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散文的方式教散文——《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笔记

2016-03-29周乐

湖南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青海高原陈忠实柳树

周乐



用散文的方式教散文——《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笔记

周乐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陈忠实先生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重在写景与抒情,颇具“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初读往往给人内容散乱的感觉,不易理解。因此,即便是将它安排在六年级教材之中,学生阅读起来仍然吃力,对于文中蕴含的人生感悟,更是不易领会。那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这篇散文?依据学情,结合文本特点,我们不妨以“起、承、转、合”四步研制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

起:走进高原

要认识高原上的这株柳树,绕不开“青海高原”这个特定的环境。走进这篇散文,首先要走进青海高原。

阅读陈忠实先生的这篇文章,我们发现文章起笔并没有描写这株“神奇的柳树”,而是着力描绘了青海高原的独特风貌。这是设置一种悬念,使柳树的形象“犹抱琵琶半遮面”,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同时,青海高原作为高原柳生长的环境,是笼罩整篇文章的一幅巨大背景,要准确把握柳树的形象,就必须先读懂高原的特点。

教学中,教师请学生先自主阅读,然后交流高原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学生抓住文中“广袤无垠”“寸草不生”“青石嶙峋”“苍茫”等词简要说明自己的感受,教师顺势而导,领着学生走进了高原。这不是学习这篇文章的难点,却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准确把握了高原的特点,就为接下来深入了解“这株柳”做好了铺垫。

承:认识柳树

文章写高原柳,由形象到精神,逐步深入。这符合我们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阅读一篇文章,顺着作者的写作思路去理解,往往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涵。承接上一教学环节,我们逐步走近这株柳树,认识这株柳树。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感受:这是一株什么样的柳树?

生:这株柳树很大。“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说明它很大。

师:“百十余平方米”有多大,你知道吗?(学生一时答不上来)我们平时上课的教室一般四十平方米左右,这株柳树的树阴有几个教室那么大?(生:应该有三个左右)所以,你说这是一株很大的柳树。

生:这还是一株很粗大的柳树,有两合抱粗,就是要两个人一起抱才能抱住它。

师:一株又粗又大的柳树。

生:这株柳树很绿!

师:你来读出它绿的样子!(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

生:这还是一株很硬、很结实的柳树。它“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

师:看上去,这株柳树倒不像是木头的,而像是——(生:铁的)

生:我从“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还感觉到,它非常高大,像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样!

师:同学们,默读了课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你一定读出了这株柳树的经历。那么,这些经历给你什么感受,请你在文章空白处写下你的感受。

生:我感觉这是一株顽强的柳树,它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毫不畏惧。(师:详细说说!)它一次次被高原风雪冻死了,又一次次复苏过来;它一次次被雷电劈断了枝条,又重新抽出了新枝。

生:我的感受就是书上的一句话“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它能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长得那么高大,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生:我认为这是一株幸运的柳树。(师:为什么说它幸运?)因为它“那一年恰遇好雨水”,“它有幸萌发了”。我觉得它能在高原上生存下来,也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

这个教学环节充分体现出“以学定教”的指导思想。理解高原柳的形象是阅读这篇文章的一个重点。六年级学生凭借已有的阅读理解能力完成这个学习任务难度并不是很大。因此,教师放手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在阅读中感受高原柳的外形特征。从教学实践看,学生能结合具体的文字描述,比较准确地把握住柳树“粗、大、硬、绿、高”等特征。

接着,陈忠实先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以饱含深情的笔墨描写了这株柳树经历的种种磨砺。这段文字虽然很长,但学生用心读上一两遍,了解柳树的“经历”,也不会有太大的障碍。依据这样的学情,教师淡化理解内容的教学,着重请学生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使教学活动由表层的信息获得,转入深层次的阅读体会分享。在这样的交流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柳树“顽强”“不屈不挠”等内在的精神品质。

转:学习写法

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文章写了什么,更要关注文章是怎样来表达这些内容的。这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教授《青海高原一株柳》,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教学活动便转入对语言形式的关注。

师:同学们,通常我们写一样事物都会花不少笔墨去直接描写它。这篇文章是这样吗?文章哪里直接描写了这株柳?(生:第五自然段)更多的是写自己的想象与联想,对吗?(生:是的)那么,陈忠实先生为什么花这么多笔墨写那些想象和联想内容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观点)

生:作者想象了这株柳树经历的危险(师:磨难、磨砺),更能够表现出这株柳树顽强的特点。

师:如果不写这些想象的内容,只是写了柳树的外形,你能感受到吗?

生:感受不到。

生:作者写自己想象的内容,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丰富。

生:写作者的想象,我们就能知道柳树经历了什么,知道它具有顽强的精神。

师:同学们有一点感受是一致的,就是想象能使文章内容更丰富,也能更深刻地表现出柳树顽强的特点。

这篇文章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虚实结合的写法。陈忠实先生以大段的想象与联想来表现柳树的形象。这个“秘密”是六年级学生不易察觉的。教师准确地抓住了这一生长点,引导学生先找到哪些是作者实写的,继而思考“作者为什么花这么多笔墨写那些想象和联想内容呢”,这一问题将学生引入了一个他们很少涉及的领域。

事实上,理解作者虚写部分的作用并不太难。学生稍作思考都能有所感悟,但经过思考、交流,加上教师的点拨、总结,学生就清晰地感受到,写文章不仅需要写真实看到的,还可以写想象到的,加强表现力。尤为可贵的是,教师又追问一句“这些想象的内容,你信吗?”学生的思考在教师的引领下,又深入一层,直抵散文的文体特征。散文,可以展开想象,然而这种想象不能是天马行空般的胡思乱想,而应该是合理可信的。

合:感悟哲理

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具有顽强的精神,创造了一个生命的奇迹。然而,这并不是陈忠实先生表达的全部。写完家乡灞河边的柳树,作者用一句“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将我们的思考引向深入。

教授这篇课文,不少教师在指导学生品读感悟了柳树顽强的精神后,也就为这课的教学活动画上了句号。但是,往前再走一步,收获会更多。《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文章更在于表达了陈忠实先生对命运的不公、生活的困境所持有的态度。因此,教师用“对比”的方法,请学生去发现“苦难”的价值。苦难,对于畏怯者而言是毁灭的打击,对于勇敢者而言却是磨砺生命的机遇。结合陈忠实先生自身的成长经历,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这个道理,或许学生此刻只能从书本上理解,但这一信念随着文章阅读的深入,已埋在学生心中,并将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不断去体会。

《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散文,内容丰富,蕴含着许多可以挖掘的教学资源,从以上四个部分开展教学活动,只是教授这课的一种思路。散文教学与散文本身相似,同样需要“形散而神不散”,找准一条主线,集中教学目标,就可能在理解内容、学习写法等方面寻找到最佳的结合点,让阅读教学真正为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服务。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学科

猜你喜欢

青海高原陈忠实柳树
青海高原东部设施农业区土壤氮素时空累积及淋失风险评价
青海高原豌豆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青海高原常见气象灾害分析
柳树
会治病的柳树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3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4
参考资料
陈忠实:世上有许多事,尽管看得清清楚楚,却不能说出口来
柳树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