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发展中的海洋生态补偿制度构建
2016-03-28黄秀蓉
黄秀蓉
海洋生态资源具有公共性,在缺乏明晰责任主体时,海洋资源的开发具有盲目性,在海域资源承载力有限的条件下,海洋生态的破坏将带来全局性的影响。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寻求海洋生态良性发展之路对于解决海洋生态问题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海洋生态补偿制度就是从海洋资源开发的受益者以及参与者中构建一套稳定的制度安排,从而实现维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海洋生态破坏的修复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而严重的后果需要没有在海洋资源开发中获益的主体承担,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就是将在海洋资源开发中的外部成本进行内部化,由海洋资源开发的生态破坏者和海洋生态保护的受益者承担相应的成本费用,从而实现在海洋资源开发的环节中实现公平的原则,解决在公共性资源消费中的乱序现象,维护海洋生态的健康发展。
一、共享发展的理念
從哲学的角度来说,人类是一个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命运共同体,一方的作用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另外一方,双方间的不公平境遇发展最后会导致发展方向的恶性化。共享发展理念就是从这个思维进路来指导社会的发展。共享发展理念是从整体的角度来思考发展的效果以及发展的方向,力求公平化全局性的发展。
在海洋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中引入共享发展的理念就是从海洋资源的独特性来考虑的。众所周知,资源具有有限性,特别是一些稀有资源,一旦被开发就意味着总量的减少以及不可再生的结局。对于海洋资源的公共性而言,海洋生态资源具有物质化的具体形态,同时也具有无形化的生态环境表现。在资源的开发中,利益主体一般会加大对生态资源的物质化具体形态开采力度,而忽视了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海洋生态环境事关全球生态的变化,在特定海域中,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会引起其他海域相应的生态变化。如海洋石油污染,就污染源来说只会波及周边海域生态的恶化,但是海洋的开放性决定了污染不具有封闭性,尤其是在洋流的作用以及大气运动的作用下,海洋石油污染面积会逐渐扩大,最终会影响整个海域,波及其他的无利益相关者。
共享发展就是要在海洋资源的开发中实现利益相关者承担海洋资源破坏的成本,减少海洋生态资源开发中的外部性成本。利用政府与市场调节两种手段来约束海洋资源开发利益主体,明晰权利与义务两重概念,把握生态平衡的理念,以公平的思维来对待海洋生态资源开发。共享发展强调海洋资源开发利益主导者与利益弱势者的协调并进,强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识,从整体上塑造和谐的发展路径。
二、海洋生态补偿实践机制存在的问题
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就是运用政府与市场两只手来解决海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生态破坏问题,以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最终目的。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在构建中需要厘清生态补偿的具体内容以及补偿的主体、补偿的受益者以及补偿的手段。在现实中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海洋生态补偿资金不足
海洋生态保护不同于陆地的生态保护,海洋在生态治理中的难度要高于陆地。海洋在流动的海水作用下很容易将污染范围扩大,同时在自我修复上时间较长,尽管在资金投入的横向比较上,海洋生态补偿已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在海洋生态破坏的可能性上也随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在上涨。海洋生态范围波及较广,没有明确的界限可以说明生态破坏的程度,只有在污染较为严重的时候才能发现,但是等发现时海洋生态已经遭受严重的破坏。广泛的领域与相对的人力资金对比,单位区域面积的海洋生态补偿以及保护相对有限。
(二)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单一
海洋生态补偿在标准上只顾及到渔业等少数几个行业,没有考虑到对海洋生态具有较大危害性的围海造陆工程,对海洋工程造成生物资源破坏的补偿资金仍然占预算较少部分。以财政转移支付的手段落实到不同的利益群体的资金较少,对生态补偿金额的计算还不是很完善。海洋生态补偿机制本质上就是一种经济补偿,补偿机制单一、补偿标准不一以及补偿的利益相关者不规范现象都会对补偿机制运行的合法性造成损害。
(三)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缺乏统筹规划
海洋生态涉及的范围较广,在生态、环保、渔业、林业以及海事上都需要在海洋生态补偿机制上有所反映,特别是在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时需要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及行动的协调。在补偿机制的实践中,生态补偿金不是根据部门来定,而是依据项目来实施,单个项目在实施时确实能够省去很多的烦琐环节,但是在涉及多个部门时,如果没有相互的协作,海洋生态的保护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四)海洋生态补偿建设未能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同步发展
海洋生态补偿是以资金支持的方式来缓解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压力,以利益的协调平衡来改变对海洋生态过度破坏的格局。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实践中如果不能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相互的转换就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两者逻辑上的悖论。将补偿机制落到实处可以将生态效益体现出来,同时也可以实现海洋相互关联的经济效益,增加群众的支持。
三、共享发展中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
建立共享发展的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生态效益共赢。在经济上既能够为民众创造富裕的生活条件,在环境上也能够保证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在理论上要结合海洋生态保护的现状,在机制的构建中要明确补偿中的主客体间责任关系、补偿的标准以及补偿的手段等问题,细节上的探讨有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海洋生态保护机制。
(一)补偿依据
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必须结合现有的法律法规,在国家层面上制定根本的指导方针,而地方的海洋生态现状又需要有符合地区的规定,从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出发来决定海洋生态补偿的标准。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就是将责任主体明确到人,在创造经济效益的时候能够实现与生态效益的双向互动。在地区的海洋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中就需要制定较为详细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够给补偿机制的实施提供明确的依据。
(二)补偿主客体
海洋生态补偿机制中补偿主体能够发挥筹集资金并合理的分配资金给补偿客体的作用,反之,在海洋资源开发中因为自身利益受到损失而被补偿的就属于补偿客体。海洋生态补偿的主体一般能够界别清晰,但是海洋生态客体则较为模糊,特别是在海洋生态破坏面波及较广时,一些利益相关者都可以是补偿的对象。因为对于这些利益相关者而言,海洋生态破坏是以间接的方式来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的,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也是以时间改变为标志的。
(三)补偿标准
补偿标准关系到在海洋生态补偿中能否实现公平的问题,过高或过低的标准都会损害相关主体的利益。在传统的海洋生态补偿制度中,主要是对一些损害海洋生态的责任方处以罚款,其金额大小取决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对海洋生态破坏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自由空间,给了处罚者一定的选择权,一方面侵蚀了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另一方面给经济的发展也造成负面影响。现在的补偿标准不仅给破坏海洋生态的机构和个人以罚款,也给受海洋破坏影响的主体以补偿,从而使得补偿机制更加人性化。
(四)补偿方式
在目前的海洋生态补偿制度中有两种补偿方式比较常见,即市场补偿和政府补偿。市场补偿是利用市场经济环境下,商品、资源自由流动,交换双方平等的特点来实现海洋生态补偿。市场补偿机制将环境和生态效益以商品的形式按照市场的交易原则来管理,在补偿机制和方式上比政府补偿更加灵活,成本也更低。就政府补偿方式而言,它是现在海洋生态补偿制度中最为常见的方式,发挥着主导作用。它以政策的方式,利用财政资金的支持,通过财政转移的手段而实现补偿机制的建立。
四、海洋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的建议
海洋生态环境影响人的生存与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需要考虑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个方面,对于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以及实施要结合地区海域生态的特点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但是不能因为经济效益的良好就置环境恶化于不顾。对于海洋生态补偿的方向有以下几点。
(一)规范生态补偿标准,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生态补偿标准在地区上的设立是不一致的,这主要是根据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地区的海洋生态现实来定。过高的生态补偿标准将会加重地区的经济负担、影响经济的良性发展,过低的海洋生态补偿标准则不能实现对海洋破坏行为的有效阻止。对于海洋生态补偿标准的设置应该和地区实际的经济状况一致,能够合理地评估海洋生态情况。生态补偿标准在细则上能够突出全面性,在实施上能够强调现实性。要形成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长效机制,还需要实现生态补偿标准与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同步更新,避免数据的落后性影响补偿的公平性。
(二)合理规划海洋功能区,高效利用资金
海洋在开发利用的时间以及程度上都不相同,因此在对海洋生态的保护以及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都需要从实际出发。可以将海洋按生态破坏的程度来考虑分为重点开发、优化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等海洋区域,对各种不同的海洋功能区,资金的利用也是不同的,像禁止开发的海域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因此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对优化开发的海域可以减少资金的投入,通过行政或市场的手段来合理地分配资金、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改善海洋生态的保护效果。
(三)开发多种生态补偿方式,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以政府补偿为主的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忽视了其他的生态补偿方式,造成生态补偿活力没有完全的释放,民众的积极性也没有得到发挥。在对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中要实现海洋生态保护的动态化灵活性,就需要引入多种路径优化生态补偿方式。以海洋生态效益与海域经济发展效益结合为例,可以利用经济结构的調整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减少对海域生态的破坏,同时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