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齐哈尔市新中林场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示范

2016-03-29贾春丽,周世忠,戚玉龙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新中封育沙化



齐齐哈尔市新中林场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示范

齐齐哈尔市新中林场属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水土流失和干旱所带来的生态危害严重制约着该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以来,该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壤垦殖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和再生资源遭到一定破坏。多年来,新中林场所处的三个区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采取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措施治理土地沙化,但由于该区气候干旱、低温、早霜、少雨,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加之部分人为因素影响,使得该区土地沙化治理工作还很艰巨,防沙治沙工作仍任重而道远。新中林场造林树种单一,经济灌木少,混交林少,常常受病虫侵害,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未得到应有的发挥。为此,针对新中林场沙地的实际情况,为黑龙江省沙区林业生态治理提供示范模式,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农业生态屏障,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碳汇功能,积极开展沙地造林、封沙(山)育林(草),促进天然植被休养生息已刻不容缓。新中林场区域内的沙地是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的西北风沙源,气候条件十分恶劣,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主体作用,对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十分重要。

1 建设规模与布局

沙化土地治理人工造林1 000亩,分别为5林班、8林班、10林班、13林班、14林班。灌草封育2 000亩,分别为1林班1小班、3林班、4林班、6林班、11林班。项目实施后,新中林场森林覆盖率提高1%,沙地人工造林成活率提高5%,造林保存率达90%以上。通过平茬复壮、封育等措施对低效林进行改造,改造后林分达到人工林低产低效林改培技术规程标准。

2 技术措施方案

2.1人工造林技术方案

2.1.1造林地现状。造林地多为半固定和固定沙地,自然植物组成简单,植被稀疏,土壤肥力低,保水能力差,不适于农耕,适于造林绿化。林种选择防风固沙林,树种选择蒙古柳或短序松江柳。

2.1.2整地。一是采用全面整地,造林前一年秋季全面整地1 000亩,以利蓄水保墒,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二是采用穴状整地,沙化严重地块,在不破坏地表植被的情况下,采取穴状整地,一般穴状整地径50 cm,深40~50 cm。

2.1.3苗木与植苗。严格执行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00B61001-87,使用Ⅰ级优质苗,本着适地适树原则,选择生态防护性能好、适应性强和生长快而稳定的乡土树种。分别营造蒙古柳、短序松江柳片林两种类型,株行距0.5 m×2 m。

2.1.4抚育管护。苗木栽植后,在3年内抚育6次,按照“3、2、1”的方式进行抚育,即第1年抚育3遍,扩穴、培土、踏实、扶正、除草;第2年抚育2遍,即除草、松土;第3年抚育1遍,即除草。同时设立专人管护,确保造林成果。人工造林项目区设1位专职护林员,全年进行巡护工作,对人为、牲畜活动频繁的道口、村屯附近实行重点巡护。

2.1.5苗木供应保障。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周边林场育有灌木柳200余万株,种苗资源充足,调运便捷。

2.2封山(沙)育林技术方案

2.2.1封育区现状。新中林场封育区为荒滩沙地,地势平坦,土壤沙化严重。其中疏林地地表植被较多,树种组成为9灌木柳1稠李,树龄8年,树高平均1.0 m,郁闭度0.19,每亩幼树苗株数平均120株左右,生长较好。

2.2.2封育类型及方式。封育类型为灌草类型,封育方式:对天然下种或具有萌蘖能力的疏林地、宜林地、灌丛实施封禁,保护植物的自然繁殖生长,并辅以人工措施,促使恢复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对低质、低效灌木林地进行封禁,并辅以人工促进经营改造措施,以提高森林质量。封育年限5年。

3 效益分析

3.1生态效益。工程项目实施后,新增林地面积1 000亩,提高林分质量2 000亩,将建成防风沙、抗旱涝的防护体系,形成农林牧结合、乔灌草协调的食物链、产业链以及多层次的生态系统,不仅能有效地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而且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持了农业、牧业、林业的稳产增收和质量效益的不断提高,最终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

3.2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人工造林就可增加森林面积1 000亩,可提供编织和薪材、牲畜饲料,可实现产值156万元,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3.3社会效益。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为再就业提供了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了生活条件,使农民逐步走向富裕之路。

166500黑龙江省肇源县林业局贾春丽周世忠

166514黑龙江省肇源县茂兴营林站戚玉龙

猜你喜欢

新中封育沙化
自然封育条件下毛竹林内凋落物及土壤持水能力变化研究
封育和放牧对牧草甘青针茅营养成分的影响
不同封育措施对荒漠草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凤凰涅槃,“新中”重生
封育对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
土地沙化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
五年累计治理沙化土地一千多万公顷
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10年实现“双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