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尾菜处理利用的经验和启示
2016-03-29吴凤琴甘肃省酒泉市农技中心环保站甘肃酒泉735000
吴凤琴(甘肃省酒泉市农技中心环保站,甘肃 酒泉 735000)
酒泉市尾菜处理利用的经验和启示
吴凤琴
(甘肃省酒泉市农技中心环保站,甘肃酒泉735000)
摘要:酒泉市积极引导蔬菜主产区农民采取田间堆肥、挖简易坑沤肥和直接还田等方式,在田间地头就地消化尾菜,与生产加工肥料、饲料相关企业对接,实现了尾菜资源化利用。
关键词:尾菜处理;资源化利用;经验
酒泉市是河西地区规模较大的果蔬农产品生产、批发基地,也是西部地区蔬菜交易中心。近年来,酒泉市把蔬菜产业作为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点产业来抓,立足资源优势,紧盯市场需求,加大扶持力度,注重品牌培育,蔬菜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蔬菜产业已成为种植业中效益最好、对农民增收贡献份额最大的产业。2015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近60万亩,年交易量达250万吨,交易额突破30亿元。但是,随着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量残次蔬菜和蔬菜加工处理时产生的叶、根、茎和果实等成为了尾菜。这些尾菜由于随意倾倒和堆积于农村田间地头、沟渠内、道路旁,利用转化率低,无害化处理不到位,腐烂变质后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到了居民生活质量、身体健康以及蔬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为加强我市蔬菜尾菜处理利用工作,推进尾菜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保障蔬菜产业健康发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我们利用省级尾菜处理利用项目专项补助资金,在全市开展了尾菜资源化利用技术,有效推动了全市尾菜处理利用工作,充分认识了“尾菜”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对减少资源浪费,防止环境污染,推动当前蔬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做法:
一、多途径,推进尾菜田间处理利用
2015年,我们积极引导蔬菜主产区农民采取田间堆肥、挖简易坑沤肥和直接还田等方式,在田间地头就地消化尾菜。我市尾菜废弃物主要以大白菜、娃娃菜、甘蓝、青笋、辣椒、茄子、番茄、洋葱、甜菜和蔬菜制种为主,全市尾菜生产环节的蔬菜种植面积达57.6万亩,尾菜产生量56.8万吨,处理利用量18.3万吨,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32.2%。全市在23个蔬菜重点生产乡镇开展了尾菜集中处理示范点,示范面积2.3万亩,示范区尾菜处理利用率达85%以上。为了充分发挥资金效益,按照《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在尾菜处理利用项目资金下达后,农业环保机构通过集中招标采购阿姆斯生物有机物腐熟剂10吨,棚膜及包覆材料10.6吨,全部分发到各乡镇,有效促进了尾菜处理利用工作的开展,共建堆沤肥池25个,简易坑堆肥点2 850个,处理尾菜1.95万吨。通过典型示范,宣传引导,科技培训,大力推广简单、实用、高效的尾菜处理利用技术,以堆肥、直接还田为重点,辐射带动全市尾菜处理利用达到32%以上。
二、加强蔬菜集散市场、仓储及购销加工企业尾菜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
各级政府加强了蔬菜集散市场、仓储及购销加工企业环境管理,严禁随意弃置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尾菜,要求未进行环评审批和环保“三同时”验收的集散市场、仓储及购销加工企业,补充建设尾菜处理设施,保证其产生的尾菜就地无害化处理,积极开展尾菜肥料化、饲料化等资源化利用工作。2012—2013年,肃州区春光蔬菜批发市场、金塔县康谱脱水菜业有限公司申报实施了省级尾菜处理利用流通环节项目,共落实补助资金50万元。在省级尾菜处理利用项目建设的带动下,金塔县康谱脱水菜业有限公司,购置皮带输送机设备2套、大型粉碎加工设备4台套,新建综合加工车间300平方米,成品库房600平方米,原料车间800平方米,完成处理尾菜7 000吨,加工生产饲料200吨;肃州区春光蔬菜批发市场,建成尾菜处理中心1栋,加工处理厂房230平方米,购置安装了清洗池、操作台、控水台、打包机、真空包装机、尾菜清运车等设备,完成处理尾菜15 000吨,可食部分分拣加工配送1 500吨,生产肥料2 160吨。
三、多渠道,加强尾菜专项治理
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的原则,从蔬菜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环节入手,以尾菜肥料化、饲料化等为主要方向,突出重点,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当地的方法,做好尾菜资源化利用工作。
酒泉市是全国重要的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各类农作物年制种面积35万亩左右,年产生制种废弃物约40多万吨,特别是瓜类、葫芦、西红柿等制种作物,废弃物产生量大,随意倾倒于田间地头、河道沟渠、村庄周围,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而且容易传播病虫害。为确保全市制种基地和农业生产安全,市、县农牧部门,每年在种子收获前安排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按照“谁制种、谁受益、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以乡镇为单位,村组为主体,制种企业和制种农户为重点,抽调种子管理站、农业执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人员进行检查督促,对重点区域、公共路段进行集中治理,采取定点深掩埋、脱水菜厂加工利用等措施,建立制种基地环境污染治理长效机制,有效减轻了制种废弃物对生产生活环境的污染。
四、培育典型,发挥示范区带动效应
2015年,肃州区在总寨镇非耕地农业产业园,建有日光温室2 300亩,718座,其中,头茬种植西红柿502棚、辣椒30棚、黄瓜23棚、茄子26棚、西葫芦23棚、豆角22棚、人生果18棚、苦瓜12棚、蘑菇12棚、葡萄桃子50座。年产蔬菜9 200吨,产生尾菜2 480吨。依托酒泉康多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尾菜肥料化利用技术示范2 200亩,尾菜沼气化利用技术示范100亩,处理尾菜2480吨,回收利用率达到81.7%。在银达镇非耕地农业产业园,建有日光温室3 000亩,1350座,其中,种植西红柿502棚、黄瓜235棚、茄子55棚、西葫芦123棚、草莓88棚,其它346棚。年产蔬菜11 610吨,产生尾菜3 830吨,开展尾菜饲料化利用技术示范2 900亩,尾菜沼气化利用技术示范100亩,处理尾菜3 100吨,回收利用率达到80.9%。同时,在12个乡镇各建立了1个面积100亩区级尾菜处理利用示范点,示范推广尾菜肥料化、饲料化、直接还田技术。通过抓点示范,培育典型,促进了全区尾菜处理利用,也为推动全市尾菜治理提供了典型样板。
五、强化宣传培训,不断提高思想认识
全市从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出发,大力宣传加强尾菜处理利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尾菜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利用作为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抓紧抓实,充分运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宣传标语等多种媒介,大力宣传尾菜污染的危害和资源化利用的好处,积极倡导清洁生产方式,做到家喻户晓,在电视、网络宣传4次,开展宣传培训141次,参加农户12 360人次。通过发挥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和激发蔬菜主产区农民及加工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近年来,我们尽管在尾菜处理利用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根本上要彻底解决尾菜污染问题,我认为还需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大力宣传尾菜弃置对环境的危害和处理利用的意义,以提高全社会参与尾菜处理利用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搞好宣传的同时,大力开展尾菜处理利用技术的培训,指导广大农民、企业主正确做好尾菜回收处理利用工作;二是加大尾菜处理利用技术的研究与示范。不断改进现有尾菜综合利用技术,开展尾菜循环利用关键技术集成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通过尾菜无害化处理与回收利用技术升级和产品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为尾菜处理利用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尾菜处理利用模式。对规模较小、一家一户的蔬菜种植户,引导农户直接还田,不能直接还田的应鼓励就近堆沤后还田;对蔬菜生产基地、制种基地、农业示范园区产生的尾菜可以集中堆沤还田或利用青贮技术加工成畜禽饲料,以发展畜牧业;四是扶持建成尾菜饲料化、肥料化加工企业。对致力于尾菜处理利用的企业,可以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鼓励企业建立尾菜处理工厂,利用尾菜制作饲料、肥料,以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企业收入。政府在尾菜处理设施的建设上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推进尾菜治理工作。
(编辑:刘国华)
中图分类号:S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9019(2016)06- 0044- 02
收稿日期:2016- 03- 07
作者简介:吴凤琴(1964-),女,甘肃天水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环保和农技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