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贝因美好时光过去了

2016-03-29Nekk

证券市场周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单季贝因美应收款

Nekk

回头去看,2013年奶粉产业的景气度已经到了一个难以维持的高点,随时面临反转,但市场无论是对产业还是对贝因美都有乐观预期。此后,价格难以持续提升、外企和电商的冲击,都让贝因美业绩大幅下滑。现在,公司更采用大量赊销的方式,让投资者更加困惑。

贝因美(002570.SZ)2015年的年报大大出乎我的意外,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5亿元,同比下降10%,净利润1.04亿元,在2014年的低基数上反弹了50%。看起来净利润有所恢复,但再看季度数据就会发现,前三季度亏损,而第四季度单季盈利3.2亿元——这么硬生生冲业绩,把货全部甩给经销商,四季度的需求真的有这么强吗?

销售依靠大量赊销

2015年第四季度的应收款单季就增加了近10亿元,而收入不到19亿元,一半以上的销售是通过赊销的模式进行的。这并不是正常的状态,2014年同期收入16亿元,而应收款仅增加1.2亿元。

同时,2015年第四季度的存货出现明显下降,单季下降了2.8亿元,明显低于以往同期水平。这意味着公司突然改变销售政策,把货甩给经销商,并确认了收入和利润。但经销商也不傻,拿货可以,钱卖掉再给。几年前在运动服装饰行业出现过很多同样的案例。

另一古怪之处是,市场不好,竞争加剧,但是2015年第四季度的毛利率提高到60%,而同期销售费用率大幅下降到27.5%。这明显是在冲一年的利润,未来肯定要还债的。过段时间去超市等观察,估计贝因美产品的日期都是比较早的。

如果公司不这么做,由于前三季度已经亏损了两亿多元,即使回到景气程度较高的2012和2013年,四季度单季的利润也仅有两亿元左右,铁定全年亏损。更不要提净利润里还有1.2亿元的政府补助,比2014年增加了4000万元。

这样做,理想的后果是渠道未来几个季度去库存,公司在销售费用上再支持一下,2016-2017年利润承担的压力,可慢慢消化掉。但不理想的后果是产品过期严重滞销,经销商不还钱,公司做大笔应收款坏账减值,导致某年年报巨亏。

既然现在行业还是冬天,应该以过冬的心态去经营,贝因美的做法令人困惑。

行业周期已至

消费品尤其是高端消费品并非没有周期,周期来临的时候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激烈得多。

贝因美初创于1992年,2014年,其主营业务收入50.5亿元,婴儿奶粉市场占有率国产品牌中第一。收入几乎全部来自于奶粉。

从行业看,2005-2010年是奶粉产量和消费量增长的高峰,其后几年一直保持平稳。出生人口并未出现太大的改变,核心是奶粉渗透率的持续快速上升,以及居民消费能力提升以后的奶粉高端化趋势(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是一个刺激)。2013年以后,奶粉渗透率已经达到了85%,不可能再上升,导致需求不再增长。但行业的高景气度吸引了大量的供给进入,为其后的竞争加剧埋下隐忧。

国家政策加剧了这一趋势。根据《2011-202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政府将支持母乳喂养,2020年母乳喂养率目标是50%,政府已经在陆续采取措施推动。2013年9月,计生委严禁医疗机构人员推销宣传母乳替代品。同时,2013年7月,发改委对多个婴儿奶粉品牌进行反垄断调查,并对美赞臣、多美滋、合生元、雅培、富士兰(美素佳儿)、恒天然分别处以2.0亿元、1.7亿元、1.6亿元、0.8亿元、0.5亿元和0.05亿元的罚款。

另外,国内过高的价格(价格高于海外同类产品近100%)也使得大量走私(香港中转)和海外电商快速发展,进一步挤压了需求,也冲击了国内的价格体系(一直通过提价来维持高利润)。这一点类似于张裕的红酒所处的情况。

2014年以后其实是量的反转叠加了价格的反转,此外还叠加了一个产业高景气度带来的产能扩张。典型的双杀。

因此,我们基本可以观察到奶粉企业的业绩反转,2013年奶粉高端化达到极致,贝因美毛利率连续三年保持在60%以上,净利润率超过10%。当年利润7.2亿元,在2013年上半年最高市值达到280亿元。当时并不会觉得高估,因为2013年半年报利润翻番,市场预期当年全年的利润可能接近翻番到10亿元,估值28倍不算离谱。而且,当时尚未出现反垄断调查,市场也预期奶粉价格能够保持持续上涨。回过头去看,当时应该注意的是,产业的景气度已经到了一个难以维持的高点,随时面临反转。

接下来,2014年,贝因美的利润下滑90%,远超市场预期。

目前,贝因美市值125亿元左右,以基本面来衡量,并没有投资价值,当然也没有做空必要。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猜你喜欢

单季贝因美应收款
贝因美和恒天然还能携手多久
商业企业应收款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卖29套房都无法填补亏损!又一巨头陨落
籼粳杂交稻甬优538单季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谈对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