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洒一路汗水、争得人生无悔
——记新型职业农民典型学员魏永红
2016-03-29
甘洒一路汗水、争得人生无悔
——记新型职业农民典型学员魏永红
“回乡创业照样能致富!”这是魏永红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个人不可以选择自己的出生,但可以选择人生的精彩。无论什么样的人生,只有经历过才会懂得,奋斗过,才觉得有意义。这是魏永红一直坚守的信念。
魏永红,今年46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青岗村碱滩社人,发展百合产业200亩左右,现任“兰州市七里河区鸿运百合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全心全意创事业
“梅花香自苦寒来”,魏永红所走过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相反,他的创业历程充满了荆棘,但他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打造出发挥自身价值的事业平台。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魏永红的创业故事和他贫穷、艰苦的童年生活是分不开的。记忆中的穷日子,让他从小饱受痛苦,1987年高中毕业后,他毅然决然的选择出去闯一闯,与其他农村青年一样,他也外出打工了。凭着一股干劲与豪情,走南闯北,开始了他的漂泊。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作为一个刚刚步出校园踏入社会的他,没有什么过人之处,要干出一番事业,谈何容易。然而他凭借一颗永不言弃的心,一直寻觅着属于自己的舞台。先后开过理发店,经营过小饭馆,搞过运输等。但这一切成就都不大。几年过去了,还是空手而归,他没有捞到第一桶金,他只收获了无限的忧虑。世界之大,却没有属于自已的创业平台,他做梦都想拥有自已的一片天地啊!
2000年他返乡回家,站在家乡的土地上,他思绪万千,重新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他在思索自己的人生道路究竟该如何去走。总想自己干出一番个人的事业,望着家乡的热土,他决定因地制宜,种植百合,从开始的三五亩百合开始发展扩大种植面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辛苦卖力劳动总算挣到钱了,这时候的魏永红想怎样能把百合产业做得更大,怎样能够挣钱更多,随着兰州百合品牌的崛起,2008年看准了鲜百合和百合干加工能挣钱,他拿出自己辛苦积攒的钱,又向亲友借款、贷款筹建了自己的百合干加工小作坊。
万事开头难,创业的过程是十分艰辛的。魏永红满怀着创业激情迈出创业的第一步,由于资金的缺乏,在最初的百合干加工过程中,他既要负责百合的收购,又要操心百合干烘干过程不能出现失误,因为一旦掌握不好火候和时间,一烘干室的百合干将损失殆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妻子则负责百合鳞片拆分,一家人常常干到深夜1点钟。深冬的天气,人人都穿着厚厚的棉衣,但百合干烘干室里高达上百度的温度,使人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冰火两重天,在进料期间,频繁的往返于室内外,特别让人容易感冒。
因为要收购大量的百合,农户又只认现钱,概不赊账。没钱就收不到百合。钱从哪里来?从亲戚、朋友借来的钱远远不够。钱成了制约他创业的最大瓶颈和障碍。除了借,就是贷款,凭着他在朋友中间良好的信誉,他以朋友的房产证作为抵押,从银行贷款。解决了资金问题。就这样凭着他的创业激情和拼搏精神,才使得他的创业之路一步步走向了成功。
饮水思源勇担当
随百合产业的不断发展,他的生意越做越好,越做越大,在当地有了一定的名气。在魏永红看来,自己的创业之所以有今天,离不开亲戚、朋友和当地农户的支持和帮助,做生意也要饮水思源,财富取之于社会,就要用之于社会,加之近年来鲜百合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提高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成为摆在他面前的迫切问题。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2011年12月,他与张富军、马睿等9人按照入股的形式成立“兰州市七里河区鸿运百合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总股金60万元,魏永红为最大股东,法定代表人,任理事长。注册自己的品牌“兰仙百合”“兰仙百合干”。合作社现有入社社员108户,间接带动农户300余户。辐射范围主要有:西果园镇青岗村、上岭村,阿干镇平岭村、琅峪村。2012年收购百合440余吨,加工百合干140余吨,销售额达1300余万。直接和间接带动农户年增收2万余元。
最初的合作社仅从事单一的鲜百合及百合干加工,合作社和农户签订协议,农户向合作社提供鲜百合,合作社以高于市场价0.5元至1元的收购。这样既保证合作社有充足的货源,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为了扩大发展合作社规模,2013年起,在魏永红的建议下,合作社开始自己种植百合。第一步流转土地,为了流转到农户的土地,魏永红挨个到农户家给农民讲解国家土地流转的政策及相关文件,鼓励农户将闲散的土地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给合作社,这一价格远高出种植小麦,玉米的收入,而且农户也可以给合作社打工,合作社录用固定工人5名,在加工百合干期间临时招收百合分解工100多名,在百合生长期间雇佣临工30多名,进行除草,施肥、松土等日常管理。直接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老百姓喜气洋洋,因此也从中尝到了甜头。
合作社通过贷款先后流转土地100亩,其中50亩为百合种球繁育基地,届时,合作社除了满足自身栽种需求以外,将向农户以市场价提供种球。同时合作社还邀请上级农业专家为合作社成员及其他农户就百合种植方面的问题进行讲解。为当地农民百合种植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2014年,魏永红带领社员,新上无硫百合干生产线一条,百合保鲜库一座,为合作社的更好的发展提供了条件。2015年合作社流转土地40亩,栽种云杉、油松,继续拓宽了合作社发展道路。
精心管理建队伍
自担任合作社理事长以来,魏永红深深地知道,做一个有知识的新型农民,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是他内心坚守的信念。要想合作社更快更好的发展,股东成员的素质一定要不断提高,于是,他抓管理、抓队伍,心想带领合作社社员走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信息化的富农民之路,在几年的合作社工作中他的体会是当好合作社的理事长要做到三个落实、三个牢记、处理好八个关系和一个不要。三个落实是组织落实、政治落实、经济落实。组织落实就是要有一支队伍,他的合作社有400多户、一个党支部,6名党员。政治落实就是进行政治教育,其中包括合作社法、爱党爱国、精神文明、团队精神、共同创业的教育。经济落实方面是本社租种土地100亩做示范田,为加速土地流转,为农民土地增产,让农民增收。三个牢记是理事长坚持奉献精神、吃苦精神、事事处处起到示范作用。处理好的十个关系是:政府、村委会的关系、市场关系、非社员关系、家庭关系、亲情、朋友的关系、媒体的关系。一个不要就是不要参与政治,对政府要实事求是,专心搞经济,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魏永红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他努力利用自己的知识、几年来,他精心组织对村民的培训,手把手地传授技术,用技术和热情去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业现状,造福一方百姓,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先后被评为七里河区、兰州市、甘肃省农业示范合作社。七里河区工商局授予“先进私营企业”荣誉称号。合作社社员收入比入社前有了很大的提升。魏永红成了远近闻名的新型农民。他也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和赞誉。在这里尽情分享创业的快乐与激情。
随着经济发展,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以高科技带动农业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兰州市七里河区鸿运百合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培育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实现百姓富、家家福的有机统一。“兰仙百合”是一家专业从事推广,种植,和服务为一体的企业。最终培育出最优质的品种并形成初步的产业化规模。目前技术力量雄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百合种植的研究,在同行业中获得一致好评。种植方面经验相当丰富,采用百合专业技术种植出来的百合生长强壮,无杂,易于管理,营养丰富,绿色环保,药用价值高、售价高、产品供不应求,并培养了百合种植户,带他们走上了财富之路。
今天的兰州出现了许多百合种植户,让广大农民从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旧农民向操作现代化生产工具进行生产的新农民转变。我们坚信,在未来,魏永红会带动更多的农民朋友种植百合,在运用高新技术带领农民朋友发家致富! 运营品牌:“兰仙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