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
2016-03-29陈立军
陈立军
【摘 要】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读和写向来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联系紧密,阅读量的提升可以丰富文学语言,提升学生写作能力,而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又反过来使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理解力提升。因此,我们初中语文教师要加强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联系,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 写作 教学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诚然,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学会读和学会写,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读写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也是教学的根本任务。通过阅读,学生丰富自己的语言及表达能力,从而加深理解文字和语言;通过写作,学生精确表达内心世界,倾诉情感。此二者结合起来,既能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又能丰富文学修养。基于此,本文就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通过阅读分析写作技巧,提高学生写作意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于语文学习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读和写的相辅相成就好像学和思。阅读是学习的过程,而写作则是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思考并运用的阶段。不可单纯的为了阅读而阅读,那么课文中的知识永远是作者的,自己并没有真正领悟;而如果仅仅思考,不经过阅读积累他人的经验,那么这种思考只会走偏,难以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引领学生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在一起,格物致知,学以致用,真正提升语文素养。
例如我在教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时,为了让学生领会“白描”的写法,我便要求他们找出文中描写父亲到车站给自己买橘子的语句(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他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然后让他们阅读几遍,并分析以下问题:文中描写父亲的动作时运用了哪些词句?描写父亲的背影运用了什么手法?整篇文章的语言风格是怎样的?等到他们回答后,我又总结了以下。最后,我布置了写作任务:请以“背影”为话题仿照课文描写一段关于身边亲人或朋友的事迹。经过读和写、学和思的过程,学生逐渐学会了文章细节描写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教材中所选都是十分精彩的文章,分析其手法并学以致用是语文教学的方向,也是读写结合的最佳素材。
2.拓展教材内容,在阅读与写作中巧妙迁移
教材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在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基础上,适当拓展教材内容,是语文学习中读写结合的另一阶段。例如在教学课文《理想》时,在对诗歌讲解充分后,我便尝试让学生仿写诗歌的第一段,以“爱心是 ”为题写三句话,从而拓展了阅读,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热情,而且提升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又例如在学习《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时,其中有一句千古流传的名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学到这句话时,我引领学生进行联想与拓展,欣赏并品味苏东坡的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我先是让学生阅读了几遍,然后分组讨论这篇词的寓意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学生懂得:这首词写于苏东坡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他在野外徒步游玩遇到大雨,顿生对人生的感慨。于寻常处生奇警,于简朴中显深意,展现了作者超脱旷达的胸襟,其中蕴含着作者超越世俗的人生境界。读完全词,感情的喜忧、人世的沉浮以一种清新超脱的姿态展现在我们眼前。
分析文章后,我进一步总结了文中值得学生思考和借鉴的写作手法:在寻常小事中发掘人生哲理,以情感情,是文学的灵魂。
3.传授学生阅读思维,培养其终生读写的习惯
环境是一种氛围,在阅读的过程中,一个场景、一个人甚至一种心情都可以构成环境的要素,我们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思维,引领其融入阅读的环境甚至是创造阅读的环境。在阅读环境中,学生会产生一种安宁的情感寄托,在阅读时感受自己内心的世界,阅读构成了一种生活状态。古人云:取乎法上,得法其中;取乎法中,得法其下。读一本好书能让学生感受高贵的灵魂,如赴一场盛宴。因此,我们教师应带领学生通过阅读来提升生命的高度,在写作中显示读书的境界。
常言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西方哲学家也提出要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意识极其重要。因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和事件都脱离不了其所在的环境,即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都不是孤立的,因此,可从背景出发,质疑文章中的人物和事件。另外,要从事情发展的缘由出发,质疑文章的主题及写法,因为每一篇文章的主题都是作者呕心沥血磨练出来的,随着时代发展及现代意识形态的变化,会模糊作者的原意,因此,质疑并努力跳过意识形态,发掘文章真正的内涵。例如鲁迅先生,他的作品深奥难懂,其语言也相对现代白话文显得有些诘屈聱牙,然而鲁迅之所以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其文学性和思想性是超越历史的,其深刻性一直影响着我们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因此,现代一些人以某一种理论去排斥甚至否定鲁迅先生,是扭曲鲁迅先生的行为,应当怀疑。
在阅读中质疑,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一种质疑的思维方式,从阅读到生活,以质疑的、批判的思维方式理解文章及生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解,作文也会丰富深刻了。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要提升初中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我们教师要紧系教材,联系生活,不断拓展教学范围,引领学生思考并理解课文,并能从生活中感受语文的世界,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