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小规模多技术综合生态养羊示例

2016-03-30肖宪展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2期
关键词:山区

肖宪展

(苍山西镇畜牧兽医站,云南漾濞 672599)



山区小规模多技术综合生态养羊示例

肖宪展

(苍山西镇畜牧兽医站,云南漾濞 672599)

[摘 要]生态养羊经济前景一路看好。山区小规模草、果、畜结合,多技术综合生态养羊是解决农村农民技术缺乏、劳力富余、增加农民收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养殖规划、定位,多技术应用、管理展示了生态养羊的基本做法。供参考。

[关键词]山区 生态养羊 小规模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态产品日益受到人们青睐。生态经济前景一路看好。由此,在养殖业催生出一种“现代”与“传统”结合型的生态饲养模式。生态养殖它是利用天然生物资源,或者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区域条件使之近似于自然生态状态,采取自然放牧或半饲半牧,再结合一些现代管理理念的养殖方式。产品具有绿色生态无公害特点。

我国广大山区农村山林、荒山、草坡、草场等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劳力充足、经济发展落后,这为发展生态养殖提供了条件。因地制宜合理适度发展山区小规模生态养殖既能有效利用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又是解决农村农民技术缺乏、劳力富余、增加农民收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

美翕村是我镇一个典型的高海拔山区村。年平均气温近17℃,雨量适中;全村总面积31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870多米,99%是荒山、草场、森林、旱地。村民喜欢养羊,本地黑山羊养殖历史悠久。2015年末,全村300多农户中,黑山羊养殖户247户,总存栏近4000只;但绝大多数是散养户,采取的是自然放牧甚至是野生放养(放山后一月左右才上山看管一次)管理。这种养殖周期长、经济效益低。近年来,这种方式有了一定改变,管理上也受了一些新的理念。2013年至今,本人负责该村两个小型黑山羊养殖场的技术指导。下面以美翕林果厂黑山羊生态养殖场为例,探讨山区农村多技术综合生态养殖模式的可行性。

该场依山而建,占地约2亩,四周是以苹果为主,梨树为次,间杂少量核桃树,面积五百多亩的果园。2015年末黑山羊存栏178只,是个典型的小规模养殖场。建场初衷是作为果园的补充,为果园提供有机肥料。2013年初,本人提出了从饲养模式转变、圈舍改造、科技措施应用、管理提升、养殖经济目标等多项建议,并与场主达成统一。规划布局如下图:

1 规模设计

该场作为林果产业的补充,其发展规模将与果园发展相协调。定栏在160~240只之间。年出栏在220只左右。年产值在20万元左右,年养殖纯利力争达5万元以上。

2 模式定位

依托资源优势,种养结合,建立符合自身条件的草、果、畜三结合生态养羊模式。即开园种果-在果园地块种草养羊-羊为果树提供有 机肥料。(1)果园只施养殖产生和其他购买的有机肥。(2)采取半饲半牧方式养羊,且只饲产自果园的青草、玉米或其他购买的不经加工的日粮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果园种草规化总的分两块:第一块只割不牧,面积约13.33hm2。在地势平坦的地块以种植一年生黑麦草、饲料玉米为主;在仄墒坡地以种苕籽、苜蓿为主。这部分草料主要作为日常补饲;富余部分用来青贮,为冬季草料缺乏时做储备。第二块只牧不割,面积约17.33hm2。该区为自生草和人工混种牧草共存,供羊群日常自由放牧采食。主要混种补种的牧草有:多年生黑麦草、苜蓿、苕籽、鲁梅克斯等等。只牧不割区又划为三块,以便轮牧。在果园的主要道路边还种有皇竹草(主要做青贮用来喂牛)。

3 主要技术应用

3.1 利用微生物技术处理养殖污染和加工制作饲料

(1)利用微生物降解技术“两床结合”改造圈舍。即在该场同时设两个羊舍(视条件可只设单种羊舍):高床舍和发酵床舍。该场总体呈东西走向。东为储存、加工、管理用房等,西为各种养羊舍。发酵床舍为原来的运动场改造而成,夏季又兼做运动场,冬冷时做主养羊舍。a.发酵床是锯末、谷壳等为垫料,利用现代微生物处理技术来完成对养殖污染的降解转化,是一种节能、环保、安全有效的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对发酵床的制作此不累叙)。发酵床养羊优点有:保温、节能、绿色环保、减少动物体内药物残留、提高经济效益等。缺点是:夏天欠凉爽、不能经常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料、会产生少量扬尘引发呼吸道疾病、对疫情控制不利等。b.高床养羊舍是根据羊爱干净、喜干燥、厌潮湿等特点设计的一种养羊舍。高床舍要与粪污发酵处理池或沼气池配套建设处理养殖产生的污染。高床漏缝羊舍优点是清洁卫生、不污染饲料、减少腐蹄病发生、可为种植业经常提供有机肥等;缺点是:一是冬不防寒;二是漏缝板与地面一般只有20~30cm高,且有支架妨碍,给清理粪便等带来困难,如不及时清理,日久天长,下面积污多了,在夏季易滋生蚊蝇和病菌;三是漏缝间隙有时会蹩伤羊脚。因此,两床结合取长补短更有利于兼顾果、养好羊。(2)应用微生物技术做好饲料加工和存储。在农村以推广青贮、微贮为主。一是在青草料充分有余时青贮一批作为储备(注意:实践中发现青贮料饲喂不当会引起怀孕母羊流产);二是在秋收季节对秸秆类和籽实颗粒进行粉碎并利用有益微生物菌剂做适当处理加工,提高饲料营养价值和利用率。

3.2 合理使用繁殖、培育技术

提高繁殖率是发展养羊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本场以本地黑山羊养殖为主,适当引进外源血进行改良。本地黑山羊体型较小、耐粗饲、适应性强、肉质好,但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次之。加强品种选育和保护,合理引种和应用繁殖技术提高产仔率等生产性能。(1)做好选育建谱。地方品种也有其自身的优点,做好选育和系谱建档等可对品种加以保护。(2)引种。又分两种方式:一是购买,二是与其他场或养殖户做好种公羊串换。(3)多措施提高繁殖率。繁殖率的高低主要决定于品种本身的遗传性状。但也受母羊发情调控、母羊营养调控、公羊生殖保健、人工授精、发情鉴定、早期妊娠诊断和羔羊早期断奶等饲养管理水平高低的影响。 a.选择多胎羊的后代留做种母羊,产多胎的概率明显较高。b.种公羊也应选用高产母羊的后代。选用有多羔潜力的公羊比选择母羊更能有效提高整个羊群的繁殖力。c.减少本交,多采用人工授精。这一可减少种公羊饲养数量提高生产效率,二可提高母羊的繁殖率;d.合理适当利用繁殖控制技术。二是分批采取同期发情控制有利于管理。 山羊同期

发情处理的基本方法:一是缩短黄体寿命法。二是延长黄体寿命法(使用黄体酮或合成孕激素取代将退化或已退化的黄体,阻止卵泡发育)。如前列腺素处理同期发情:在母羊发情结束一周后, 向其子宫内注入或肌肉注射一定量前列腺素,能在2-3天内引起多数母山羊发情(此次处理发情不配种)。若同时配合使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可提高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三是适当采取控制排卵数诱发多胎提高产羔率(技术要求较高,一般养殖户不必采用)。(4)加强管理,及时淘汰老弱病残和生产率低的母羊和防止经产母羊生殖疾病发生。

3.中、西医结合技术构筑疾病、疫病防预体系。一般疾病会影响生产,而一场疫病往往会带来毁灭性打击。绿色生态养殖对用药有严格要求和限制,所以防疫防治这一环节切不可大意。草果畜半饲半牧饲养模式有相对固定的放牧场所,可减少与外源触,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控制疫源,减少疫病发生。本场采取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措施加强管理。(1)夏季防暑,冬季防寒,季节更换时温湿也发生变化,适应性病菌最易活跃,因此季节疾病、疫病应时而生。所以要严格外围布防和加强日常消毒(发酵床因采用微生物技术,所以不利于杀菌消毒)工作。(2)云南野生中草药资源丰富,尤其是农村山区,中草药到处可见。中药方面,我们通过采、种、购三条线保证日常用药,主要在引水、饲料中添加中草药成分和定期进行中草药洗浴两种方式来提高羊的抗病力。(3)西医方面一般只采取注射疫苗防疫,严格抗生素类用药。2012-2015年间,该场未发生过疫病和影响较大的疾病。

4.多措施合理育肥。膘肥体壮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养得好。只有养出符合人们商品消费要求的产品才是真的好,才能最终转化为经济效益。(1)育肥前的准备:育肥计划、群体驱虫、公羊去势、选羊、分组、称重等。(2)我场采取放牧与补饲相结合育肥。根据山羊的营养需要合理搭配精、粗饲料,采用科学的饲喂方法和管理方式,按1-2-3模式进行。即:第一步增加精料比例;第二步在进一步加料的同时适当减少羊的运动达到催肥;第三步减肥消脂,为生产出符合商品消费要求的优质羊肉进行消脂转化,即用一个月左右时间,把催肥过的羊只通过适当增加运动转移身上多余的脂肪到肌间形成大理石纹。这样养出的羊,肉质既肥嫩又不至脂肪堆积而肥腻。

美翕林果场黑山羊生态养殖场通过三年多规划、建设、改造,如今已基本走上正常化运转。实现了草、果、畜互利共生、有机结合。2015年出栏商品羊156只,产值14.8万余元,养殖纯利润4.1万多元;林果产值也较去年增加。

山区农村有些农户搞养殖往往失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设施简陋,环境条件差、方式传统、投入少。圈舍简易,夏不纳凉,冬不保暖,舍内阴暗潮湿、空气污浊,因此羊不仅易病,生长发育亦缓慢,养殖效益差。2.管理粗放。不但缺乏技术,也缺乏细心。一不重防疫,二不重防暑、防寒、驱虫等,因此造成群体体质差,疾病不断,生产力低下。3.生产无计划,盲目饲养。养殖户计划不周,往往不做草料供应计算,在冬季出现饲草料储备不足。导致羊群出现“夏壮、秋肥、冬瘦、春乏”现象发生。综上所述,建议想搞养殖的农民朋友:养殖前,首先要做好考察计划,借鉴经验教训,把握市场动向,加强参观学习;再根据自身条件,发挥好资源优势,不仅可以适当发展生态养羊,也可以是养鸡、养猪、养牛等。

参考文献

[1] 《家畜繁殖学》(北京农业大学主编)

猜你喜欢

山区
张桂梅:这份荣誉是对整个山区老师的认可
涞源县西南部山区地热异常浅析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下)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山区修梯田》
山区既有线GSM-R改造方案及施工探讨
山区
山区互通式立交布设影响因素探讨
山区医院的“大智慧”
远程教育资源在山区农村中学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