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学科自主创业型人才培养探讨
2016-03-28柳林林亮亮
柳林 林亮亮
摘要:大学生毕业创业已经成为社会解决就业的一种途径,进行艺术设计学科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实践教学培养显得非常重要。方法:通过分析高等学校艺术设计学科毕业创业教育现状,针对湖北工业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整合创新教学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完善实践教学机制,推进就业创业机会进行探讨。结论:建立高校艺术设计学科自主创业教育制度和社会自主创业保障体系,实现毕业创业就业良好氛围。
关键词:艺术设计 自主创业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3-0126-02
随着我国高校艺术设计学科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凸显,一些毕业生自己开办设计公司、开设艺术培训、网店等,自主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自己解决就业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自主创业也体现出这些大学毕业生通过实力实现进入社会自食其力的满足感。从目前高校艺术设计学科开展自主创业型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情况来看,主要是围绕国家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政策进行的教育,无论从实际操作还是理论认识上,都还是处于探索初始阶段。对此,我们认为其整合创新教学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机制,推进就业创业机会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一市场竞争与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业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工科院校对艺术设计学科招生的工科化,导致招收学生的良莠不齐,也使得艺术设计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从注重创新的个性化培养走向批量式的生产艺术设计生的模式。由于艺术设计市场社会需求比较小,相关岗位也很有限,加上毕业生就业的行业相对集中,职业选择自由,就业后再择业的流动性等特点,造成了刚就业又重新找工作的局面。虽然艺术设计学科特点具备个体和团队创业条件,也有一些创业成功的例子,但由于缺乏资金、经验不足、缺少项目等制约因素,让一些有创业理想的学生望而却步。
艺术设计学科学生创业不足主要体现在:
第一,就业压力条件下而被迫创业,缺少市场定位目标,对创业的艰难性和风险性认识不足,这种匆忙上阵使得他们当遇到挫折时,缺乏良好的应对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第二,知识和能力欠缺,创办公司需要注册、管理、公关、广告、融资各方面知识,许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很少开这方面的课程,加上平时积累不够,缺乏实战的经验,又缺乏团队的合作精神;
第三,大学生创业的成功需要良好的土壤、良好的法律环境、金融环境以及政策的支持,创业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帮助,但在实践中难以落实一些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
第四,高校的引导教育不足,高校对大学生创业虽持肯定态度,但现在很多地方就业率统计中,学生自主创业不能计入“就业率”中,导致学校对大学生创业的动力不足。
二整合创新教学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艺术设计学科是集知识性、技能型、实用性于一体的,在创业方面有潜在的自身优势。自主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就业要求,通过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塑造,达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校艺术设计学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针对创业就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培养创业性人才实施方案进行了以下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1)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按照学校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全面素质教育,注重夯实基础,注重学术交流,拓宽专业方向的国际视野,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强调“以特色立专业,以人才强专业,以质量兴专业”。
(2)整合创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打破专业界限,进行课程的整合工作,重视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兼有科学与艺术的双重性,并为此进行了一系列教学创新实践。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视觉化、专业实践经常化、毕业设计的真题化等模式。如2013年对平面设计方向的理论课和设计课中33门课,结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经过调整、删减、补充,整合为26门课,平均每门综合课节省课时约15%;专业实践课开发突出实用性。采用模块化与实训法,构建专业实践课程新体系,强化实际操作训练。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更新课程作业方案稿到成品的过程,达到了实践性教学目的。
(3)融“教、学、创”为一体的实施过程。在总结30多年专业方向教学计划的基础上,为了体现新的人才培养模式,2011年以来,分别制定了2011级、2012级、2013级、2014级全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计划融入“教、学、创”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教与学为主线,以“三创”(创意思维、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为根本。使知识与实践结合,改变了一般意义上的实习,要求学生必须到企业、设计公司实习,结合实际进行实践训练,提高设计技能,磨砺艰苦奋斗的意志,培养部分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并辅以毕业设计选题真题化为主导(包括老师科研课题、校企课题项目、社会竞赛等)形式。
(4)依托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条件。通过“一课双师”(专业教师、企业设计师)实践教学手段,将那些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具有社会影响的优秀设计人才引进并充实到教学岗位。同时,聘请一些工艺美术大师、以及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来担当技能训练的兼职教师。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和大批毕业生工作单位的优势,开展实训和实习课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把校内外专业实训基地和专业考核结合起来,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以“真题”设计和撰写设计实践报告为课程作业,同时要求学生积极参加设计竞赛,在校期间必须获得一项以上竞赛奖。
三完善实践教学机制,推进就业创业机会
根据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反馈情况显示,市场需求的设计师素质能力是“设计开发策划能力占35%、造型能力占20%、综合思考能力占20%、组织与协调能力占12%、国际感觉占8%、CAD操作能力及其他占5%。”这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构成,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具有实践技能、具有创业精神的人才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动力。对此,我们针对基础课和专业实践课程进行了改进。
(1)对专业基础课程进行改进。专业基础课的目的在于对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它不仅是训练学生本学科的专业技能,而应从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开拓性与创造性。就目前艺术设计专业所开设的基础课而言,大多是注重基础技能的培养,这些课程的设置虽然能拓宽专业范围,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欠缺。专业基础理论的教育是促进学科健康发展的基础,从创造性思维和观念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学生未来发展的根本,因此,从大一开始就加强了形象创意课程训练。
(2)实践教学与“产学研”相结合。“产学研”不是一种简单的实践教学方法或教学活动,而是一种符合现代设计艺术教育规律的社会现象。以用户群为服务对象,以社会化生产经营为依托,师生共同进行设计研发,参加技术性操作等实际工作,在市场中发现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可能。实践“产学研”教学是实现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手段,是高等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关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汉货品牌“红金龙香烟”、“金龙泉啤酒”、“马应龙药业”等一些大型企业建立了课题(产品包装开发)和竞赛活动,并应用于教学实践环节,不仅培养了学生创意能力、表现能力与技术能力,也得到了企业的认可,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教学研究中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研究和国际交流:包括组织学术活动,经验交流,与国外的信息交流,了解国外创业教育的动态,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引进聘用了国外和国内知名院校大师级教授,为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学术研究搭建了更加宽广的平台。
(3)建立专业实验室和教授工作室制。艺术设计专业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具有自己鲜明的专业特色。建立工作室制是完善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使学生进入“作坊”,体现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法,同时使“项目课程”贯穿在教学之中,有利于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实验室和工作室是艺术设计专业在新的经济条件下的具体实践,是教师与学生互动、设计创新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场所,可以避免工科院校上课和下课具体时间的非理性要求,躲避了督导查课时的尴尬局面,使教学重点转入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上。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充分挖掘、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自主学习的能力,强调市场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工作室制使教学方法具备灵活性、针对性、时代性及市场化等特点,符合艺术设计专业特点要求,学生能够在课题的完成中逐步掌握专业知识和技巧,避免了填鸭式的、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模式。
四结语
实践创业是大学生通过发现和识别商业机会,组织各种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创造价值的过程。实践创业活动的主体是大学生,客体是商业机会和各种为达到目的而需要和可以得到的资源。创业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事业,一个具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能否最终走上成功创业之路,与他是否相信自己可以在激烈的挑战和竞争中胜出有着直接的关系。对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创业训练,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对他们毕业后的就业和自主创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应该把创业教育视为一项特色教育,全力完善创业教育保障体系,为大学生创业争取优惠的扶持政策、企业家资金捐助和校企合作等多种渠道整合社会资源,营造一个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使准备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学校里有组织、有保障地开展,实现就业创业梦想。