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师范生教育实习改革和创新

2016-03-29张虹霞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师范教育师范院校师范生

张虹霞

(丽水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浅议师范生教育实习改革和创新

张虹霞

(丽水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此种社会环境下师范教育工作的发展机遇以及遭遇挑战也在不断的增多.师范生教学质量的高低在于师范院校教育工作质量,同时师范生教育实习的情况也会影响其整体的质量,师范生教育实习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范生教育实习政策在我们国家实行的时间相对较长,而且在教育工作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师范院校以及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的改革和创新,这样才能够较好的提高师范生教育实习的整体质量,保证师范生能够适应新时期的社会发展需要.在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的状况下,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就应当逐渐的改革和创新,这样才能够与时俱进,保证同社会之间的联系.本文将重点阐述和分析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基本情况,探索教育实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革和创新的措施.

师范生;教育实习;改革;创新

在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之中,师范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育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部分.而教育实习工作是师范生步入社会的重要阶段,此环节能够帮助师范生较快的适应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不单单是我们国家师范教育工作的核心工作,同时也是考核师范教育工作者能力和素养的重要形式.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的内容能够较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的教育创新和改革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虽然我们国家的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在不断的改进,但是在其改革和创新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这些难题的存在不仅仅会影响师范生的教育工作质量,同时也影响了师范教育院校的整体形象和教学质量,因此相关的教育单位和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的改革的创新.借以提升我国师范生实习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促进师范生的协调发展,保证我国师范专业教学的科学性、与时俱进.

1 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的基本概况

师范生,大学生的一类,所修专业属于教育方向,将来的就业目标比较明确,即到各级各类学校或教育机构从事教学管理工作,是未来教师的预备者.[1]目前我们国家的师范院校数量相对较多,而且非师范院校内部师范专业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这就使得我们国家师范生的数量在逐渐的加多.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的教育院校应当不断的提高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的质量,改善教育实习工作现状,为师范生教育实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进步与发展,我们国家的高等院校在教育方面的宗旨和目标也在不断的完善,由原来的教授理论知识向提高师范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变化.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高等院校内部的师范教育工作应当不断的适应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如此才能够更好的培养社会需要的师范生教育人才.然而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国家的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仍然存在着某些方面的不足,不能够完全适应新时期社会对师范生的需要,因此必须重点关注和探索.

2 师范生教育实习改革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2.1当前师范院校的师范生教育实习的理念陈旧

当前师范生教育实习中改革和创新存在的问题是影响师范生整体教育工作质量的重要组成因素,许多院校认为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检验学生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的衡量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就会自己认为师范生教育实习是学生走向社会的阶梯,同时也是其为未来的发展做出的准备和训练.虽然师范生必须要加强实践训练工作,但是其最终的目标是要走上教师岗位,依据正规的课堂进行讲课,使得听课、备课、试讲、讲课、辅导、评课演变成师范生教育实习活动的主要程序.实践经验表示在如此周而复始的实习下,师范生在应对教学、转换角色方面适应性较强,而且有利于师范生把握教学重点.对学生心理的研究和教育观念、组织能力、创新精神等素质的培养就显得很不够,因此,这种教育实习观念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2]

2.2师范生教育实习的方式较为传统、时间不得当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师范院校或者是非师范院校内部的师范专业学生,实习教育的方式主要以实习和见习为主.一般来说,师范生教育见习工作常常会规定在大四上学期,实习工作安排在大四的下学期.伴随着我们国家研究生招生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对学生学历要求的逐渐提高,应届毕业生参加研究生考试的数量逐渐增多.但是在大四上学期,也就是师范生见习时间段内部,许多学生需要准备研究生考试,这就大大降低了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的质量,导致整体的见习效果较差.在大四上学期,也就是每一年的2月份到5月份之间,师范生需要进行毕业准备,其中毕业论文花费的精力和时间相对较多,这也会影响其实习质量.即使师范生在实习期间发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够及时的进行沟通和交流,回到学校之后没有时间进行总结和检验.因为回学校之后,师范生必须着手准备论文的修改和答辩工作,甚至有的学生还在寻找工作.这种教育实习时间的设定,不仅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习质量,同时也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2.3高校师范教育工作对教育改革的关注不高

当前我们国家内部的许多院校在进行师范生教育实习改革工作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没有深入的了解国家教育改革的理念和宗旨,使得相关的教育模式不能够较好的适应新时期的社会发展需要.这种情况下,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措施同基础教育改革措施之间的契合度相对较低,适应性不强.当前,我们国家不同阶段的教学工作都在进行适当的变革,从教育观念、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等都在不断的创新和改进.当代的师范生教育的改革工作进行的较为顺利,但是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创新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方面的空缺,相关的改革措施同社会发展需要匹配度较低,甚至教学内容落后于改革需要,这都是因为高校师范教育工作对教育改革的关注度偏低.

3 师范生教育实习改革的创新的基本对策

3.1转变教学思想,促使师范生教育实习同改革相匹配

一般而言,我们国家的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都是安排在中学,而且师范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就业的地点集中在小学和中学,这种实习地点和工作地点都是同基础教学工作紧密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师范教育类型的院校以及非师范类的教育院校,都应当积极重视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同改革理念的匹配程度,主动的进行改革和创新,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形式.师范教育类型的院校以及非师范类的教育院校要拟定相关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政策,选取有效的改革工作措施,这样才能够激发教学工作者的潜力,同时也有利于延伸基础教育改革的探索深度.在这种环境下,应当为师范生教育实习改革和创新工作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师范生能够较好的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这样才能更好的优化教育工作模型.目前,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应当重点分析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工作的发展情况,研究每一个阶段我们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特色.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调整、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一系列问题.[3]这样才能够给保证我国师范生教育实习改革工作的有效性,突出其师范性质,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人才,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各项教育改革工作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3.2合理的安排师范生教育实习的时间范围

第一,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内部的师范专业应当适当的扩展实习教育工作的时间,重视教育实习在师范教学中的重要性,改变当前的实习教学工作模式.简而言之,师范生教育实习可以具体的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大二下学期,实习的时间为一个星期,实习的内容主要是教学改革调研工作,这样师范生才能够详细的了解基础教育改革工作的基本情况.第二阶段是指大三上学期或者是大三的下学期,实习的时间共计三周,此阶段应当紧密结合教学理论和课程进行教学.实习生应当以观摩、听课为主,并进行新的教育理论、中学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调研,让学生体验教学改革的进展.[4]紧密的联系见习期间班主任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和调研,详细的了解学生各项生理变化情况以及心理变化情况,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工作措施.在实习期间,师范生可以适当的组织学生来开展某些课外活动或者是讲座活动,选择较为优秀的学生进行讲课,其他的学生和老师进行点评.第三阶段是指大四上学期,时间两个月,讲课的内容主要是教学工作者和班主任的教学内容.如此才能够保证师范生能够有充足的额机会来接触、深入的了解教学工作,这样才能够循序渐进的实现教育实习工作的目标.

3.3把学校教学同教育实习有效结合

首先要保证学生的生活同教育实习工作紧密结合,在学生假期的期间,师范院校可以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来引领师范生了解基础教育工作情况,然后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其次,需要把教育实习工作同学生的实践研究进行整合,利用学校内部已有的条件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尽可能把握第一手资料,这样才能够掌握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创新与改革的主动权.最后就是要将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同其毕业论文工作结合,在准备毕业论文的同时能够去实习学校进行实习活动,双方协调好实习工作.这样才能使教育实习工作成为师范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师范生培养更加贴近中学教师岗位要求,谋求师范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5]

4 结论

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各行业对教育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较多.在新时期,社会的发展需要综合性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因此必须不断的提高师范生的整体教学质量.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的院校和教学工作者应当联系当前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社会需要的师范生教育实习体系,改善当前师范生的实习教育现状.为了较好的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教育院校需要转变教学方式,制定适应性较强的教育实习工作对策,以此来培训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教师.我们有必要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实行新的改革和创新,以面向师范毕业生就业和发展的新情况,增加适应新课改需要的新内容,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6]

〔1〕李科敏,徐旭龄,李奇云,李文波,李吉,吴兴国.设计和改进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90-94.

〔2〕张红,王振.心理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探索与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1(03):100-103.

〔3〕方增泉,戚家勇.推进和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基于北京师范大学2007-2009级免费师范生的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2011(01):89-94.

〔4〕赵国金,高艳梅.普通高校师范生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01):120-122.

〔5〕李高峰.免费师范生三大报考动机的调查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J].教育科学,2011(02):340-345.

〔6〕肖芳,陈国军,王兴柱.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目标分析及其模式构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4):46-47.

G642.44

A

1673-260X(2016)03-0206-02

2015-12-09

猜你喜欢

师范教育师范院校师范生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中国近代幼儿师范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发展研究综述
浅谈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中声乐作品的选择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