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研究
2016-03-28张振丰
张振丰
摘 要:体育教学一直都是我国教育体制中的一部分,对高校的体育教学尤其是田径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是提高我国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就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期对提高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普通高校;田径教学;对策
利用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历来都是社会所推崇的,我国的体育教学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实行,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对体育教学越来越重视。然而,由于升学的压力以及我国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尚不成熟,导致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田径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
一、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意义
身体锻炼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都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体育锻炼以及相关方面的教学对国民素质教育的提升具有现实意义。普通高校开展田径教学体现了高校重视田径教育,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普通高校加强田径教学,也能丰富体育课程的内容。普通高校与体育专业院校相比,更多地是为社会培养掌握文化知识的技术性和专业性人才,但是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同样重要,既有健康的体魄又掌握专业的技术知识,才是社会所真正需要的人才。因此,普通高校开展并加强田径教学,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一项举措。
二、当前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
1.对田径教学重视不够
田径,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一直都是由教师讲解基本动作要领后,学生自行进行练习,甚至在不少普通高校里,田径教学也成了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从学生基础教育阶段时就对体育课程不重视,经常将学生的体育课借来上数学、语文等重头科目。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形成了这样的观念:上体育课就是一种形式或是放松的一种方式,没有将其真正看成是一种课程。而在普通高校阶段,由于学生从小形成的对体育课的一种惯性思维,在上田径课时,他们也往往会放松下来,并没有将其当成一门真正的课程。由于是普通高校,学生的就业率以及专业成果才是学校的招牌,因此这些学校的领导对田径教学的质量也不够重视,造成了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师即使想提高田径课的质量,也可能由于缺乏学校的支持而半途而废。
2.教学内容单一
田径,又称田径运动,它是田赛、径赛和全能比赛的全称。在跑道所围绕的中央或临近的场地上举行的跳跃、投掷,统称为田赛,田赛是用米尺丈量所跳的高度、远度和所投器械的远度的项目。在跑道上举行的竞走和各类形式的赛跑都属于径赛,是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现代田径运动的分类不同,多数将田径运动分为径赛、田赛和全能三大类,或分为竞走、跑、跳跃、投掷和全能五大类。我国普通高校里所设置的田径教学课程内容就相对要少,一般可能涉及到田赛当中的跳跃以及投掷和径赛当中的赛跑,其他的内容则很少涉及。一方面是普通高校的专业教师的资源与体育专业学校相比,不管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是学生的素质跟不上体育专业学校的学生,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为了保险起见,都会将课程内容的设置安排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内,这就限制了我国普通高校田径教学内容的开发。
3.教学考查机制不健全
普通高校品牌的宣传和建设基本上靠学生的就业率以及学校的某些专业在全国高校专业中的排名和知名度,所以学校对田径教学的质量考核没有其他专业严格,其奖励机制也不健全。普通高校的学生成绩主要以专业文化课为主,对学生的考核及奖励也主要是以文化专业课的成绩为基础,因此学生对田径教学中的内容和知识考查就不重视,对于田径考试也是应付了事。而对于田径教师来说,由于学校对田径教学不重视,考查机制不完善以及奖惩体系的缺失,教师对田径教学也会采取一种应付的心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就相对松散,考查也相对简单,甚至出现做做样子就可以通过的情况。
三、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的策略分析
1.提高高校田径教学意识,创新教学模式
田径教学,不仅是普通高校众多课程里的一门,更是学生增强体质以及提高学生协调性和反应能力的一种方式,是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提高人们身体素质的要求。既然田径教学是学校课程中的一部分,那么要加强普通高校田径教学,就应该从普通高校的顶层设计出发,从领导层的意识转变开始,重视我国普通高校的田径教学。普通高校的领导应该认识到田径教学的重要性,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重视田径教学。同时,通过邀请专家讲课以及召开研讨会、座谈会等方式,加强对田径教学意义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学生对田径的认识,并选派优秀教师前往田径教学质量突出的高校进行观摩学习,为本校的田径教学积累经验。
2.丰富高校田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兴趣
加强田径教学,人们就会想到让学生不停地跑或者跳,通过枯燥和机械的训练来提高成绩。普通高校对田径教学的要求没有体育专业学校严格,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参差不齐,如果只用机械枯燥的专业训练方式来进行教学,就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逆反心理,不利于教学的进一步推进。因此,普通高校的田径教学,可以采用一些相对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在灵活愉悦的氛围中完成练习,掌握技巧。比如,在练习跳跃的动作时,可以将单纯的跳跃改为比赛,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比赛,根据每节课学习的内容制订比赛的规则。如果是训练跳高,就可以将规则设定为每个小组每个人跳高的总数相加,最高者获胜。对最后一名的惩罚可以是跳高技巧的重复练习等,让学生在比赛中重视本次课程的内容。如果是训练跑步,就可以多安排接力赛,将学生分组进行不同赛程的接力,让学生感受到不同距离的跑步要有不同的要领,而不是按照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就要求学生做枯燥的练习。按照不同的训练科目,将训练与游戏结合起来,一方面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也使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趣味性增加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探索新的教学机制,建立健全考核体系
提高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健全对田径教学的考核奖惩体系,一方面能够引起学生对田径教学的重视,另一方面对教师也是一种教学质量优劣的考核和检测,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加用心。建立健全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考核体系,就要将田径的成绩纳入学生的考核体制中,与奖学金挂钩,使学生重视田径考核,也通过这种方式加强田径教学的宣传。同时,将田径教学的质量与教师的奖金联系起来,对田径教学质量突出的教师在多发奖金的基础上再给予奖励。但对田径教学质量欠佳的教师也要有一定的惩罚措施,使得教师在田径教学质量提高方面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田径教学质量。
四、结语
普通高校的田径教学与体育专业学校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也有一定的特点,将这些特点与学校的教学宗旨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就能形成普通高校在田径教学方面所特有的优势。因此,普通高校要对田径教学进行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就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加强对田径教学的重视,从教学内容的丰富以及加强田径教学考核体系建设入手,形成一种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特有的教学体制,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石云龙.论高师田径课程与教学的整理改革[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4).
[2]林萍仙.试论高校田径教学改革[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