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炳灵寺天桥栈道及造像题记
2016-03-29董婷婷甘肃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甘肃永靖731600
董婷婷(甘肃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甘肃永靖731600)
浅析炳灵寺天桥栈道及造像题记
董婷婷
(甘肃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甘肃永靖731600)
[摘要]炳灵寺天桥是连接第169窟和172窟的古栈道,古人称为“仙阁”。北朝、唐、明等朝代时,天桥是畅通的,栈道崖壁外布满造像、壁画及石刻题记。清代战火后,现仅存部分残像,但这些造像的价值却不容忽视,它们是构成炳灵寺石窟艺术文化中不可分割的载体。
[关键词]炳灵寺;天桥栈道;造像;石刻题记
炳灵寺石窟天桥,即位于大佛顶部连接第169窟和172窟的古栈道,原距地面约40余米高,仰望之,高而险峻,因此,古人称之为天桥,第169窟称为天桥洞(见图1)。当时生产力极其落后,在悬崖绝壁上修栈道,难度可想而知。下文主要从现存栿孔遗迹考察天桥及天桥上的造像、题记所包含的历史信息。
图1
一、天桥栈道
我们现在看到的天桥不是原作,原栈道毁于清代战火之中,造型无法考证,从几根烧毁残留的木桩和栿孔分布可以想象,古栈道高大雄伟,气势壮观。为了登临方便,1972~1973年,在原栈道栿孔基础上架起了通往169窟、172窟的栈道,因此,天桥的位置没变,原面貌有所变化。
在169窟至172窟笔直的崖壁上,整齐排列着四层大小相当的栿孔,这就是古栈道栿孔遗迹。现修通的天桥跨度总长22.5米,高6米(见图2)。由下至上:
第一层15孔,最南端位于169窟北缘,有木柱、柱头。1994年,宿白先生考察炳灵寺石窟时从柱头形状鉴定为唐代所制,①最北端1孔在172窟南缘。每孔间距不等,在1~2.5米之间,基本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北部5孔间距缩小,位置向172窟逐渐升高,这一层栈道1973年已经重修。第二、三、四层,每层栿孔均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每孔间距为1.9米左右,南、北两端栿孔分别在第169窟北缘和172窟南缘。第二层11孔,南、北端木桩残存,其余已毁。第三层11孔,南、北端木桩残存,北部一段木檐残存。第四层只有9个栿孔。每层栿孔之间的高度基本相等,第一、二层之间高度为2.2米。第三层北部第一、二栿孔之间木檐尚存,第二、三栿孔之间一主尊造像高出第四层栿孔。
从栿孔布局、位置及周边造像分布综合分析,第一层栿孔起于169窟北缘,终于172窟南缘,位置与两窟地面齐平,这层壁面上没有造像,只有壁画,是为从第169窟通向172窟修建的专用通道。第169窟通壁布满了造像、壁画,后来者没有位置再造像或绘制壁画了,受当时“凿仙岩而居禅”佛教思想的影响,匠师们自然把目光投向与169窟位置相当的天然洞穴172窟,169窟距172窟约30米,又同在距地面40余米的崖面上,从169窟架设栈道比较便捷,因此,第一层是从169窟走向172窟的通道。
第二层栿孔位居第一层正上方,略低于现存几身造像底部的水平线上,栿孔位置与169窟和172窟衔接得不是很紧密,这层壁面上布满了大小不等的数尊造像,显然是匠师为了塑像和支撑塑像架设的通道。169窟与172窟之间的崖壁广阔,利于造像,高悬的造像也利于众生顶礼膜拜、禅观念佛,符合当时观像念佛思想的流行,因此,第二层是为塑像需要架设的通道。
第三、四层在第二层的正上方,北部两孔之间现存挡雨檐,佛像高出第四层栿孔,第三层不是通道,而是提携下面第一、二层栈道的梁柱和为匠师们塑像提供的平台,第四层有两处挡雨檐,其以上壁面没有塑像,是为了防止雨水或流水浸湿塑像搭建挡雨檐开凿的栿孔。因此,第三、四层是用来搭建挡雨的挑檐,同时,有对第一、二层栈道提携的作用。
天桥上有北周、隋代塑像以及唐代重修造像痕迹,如第169窟北缘第二层栿孔之间有一尊立佛像残迹,佛像袈裟下摆衣缘有唐代彩绘纹饰;还有明代重绘千佛壁画,如栈道北端壁面上存有明代的彩绘千佛像。②另172窟明代游人的题记比较多,匠师、僧侣换梁立柱,或塑像建龛,或禅观念佛等,在此进行佛事活动。
综上所述,天桥是169窟通往172窟的通道,在北朝、唐代、明代,天桥栈道是畅通的,其上排列整齐的第二、三、四层栿孔不仅是悬崖上造像、修行、念佛的载体,又是提携下面天桥的承重梁,还是崖壁塑像的挡雨檐。
二、造像布局
第二层栈道崖壁上原来布满了造像、壁画,现存几尊造像和部分造像残迹。第二层栿孔从北向南一至四孔之间,原为一佛二菩萨像,周围错落分布有数尊小像,现存9尊北周造像。主尊已掉落,其左侧的头光及背光残存。从佛像的头、胸、足部的小栿孔(用来固定泥土)测定这尊像高约3米,头光超出第四层栿孔,加上头光像高约4米。二胁侍菩萨像高1.5米。左侧菩萨像右手持宝珠于胸前,左手下垂,飘带穿臂摇曳。右侧菩萨像左臂于胸前,下肢掉落。主尊下面有一佛一菩萨像,佛像高1米,身着红色交领袈裟,内着绿色僧祗支。菩萨像身着披帛。二胁侍菩萨的两侧各有一菩萨像,左侧像已掉落。主尊头部两侧各有二立像,像高1.3米,此二像经明代重塑重绘,彩绘剥落之处可见底层壁画,主尊南侧协侍菩萨像,身光表层为明代卷草纹饰,底层可显原作身光纹饰。
第四至第七孔间塑像全部掉落,仅存固定泥塑像的小栿孔,从残迹看,这里原有一佛二胁侍菩萨像。主像残迹高约3.9米,二胁侍像高约3米,主像头光高出窟檐。
图2
第七至第十孔之间崖面坍塌严重,固定泥塑像的小栿孔已掉落。从前两铺一佛二菩萨像的布局推测,这里应是一佛二胁侍菩萨像,与前面构成了三佛造像题材,但第三层第七至第九孔间上部有二尊小立像,这样就限制了整体性造三尊大像的空间,经反复观察,这二尊小立像衣褶厚重,应为崖壁坍塌后所造。这样第二层栈道整个崖壁上应为一铺大型的三佛造像题材,且均有二协侍菩萨像。三佛的造像题材,在石窟里有坐像、立像等多种艺术形式,其中以坐像居多,而二层栈道出现立像,可能跟崖壁狭窄的空间有关。
三、摩崖石刻题记
天桥北侧崖壁上方有一方石刻题记,题记高0.8米,宽1米,共7行,每行6字,共40余字。③由于红砂岩粗糙松散,风化掉落严重,前三行文字仅存残迹,后四行较完整,录文如下:“□□(儿)□□□(十二年)□/□(葵)□□□□□/□□□□县□/□(沙)门□(敬)爱与□/王将军作龛并/功德及打栿孔/一心供养佛时。”这则题记虽然模糊,但为我们提供了三方面的信息:第一,时间。“十二年”字迹尚清楚。第二,功德主。“沙门□爱与□王将军”。第三,发愿文。全文记录了某朝代十二年,沙门□□及王将军在此作佛龛及打栿孔,一心供养佛。这则题记紧邻172窟,按照先修栈道再造像的顺序,这则题记应是功德主在此修栈道、造像后留下的。天桥崖壁上满布了高达4米左右的大像,为北周—隋代造像风格,气势宏大,摩崖位置高悬,施工难度大,在当时条件下造这样庞大的像所需人力、财力可想而知,需要王将军及高僧共同参与营建。自北朝至唐以来,青海的吐谷浑一直侵扰边境,各政权不断派兵加强防御吐谷浑进犯,大小战争有十余次之多。隋大业四年(608)宇文述大破吐谷浑,吐谷浑伏允可汗南奔雪山。大业五年(609)隋炀帝西巡,他的目的是平定西部边疆,“时炀帝命元寿等四面合围吐谷浑,西陲趋于稳定”。④河州(今临夏)是当时抵御吐谷浑的西部重镇,炳灵寺石窟位于丝绸之路交通要道上,距离河州60余里,又是佛教胜地,天桥造像为北周至隋代,西征或屯军河州的一些将军可能参与营建天桥及天桥上的塑像。
第169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一直延续到北魏晚期。172窟北壁窟口处有一尊石胎泥塑坐佛像,风格与169窟西秦造像相似,是此窟早期造像。北壁上部一佛二菩萨像,为北魏晚期作品。北壁下部五立佛,为北周造像。正壁木阁内三壁分别塑一佛二菩萨像。从造像时间看,169窟最早,172窟次之,天桥崖面上的最晚。因为天桥架通后,172窟环境幽静、宽敞,这里是继169窟之后最理想的禅修场所。
虽然天桥上面的崖壁广阔,但空间狭窄,不利于禅观,也不利于造像,从禅修方面来看,172窟环境远远好于天桥,因此172窟就成了天桥接通后造像、禅修的首选之地。
由此推断,王将军造像打栿孔的时间应晚于172窟造像时间。对照题记中“十二年”记载,西魏超过“十二年”的年号有大统,北周没有超过“十二年”的年号,隋代超过“十二年”的年号有开皇、大业,所以,王将军造像的时间可能为隋开皇十二年或大业十二年。阎文儒先生认为天桥上的造像为隋代。
天桥中部的崖面上还有一则长0.44米、高0.28米的石刻题记:“度随军判官洺州∕司兵参军郑嘉宾∕攀缘陡仙阁虔敬∕佛龛灵峰既∕。”(见图3)
图3
《宋史》卷172《职云》载:“至熙宁间……节镇七顷,余州六顷。留守、节度、观察判官、藩府五顷,节镇四顷。掌书记以下幕职官三顷五十亩。”
《新唐书》卷49《百官志》:“大都督府都督一人……功曹参军事,仓曹参军事,户曹参军事,田曹参军事,兵曹参军事,法曹参军事,士曹参军事各一人,正七品下,参军事五人,正八品下。中都督府都督一人……兵曹参军事……下都督府都督一人……兵曹参军事……”⑤
由记载可知,司兵参军即掌官军事大臣,大都护府、上州刺史、中州刺史有兵曹参军事各一人,惟下州刺史无司兵参军事。
《宋史》卷86《河北路洺州》:“洺州,望,广平郡,建隆元年,升为防御。熙宁三年,省曲周县为镇,入鸡泽。六年,省临洺县为镇,入永年,元祐二年曲周,临洺复为县,寻复为镇。四年,曲周,鸡泽依旧别为两县。……县五永年,上。肥乡,望。平恩,紧。鸡泽,中。曲周,中”。以上记载交代了郑嘉宾为唐代洺州(今河北永年县)人,“司兵参军”应是他的职衔,郑嘉宾应为洺州上或中州司兵参军事。
唐史中有郑嘉宾的点滴记载,《新唐书》卷75《宰相世系表》:“兼殿中央御史,为宰相馀庆子侄,属承庆子,馀庆相德宗(公元780~805年)。自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吐蕃入大震关,取兰、河、鄯、洮等州,陇右地尽亡。”
“攀缘陡仙阁虔敬佛龛灵峰既”,这里的“仙阁”显然指的是天桥上的佛阁,司兵参军郑嘉宾登临天桥,虔敬佛龛、观赏灵峰,并在天桥佛阁的岩壁上留下石刻题记。从栿孔遗迹看天桥悬崖绝壁上佛龛密布,气势壮观,这些造像都建有佛阁,古人称之为“仙阁”。这则题记也反映了中唐时天桥尚在,人们可以登临其上。
张思温先生考释“正书健檏,虽无纪年,以职衔及书体言,应是唐人所作,惟文意前后似均有所厥,而摩崖岩石完整,不见刻痕,或以故未能镌毕耶?”⑥
从天桥现存栿孔的现状结合周围造像、摩崖石刻题记等,综合分析,天桥始创于北朝,天桥是从169窟通向172窟的通道,其上一层是匠师塑像、承托塑像及供僧俗礼佛的平台,崖壁上建有佛阁,以便遮风挡雨,佛阁内的造像塑于北周至隋代。
[注释]
①②郑炳林、石劲松主编:《永靖炳灵寺石窟研究文集》(上册),甘肃文化出版社2011年版。
③张宝玺、王亨通主编:《昔日炳灵寺》,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④唐·魏徵:《隋书·炀帝纪上》,中华书局2014年版。
⑤阎文儒、王万青:《炳灵寺石窟》,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⑥张思温:《积石录》,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图分类号]K87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4-0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