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和消除听障儿童自卑心理的几点建议

2016-03-29张静漪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耳聋儿童家长

张静漪

(赤峰学院 教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预防和消除听障儿童自卑心理的几点建议

张静漪

(赤峰学院教育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听障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的声音,严重地妨碍了他们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从而难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流活动.听障幼儿因此会有严重的自卑心理,如何预防和消除这种心理呢?本文将谈谈自己的几点建议.

预防消除;听障儿童;自卑;建议

我国的特殊教育的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似乎先进的特殊教育理念都是先在国外实行,然后传到台湾地区,再发展到大陆.截止1995年底,全国共建了各级听障幼儿康复机构1400个,15.3%的耳聋幼儿进入正常幼儿园.如今,对听障儿童进行口语训练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达成共识,而对听障幼儿心理方面的关注相对较少.很多聋校中都很少有开展相应心理健康咨询或课程的,我国听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低.与健听儿童相比,大多数听障幼儿有自卑心理.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阻碍身心健康发展,严重的甚至出现个性偏差.幼儿期是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抓住这一时期帮助听障儿童预防和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尤为重要.

1 听障儿童自卑心理的表现

1.1情绪发展方面

听障幼儿由于语言障碍的影响,他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了解大部分是靠其他健全感官的代偿作用,交往时的静默容易让人忽视他,周围的孩就会把他撇在一边.听障幼儿因听觉损失,语言发展迟缓,常以情绪的外部表现作为与他人的交际方式,而他人对听障幼儿的理解也依靠其表情动作.例如:在游戏时,由于不会说“轮到我了”,他可能会简单的把另一个同学推到一边,让人误会为“爱打人”,使他们在正常孩子中形成不好的印象,并远离他们.

1.2心理需要方面

自卑是一种心理情感.每个人都隐藏着或多或少的自卑.每对父母都希望能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父母的普遍心态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当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听障儿时,认为他们有缺陷,认为自己生个有缺陷的孩子很没有面子,怕被人嘲笑,所以尽量不带其出门,让他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让听障幼儿感觉到自己不受欢迎、令人厌恶,从而产生自卑心理;还有些听障幼儿家庭不和睦,父母总是吵架,使得孩子不敢一个人出去,即使是很短的距离;没有亲人陪伴不敢面对陌生人.极不信任他人,并且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等等表现.

1.3社会交往方面

他们经常把自己独立于群体之外,不敢参与群体活动,而且拒绝与别人交流,自己承受痛苦,所有问题都藏在心里.他们的交友范围狭窄,当遇到一个正常人对他特别好时,他们就很容易相信他,并以真心对待,所以听障幼儿比较容易上当受骗.再加上耳聋幼儿的自身的缺陷,社会常识贫乏、社会交往欠缺,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是一个大环境,人们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耳聋幼儿.听障幼儿看似与正常人相同,但当人们知道他们是耳聋幼儿时,就会有不同的态度:可怜、讨厌、嘲笑等等.在这种社会的压力下,他们在外面尽量不会沟通更不会主动“说话”,看上去他们特别沉默.

2 预防和消除听障幼儿自卑心理的对策

2.1家长预防和消除耳聋幼儿自卑心理的对策

家长要努力培养耳聋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家长做孩子最好的听众,适时给予表扬,强化耳聋幼儿大胆、自信个性品质的培养.家长应充分发挥耳聋幼儿的主体性,不要事事干预.当孩子遇到小小的困难时,家长应先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然后才给予适当的帮助,同时要鼓励孩子与他人友好交往.其实听障幼儿在自己思考、自己动手及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能较好地促进其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如:当孩子摔跤了应让孩子自己爬起来并鼓励孩子要勇敢不要哭.这样来培养孩子勇敢的个性品质.当孩子玩拼图游戏时.应让孩子自己动脑拼.家长不要因孩子一次未拼好就马上去帮助孩子拼,其实孩子在一次一次拼图失败到最后成功的过程中也能很好地培养其做事情坚持不懈及自信,独立的个性品质.还有,当听障幼儿与正常孩子一起玩耍时.家长完全可以将听障幼儿当成正常孩子看待,不要怕孩子受到什么伤害和挫折,鼓励孩子大胆地与别人交往,学会宽容与谅解别人,在多次的交往中也能培养孩子合群、大胆、自信、宽容的个性品质.

2.2学校预防和消除听障幼儿自卑心理的对策

在学校里,做为听障儿童语训教师,不仅要让听障儿童能听会说,而且还要使其德智体全面发展,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教师在预防和消除听障幼儿自卑心理,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培养听障幼儿有积极向上的精神中尤为重要.

第一,要重视对听障儿童进行自尊心、自信心的培养.对听障幼儿不仅要教其说话,更重要的还要健全人格,进行人生价值的早期启蒙教育,使他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首先,教师要帮助听障儿童克服自卑感.其次,教师要帮助听障幼儿树立自信心,相信听障幼儿的能力,对他满怀期望;赏识听障幼儿,帮助他不断发扬优点;鼓励听障幼儿勇于面对困难,对他说“你能行”;肯定听障幼儿的每一次进步,帮他树立自信心;创造条件,满足引导听障幼儿的表现欲.

第二,要培养听障儿童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动力,是创新的根源.对听障幼儿来说,兴趣和进取心是密切联系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听障幼儿全神贯注,积极思维,甚至会达到不知疲倦状态.我们要保护和培养听障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启发和诱导听障幼儿的兴趣.因此,教学方法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艺术性,教师的正确评价和具体要求,这些都对激发听障幼儿的求知欲和积极向上精神起着很大的作用.

第三,要组织听障幼儿经常参加有意义的竞赛活动.幼儿园、班级要有计划地有目的地开展各种有意义的竞赛活动,不断激发听障幼儿的进取心,竞赛可以激发听障幼儿的斗志,让听障幼儿自觉主动地克服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努力争取出色地完成任务,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培养听障幼儿勇于争先创优的上进精神,树立竞争意识,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在各项活动中争创第一,为班级争光.

第四,通过教师的言行和先进人物的事迹感染听障幼儿.通过教师的言行和先进人物的事迹感染耳聋幼儿,这对培养听障儿童的上进精神,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为听障幼儿师表,成为他们学习、仿效的榜样,行为的楷模,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因此,教师要加强自我修养,严于律已,时时处处为听障幼儿做好表率.另外,要经常组织听障幼儿讲故事、看电视,给他们讲模范人物的动人事迹,来激发听障幼儿的进取精神.还要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长处,及时表扬学生中出现的好人好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

〔1〕刘春玲,江琴娣.特殊教育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

〔2〕顾定倩.特殊教育导论[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3〕A·阿德勒.超越自卑[M].作家出版社,1986.121-121.

〔4〕高天德.家庭教育指南[M].少年儿童出版社,1986.11-13.

〔5〕李雪荣.儿童行为与情绪障碍[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71-171.

B844.1

A

1673-260X(2016)07-0197-02

2016-03-22

猜你喜欢

耳聋儿童家长
深刺听宫治疗耳鸣、耳聋验案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留守儿童
家长请吃药Ⅱ
六一儿童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耳聋耳鸣辨证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