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后的牧者

2016-03-29杜冬

西藏人文地理 2016年2期
关键词:缝纫牧人藏区

杜冬

“子乌”的氆氇制品来自西藏日喀则,

他们坚持做最后的牧者,

让人们回到对淳朴自然生活方式的思索中,

在草原游牧文化弥留之际,

策马扬鞭,向世人传颂着高原子民崇尚自然的生活。

你若仔细地看,模特还十分青涩及害羞。这些“超级名模”,本就是真正来自青藏高原的牧女。

这是“子乌”设计的牦牛绒及氆氇制品展示,一个来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麦宿的藏区乡土品牌。

2012年夏诞生的“子乌”的跨度极广,牦牛毛和黑陶产品来自德格麦宿的山谷,氆氇制品来自西藏日喀则的平原,办公室设在成都,核心设计师则在法国。这种“混血”的基因或许是让子乌拥有广阔视野的原因之一。

“子乌”的商标为一个牧人挥舞着乌尔朵渐渐走入地平线深处,其意思正是“牧人”,其产品的表现也多以草原生活、牧民、粗犷的牦牛绒制品和光滑的陶器为主。出生若尔盖牧区的“子乌”总经理俄周说:“我们选择品牌的时候,选了20多个名字,最后选择了‘子乌’也就是牧人的意思,因为我们子乌的很多产品都是牧民编织牧民制作的,它的背景文化来源是牧民。”“牧民生活在草原上,是靠自己的能力,靠天地来生活的人,‘子乌’就是继承继承他牧人的文化和理念。”

藏族传统手工传承是子乌的土壤,至于现实,用设计师五之的话来说,还是意大利文化复兴风格的手工作坊,师徒相乘,很浪漫、很粗朴、很原始。在此嫁接的基础之上,子乌开始起步。我们眼下就停在一个小作坊里,主人是强巴,职业裁缝,平时一般缝纫藏装,大约47岁,大脸,高颧骨,他的缝纫台面对田野。他是子乌的缝纫大师,每天能缝制一个钱包,缝制完成后,他还要把有自己名字的藏文小布条缝到钱包的最深处。如今强巴更喜欢经过子乌简化的藏式风格,他更喜欢这素雅,他还想自己设计提包,一半是氆氇,一般是素色棉布,看起来挺有国际范。

子乌的主力设计师五之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与英国Middlesex Univer国际设计专业,之后远嫁法国。或许是由于学生时代经常来往藏区的原因,她对藏区的美学及手工艺均有特殊的感觉。“有时候回到巴黎,看凯旋门,卢浮宫,路上林立的宫殿式公寓,居然都变成皑皑的雪山。”之后她设计藏族手工艺品“要保留最精神的东西。在子乌的设计中,我们想体现藏族牧人的精神和灵魂。”多年在藏地设计和游历的五之认为,在西藏的灵魂中,有某些东西更加的大气、空灵,超越了具体形象的束缚,如晚风入松,如目送归鸿。在最近进行的一个藏式地毯的陈列设计中,她将一把旧凳子放在一张传统的虎皮地毯边,四下草原广阔无人,“人不在,但是人在”。这样的感觉,或可近似她想要的西藏灵魂的表达。

猜你喜欢

缝纫牧人藏区
自制焊钳:熔铸“钢铁缝纫师”的匠心
动物界的缝纫大师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 维护藏区和谐稳定
高原牧人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拉链的缝纫平整度与缝纫工艺参数的关系
野山羊和牧人
论藏区社会控制与赔命价习惯法的治理
“牧人”的家庭教育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