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的净化策略
2016-03-30孙华伟赵永前张敬峰茅爱华张晓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科院动物疫病诊断检测中心江苏南京210014
孙华伟,赵永前,张敬峰,茅爱华,张晓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科院动物疫病诊断检测中心,江苏 南京 210014)
猪伪狂犬病的净化策略
孙华伟,赵永前,张敬峰,茅爱华,张晓曦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科院动物疫病诊断检测中心,江苏 南京 210014)
摘 要:鉴于2012年后猪伪狂犬病在国内的流行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是引起目前生长猪群发生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和母猪发生流产的主要病原,1986年Vanoirschot首先建立了针对gE的阻断ELISA方法,该方法自建立起,已经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应用,且过去几十年,世界上一些主要伪狂犬病流行国家相继启动了根除计划并已取得了成功。目前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已被列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疫病诊断检测中心在借鉴国外伪狂犬病净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江苏省目前养猪条件下种猪场猪伪狂犬病净化策略的研究,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发现“免疫→检测→淘汰→补充阴性后备猪→免疫→检测→淘汰”的净化措施是切实可行的,江苏省的2家规模种猪场在实施猪伪狂犬病的根除计划后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免疫;检测;淘汰;净化
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RV)感染引起的以发热、脑脊髓炎为典型症状,且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一类传染病[1],据中国期刊网从1990年到2000年10年间收录的文献,该病的报道仅为166篇,2001年到2011年10年间该病的文献报道为1 165篇,但2012年到2015年3年间该病的文献报道就多达783篇。其涉及范围包括了我国大部分省市,且大多数为该病的诊断与治疗及流行病学方面的文献,表明2012年后该病发病多、范围广,对养猪业危害十分巨大。目前,猪伪狂犬病已被列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重点优先防治的疫病,其控制目标是:到2015年原种猪场达到净化标准,到2020年全国所有种猪场达到净化标准。因此,如何对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净化工作的要求和按期实现净化相关目标,是兽医科技工作者和种猪场经营管理工作者需要共同应对的一个重要任务[2]。结合国外的研究经验和本中心的相关研究,探索江苏省目前养猪条件下种猪场伪狂犬病净化的实施方案,为江苏省乃至全国伪狂犬病的净化提供科学参考。
1 净化方案
1.1 净化的前提
猪场使用的伪狂犬病疫苗为gE缺失疫苗,目前市场流通的Bartha-k61株即为gE基因缺失疫苗。
1.2 疫苗免疫
种猪群:对繁殖种猪群每年进行3次免疫,也可根据疫苗免疫后抗体跟踪监测情况确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后备猪群:后备猪在进入繁殖种猪群前进行2次PRV-gE基因缺失疫苗的免疫,中间间隔4周。
育肥猪群:在10周龄和14周龄进行2次免疫,对于种猪群PRV-gE阳性猪场,在其仔猪出生3 d内(最好在出生当天)增加滴鼻免疫。
1.3 检测
对全部繁殖种猪逐头进行PRV-gE的抗体检测。
1.4 处理措施
1)PRV-gE抗体阳性率≤10%的种猪群建议一次性淘汰所有阳性种猪,每个季度筛选一次;同时保证新引入的后备母猪和种公猪PRV-gE抗体为阴性,一般1年后可见效。
2)PRV-gE抗体阳性率>10%的种猪群保证新引入的后备母猪和种公猪PRV-gE抗体为阴性;对全部种猪群按程序进行免疫;每个季度抽样监控PRV-gE抗体阳性率,防止感染扩大;当PRV-gE抗体阳性率降至10%左右时,一次性淘汰所有阳性猪;3年后可见效。
3)后备猪
对所有后备猪在进入繁殖猪群前进行PRV-gE的抗体检测,只要检出阳性,不论其他性状如何,即予以淘汰。见图1。
图1 PRV野毒净化方案简图
表1 猪场采样数推荐表
2 PR控制策略
2.1 公猪
最重要的感染源是公猪,要净化PR,必须首先确保淘汰所有阳性公猪,引入阴性公猪(公猪群绝对不能有任何的阳性个体)。
2.2 管理环节
猪群免疫时必须做到一头猪一个针头,避免由于针头传播。
2.3 返饲注意事项
腹泻返饲或后备猪驯化的组织病料必须为PRV阴性。
3 PR清除计划执行后的维护
野毒清除方案执行后,每年引进的后备公猪、母猪每头都进行gE检测,确保gE抗体阴性;每4个月进行群体抽样检测,公猪全部采样,母猪和生长猪采样数按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μ=[1-(1-a)1/D]×[N-(D-1)/2]
注:μ=样本采样数,a=置信区间,D=估测阳性个数,N=样本数。
一般根据95%的置信水平,具体推荐采样数见表1。
根据PRV-gE抗体检测结果,继续执行上述净化方案,并且所有被感染的繁殖种猪一经检出即予淘汰。最后是监测阶段,即无伪狂犬病阶段,将停止免疫程序。
4 讨论
4.1 案例1
江苏省宿迁市某存栏320头生产母猪的规模化种猪场在2014年3月份第1次对全群生产母猪进行PRV-gE抗体检测时发现,发现有17头母猪为PRV-gE阳性,抗体阳性率为5.31%,属于种猪群PRV-gE≤10%的情况,遂将上述17头PRV-gE抗体阳性种猪进行一次性淘汰处理,对新生仔猪在初生当天进行某进口伪狂犬gE基因缺失疫苗的滴鼻免疫,并根据生长猪PRV-gB抗体的检测结果,在10周龄和14周龄分别进行一次某进口伪狂犬gE基因缺失疫苗的颈部肌注免疫,同时在后备猪进入生产母猪群前进行PRV-gE抗体检测,保证新引入的后备母猪和种公猪PRV-gE抗体为阴性,每个季度筛选1次。1年后,该猪场实现了伪狂犬病的净化,该猪场销售的50 kg的二元种猪由净化前的1 600元/头提高至1 800元/头,全年的种猪销售利润增加50万元以上,而上述一年的检测费用不到5万元,即成功实施猪伪狂犬根除计划的效益/成本比>10∶1,这意味着在成功的根除计划中每投入1元将会增加10元以上的效益。同时增加了该种猪场的潜在市场竞争力。
4.1 案例2
江苏省淮安市某存栏205头生产母猪的规模种猪场在2014年4月份第1次对全群生产母猪进行PRV-gE抗体检测时发现,发现有113头母猪为PRV-gE抗体阳性,抗体阳性率为55.1%,属于种猪群PRV-gE>10%的情况,由于种猪群PRV-gE抗体阳性太高,遂在后备猪进入生产母猪群前进行PRV-gE抗体检测,保证新引入的后备母猪和种公猪PRV-gE抗体为阴性,逐渐用补充的PRV-gE抗体阴性后备猪去替换生产成绩较差的PRV-gE抗体阳性经产母猪,同时对新生仔猪在初生当天进行某进口伪狂犬gE基因缺失疫苗的滴鼻免疫,并根据生长猪PRV-gB抗体的检测结果,在10周龄和14周龄分别进行一次某进口伪狂犬gE基因缺失疫苗的颈部肌注免疫,1年后,该猪场种猪群的PRV-gE抗体阳性率由55.1%降低至35.6%,降低了19.5%。同时该猪场仔猪从出生至75日龄时的育成率由根除计划实施前的88.7%提高至92.6%,即从仔猪出生至75日龄时的育成率提高了3.9%,效益/成本比>2∶1。这意味着即使在尚未成功的根除计划中每投入1元也会增加2元以上的效益。
4.3 伪狂犬病高发的原因分析
1)引种时不进行检测
当前成熟的实验室检测手段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广泛推广到生产实践,使得检测技术理论与生产相脱节,常常造成诊断延误,最终使得猪场伪狂犬病的继续流行。2014年6月初,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发布消息称,对2014年2月18日中心收测(总第37期)种猪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部分种群被发现感染了伪狂犬病野毒,因此,第37届养猪产业博览会(广州)的种猪拍卖和投标活动临时取消,这一事例说明部分种猪场,甚至原种场感染了伪狂犬病野毒,而且没有做好净化工作,源头带毒是目前猪伪狂犬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3]。
2)免疫程序不合理
曾强报道,仔猪30日龄时获得母源抗体合格率为93.3%以上,且母源抗体可以维持到60日龄[4]。周小兵等报道,猪伪狂犬母源抗体在65~75日龄之间下降到最低[5]。刘明亚等报道,出生仔猪猪伪狂犬抗体水平较高,并呈缓慢下降趋势,45日龄进行猪伪狂犬疫苗免疫,猪伪狂犬抗体呈加速下降趋势[6]。童光志认为,母源抗体的半衰期应该在15 d左右[7]。在本中心日常的临床门诊中发现部分猪场在仔猪4~5周龄就进行猪伪狂犬疫苗的肌注免疫,也许这正是目前猪伪狂犬疫苗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
3)病毒发生变异
赵鸿远等(2014)报道猪伪狂犬病毒变异株均在gE蛋白的第48位和第492位各存在1个天冬氨酸的插入;该插入突变可以作为鉴定PRV变异株的分子特征,其生物学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8]。此外,Yu等也发现,2012年北京、山东及河北分离的PRV株在蛋白这2个位点附近也各存在1个氨基酸的插入[9]。攻毒保护试验显示传统疫苗毒株对新分离毒株的免疫保护能力有所下降,但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当前使用的猪伪狂犬病疫苗对猪伪狂犬强毒株依然有一定保护[10]。
4.4 猪伪狂犬病净化的思考
猪群的健康状况是猪场能否持续经营的关键,也是决定猪场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尤其是2012年以后猪伪狂犬病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有计划地开展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对于提高规模化猪场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11]。根据以上实践得出结论:“免疫→检测→淘汰→补充阴性后备猪→免疫→检测→淘汰”的净化措施是切实可行的,为江苏省乃至全国规模种猪场实施猪伪狂犬病控制和净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斯劳特.猪病学[M].赵德明,译.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2] 李达,马萍,汤德元,等.规模化猪场猪瘟和伪狂大病的净化方案[J].畜牧与兽医,2015,47(7):119-123.
[3] 欧伟业.猪伪狂犬病高发的原因及防制措施[J].今日养猪业,2014(8):34-38.
[4] 曾强.规模化猪场PRV感染检测与免疫防制研究[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06.
[5] 周小兵,吴桂锋,顾爱民,等.商品猪不同日龄伪狂犬(野毒)抗体跟踪的体会[J].今日养猪业,2008(4):27-28.
[6] 刘明亚,陈闻,李玉峰.猪瘟和伪狂犬抗体水平对疫苗免疫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10,42(2):68-70.
[7] 童光志.仔猪的免疫[J].国外兽医学:畜禽传染病,1993,13(8):30-32.
[8] 赵鸿远,彭金美,安同庆,等.猪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的分离鉴定及其gE基因的分子特征[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4,36(7):506-509.
[9] YU XIU-LING,ZHOU ZHI,HU DONG-MEI,et al.Pathogenic Pseudorabies Virus,China,2012[J]. Emerg Infect Dis,2014,20:l02-104.
[10] 郭小参,杜根成,徐祥臣,等.免疫后仔猪发生伪狂犬病的诊治探讨[J].今日养猪业,2014(10):39-41.
[11] 孙圣福,陈静,马慧玲,等.不同日龄猪伪狂犬抗体跟踪监测与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11,38(4):232-234.
收稿日期:(2016-01-06)
作者简介:孙华伟(1981- ),男,江苏南京人,硕士,助理研究员,执业兽医师,主要从事猪病的临床诊断及重大疾病流行规律、诊断、监测和控制技术研究。E-mail:sunhuawei66@163.com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3)3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