经排尿控制功能受损所致的尿道和膀胱功能障碍。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发病后,其排尿功能和储尿能力均会受到影响,因而临床上通常需要通过留置导尿管的方式来达到促进排尿的作用[1]。但是,长时间留置导尿管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尿路感染,严重者还会诱发尿道损伤、溃疡、糜烂,甚至是肾衰竭和死亡等恶性症状。多数学者认为采用间歇导尿法和膀胱功能训练是目前最有效而且安全的治疗方法,但应用间歇导尿要求随时了解患者的膀胱安全容量(即低于膀胱安全压力40cmH2O的容量)及残余尿量,以指导患者间歇导尿的次数和时间。医学统计结果表明[2-3],美国每年大约新增l万例脊髓损伤患者,2005年全世界每年新发生脊髓损伤的患者约50万人,而这类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膀胱功能障碍。水柱法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神经源性膀胱管理和治疗方法,此项技术是较尿流动力学检查而言简单易操作、廉价实用的技术,适合运用于指导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膀胱规范化安全管理。本研究就对水柱法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在神经源性膀胱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脊髓损伤等存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2岁,平均(51.3±18.6)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1年,平均(5.2±0.9)个月;损伤平面为:胸腰髓25例,颈髓12例,其他3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5岁,平均(54.6±14.9)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1年,平均(5.4±0.5)个月;损伤平面为:胸腰髓24例,颈髓11例,其他5例。全部观察对象均对于临床治疗过程完全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符合临床医学伦理。且两组观察对象性别、年龄、病程和损伤平面等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尿流动力学检查技术治疗,具体方法:患者尽可能排空膀胱后取仰卧位或30°靠坐位,插入无菌导尿管排空膀胱,记录残余尿量。连接导尿管与测压装置后打开输液调节器以30mL/min膀胱内灌入生理盐水,观察进入膀胱的液体量与测压管内水柱波动关系并记录。当测压管内水柱升至40cmH2O或尿道口有尿液溢出时停止操作,撤除测压装置,引流排空膀胱并记录导尿量。
研究组接受水柱法膀胱压力容量测定技术治疗。本研究所用材料包括:可调式输液架一个;测压用100mL标尺一个;膀胱冲洗器1付;引流袋一付;50mL的生理盐水10瓶;带有刻度的量杯(或有刻度的尿壶);无菌导尿包一个(12号的无菌尿管一根)。操作方法:将10瓶50mL的生理盐水加温至37℃,插上输液器进行排气悬挂在输液架一侧,测压器的标尺挂在另一侧,将两个输液器作为测压管垂直固定于测压标尺旁,避免迂曲,并将输液器的开口打开(与大气压相通)。将输液管下端的三通管一端与测压管输液器的接口相连,让患者自主排尿后,取仰卧位,打开无菌导尿包插入无菌导尿管,固定导尿管,排空膀胱内的尿液,记录导尿量(残余尿量),将导尿管的接口与输液器上另一端接口相连,确认各管道连接通畅,调节输液架使测量器的零点与患者的耻骨联合上缘平齐,打开输液调节器以适当的速度向膀胱内灌入生理盐水。观察每进入一定的容量,测压管中的水柱波动(以cmH2O代表压力的变化),记入容量改变对应的压力改变(每进入50mL液体量对应水柱波动的数值),当测压管上的水柱升至40cmH2O以上或尿道口有漏尿时,停止测定。撤除测定装置,引流排空膀胱,拔出导尿管,记入液体量并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单次排尿量和残余尿量,WBC、RBC、BAC、上尿路积水情况等生化和影像学检查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7.0软件分析和处理所得数据。计数资料通过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通过(±s)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和表示,其他数据资料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表示两组数据资料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单次排尿量和残余尿量
两组单次排尿量和残余尿量较临床护理前均有明显改善,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临床护理后观察组单次排尿量和残余尿量与对照组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单次排尿量和残余尿量对比分析 [n=40,±s,mL]
表1 两组患者单次排尿量和残余尿量对比分析 [n=40,±s,mL]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
组别 单次排尿量残余尿量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92.49±7.52 115.18±6.101)622.08±11.74 561.45±23.651)对照组 92.25±6.55 114.12±6.221)623.15±15.24 563.64±17.561)
2.2 生化和影像学检查指标
两组经临床护理后生化和影像学检查指标结果对比,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化和影像学检查指标结果对比分析[n=40,n(%)]
3 讨论
神经源性膀胱指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周围神经排尿控制功能受损所致的尿道和膀胱功能障碍。脊髓损伤患者受到神经环路损伤的影响,会出现神经源性膀胱疾病,进而出现协调障碍、反射亢进及逼尿肌无力等症状,并诱发膀胱内压增高、尿路感染、膀胱排尿及贮尿双重功能障碍,以及尿液的膀胱-输尿管反流,严重者还会诱发肾功能衰竭,而这也是脊髓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4-6]。这些症状的出现会对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产生直接的不良影响,并大大增加个人、家庭和整个社会的负担,因而也是临床医师研究的焦点问题[7-8]。
尿流动力学检查技术是一种传统临床上较为常用的神经源性膀胱管理技术,水柱法膀胱压力容量测定技术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神经源性膀胱管理方法,水柱法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与尿流动力学检查技术相比,两者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均可作为患者备选的治疗方法,但是水柱法膀胱压力容量测定技术的优势更加明显[9-10]。差异主要表现为:①具有绝对的廉价优势,只需要后者费用的1/5;②取材简单,可以床边操作,适合患者早期进行;③操作简单易学,没有高难度技术,所用的导尿技术和测压技术属于临床常见护理技术;④适合向基层和偏远经济落后的地区推广[11-12]。
由本研究可知,尿流动力学检查技术与水柱法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均可用于检查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情况,检查的结果可用于指导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管理策略,但前者价格贵,后者价格低廉方便,由此可见,两种检查方法没有显著性差异,后者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水柱法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与尿流动力学检查技术相比,两者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均可作为患者备选的治疗方法,但是水柱法膀胱压力容量测定技术的成本更低,因而在基层医院推广方面,优势更加明显。
[1]李 昆,尢黎明,王一平,等.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技术与尿流动力学检查评定脊髓损伤病人膀胱功能的一致性研究[J].现代临床护理,2014,13(12):1-3.
[2]李 琨,梁 崎,王熠平,等.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技术在1例脊髓损伤致神经源膀胱病人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1):2588-2589.
[3]阳世伟,孙其凤,龚 敏,等.简易测压法测量脊髓损伤病人不同容量状态下膀胱压力的可行性研究[J].护理学报,2009,16(19):1-4.
[4]王方永,李建军.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ASIA2011版)最新修订及标准解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8):797-800.
[5]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神经源性膀胱护理指南(2011年版)(一)[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104-108.
[6]丘卫红,朱洪翔,张百祥,等.脊髓损伤病人康复期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4):313-317.
[7]关晓海,高伟兴,李晓强.脊髓损伤病人泌尿生殖系统并发症及处理对生活质量影响的调查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3):419-420.
[8]张 丽,张灵芝.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2):38-40.
[9]沈海涛,李建民,励建安,等.体位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尿液产生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4):293-294.
[10]刘承梅.膀胱安全容量测定在脊髓损伤患者间歇导尿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1):53-55.
[11]廖伟平,何平生.低剂量西地那非治疗间质性膀胱炎34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院,2015,15(8):29-30.
[12]胡志雄,杨迪宽,吴保忠,等.电切镜下狄激光碎石联合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院,2015,15(7):64-66.
R694+.5
:A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6.08.031
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编号:GZ2015ZSF082)
潘火英 李 玲 黄 怀 易院珍: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西赣州 3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