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狼肚菌人工栽培试验
2016-03-28王海峰
王海峰
摘要:本文通过狼肚菌人工栽培试验,详细介绍了狼肚菌的菌种分离、配制栽培料、试验地准备、撒播菌种、水分、温度、以及光照的日常管理,狼肚菌营养包放置,及狼肚菌出土成熟后的采收。
关键词:狼肚菌;人工;栽培试验
狼肚菌质是一种一年生珍贵的真菌类。生长于海拔1800米~3500米高原阔叶林地上,单生或群生。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等省高原地区。甘南主要分布于临潭、卓尼、迭部、舟曲的原始森林地带。
基本介绍:子实体较小或中等,大约6~14.5cm,菌盖不规则圆形,长圆形,长4~6cm,宽4~6cm。狼肚菌也俗称羊肚蘑和狼肚菜,以其菌盖表面生有许多小凹坑,外观极似狼肚或羊肚而得名。淡黄褐色,柄白色,长5—7cm,宽粗2~2.5cm,有浅纵沟,基部稍膨大。
狼肚菌隶属子囊菌纲、盘菌目、马鞍菌科、狼肚菌属。多数食用菌属于担子菌,而狼肚菌属于子囊菌,是珍贵的稀有食用菌,其质地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有降低胆同醇、降血压之功效,长期使用,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并对人体内的癌细胞及病毒素起抑制作用。每百克干品含蛋白质24.5克,脂肪2.6克,碳水化合物39.7克,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包括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人工栽培难度较大。
狼肚菌人工栽培试验采取的方法:
1.狼肚菌的菌种分离
将采集的新鲜封闭的狼肚菌新鲜菌肉组织接在抗生素平板培养基上,于20~30℃的温度下培养,待萌发出菌丝后,及时转接。
2.配制栽培料
2.1农作物秸秆粉74.5%,麸皮20%,过磷酸钙1%,石膏1%,石灰0.5%.腐殖土3%;
2.2木屑75%,麸皮20%,过磷酸钙1%,石膏1%,腐殖土3%;
2.3棉壳75%,麸皮20%,,石膏%,石灰1%%,腐殖土3%。
以上3种配方任选其1,料水比为1:1.3,拌好料后堆集发酵20天,含水量调至60%,采用17cm~33cm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料,每袋500~600g,然后在lOO℃条件下灭菌8小时,灭菌后即可接入菌种,采用两头接入种法,封好袋口,置于22~25℃下培养30t左右,在22~25℃下培养30 t左右,至菌丝长满袋后5~6t,即可进行栽培。
3.试验地准备
试验地为石灰件沙壤土,前茬为玉米,海拔2000m。
先浇透水,然后结合翻地将稻草、麦糠、石灰粉等翻人土壤,起垄,垄宽150cm,垄高15cm,垄间留40cm走道,便于管理。搭建拱棚,拱棚长24m,宽8m,高2m。拱棚上盖遮阳网。
4.撒播菌种
在9月底,最高气温在15℃以下时,在栽培出内先用1O%的石灰水杀灭害虫、杂菌。然后,在栽培垄上撒播菌种。将栽培料掰成核桃大小撒到垄上,覆3~5cm的腐殖土,再盖2cm树叶或玉米秸秆。
5.日常管理
5.1水分
土壤要保持湿润,土壤水分要达到75%,见干喷水,以喷头喷水为宜,不宜大水漫灌。
5.2温度
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控制在10~15℃,子实体生长的适宜温度控制在15~20℃。
5.3光照
在菌丝生长期,拱棚一直盖遮阳网,当子实体发出时,将遮阳网适当从底部揭起,要有一定的散射光,光照强度为600Lx。
6.营养包
菌丝生长与子实体生长都会发生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注意保持场地环境的卫生,播種前进行场地杀菌、在垄上能见到发出菌丝时,可放置营养包。营养包是聚乙烯塑料袋内装玉米芯、稻草糠、麦子壳等的混合物,规格为长20cm。厚15cm,进行常压灭菌。营养包扎孔,在垄上每隔50cm放置一个。
7.采收
狼肚菌出土成熟后即可采收。破土后15t,达到采收形态。菌柄长1~4cm,菌帽直径5~7cm。30kg每亩,陆续产50t左右,晾干,分等级在塑料袋内防潮保存。
8.栽培方式
狼肚菌人工栽培在设施条件下,可进行夏季反季节栽培和冬季栽培两种栽培模式。
8.1夏季反季节栽培
在2—3月份,开始进行狼肚菌的人工种植,7~8月份开始陆续出菇,采菇期一般为2~3个月,出菇时间刚好为夏季。
8.2冬季栽培
是指在9~lO月份,开始进行狼肚菌的人工种植,翌年2~3月份开始陆续出菇,采菇期一般为2~3个月,出菇时间刚好为冬季。
9.讨论
冬季狼肚菌的人工种植属于正常生长,夏季则为反季节生长,经过研究发现,冬季属于正常生长期生长的狼肚菌出菇率要明显高于夏季反季节生长的狼肚菌出菇率,这可能是由于冬季种植狼肚菌顺应自然规律,自然条件适宜以及温湿度易调控,而夏季存在温湿度调控难度大,人工控制不到位等情况。继续研究狼肚菌人工栽培试验,掌握狼肚菌子实体形成的条件和规律,解决狼肚菌人工栽培产量低、不稳定、重复性差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