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立德树人理念的养成
2016-03-29张艳霞
张艳霞
大学生立德树人理念的养成
张艳霞
(湖南城市学院学术期刊中心,湖南益阳 413000)
“立德树人理念”是一种科学的道德教育理念。大学生立德树人理念养成是一个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步步、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会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等外在因素和自身内在因素的影响。优化社会环境、加强学校德育主渠道建设、完善家庭教育、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是大学生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立德树人;理念;养成
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突出强调德性在人才发展规格中的显要地位,突出强调立德之于人才成长的重要性,更强调能力提升之于德性生长的强大作用力。“立德树人”理念一直是我国十分重视的教育理念,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是我党关于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核心理念。
一、立德树人理念的内涵
“立德树人”的思想由来已久,而且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早在春秋时期的《左传》中就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2]的思想。意思是人生最高的目标是应该依次为树立德行、建立功业、著书立说。树立德行居首位,古人把“立德”放在“三不朽”之首,把“立德”作为“立功”和“立言”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深刻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道德的追求和对德育的重视程度。《管子·权修》最早提出“树人”这一思想:“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3]“立德树人”强调以德立人,树人以德。立德是树人的基础和首要条件,树人是立德的目标和根本任务和目的。德,不仅指品德和能力,也包括理想信念、人生价值追求和法律素养,它综合反映一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他们思想观念的集中反映。立德树人所树的“人”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树人需要立德,立德才能树人,用师德感化培育学生,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品德高尚的人才。立德树人既强调了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也强调了全面型人才所需的成长要素,其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核心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成为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担当的人;其根本是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观的塑造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和接受,通过“德”的培养,促成“才”的提升。
二、影响大学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不利因素
大学生立德树人理念养成是一个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步步、长期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会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外在不利因素和自身内在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一)社会大环境对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支撑力不足
马克思曾指出“环境也创造人”,认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4]。可见,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及其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不良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立德树人理念的养成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大学生立德树人理念的养成。当前社会进入改革攻坚期、深度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加大了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难度。市场经济的利益追求容易导致人的物质欲望膨胀,从而导致价值观的偏颇,进一步削弱人的精神性需求;社会信息的全球化碰撞导致了信息纷繁复杂,进一步增加了人们信息选择和价值观选择的难度;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多元经济主体必然产生多元的道德价值追求,增加了实现社会主义道德一元主导的难度和有效度。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还缺乏完全的慎独修养能力。
(二)高校立德保障资源弱化,制约了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效度
首先,在顶层设计上,地方本科院校在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在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对外交流等方面矛盾凸显的过程中,工作整体努力方向和核心功能容易偏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次,现有对高校教师的评价导向主要体现在科研工作方面,教师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使教书育人沦为副业,客观上导致肩负“教书育人”主要任务的教师在立德树人效能上大大弱化。第三,高校德育课程建设明显滞后于学生的实际需要,转型发展过程中,课程体系改革往往偏重于专业课的改革,而德育课程内容体系没能得到及时更新,授课方式简单滞后,无法满足新时代学生的个体需要,大大削弱了立德树人实现的效度。
(三)家庭教育对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重视程度不足
第一,父母对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知不足。有些父母文化水平较低,自身道德修养不高,不能认识到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还有些父母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会对子女产生极大的影响,不自觉地把自私自利、功利主义等错误的观念传递给子女,这无疑在对子女的道德修养方面起到负面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立德树人理念的养成。
第二,家庭道德教育方法不当。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能够调动子女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引导他们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进而达到更佳的教育效果。相反,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当只会使教育的效果与初衷背道而驰。有的父母违背孩子个体差异的特点,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方法,以同一道德标准要求子女;有些父母思想保守,认为读书是子女的唯一出路,所以在教育上会突出强调智育的重要性,而忽视德性养成的引领作用。每个孩子的先天素质、自身修养、文化程度、心理特点及所处的环境等是不同的,教育只能因材施教,否则会导致一些孩子产生情绪失落、道德行为惰化等不良现象,影响其德性的养成。
第三,父母言传身教不到位。如果父母要求子女要做一个正直、有道德的人,但其身不正,道德行为失范,不能给子女做出好榜样,那么子女一定不会信服父母的教育,还会仿效父母的不良行为,不利于子女立德树人理念的养成。
第四,学生个体立德矛盾导致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坚守力不足。现实环境迅速多变,社会转型所衍生出的思想道德认识矛盾容易导致大学生在立德上出现迷茫和困惑,甚至出现严重的道德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道德认知与道德取向异化;道德认知与道德坚守缺失。
三、大学生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有效途径
(一)优化社会环境
入ICU后进行中心静脉置管+股动脉置管+PICCO模块连接,测定心率(P)、有创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舒张末期总容量指数(GEDVI)、全身血管阻力(SVRI)[5,6]等。
思想家墨子非常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提出“习染论”思想,在《所染篇》中指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他认为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难免受到环境的熏染,塑造不同素质的人。教育家荀子也认同环境影响人的观点。他曾说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捏,与之俱黑。”[5]也就是说,不同的环境塑造不同素质的人,良好的环境对人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人的道德水平的提高。所以说,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离不开社会环境的不断优化,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大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氛围,给学生以正能量,推动大学生立德树人理念的养成。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政府要建立与其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为大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经济环境,引导大学生树立市场经济意识下的良好道德品质,进而养成立德树人理念。
(二)加强学校德育主渠道建设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所说,没有哪种教育还会比学校教育更有目的性、更有计划性、更有组织性、更有影响力。可以说,学校德育是大学生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主要渠道。因此,高校要加强主渠道建设,不断强化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并以此为动力提升其专业素质和水平,促进大学生立德树人理念的养成。
为解决高校对教师和学生考核时产生的硬指标与软指标之间的矛盾,推动大学生养成“立德”意识,高校必须逐步完善对教师和学生的考核标准,把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作为招聘、评优奖励、年度考核等的重要依据,综合评价老师的教学水平和道德水平,以促进教师道德修养的提升,进而带动大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期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也就是说,学校教育必须取得家庭教育的支持,二者形成合力才能完成大学生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的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怎样把子女培养成合格人才,家风的力量很重要。马卡连柯说过:“家庭的完整和团结一致是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所以,为了子女的教育,父母要加强自身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意识,自觉遵守并引导子女树立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以便处理好家庭成员的关系。
(四)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为立德树人理念养成提供内在动力
大学生立德树人理念的养成,不但需要立德树人相关知识的教育和环境的熏陶,更需要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大学生在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过程中,要全面理解和努力掌握“立德”与“树人”的关系,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自身道德水平的提高。只有德性与智慧并存的人才能实现自身价值,为国家做出贡献。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是一种实践精神。”[6]“德”不能自然养成,而需要“立”,“人”不能自发成才,而需要“树”,所以,立德树人理念养成需要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是一个持之以恒付诸实践的过程。大学生只有身体力行相关道德规范,做到知行统一,才能逐渐养成良好德性。
作为高素质的群体,大学生不仅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而且要努力影响并感染他人择善避害,带动周围的人群和社会上其他群体共同成长,努力成为改善环境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35.
[2]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 三[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9: 1008.
[3] 李远燕, 李方娟.管子·权修[M]. 广州: 广州出版社, 2001: 22.
[4] 马克思, 恩格斯.反杜林论[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
版.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434.
[5] 荀子.荀子·劝学[M].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36: 3.
[6] 罗国杰. 伦理学[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54.
(责任编校:贺常颖)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orality
ZHANG Yanxia
(Center of Academic Journals, 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Hunan 413000, China)
The idea of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orality is a scientific moral instruction concept. The first step of college students is to cultivate their moral quality. This is a long-term period that the individual would be affected by the society, schools and the families. It is therefore that it is to optimize social environment, to enhance moral education, to complete family instructions and to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 their own accomplishment of moral instructions.
college student; to cultivate morality of college student; social environment; family instruction
G 412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6.04.019
2096-059X(2016)04–0098–03
2016-04-15
张艳霞(1969-),女,湖南桃江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