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6-03-29党丽霞中央农业广播学校镇原县分校甘肃镇原744500

甘肃农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三农农民

党丽霞(中央农业广播学校镇原县分校,甘肃 镇原 744500)

构建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丽霞
(中央农业广播学校镇原县分校,甘肃镇原74450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建设美丽中国是“十八大”提出的伟大奋斗目标,而“三农”问题是这一进程中的重、难点,也是焦点。构建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使之以服务“三农”为切入点,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促使我国农业在以科技发展与生产方式大规模化的现代化农业氛围下,能够与时俱进。建立科教兴农网络体系,在“四化建设”途中谋求自我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一番业绩。

农村职业教育;职业农民;小康社会;美丽中国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的提出,到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人口总量大、农业人口数量众多是我国的基本情况,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与“三农”问题的重要关系不言而喻。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要求我们坚持“四化”建设,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建设与农业现代化的相互融合、不断协调、共同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当前重点问题是构建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一、农村职业教育现状

农村职业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严重影响农民个人的生存发展与社会的公平性,具有公共性。我们新时代的社会要求新型职业农民不仅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而且懂得经营,能从农业生产中经营获利。

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现状。

首先,从农村职业教育产生方面来看,由于近年来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与农村职业教育的相互促进,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带动人力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农村职业教育同时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动力。但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比较低,不足以提供足够的岗位,经济人才相互促进的机制尚未完善。因此,低水平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其次,从农民职业教育本身来看,其普及程度较低,绝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原因多种多样,具体来说有培训科目与农民的需要符合程度低且能用的成果较少、学习的技术过于复杂、类型与质量与农民的期望相差较大、农民技术培训的宣传推广与时间安排不甚合理等。这一现象造成了农村职业教育的薄弱环节。农民职业教育的资源供给不足、质量欠佳是使之恶性循环,也是其形成瓶颈的重要原因。

再次,从广大农民对于职业教育这一认知程度来看,绝大多数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意愿普遍不高。由于我国传统观念里,对农民这一职业的歧视由来已久,向往“鲤鱼跃‘农’门”,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部分贫困家庭巨额投资孩子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希望后辈摆脱农民的身份。这体现了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偏见,也造成了这种不认可的态度,于是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对于农村职业教育的相关推进措施

(一)重建农民权利体系,转变农民身份发展职业农民

长久以来由于城乡二元化结构制度影响,农民被政府确认为具有农村户籍并且以农业劳动为主体的农村人口群体。也就是说,与国外的农民是一种职业相对的,在我国农民是一种身份。这种身份体现了我国农民的生存状态、一种社会等级,在今天的社会当中我们无比清楚的感受到当农民迈向城镇时,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使其难以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权利,成为一个被边缘化的群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三农”问题是其难题,而其核心问题是农民权益问题。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让农民转化为市民、使得农民的权益得到充分的尊重与切实的实现,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然而由于我国城乡差距相对比较明显,农民依旧处于弱势群体,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方面的权利仍严重缺失。

“富庶的社会产生健全的权利,健全的公民才能行使健全的权利”。在我国虽然宪法赋予公民平等权,但是由于农民在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不高、利益要求常被忽视。因此,在农民从之前的身份向这种新型的职业转变之时,首先必须以法律与制度的形式保障其权利,给予农民平等的职业地位,充分尊重农民的职业,以依法治国理念,彻底破除对于农民的“身份”歧视和诸多不合理的限制,使农民回归职业属性,建立培养农民人才培养机制,提高职业农民收入,赋予农民更多的权利、切实保护农民的权益,是职业农民与其他职业一样都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与尊重。这点对于新型城镇化下重建农民权利体系至关重要。如此,方可积极地加快落实农民身份转化、实现“三农”中国梦。

(二)将农民职业教育纳入农业教育体系

目前我国的农业技术教育院校面向的大多是初高中毕业生,忽视了成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伴随“四化”的建设,农村富余的劳动力必然流向城镇,加强农民职业教育是以农民自身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促使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目标。推进农民职业教育应从多方面着手。首先,应将农民职业教育纳入农业教育体系,针对性的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其次,农业职业院校对农民的培训应从坚持实行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职业培训三方面着手。

(三)加强政府引导、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要做好以构建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来实现农业和农村的长期发展就要求各级党政要从战略与全局的高度出发,做好引导工作。行政方面,要做到全面扶农,成立专门领导班子,形成承包问责制,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全面落实扶农工作。财政上,不仅加大对各种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也应因地制宜的、系统的研究适合当地的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免费向农民推广,引导农民学习。另外,还应大力宣传农村职业教育,营造科教兴农的氛围。

三、总结语

通过农村职业教育来改善生产力的发展,既是理论创新,也是对于劳动生产力的优化。一直以来知识都是影响社会力量的决定力量,由此可见,“三农”问题的解决核心是以知识扩张为主体的农村职业教育。我们的农村职业教育要以政策为先导、以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为基础,大力发展各类相关技术教育,使得农民一方面形成现代职业农民应有的素质,另一方面加快农村生产力向城镇化迈进,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我们只有狠抓“三农”、全面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实现“四化”,才能建设我们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

[1] 晏良军,张昭.突出新农村建设重点引领农民实现“小康”梦[J]. 四川农业与农机,2013, (4): 45.

[2] 蔡晓卫. 新型城镇化下的农民权利体系的重构[Jj]. 江西社会科学, 2014, 11: 188-192.

[3] 付文娥. 农业职业教育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定位研究[J]. 职教论坛, 2013, 23: 7-9.

[4] 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 人民日报, 2012-11-18.

[5] 戚渊. 论公民权行使的条件[M]. 北京: 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5.

[6] 周作翰, 张英洪. 保障农民权益: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原则[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

(编辑:刘国华)

F323.6

A

1673-9019(2016)10-0054-02

2016-05-05

党丽霞(1977-),女,汉族,甘肃镇原人,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三农农民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饸饹面“贷”富农民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