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农场融资需求、困境及对策探究

2016-03-28张赛王文琦赖晰悦邵成坚何昊秦

2016年5期
关键词:家庭农场建议融资

张赛 王文琦 赖晰悦 邵成坚 何昊秦 刘勇

摘要: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组织形式,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农业结构转型步伐的加快,家庭农场日益受到国家的关注和支持。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有诸多困难需要克服,就现阶段而言,融资问题是制约家庭农行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就浙江省家庭农场的融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为解决家庭农场的融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建议。

关键词:家庭农场;融资;建议

一、家庭农场的概念界定

“家庭农场”一词来源于欧美,因此对中国本土家庭农场的概念界定学术界始终存在诸多争议,其中的大多数观点仅指出了家庭农场的某些特点,但并未能完全精确地说明家庭农场的各种特性。笔者在走访了浙江省内几家典型家庭农场的基础上,对关于家庭农场的多种定义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且劳动者长期专一地从事该种农业活动,以其为主要收入来源,并能够利用现代农业技术进行规模化、市场化、集约化、企业化农业生产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二、浙江省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浙江省家庭农发展起步较早,发展迅速,特别是2013年和2014年国家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并释放了一系列有利于家庭农场发展的利好政策。受到一系列利好政策的鼓励,浙江省家庭农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数量急剧增加,时至今日,浙江省家庭农场规模已经达到6000多家,其中分布较为集中的有慈溪、海盐、绍兴等地。

就经营范围,浙江省家庭农场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包括瓜果、蔬菜及园艺种植业和水产及家禽养殖业,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农业生产门类,部分地区有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充分体现了家庭农场的规模化,专业化经营的特点。

除此之外,浙江省家庭农场的盈利能力较强,据有关调查显示,浙江省从事家庭农场的农民人均均收入达普通农民人均收入的三倍以上,这对缩小城乡差距,优化农业结构具有重大意义,由此产生的社会效益也同样不可小觑。

由此可见,发展家庭农场是浙江省农业发展的方向,是浙江省构建新型农业发展框架、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格局的必经之路。然而,浙江省家庭农场的道路还很漫长,发展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浙江省并没有统一的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对于家庭农场的认定,各地差异较大,这成为阻碍阻碍家庭农场发展的一大障碍。另外,浙江省家庭农场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的经营模式,没有先进的管理和经营体制,因此,与家庭农场与专业化的种养殖相结合的专业化的经营体制和盈利模式尚需完善。

在家庭农场的发展过程中最为棘手的问题恐怕就是资金问题了,目前,家庭农场的融资渠道,融资规模和信贷保险机制都难以满足家庭农场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浙江省家庭农场融资现状及困境

(一)融资渠道较窄

上表是浙江省统计局关于浙江省家庭农场融资渠道的统计信息,由图可知,农村信用社是目前浙江家庭农场的主要融资渠道,占到76%,民间拆借占18%。这反映了广大农村地区融资渠道较窄的状况。这其中既有体制机制造成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金融政策长期以来对农村资金需求的忽视和当前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健全造成的。当资金需求较多时,商业银行和私人信贷机构较高的利率,对一般农户来说,很难承受还款付息的压力。

(二)借贷规模较小

目前浙江省家庭农场家庭农场的融资规模很难跟上农场发展对资金的需求。这一方面由家庭农场的经营特点决定,另一方面又受到目前信贷机制的制约。浙江省家庭农场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其经营规模扩张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来填补土地流转、机械动力、技术设施等各方面的资金缺口,另外在市场的开拓和品牌的打造方面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据调查显示,浙江省大部分地区的金融机构热衷于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借贷,其重心越来越向城市偏移,农村能够得到的金融支持微乎其微,信贷结构的城乡不平衡使浙江省农村借贷供不应求。

(三)风险共担和补偿机制缺乏

家庭农场的经营特点决定了其具有高风险性的特征,这就需要健全的风险分担机制支持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然而浙江省家庭农场的风险共担和补偿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调查显示,浙江省家庭农场由于自然灾害或瘟疫等造成的损失主要以政策性补偿为主,只有小部分是通过保险公司进行补偿的。据了解,大多数保险公司不愿意为第一产业提供担保服务,理由是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过大,保险公司多处于自身利益考虑,远离家庭农场的风险担保业务。

四、浙江省家庭农场融资困境成因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

浙江省除了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外几乎没有专门为农村提供信用贷款的金融机构,然而近年来,农村信用合作社也受利益的驱使开始撤销在农村的营业网点,其主要业务范逐渐向城市工商企业偏移,更多地为城市提供信贷服务。各大商业银行更是对农村的借贷服务避而远之,对家庭农场没有推出专门的金融服务,其提供的贷款额度、贷款期限远远不能满足家庭农场规模化经营、长期性经营的需要。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可谓劣迹斑斑,各金融机构缺乏对农村融资市场探索的积极性,缺乏对农村提供创新型金融服务的创造力,极大地增加了家庭农场的融资难度,更提高了家庭农场的融资成本。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乏善可陈是家庭农场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缺乏有效抵押物,阻滞家庭农场融资

与工业企业相比,农业企业的生产工具如播种机、收割机等大部分都不能作为信用贷款的抵押物,包括农村的土地、种植大棚等也多不被金融机构作为有效抵押物,而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如厂房、机械等都可以充当贷款的有效抵押物。我国物权法规定凡不具有所有权的物品均不能作为抵押物,而浙江省家庭农场发展所需的土地大多数是通过租赁得来的,另外由于我国土地制度的特殊性,即农民只有对土地的使用权不具有土地所有权,所以作为农户最宝贵的财富的土地不能作为有效抵押物,这严重制约着我省家庭农场规模的扩大、技术的更新。

(三)家庭农场信用管理制度缺乏

长久以来,浙江省都不曾关注农村的信用建设,对农村的信用缺失状况疏于管理,直到后来家庭农场兴起才开始重视农村信用建设,因此对于家庭农场信用评级的探索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完善的信用管理体制就没有信用贷款的依据,农村信贷的不发达与这种状况脱不了干系。

(四)农业保险机制不完善

据了解,浙江省大多数保险公司没有为家庭农场提供风险担保的经历,也不愿为家庭农场提供担保。这一方面是由于家庭农场风险意识薄弱,不懂得通过合理的途径规避风险,更重要的原因是农村保险机制不健全。浙江省农业风险控制处于起步阶段,风控公司所提供的产品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要,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险种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的需要。同时,浙江省更没有建立农户、保险公司、金融机构三位一体的风险共担和补偿机制,三者处于脱节的状态,这让农场的融资受到来自保险公司和金融机构双重牵制,可谓腹背受敌。

(五)家庭农场自身风险性巨大

家庭农场在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这使得金融机构不肯为家庭农场提供贷款。首先,在农产品的生产阶段极易受到自然灾害和瘟疫的侵害,依靠现在的科技发展水平尚不能准确预测和预防这些灾害的到来,极端气候的多发和世界性传染性疾病的日益增多增加了农产品受灾的不确定性。除自然灾害外,对于生产技术掌握不足也可能使农场遭受巨大的损失。其次,在农产品进入市场也面临着风险。由于农产品从开始生产到上市需要的时间周期长,市场价格可能发生变化,这种信息的滞后性可能造成家庭农场的亏损。另外,由于大多数农场生产的产品都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产品,这使得对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很可能入不敷出。因此,家庭农场自身的风险性使得金融机构贷款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较大,家庭农场的违约的概率也相对大于其他工商业企业。

五、突破浙江省家庭农场融资困境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现有金融机构多热衷于向城市工商企业放贷,服务重心向城市偏移,远离农村金融市场,政府可以通过对金融机构和家庭农场进行补贴的政策使商业银行重新审视农村金融市场,重新回归农村金融市场。另外,建立新型的,专门服务与农村的金融机构是解决家庭农场融资问题的治本之策。这样的金融机构可由农村信用合作社逐渐转化而来,该金融机构收录本地区家庭农产的详细资料,了解各个家庭农产的资金需求规模和期限,通过对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特点的准确把握,为家庭农场提供精准的信贷服务。

(二)突破法律限制,扩大抵押物范围

要解决家庭农场的融资问题,首先要推进法律政策放宽对融资抵押物的限制,给予土地权利抵押效力,允许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或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融资。家庭农场的主要财产是土地使用权和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应建立专门的评估测算机构,对家庭农场所拥有的土地使用权或经营权进行评估,同时,由政府设立担保基金,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顾虑。另外,家庭农场所拥有的其他生产资料如农业机械、蔬菜大棚等进行登记入库,据以抵押贷款。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解决家庭农场的抵押物不足,贷款数额小的问题。

(三)构建家庭农场信用评级制度

目前,浙江家庭农场未能形成规范的信用评级制度,家庭农场的信用管理十分松散,导致银行无法获取准确获取家庭农场的资信状况,无法向家庭农场提供贷款。信用评级制度的建立,首先应有各地的工商部门牵头信用评价机构和家庭农场,信用评价机构收录家庭农场的信用状况,家庭农场需要借贷时将评价机构提供的证明交付银行,由银行进行核实,确定放贷数额与期限。建立起“家庭农场-信用评级机构-金融机构”三位一体的信用评级制度可以有效控制家庭农场的信用缺失。

(四)完善保险体系

要促进家庭农场的稳定发展,完善保险体系势在必行。一方面家庭农产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另一方面保险机构对农业保险业务冷眼相待,导致家庭农场规避风险困难。政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引导者,政策导向影响着包括家庭农场在内的诸多经济主体,因此,在完善农业保险的过程中政府任然要起主导作用。首先政府可以给予提供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税收优惠,少收或免收保险营业税,引导保险机构向更多地提供农业保险业务。金融机构也应进行农业保险险种的创新,完善理赔机制,简化理赔手续,即保证农户能够有效规避风险,同时也通过吸引更多农户投保使自身利益得到维护。从家庭农场的角度,家庭农场应该正确对待保险,摈弃小农经济时代对保险的普遍看法。

(五)家庭农场炼好基本功

银行在进行放贷时最关注的还是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家庭农场要提高盈利能力就不得不在农产品生产技术以、价格预测、销售、财务管理等各方面下功夫。家庭农产应及时关注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为我所用,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家庭农场不仅要在农产品生产环节专业化,在农业企业的管理上也应做足功课,逐渐形成与现代工业企业并驾齐驱的管理体制。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可能的降低家庭农场自身存在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最大可能地提高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支持的热情。

参考文献:

[1]张爱辉.新农商时代家庭农场融资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5):64-65.

[2]江国维.家庭农场发展中的金融体系构建[J]南方金融,2014(02):56-58.

猜你喜欢

家庭农场建议融资
融资
融资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沂源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
家庭农场法律属性探析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5月重要融资事件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